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5篇)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學會分享纔能有更多的朋友。

2、通過聽故事於共同品嚐水果,理解分享的含義。

3、體驗於朋友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朋友自帶水果,教師將水果洗淨備用

2、幼兒用書,實物投影

3、請大班的小朋友或老師扮演小熊、小猴、小兔、小狗,排練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活動過程:

1、欣賞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觀看錶演《小熊的水果》

——小熊家有什麼?誰想吃水果,小熊是怎麼說的?後來小熊是怎麼做的?

2、幼兒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

——教師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水果品嚐會:小朋友自由邀請同伴分享自己的水果

——你請了哪些小朋友吃水果,你吃了誰的東西?你心裏覺得怎麼樣?你的朋友呢?

3、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講述故事《小熊的水果》。

4、小結:小朋友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與朋友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水果,這樣大家才感到更好吃、更好玩、更好看,朋友也越來越多,大家的心裏也會特別高興。

5、師生一起隨着音樂表演唱歌曲《蘋果》。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2

教材分析:

手和手指頭可以做很多事。繪本《手和手指頭》的圖畫和文字都讓人更直觀地感受手的作用,手的各種動作也讓人心頭一暖,是一本引導孩子發現和感受手的作用的優秀教材。第一課時的重點即放在,發現和感受小手做事時帶來的方便、有趣和溫暖,通過“手可以……(做什麼)”句式的學習,用完整的話大膽訴說手的作用是活動難點。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可以……”完整句式訴說手的作用。

2、發現並感受小手做事時帶來的方便、有趣和溫暖。

活動準備:

豐富經驗:兒歌學習《小手小手拍拍》;左右手;剪刀石頭布;重疊;手指名稱;輕音樂、手的照片、小書輪廓。

活動過程:

一、有用的手

1、兒歌表演:《小手小手拍拍》

2、問答:“小手在做什麼事?”

根據回答展示繪本中的相應圖片:ppt第一張:帶有超鏈接的8張圖片同時展示,根據實際情況點擊放大。

小手會幫助我們……真方便。”

二、有趣的手

逐頁閱讀繪本《手和手指頭》的趣味部分:ppt第二、三、四、五張,逐頁播放,根據幼兒回答及時提煉和反饋,圍繞其中趣味細節。如:盪鞦韆、撓癢癢、螃蟹鉗子夾屁股等。

手會做……真有趣。”

針對回答給予對應動作鼓勵。

三、溫暖的手

配合背景音樂閱讀溫暖部分:ppt第六、七、八張,逐頁播放,根據幼兒回答及時提煉和反饋,圍繞其中溫暖細節。如:抓鬍子、牽手、摸頭等。

“小手會做……很溫暖。”

四、寶寶的手

1、乖乖的手

配合背景音樂,播放ppt第九張(幼兒乖乖的手),教師同時給以簡單訴說。

2、不乖的手

播放ppt第十、十一張(幼兒不乖的手),教師同時給以簡單訴說。

3、看着照片同伴訴說:我的手在做什麼。

4、將照片對應學號貼入小書輪廓,做成小書《手和手指頭新編》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勢能表情達意,學習運用手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意。

2、感受小手創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樂曲《小手拍拍》、錄音機,各種動物圖片,佈置成“動物樂園”。

2、幼兒活動場地安排:幼兒半圓圍坐,與教師面對。

活動過程:

1、“手”的熱身活動。和教師一起聽音樂做《小手拍拍》的韻律活動,活躍氣氛。

2、導入活動。“誰知道我們的手會做些什麼?”幼兒回答。

3、活動“會模仿的手”

a、“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手還可以變出許多小動物,你們信嗎?”

b、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請幼兒來猜猜其表示的含義。

c、展示“動物樂園”,請幼兒嘗試模仿動物造型,感受小手創意活動的樂趣。(形式:幼幼互動、個別幼兒、師幼互動)

4、活動“會說話的手”

a、“手不但會變小動物,還能變成嘴巴說話呢!看,它在說什麼呢?”教師示範動作:暫停、你真棒、飛吻等。

b、“現在,你的小手會說話了嗎?來試試看吧!”

c、“你可以怎樣用手來說‘我很快樂’呢?”“你還想說什麼?”請幼兒和好朋友說、和客人老師說,再請個別幼兒自己來說。

5、活動“會唱歌的手”

a、“手不僅會說話,還會唱歌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唱什麼?”幼兒觀看錄象(第一遍)。

b、“它唱的是什麼歌?手是怎麼唱歌的呢?”幼兒看錄象(第二遍)。引導幼兒邊看邊學。“手唱的歌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找個好朋友唱唱歌吧!”

6、小結。“今天小手變成了動物,變成了嘴巴,還會變什麼呢?大家回去想一想,下次我們再來一起玩,好嗎?”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遊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麼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麼?(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

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麼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

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麼背景畫就儘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穫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麼?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5

一、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師:“哈,多可愛的手寶寶啊,小朋友們喜歡嗎?我們一起看看手寶寶長什麼樣子?

教師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裝飾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製作的手寶寶,瞭解手的結構與寶寶的關係。

師:手寶寶這麼可愛,小朋友們知道它是用什麼做的嗎?(畫筆、卡紙)我們叫它手寶寶,那麼手寶寶的臉上都有什麼呢?(眼睛、嘴巴、鼻子、辮子等)手寶寶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麼地方呢?(手心) 小朋友的手心在哪裏呢?……

當孩子的興趣被激發,有了想做的慾望時,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瞭解手的結構與手寶寶的關係,從而有利於孩子製作手寶寶。

三、教師示範製作。

1.現在請小朋友看看,老師要把自己的手裝飾成一個可愛的手寶寶。請兩個小朋友觀察兩個手寶寶(模型)的眼睛是畫出來的還是貼上去的,並幫助老師的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師示範畫辮子,提醒孩子在畫的時候要把手指分開伸直,從手指的下面一點一點地往上塗顏色,直到將辮子都塗滿。

3.師:看了老師裝飾的手寶寶,你們想不想來裝飾一下自己的手寶寶呀?

教師可根據孩子的能力強弱,讓幼兒爲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教師示範畫三條,畫第一條 時教師講解示範,畫第二條時引導孩子說老師畫,畫第三條時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畫。

四、孩子動手操作。

1.引導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裝飾自己的手寶寶。小朋友們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爲手寶寶畫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將沒有顏色的小貼片塗上顏色再貼在自己的小手寶寶上。

2.展示自己裝飾的手寶寶,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揚。

教師要注意巡迴指導,適時幫助能力差的孩子裝飾手寶寶。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6

設計意圖:打擊樂器的不同聲音特質常常能吸引孩子們樂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構建總能激發幼兒廣闊的想象。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及興趣特點,結合他們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選擇了和蚊子這兩種幼兒在生活中熟悉的並在形態上反差大的動物,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人物與樂器的聲音、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在傾聽、欣賞、敲擊樂器和遊戲的過程中自由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及愉悅地進行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刮琴、小鼓和手鈴,感知其強弱、快慢的聲音變化。

2、通過故事,瞭解角色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感受和蚊子不同的音樂特質。

3、愉悅地進行音樂遊戲活動,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打擊樂器:刮琴、小鼓、教師和幼兒人手一對手鈴。背景音樂、靠墊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入場。

師:寶寶們,跟着我一起去玩吧!-----師生聽音樂做動作入場。

二、認識樂器刮琴、小鼓和手鈴,感知其聲音特點。

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樂器,引導幼兒認識,通過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其不同的音樂特質,並跟隨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鈴跳舞。

三、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人物與樂器的對應關係。

1、教師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通過小鼓輕聲敲擊表示在慢慢走路,重聲敲擊表示生氣地跺腳,手鈴的搖動表示蚊子來了,刮琴的演奏表示在不停地甩尾巴趕蚊子等。

2、提問,進一步明確樂器所表現的聲音形象。

l(輕聲敲小鼓)這是誰的聲音,在幹什麼?

l我們一起來學學走路吧。---師生一起跟着鼓聲學慢慢地走路。

l(搖動手鈴)誰來了?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搖動手鈴學蚊子飛。

l(刮動刮琴)在幹什麼?我們跟着琴聲一起甩尾巴吧(扭屁股)

l(重敲小鼓)你們聽,怎麼了?一跺腳,發生了什麼?引導幼兒表現蚊子被震暈後倒下的樣子。

四、音樂遊戲《與蚊子》。

老師將靠墊綁在屁股上,扮演,幼兒戴上手鈴,扮演蚊子。師生一起背景音樂的烘托下,聽打擊樂器的節奏愉悅地進行遊戲活動。

五、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和三位好朋友做了遊戲,他們是誰呢?----進一步鞏固對刮琴、小鼓和手鈴的認識。

2、讓我們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個遊戲吧。

3、師生隨音樂做動作結束活動。

反思:

在這節音樂活動中,我所選取的3種不同聲音特質的打擊樂器,與故事中動物的形象非常匹配,使樂器與故事角色之間構建出了完美的融合關係。手鈴、小鼓、刮琴以及有趣的動物形象,這些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元素,充分滿足了幼兒動作發展的需要和表現的慾望,因此,孩子們在表達對音樂的理解的時候,內容是豐富的,情感是由心而發的,過程是快樂而愉悅的。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7

活動目標

知道在河邊玩是十分危險的,自己不要到河邊玩,更不要將手或腳放到水裏。

活動準備

故事“小貓被淹”、小貓教具、磁力板。

活動與指導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貓被淹”。(附後)

2、教師在磁力板上畫一條大河,然後在磁力板上邊講故事邊演示。

3、小貓爲什麼會落入水裏,它碰到了什麼危險?

4、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帶着,自己不能到水邊玩,以免掉到水裏。

附故事:小貓被淹

小貓的爸爸和媽媽正忙着做飯,小貓一溜煙地跑出來,他跑啊跑啊,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河的水清清,嘩嘩地流,裏面還有許多小魚。小貓也將小手伸到水裏,他多麼想捉一條小魚啊,可是正當他再一次將手伸到小河裏時,他的腳下一滑,不好小貓掉到水裏了。小貓在水裏拼命掙扎,大喊“救命”,恰巧小鴨子走過來,聽見小貓的呼救,急忙跳到水裏,將小貓救上來了。小貓再也不敢自己到水邊去玩了。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8

活動目標:

1、熟悉大鼓、串鈴、鋁板琴的聲音,初步學習使用串鈴(用臂部大肌肉帶動手腕搖串鈴)。

2、通過和蚊子的故事情節,瞭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並作出相應的遊戲動作。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6、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7、讓幼兒體會遊戲的樂趣,發展幼兒開朗,樂觀的性格。

活動準備:

鈴鼓、串鈴人手一個,大鼓一面,鋁板琴一個、屁股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入活動室:遊戲:大狗熊與小

今天我們來做遊戲,學學大狗熊與小走路,大狗熊走得慢小朋友就走得慢,小走得快小朋友也走得快。——講規則

大狗熊來了XXXX小來了XXXXXXXX——模仿遊戲。

(出示小鈴)大狗熊來了XXXX(幼兒做狗熊動作)小來了XXXXXXXX(幼兒做小動作)——聽小鈴指揮做動作。

二、講故事:《和小蚊子》,瞭解基本情節,初步感知遊戲。

(一)提問:

1、故事裏有誰?是怎麼走路的?——拳頭敲手、敲腿表現節奏XXXX

2、打起了瞌睡,誰來了?蚊子是怎麼飛的?蚊子看見了什麼?它們要幹什麼了?哇瑟!好可愛的屁屁呀,我們去叮叮吧!它們怎麼叮的?——手食指,拇指相對手臂帶動手腕震動表現節奏XXXXXXXX

3、醒來了用尾巴趕蚊子,它是怎麼趕的?——用指揮動作表現:的兒~~~~~的兒~~~~~

4、生氣了,一跺腳,咚!蚊子怎麼了?——“死掉”,吐舌頭,手放腿上。

(二)教師提醒幼兒用動作表演故事——師幼遊戲(用的圖片)

三、瞭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

1、老師請來了三位朋友,他們能發出好聽的聲音,請你聽聽這是誰的聲音:……。——瞭解樂器和角色的對應關係。

2、你們來做小蚊子,幼兒每人拿一個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飛,在老師的提示下知道搖動手臂。——初步學習使用串鈴。

3、在老師的提示下請幼兒表演蚊子的節奏。(結合圖片)

4、用樂器來表演故事

四、結束:今天我們和小鈴、大鼓、鋁板琴作了遊戲,他們累了,我們讓他們回家休息。——整理樂器。

附:故事:有一頭,長得可大拉!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來很慢很慢,“咚——咚——咚——”。

有一天,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羣蚊子飛來了,它們發現了的屁股,說,“哇瑟!好可愛的屁屁呀!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的屁股叮了起來,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用尾巴來趕蚊子,“的兒~~~~~的兒~~~~~”蚊子被趕走了,又打起了瞌睡,剛睡着,蚊子又飛了回來,只好又用尾巴趕。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拉。

活動反思:

通過遊戲,寶寶們在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上,大膽用動作、表情表達了自己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了寶寶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直到遊戲結束,寶寶們仍意欲未盡,於是我將活動進行了延伸,將目標要求做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引導幼兒在扮演“”時,要求步伐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使他們在音樂的氛圍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會感到孤獨,和朋友在一起就會開心。

2、嘗試主動交流,感受積極主動交往的意義。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看圖講述故事。

難點:在故事中感受積極主動交往意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ppt。

經驗準備:知道什麼是孤獨。

活動過程:

(一)什麼是孤獨

1、幼兒有序欣賞ppt《我不願意孤獨》,教師完整講述。

2、引導幼兒再次閱讀ppt1—4頁,理解孤獨的含義。

3、戴眼鏡的男孩說,什麼時候會覺得孤獨?(沒有小朋友拉住自己的手;沒有朋友一起玩,一起說話)

4、小男孩喜歡孤獨嗎?你從哪裏看出來他不高興?

5、根據幼兒的討論,教師總結:孤獨時沒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是自己一個人。孤獨就像一隻風箏,只有自己空蕩蕩地飄在天上。

(二)怎樣才能不孤獨

1、引導幼兒再次欣賞ppt第5—7頁,小男孩不喜歡孤獨,他想出哪些辦法?他是怎麼做的?

2、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細節。戴眼鏡的男孩去找朋友玩了嗎?他和朋友玩什麼?(找朋友一起說話;拿出玩具和朋友一起玩;看到朋友滑滑梯、盪鞦韆、坐蹺蹺板,戴眼鏡的男孩也過去一起玩)

3、根據幼兒討論和畫面呈現的情景,教師總結:如果你不喜歡孤獨,那就主動找朋友握握手,友好地和朋友說說話,找到朋友一起玩就不會孤獨。

(三)我們不孤獨

1、如果你看到孤獨的朋友,會主動去和他拉手嗎?

2、教師扮演“孤獨的孩子”,幼兒主動來拉老師的手,說說話,或是拿玩具一起玩。“孤獨的孩子”從傷心到高興,最後大家擁抱在一起說:“和朋友在一起真好!”

3、教師總結:孤獨會讓人難過,我們要讓每一個人小朋友都不孤獨,不難過。

4、再次完整閱讀《我不願意孤獨》。

5、大家拉着手一起出去玩玩吧。

活動反思:

?我不願意孤獨》,是講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來到新的班級,面對新的環境,沒有小朋友一起玩,沒有朋友和自己說話,覺的自己很孤獨,孤獨就像是天上的風箏,只有自己一個人玩。他不喜歡孤獨,於是就決定去找小朋友一起玩,他獲得了快樂,贏得了朋友。

老師的情緒很重要,不要急,還是要控制好自己平和的態度,不要急於求成。我想,以後如果孩子在一個課堂中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不要強壓,還是要在事後再設計一個能讓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從中彌補。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0

活動目標:

認識不同動物手腳的外形特徵。

瞭解不同動物手和腳的功能。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動物”組圖。

紙面教具:《連一連》。

材料準備:筆。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手腳的外形特徵和功能。

我們的小手和小腳長什麼樣?

它們可以用來做什麼?

小結:我們的每一隻手和每一隻腳都有五根指頭。小手可以用來做手工、玩玩具等;小腳可以用來走路、跑步等。

出示組圖“動物”,引導幼兒瞭解不同動物手和腳的外形特徵與功能。

1、出示組圖“動物—1”,引導幼兒認識動物的手和腳。

小動物的手和腳和我們的很不一樣,你們都認識哪些動物的手和腳?

你們猜,這會是什麼動物的腳/手?

2、出示組圖“動物—2”,引導幼兒瞭解動物手腳的外形特徵和功能。

小鴨的腳長什麼樣?它有什麼特別的本領呢?

小貓的爪子上有什麼?它可以幫助小貓做什麼?

猩猩的手臂看起來怎麼樣?可以幫助猩猩做什麼?

小鳥的爪子看起來像什麼?它又有什麼不一樣的本領呢?

小結:小鴨的腳掌有蹼,像小扇子,可以讓小鴨在水裏划行;小貓的爪子有厚厚的肉墊,可以幫助小貓跳躍;猩猩的手臂長長的,很強壯,可以讓它在樹上盪來盪去;小鳥的爪子細細長長的,像鉤子一樣,可以幫助它穩穩地站在樹枝上。

發放學習單《連一連》,鞏固幼兒對動物手腳外形特徵的認識。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用筆把小手小腳和它們的主人連起來。

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身邊常見的小動物的手和腳,如小狗、小烏龜等,瞭解更多小動物手和腳的外形特徵與功能。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1

活動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裏與夥伴相處的機會少,獨自玩耍,分享、合作、關心他人的意識薄弱。4—5歲是幼兒獲得有效交往技巧的關鍵期,到了這個階段,隨着認知水平的發展以及自己意識的不斷增強,同伴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多。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促進幼兒的社會發展,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多一分勇敢,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合作,少一分霸道;多一分豁達,少一分孤獨,在交往中展示自己的魅力,感受分享的快樂,健康幸福的成長!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嘗試爲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願與同伴互相關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根據生活經驗把物品進行配對,初步瞭解它們之間互爲依存的關係。

活動準備:

1、“誰和樹好”操作材料(自大樹一棵、小鳥、太陽、花、小朋友、雨滴、蘋果)、

2、幼兒操作材料(桌子、椅子、鍋子、勺子、花朵、花瓶、蠟燭、蛋糕、剪刀、剪紙、海星、小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我的好朋友(價值取向: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體會我的朋友真正多的快樂)

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朋友是誰,你們爲什麼會成爲好朋友的?

小結:我們都有好朋友,喜歡好朋友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的。

二、幼兒操作(有關聯的事物找朋友)

1、導入:你們真棒,爲大樹找了這麼多的朋友,這裏還有很多圖片要來找朋友,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幼兒操作。

3、交流講評:哪兩張圖片是好朋友,並說明原因。

三、遊戲(尋找多重關係)

1、引入:你們知道嗎,大樹也有好朋友,你們猜猜看,誰和大樹好?我們來玩個開火車的遊戲。

2、遊戲規則:說出誰和大樹好,爲什麼他和大樹好?說對了樹上會長出一個大蘋果。

3、幼兒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火車、火車嗚嗚開,誰是大樹的好朋友?爲什麼……)

4、提升:我們給大樹找了很多朋友,雨水和大樹好,雨水說:“我給大樹把水澆,大樹喝得真夠飽”;小鳥和大樹好,小鳥說:“我給大樹唱首歌,大樹樂得仰臉笑”;太陽和大樹好,太陽說:“我給大樹送陽光,大樹長得粗又壯”;花兒和大樹好,花兒說:“我和大樹手拉手,相親相愛不吵鬧”;小朋友和大樹好,小朋友說:“我們和大樹是朋友,一起唱歌做遊戲”。

四、活動延伸

激發幼兒繼續尋找有關聯的事物

今天我們找到了很多的好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也有好朋友,我們再去找一找。

活動反思:

教師要爲幼兒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法,爲幼兒創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把交往能力的五個方面——合作、謙讓、幫助、遵守規則、分享等滲透到課堂教學、遊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環節,促進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與同伴交往。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幼兒通過交往技能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交往的經驗。爲此,教師要善於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驗進行梳理和整理。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2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番茄的顏色、形狀、味道。

2、學用刀具切番茄。

3、喜愛吃番茄,感受番茄的色彩美。

活動準備:

1、幼兒洗淨手進入活動室。

2、洗淨的大、小番茄、白糖。

3、塑料刀、砧板、勺子、盆子、小碗、毛巾、餐巾紙。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番茄。

2、感知番茄的特徵。

番茄長的什麼樣子啊?(圓圓的,紅紅的。)

3、比較大、小番茄的不同。

出示小番茄,幼兒說出

它的特徵,比較與大番茄的不同。

4、製作糖拌番茄。

(1)“你們吃過番茄嗎?它是什麼味道的?” “今天我們來做小廚師,學做糖拌番茄。來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 教師出示做好的糖拌番茄,引導幼兒說出如何做。

(2)指導幼兒做糖拌番茄。旁邊用小番茄裝飾。

5、品嚐番茄。

嘗一嘗,說一說。提醒幼兒與他人分享。

活動延伸:

1、回家做糖拌番茄給爸爸、媽媽吃。

2、用其他顏色的蔬菜(如黃瓜、胡蘿蔔等)製作蔬菜色拉。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有兩隻手,能做很多事。

2、增強和老師的情感交流。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輕鬆氛圍、手袋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玩偶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丁丁,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喜歡我嗎?

二、說一說

1、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爲什麼會動嗎?原來是老師的手在幫我,請你們把手舉起來讓我看一下好嗎?

2、小手上有什麼?

3、小手能夠做什麼?

三、比一比

1、教師和幼兒比一比,同伴之間比一比,看看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摸一摸

老師閉眼撫摸每個孩子的手,聞一聞、親一親。

3、找一找

幼兒把手藏起來,教師走過去輕拍幼兒的小手,表示找到小手。

4、抱一抱

教師逐個抱抱孩子,親親孩子,並說:收的力氣真大。

四、遊戲:小寶寶現場爲大朋友做一件事。

活動反思:

小小班的注意力比起小班更短,持續時間也縮短,所以引題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成功的引題能使課堂事半功倍,這節課以出示小動物玩偶的形式出發,小動物玩偶是幼兒生活中親密接觸的夥伴,幼兒的注意力很快吸引,逐步引入下個環節。

第二環節,說一說,以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知道我的小手爲什麼會動嗎,讓幼兒想一想,部分幼兒只是用眼睛看,不會主動的進行言語交流,部分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猜測在一旁說,不過大多數的家長會和自己的寶寶討論,引導他說是老師的餓瘦再幫他,有些家長直接把正確的答案拋給幼兒,反思:教師應事先體積要求,不要將正確的答案直接給幼兒,需要引導他讓他自己猜一猜,想一想。對於幼兒的發展會更好。

接下來的環節,老師帶領幼兒通過小手上有什麼?和大朋友、小朋友比一比、摸一摸自己的手,再通過簡單的小遊戲找一找,讓幼兒和自己的小手親密接觸。

在此之後,老師可以再適度加入平時的手指遊戲,即能鞏固,又能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比如在給幼兒一次鍛鍊的機會,讓自己的小手爲大朋友做一些事,提供機會讓他們再次親密接觸,可以是抱一抱,摸一摸大朋友的臉,和大朋友一起玩小手的遊戲等。

小百科:手是人體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學家認爲,手是使人能夠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餘兩個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維空間的眼睛和能夠處理手眼傳來的信息的大腦。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4

活動目標:

1、喜愛自己的小手,喜歡做小手的遊戲。

2、認識小手,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

3、學習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識。

4、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5、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重點:

認識小手,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難點:

初步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節奏歡快的音樂磁帶。

2、保護小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律動《小手爬》引出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小手在身體上爬的動作,感受小手的活動。

2、引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瞭解自己的小手,知道保護小手。

⑴認識小手,喜愛自己的小手。

通過觀察、感知和描述,知道小手上有手指、指甲蓋、手心、手背等,說一說:小手小手真可愛,1、2、3、4、5,五個手指頭。

⑵撓一撓小手,體驗小手遊戲的快樂。

撓撓自己的手心,撓撓同伴、老師的手心,說一說有什麼感覺。說一說:小手小手真好玩,撓撓小手哈哈哈,癢死嘍——

⑶瞭解小手的本領,懂得要保護自己的小手。

----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打手勢、敲電腦、拿東西、穿衣服……

----學習時幫助我們:握彩筆、捧書本、翻畫書……

----遊戲中會:玩玩具、彈鋼琴、做手指謠、做舞蹈動作……

3、學習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識,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

⑴觀看圖片,瞭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識。

----不吮吸手指頭,不啃指甲蓋。

----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乾淨和美觀。

----天冷時給小手抹上護手油,戴上手套,以免皴裂或凍傷。

----不隨便將小手伸入孔洞或門縫,不拿鋒利或燙熱的危險物品,保證小手的安全。

⑵模擬洗手過程,擦上護手油,感知體驗保護小手的方法。

活動延伸:

生活中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做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並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了律動引入---------認識、瞭解小手--------保護小手三個環節,主要採用了多通道參與法、遊戲法、談話法、感知體驗法等教學方法。

活動開始,教師帶領幼兒做小手在身體上爬行的小律動,來感受小手的靈活和有趣,進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誘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採用多通道參與法,引導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數一數、玩一玩等有趣的活動中來認識小手。而“拉拉勾”、“撓手心”、“手指謠”、“跳個舞”的小遊戲,能有效的吸引幼兒,引導幼兒活動的興趣,消除陌生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小手的本領,懂得要保護自己的小手。

最後一個環節是幫助幼兒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幼兒園的健康教學應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結合。因此,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誤傷小手的視頻,引起幼兒對保護小手安全的關注。接着展開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手。爲避免空洞的說教,教師帶領幼兒模擬洗手動作,擦上護手油,通過親身的感知體驗,使幼兒掌握保護小手的方法。

在活動結束時,我示意幼兒揮揮小手,用小手給客人老師再見,引領幼兒走出活動室。既能和活動開始部分相呼應,又能再次引發幼兒探索小手的興趣,使幼兒在親切、和諧的氛圍中自然的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手教案15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安全、衛生等原因,教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盡情地爬。想到孩子們對於像小螞蟻這樣的動物比較喜歡,剛好小螞蟻也是一種爬行的動物,於是我設置了一個螞蟻媽媽帶小螞蟻散步、遊戲的情境,讓幼兒置身於遊戲情境之中,在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着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慾望,並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於是體育活動《螞蟻運糧》便生成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的喜悅。

2.學習手膝着地向前爬的動作。

3.能手腳自然協調的向指定方向爬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儲備了有關螞蟻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教師:熟悉幼兒的能力。

2.物資材料準備:

沙包,報紙做的蘋果若干,小糧袋人手一個,體操墊,背景音樂,輪胎做的糧倉。

1.師:小朋友,今天跟陳老師來玩一個遊戲,你們是小螞蟻,我是螞蟻媽媽。天氣真晴朗,小螞蟻們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吧!

2.播放音樂《牛奶歌》,教師和孩子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學習手膝着地向前爬。

1.幼兒自由探索爬的動作。

師:小螞蟻我們的身體都運動開了,我們要來學本領了,看見前面的大城堡了嗎?真漂亮,我們爬過草地去看一看吧!

2.教師示範,重點強調手膝着地爬的動作要領。

師:走到墊子前蹲下,膝蓋跪在墊子上,手掌掌心撐在墊子上,與肩同寬,眼睛看着前方,朝着目標爬。

3.幼兒個別、集體練習爬的動作。

三、遊戲《螞蟻運糧》,鞏固手膝着地爬的動作要領1.運"糧食"師:螞蟻寶寶真厲害,本領都學會了,冬天到了,我們要去尋找糧食過冬了,現在我們要到對面去運糧食了,螞蟻寶寶們去背好自己的糧食袋,我的螞蟻寶寶都背好了糧食袋嗎,下面要聽清楚遊戲要求了,找到糧食的時候,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多了爬不動的,記住了嗎?一次運幾袋糧食?在運糧食的過程中會很困難的,我們要勇敢的,我們要先走過獨木橋,用媽媽教給你的本領爬過草地,才能找到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螞蟻寶寶們,出發啦!

師:螞蟻寶寶都找糧食了,螞蟻媽媽發現那邊還有很多的糧食,你們再去把它運回來吧,記住一隻螞蟻只能運一袋糧食哦!

遊戲玩法:螞蟻寶寶背好自己的糧食袋,要先走過獨木橋,爬過草地,到那邊找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

遊戲規則: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

2.運"大蘋果"師:螞蟻寶寶我們的糧食還不夠,你們看那邊蘋果樹下,掉下來了好多的大蘋果,可是這個蘋果對於我們螞蟻來說太大了,我們該怎麼把它運回來了?(團結合作一起把它運回家)要先走到墊子前面,在爬過草地,把蘋果在運回家,你們運回來的蘋果就放在我們家門口的大籃子裏。

(1)螞蟻媽媽與螞蟻們寶寶們討論怎樣把大蘋果運回家呢?

(2)鼓勵幼兒兩兩合作把"大蘋果"運回家。

三、結束部分。

師:螞蟻寶寶運回來了這麼多食物,這個冬天我們就會過的很豐盛了,來寶寶我們一起來慶賀一下!

1.慶祝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感受喜悅的心情。

2.放鬆練習,整理收拾器材。

《小螞蟻運糧》反思

《小螞蟻運糧》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手膝爬的動作要領。並且通過兩人互相配合共同"運糧食",幼兒在遊戲中,不僅練習了雙手,雙膝着地爬的技能,還培養了幼兒團結協作意識,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教育性。

在"小螞蟻運糧"的活動中,有趣的遊戲情境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遊戲興趣,投入到扮演小螞蟻的角色表演之中。"螞蟻運糧""運大蘋果"等一系列情節,讓孩子們自發地想象螞蟻走路的方式,學習"螞蟻走路"--手膝着地協調爬。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以一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扮演小螞蟻完成一系列運動鍛鍊的遊戲情節。適宜的遊戲情境創設,讓幼兒成爲體育活動的主體,在遊戲中完成各項鍛鍊要求。

遊戲"螞蟻運糧",螞蟻運糧的遊戲爲幼兒們的喜愛,遊戲中幼兒有了爬的經驗,又在遊戲過程中多次練習了兩手兩膝着地爬,鞏固了爬的技能,輕鬆活潑的音樂,遊戲的氣氛很愉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最後的活動是慶祝收穫到了豐盛的糧食,使幼兒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通過教學活動,使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遊戲中讓幼兒學學能幹的小螞蟻,發展了幼兒的動作,鍛鍊了幼兒的身體,在整個活動中,師生共同活動,教師爲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寬鬆的精神環境,使幼兒學得積極學得主動。

活動中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水平不同,運動能力也不同,活動中我活動材料的設置上考慮到分層次、分難度,讓每位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中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節課孩子們興趣很高,遊戲時能遵守遊戲規則,玩的很盡興,很開心,目標達到了,但是孩子們存在着個體差異,個別幼兒動作不是很協調,活動實施過程中,沒有對他們給予特別指導,這是我的失誤,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