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作爲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

活動來源:

一天早晨,東東媽媽九點多鐘才帶東東來幼兒園,原本開朗、外向的東東見了我不但不打招呼,反而藏在媽媽身後,說什麼也不願意進班。東東媽悄悄告訴我:“昨天晚上,東東做了個噩夢,說是夢見了一個怪獸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踩死了。東東哭鬧了很長時間才勉強入睡。今天說什麼也不來幼兒園了,總是說害怕。”東東的情況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做了噩夢不願也不敢再睡覺的情景,幾天之內一想起噩夢還心有餘悸,總也忘不了。還有一些幼兒怕蛇、老鼠、青蛙、蟾蜍等這些小動物,每次見到這些小動物都會嚇得大驚失色,失聲尖叫。由此,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或事物,尤其是幼兒時期經驗缺乏,或者受到過不良的暗示之後會更害怕,甚至這種恐懼會持續一生。怎樣有效地消除幼兒的恐懼心理呢?我認爲要從培養幼兒的勇敢品質着手,讓幼兒逐漸地消除恐懼,變得勇敢。於是,我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認識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過各種脫敏訓練使幼兒認識到變勇敢的方法。

活動準備:

繪畫紙;蠟筆;垃圾筒或紙箱。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給幼兒講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廚房裏發現了一隻老鼠。覺得好害怕呀!老師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二、教師提問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害怕的事情或東西?”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幼兒輪流發言,互相講解過去的經歷,教師注意傾聽。

三、教師提問

“害怕好不好?這些東西真的很可怕嗎?“你們想不想變得勇敢?”

四、師幼討論

“怎樣纔會變得勇敢?”幼兒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1、多學習知識,瞭解事物的本來面貌,瞭解某些小動物和我們人類的關係。

2、每天對着鏡子說“我最勇敢!”

3、害怕時,自己對自己說:“我不怕、我不怕!”

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訴爸爸、媽媽或老師。

五、繪畫活動

1、利用繪畫紙和蠟筆畫出自己害怕的東西或事情。

2、畫好後,老師請幼兒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師問:“咱不怕?”,幼兒要大聲回答:“心得體會我不怕!”。反覆數次。

3、幼兒拿着自己的畫排好隊,前方放置一個垃圾筒或大紙箱。

4、幼兒將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東西或事物包在紙裏頭。然後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該幼兒將自己手中的紙團丟進垃圾筒或大紙箱,讓幼兒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個幼兒都投完爲止。

六、老師組織幼兒說一說:“現在自己還害不害怕?”分享活動前後的心情改變。

活動延伸:

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紙團及垃圾筒或大紙箱。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的開始,我首先問幼兒:“你最害怕什麼?”結果我發現約有1/3的幼兒出現了害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鴉雀無聲,無人舉手回答問題。我知道這個問題刺激了孩子們的心理。我馬上用一種輕鬆的略帶自嘲的語氣講了自己害怕老鼠的事情,聽完我的故事,孩子們的神態一下子放鬆了。接下來很多孩子講了自己害怕的事情,他們的心理負擔己減輕了一半。畫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包在紙裏投進垃圾箱,扔掉恐懼,許多孩子都感覺這像是真的一樣,我可以從他們輕鬆的神態上看出來。最後,我感覺到孩子們變得堅強勇敢了,對自己過去害怕的那些東西也都不怕了。這次教育活動達到了預定的活動目標。

活動評價:

本次教育活動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引導幼兒進行了一次克服恐懼、使自己變得勇敢的心理訓練活動,效果很好。教師從提問開始,一步步引導幼兒交談、遊戲、繪畫等,都圍繞着幫助幼兒克服恐懼、變得勇敢的目標來進行,整體教育活動環環相扣,順暢自然,有效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內涵。

首先,教師的教育活動來源:於幼兒的實際。她從一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發現了很多幼兒都存在的問題,於是萌發了本次教育活動。其次,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採用了系統脫敏的訓練方法,通過讓幼兒講述自己害怕的經歷、做遊戲、繪畫並把自己所害怕的東西拋掉等方法幫幼兒逐漸克服害怕的心理,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注意教給幼兒一些切實可行的克服恐懼的方法,例如自我暗示、大聲喊、取得的支持等,使幼兒從活動中得到了啓發和收穫。

教師還可以多啓發幼兒認識一下各種事物的本來面貌和令人恐懼的原因,從根本上幫助幼兒認識事物的本質。還應該注意家園合作,發揮家長的力量,使幼兒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暗示和影響。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進餐是幼兒園最重要的生活環節,老師期望孩子們不挑食、吃得好、吃得快,但是幼兒卻很難到達老師的期望,比如:有的孩子在喝湯時,不吃裏面的菜,象冬瓜、紫菜、蘑菇等,在吃飯時把飯裏的菜挑出來不吃,或者乘別的小朋友不注意,趕快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別的小朋友的碗裏。針對中班幼兒出現的這種狀況,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對他們糾正挑食、偏食的心理與行爲,進而愛吃各種食物,有着重要的影響。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各種蔬菜,初步瞭解蔬菜對人體的作用,並明白愛吃各種蔬菜,有益於身體健康。

2、培養幼兒每一天吃蔬菜、吃各種蔬菜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瞭解各種蔬菜吃的部位,以及各種蔬菜的不同營養。

活動準備

1、芹菜、蘿蔔、胡蘿蔔、黃瓜、青菜、蔥、花菜、西紅柿等蔬菜,籃子。

2、豐富詞彙:維生素。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談話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蔬菜,提問:“你們都認識它們嗎,吃過它嗎”

2、請幾名幼兒上來各拿一樣蔬菜,並說出他們的名稱、顏色、形狀。

基本部分:

1、找一找

分別找一找蔬菜的哪個部位能夠吃,如蘿蔔吃根,捲心菜吃葉,西紅柿吃果實,花菜吃花,芹菜吃莖(葉),請幼兒將蔬菜放在相應的籃子裏。

2、與幼兒共同探討蔬菜的各種吃法:明白蔬菜能夠炒、涼拌、做湯,包餃子、有的還能夠像水果一樣生吃,但務必洗淨。

3、認識各種蔬菜,啓發幼兒討論蔬菜對人體的作用:

“人爲什麼要吃蔬菜不吃蔬菜會出現哪些不好的現象”(鼻出血、口角乾裂、大便乾結、皮膚乾燥等。

“蔬菜有哪些營養””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分別出示各種蔬菜,初步瞭解其豐富營養

師:這是菠菜,長得什麼樣貌呀(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根),誰喜歡吃菠菜,你爲什麼喜歡吃菠菜有什麼營養菠菜裏內含維生素,它能使我們的皮膚變光滑,小朋友經常口腔潰瘍,那是因爲身體裏缺少了維生素,所以請小朋友喜歡菠菜、多吃菠菜。你們明白還有哪些蔬菜裏內含維生素嗎青椒、南瓜、油菜裏也內含維生素,還有一種蔬菜裏面內含維生素,你明白是什麼菜嗎請你們猜一猜它是桔紅色的,動物中兔子和馬十分願吃。對!是胡蘿蔔。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菜西紅柿,你們吃過西紅柿做的什麼菜西紅柿裏也有許多的營養,象Vc它使我們的牙齒骨骼變的堅固,還能防止牙齦出血。蔬菜裏面還內含超多的纖維素,能夠幫忙我們消化,防止大便乾硬。

教師小結:蔬菜對身體有好處,不同顏色的蔬菜營養不一樣,綠色蔬菜中顏色越綠營養價值越高。我們就應天天吃蔬菜,吃各種各樣的蔬菜,多吃深綠色的蔬菜。並且愛吃各種各樣的蔬菜

4、蔬菜與衛生:

“怎樣吃蔬菜才健康”引導幼兒交流。

教師小結:因爲蔬菜生長在農田裏,需要農藥和肥料,所以做菜之前要把蔬菜洗乾淨,在水裏多泡泡。個性是生吃西紅柿和黃瓜等,必須要洗乾淨並且去皮。但也有一些蔬菜是農民們用了先進的方法種植的蔬菜,不用對人體有害的農藥,也不讓蔬菜環境受到污染,這種蔬菜叫做“無公害蔬菜”。

延伸活動:

讓幼兒給各種蔬菜塗色。

教學反思

1、在活動設計前我想: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討論得多,回答得多會不會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在整個活動中各種各樣的蔬菜吸引了幼兒,使孩子們願意說、大膽說、能連貫說,活動較活躍,能緊湊連貫的進行下去。本次活動整合了健康領域、科學領域、語言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語言的連貫性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

2、活動中引導啓發孩子對問題的理解,注意到讓孩子進行體驗,感受、交流。

3、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孩子在活動中能感受到這次活動講的是蔬菜對人體的好處,但僅靠這此活動是不夠的,還需要平時的努力和家長的配合。

4、幼兒透過參與活動,明白了蔬菜的種類很多,還明白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顏色和味道,從小要養成多吃蔬菜的習慣,但是在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有的孩子明白自己喜歡吃蔬菜,但是還說上好原因,可能因爲孩子還小,但多數幼兒能大膽地說、想和做,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多讓這些膽小的幼兒鍛鍊,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潛力,透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認真的做事態度。孩子們也都很喜歡吃蔬菜了。

5、如果有不吃蔬菜引起許多不良後果的課件讓幼兒看到,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3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進入幼兒園已有一年的時間,各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人際交往方面,兒童開始發現,交朋友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自於我們有相同的東西,比如相同的愛好和興趣,或者我喜歡他,或者他喜歡我,或者雙方能夠相互理解。受幼兒年齡和交往水平的影響,孩子在交往活動中又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爲此,應及時開展一次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動,以幫助幼兒及時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與自己不同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發生的小矛盾時,能夠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如與彼此進行溝通等,處理小矛盾。

3、喜歡和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並且願意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樂,深入體驗與好朋友相處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喜歡和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

活動難點:能夠初步使用一些簡單方法獨立處理小矛盾

活動準備

小故事《小胖熊吹氣球》,挖好兩個洞的報紙若干張,小兔子,小貓,小豬,小猴子的頭飾若干個,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講述小胖熊吹氣球的故事,並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其他小動物和小胖熊發生矛盾時,小胖熊是怎樣做的呢?(該部分旨在引發幼兒的興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談談自己有哪些好朋友,爲什麼喜歡和他們做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小故事中發現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們先想想,然後告訴老師你們有哪些好朋友?

幼兒:XXX是我的好朋友師:你爲什麼喜歡跟他做好朋友呢?

幼兒:他和我一樣喜歡,他懂得很多,他很喜歡幫助別人,他喜歡給我吃好吃的。

2、引導幼兒思考要想和別人做好朋友,自己應該怎麼做?

師:小朋友們知道小胖熊爲什麼有那麼多好朋友嗎?

幼兒:小胖熊喜歡幫助別人;小胖熊可以幫助不乖的小豬;小胖熊很善良。

師:小朋友們要想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話,應該怎麼做?

幼兒:要幫助有困難的好朋友;有不乖的,和自己不一樣的小朋友,也應該和他做朋友。

3、引導幼兒思考應該怎樣和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

師:有小朋友發現了,就算有不乖的,有和自己不一樣的小朋友有困難時我們也應該幫助他們,和他們做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和他們做朋友呢?

幼兒:有困難時幫助他們;有好吃的分給他們;跟他們一起玩兒。

師:嗯,我們小朋友都很善良,都願意,也知道怎樣和自己不一樣的小朋友做朋友。

4、引導幼兒思考,當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應該怎麼做?

師:那要是有一天,你和其他小朋友鬧矛盾了,比如,其他小朋友太喜歡的玩具不給你玩,搶你的小板凳,或者不給你看你喜歡的圖書,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幼兒:生氣;不開心;不想和他玩了。

師:有小朋友說,不和他一起玩了,可是老是覺得呀,這樣做的話沒有解決問題噢,我們一起來想想,怎麼做呢?

幼兒:要告訴老師;要告訴那些小朋友,我們都不喜歡這樣的寶寶。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跟我們不一樣的人,但是,只要我們喜歡和他們做朋友,願意在他們有困難時幫助他們,我們和他們也可以成爲好朋友。但我們要知道,和好朋友發生矛盾時,要懂得相互謙讓,互相幫助,這樣,我們就可以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

三、結束部分

講述遊戲規則,幼兒尋尋找新朋友組隊,進行遊戲活動。

1、講述遊戲規則。發給幼兒頭飾,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幼兒必須選擇和自己頭飾不相同的小朋友爲一隊,組好隊後,開始進行連體遊戲。

附:連體人遊戲規則。兩人一組,將挖好兩個洞的報紙分別套在兩個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兩人一組沿指定路線走,跑。如果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遊戲,以報紙不破碎者勝。

2、教師總結遊戲的意義,通過該遊戲,讓幼兒懂得和不同類型的人進行合作,體驗遊戲的快樂以及成功的喜悅。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呀,玩遊戲都很棒噢,都能夠和自己的新搭檔一起完成遊戲啦,都能夠像小胖熊一樣,能夠和自己不一樣的做好朋友了。那這個週末呢,我們小朋友就邀請自己的新朋友到自己的家裏去做客,我們小朋友肯定都是熱情好客的小主人。

活動延伸:

幼兒社會教育,幼兒到朋友家做客的一些禮儀以及在準備接待客人時應該做些什麼準備

活動反思:

1、幼兒能夠基本學會與自己不同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進行交朋友,能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務。

2、幼兒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一起體驗和分享成功的快樂

3、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層層遞進提問的引導方式,讓幼兒逐步理解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意義。

4、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簡單的說教,而要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並進行思考和體驗才能達到教育目的,如本次活動中,幼兒各個環節都有有效的參與。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4

設計意圖:

由於疫情,口罩成爲我們大家保護自己的重要工具,對於中班幼兒來說知道正確戴口罩,能夠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但是有序、連貫地講述比較困難。本班上的幼兒基本是5—6歲的幼兒,《指南》中指出5—6歲的幼兒“能有序、連貫、清楚地講述一件事情”。因此,我將口罩的使用以旅行圖片的遊戲方式引導幼兒說一說、講一講,鼓勵幼兒能用自己的獨白語言完整講述。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理解圖片內容,並學習講述口罩旅行的經歷(地點、人物和事件)。

2、嘗試大膽想象口罩的想法和語言,用故事中的句式,有序、連貫的講述故事。

3、感受小口罩保護小主人樂於奉獻的精神,激發愛惜小口罩的願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戴口罩的經驗,知道目前戴口罩的意義;

物質準備:

PPT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討論、理解圖片內容,並學習講述口罩旅行的經歷(地點、人物和事件)。

活動難點:嘗試大膽想象口罩的想法和語言,用故事中的句式,有序、連貫的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感知理解口罩的用途。

師:請大家猜一個謎語:四四方方一塊布,嘴和鼻子都蓋住,兩根帶子耳上掛,不怕風沙不怕土。

師:小小一牀被,只蓋鼻和嘴,防毒講衛生,人人必須備。

師:在謎語中你發現口罩的作用了嗎?

小結:小口罩幫我們擋住了風沙,還擋住了病菌,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的小口罩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呢!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個別講述。

師:今天有一隻小口罩要去旅行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它去了哪裏?

師:發生什麼事情?它的心情怎麼?誰來說一說。

師:那小口罩它會說什麼?如果你是小口罩你會說什麼呢?

小結:小口罩來找到了電梯裏,它沒有被帶到臉上去,小口罩很着急,大聲喊:電梯裏,空間小,趕緊帶上小口罩。(口罩的話請孩子們自由說)

3、觀察圖片,鼓勵幼兒幫助小口罩,學習運用故事中的句式完整講述圖片。

師:看小口罩接着來到了哪裏呢?(地鐵裏)誰能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師:小口罩會怎麼說呢?

小結:小口罩來到地鐵上,它沒有蓋住主人的嘴巴和鼻子,小口罩很着急,大聲喊:“……地鐵上人擁擠,趕緊蓋住口和鼻”。

師:小朋友們通過觀察大家完整的講述了圖片上的內容,並大膽的說出了小口罩的想法,體會到了小口罩要保護主人着急的心裏,平時在我們生活中也要幫助它哦!

4、鞏固已有經驗討論自由講述圖片內容,嘗試看圖完整講述口罩的.愉快旅行。

師出示圖3、4、5:接下來看看小口罩它又去了哪裏?

師: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呢?你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選一張圖片講給大家聽,誰來試一試?

師:小口罩來到了商場裏,緊緊地保護着主人的鼻子和嘴巴,小口罩很開心,笑着說“主人你放心的買東西吧”!從你的表情可以看出小口罩很開心。

師:小口罩來到了餐廳裏,它乖乖地掛在了小掛鉤上,小口罩很開心,閉上眼睛說:“我可以休息一會了”,你體會到了小口罩累了,講述完整。

師:小口罩來到了專用垃圾桶裏,安靜的和小夥伴在一起,小口罩很開心,驕傲地說:“我完成任務啦,我是最棒的!”你說出了小口罩驕傲的心情,表情也十分到位。

師:你們覺得他們講得怎麼樣?謝謝三位小朋友勇敢的表達,完整的講述,掌聲送給他們!

小結:小口罩一天下來吸附了很多細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開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專用垃圾桶中。

5、出示5副圖片及小標識,分組講述鼓勵幼兒有序、完整、清楚的講述口罩的旅行。

師:剛開始的時候小口罩的心情怎麼樣?後來怎麼樣?

師:每一組都有完整的圖片,小組中一起來看着提示圖片講一講吧。

小結:帶好口罩預防病菌的傳染,保護好自己,也保護他人,小口罩愉快的一天會會幫助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6、活動延伸: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集會,使幼兒們認識到,我們在學校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在家裏同樣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是預防風疹的關鍵。

課前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

活動過程:

目前,正是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一、引出本次班會的內容: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如何正確做好個人防護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爲了更好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保證幼兒身體健康,特別召開主題集會。

二、簡要介紹一下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

1、想要科學防護,先記住四大要點:

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多警惕

2、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們每天接觸各種病原體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冠狀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確的預防措施之一(下文七步洗手法即學即用)。以下情況,都建議洗手

●外出回家

●咳嗽或打噴嚏後

●觸摸口、鼻、眼之前

●吃飯前

●做飯時,處理食材之前和之後

●上廁所後

●接觸過動物之後

具體的洗手方式方法,如下:

在家用肥皂,出門選酒精

1、我們最推薦的方法: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洗手,每次搓手不少於20秒。如果出門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麼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洗手別圖快,至少得七步,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手部消毒得高標準些,看看醫護人員都是怎麼洗手的。

3、出門一定戴口罩,全面預防建議少去或儘量不去人羣密集場所,避免近距離接觸任何有流感症狀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

4、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5、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

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

小結:

只要幼兒們注意講衛生,認真做好預防工作,就可以將病毒拒之門外。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5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緒表現完全是外顯的,缺少控制的,情緒常常極度強烈而高漲,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定,有一半的幼兒在入園初期都是哭着度過的,每天哭着喊爸爸,媽媽,怎麼勸都不好用,慢慢地對幼兒園熟悉了,你會發現孩子有時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時大發脾氣、哇哇大叫,調節情緒能力較弱。爲了讓幼兒儘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特意設計了《情緒變變變》的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將心理健康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所以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設置情境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笑、生氣、哭的情緒變化,併產生相應的體驗。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調節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相關材料,三個大班幼兒。

2、心理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遊戲《找朋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熟悉同伴,拉近與教師、同伴的心理距離。)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體驗感受情緒的變化。

(1)介紹三個大班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兒在一起玩耍,很開心,結果開始爭搶玩具,相互開始生氣,最後一名幼兒沒有搶到玩具,開始哭……

(通過創設情境讓幼兒更直觀的對這三種情緒變化的過程產生共鳴,幫助幼兒理解。)

3、幼兒體驗。

(1)嘗試用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經驗,並學學笑、生氣、哭時的表情。

(2)引導幼兒講述“生氣、難過哭時可以做些什麼?”

(3)師幼共同小結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爲別人想一想;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會好了。

遊戲《情緒變變變》,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做個笑寶寶。

帶領幼兒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如:吹氣球、熊和木頭人、拔蘿蔔等。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6

一、設計意圖

近期冠狀病毒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因爲這是一個長期的戰鬥,小朋友雖然都知道冠狀是什麼嗎?但對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病菌是從哪裏傳播的,還了解甚少。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在社會人人都關心,連幼兒園孩子都關心的熱點,預設一節這樣的課,讓幼兒進一步知道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瞭解冠狀的傳播途徑等基本情況,知道相關的預防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2.通過看看、講講、編兒歌、等各種有趣的形式,讓幼兒知道預防冠狀的重要性。

三、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

1.老師和幼兒共同收集預防非典的圖片,佈置成版面。

2.洗手歌的視頻、圖片、今天誰會贏的記分表、獎品若干、電子版獎狀。

3.幼兒已學會兒歌拍手歌,遊戲洗手歌,認識過一些漢字。

四、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看看收集的圖片,自由討論。

(老師讓家長觀察幼兒討論的情況,並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歸類)

1.人們爲什麼要在冠狀期間,人多擁擠的地方戴口罩?

2.老師指着冠狀病毒的圖片問: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這些病毒是從哪裏來的?人怎麼會感染這些病毒的?動物身的病毒怎麼會傳到人身的?

3.醫生和護士爲什麼要穿厚厚的隔離服?

4.那冠狀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

(二)教師小結:

冠狀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及接觸病人傳播,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1.在抗擊冠狀的過程中,人們是怎麼做的?

2.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呢?

(三)幼兒學習預防冠狀的兒歌。

附參考兒歌:

預防冠狀病毒

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羣擠,病毒不纏你。

洗手很重要,勝過吃補藥。

通風也要緊,疾病無蹤影。

病毒病毒趕快跑

大公雞,喔喔叫,小動物們醒來早;

舉行動物運動會,安排龜兔比賽跑。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7

教學目標:

1. 通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議等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釋放幼兒的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2. 說一說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誰?演一演他們的事蹟。

3. 想一想: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護?

教學重點:

1.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演一演英雄事蹟,想一想小朋友的責任是什麼?

課前準備:

幼兒:做拍手遊戲。

教師:關注幼兒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你害怕嗎?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新型冠狀肺炎主演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人人戴口罩 不串門 不聚會等。

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間面對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議。

教師指名上臺講一講。

小朋友們,大家通過互相交流、訴說,現在你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呢?

指名大聲回答。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比如:勤洗手 戴口罩 不聚會 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聽家長的話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護,遠離疫情。

三、展開交流:

在防疫期間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線英雄是誰?說一說他的事蹟。

指名說。

誰願意來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個動作、表情、或者某個感人的瞬間?

指名上臺演一演。

幼兒評價

提問:作爲小朋友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呢?

指名說。

幼兒記筆記。

齊讀記錄內容。

四、教師總結:

五、幼兒反思:作爲小朋友心中的責任是學習。

六、拓展。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8

【活動設計】

進入大班後孩子們變得勇敢了,從談話中我常常明白他們有的能夠獨自在房間裏睡覺了,有的敢下水游泳了……但是我也發現隨着學習負擔的加重,有部分孩子產生了退怯、自怨的消極心態,甚至有的產生了極不健康的心理,《綱要》中提出要注重孩子健康發展,不僅僅體此刻身體素質上,更要從心理上去呵護他們,所以產生了本次活動。由說勇敢找勇敢到聽聽大人們的寄予,幫忙孩子們樹立自信,構成遇事不慌張、不放棄,勇敢地應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找找中積累生活中各種勇敢的經驗,能夠圍繞話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想法。

2、鼓勵幼兒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勇敢應對並解決它,對自己要有信心。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幼兒有獨處的經歷、日常活動中感受過自己勇敢。

物質準備:錄音磁帶(廣告錄音、家長的話)、字卡、抗震小英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讀字卡,說一說勇敢。

要求:大膽說說自己在生活的勇敢表現,瞭解克服恐懼心理很勇敢。

1、提問:什麼是勇敢你是勇敢的孩子嗎表此刻哪裏

你有一個人在家的經歷嗎當時情緒怎樣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害怕。

2、情景——獨處時有人敲門,怎樣辦

3、小結:除了不怕疼,不哭很勇敢,獨處時克服恐懼,遇到突發事件能想出辦法也是勇敢的表現。聽了你們的介紹,的確比以前勇敢了。

二、看看說說,找一找勇敢。

要求:進一步認識勇敢的行爲,明白學習時應對困難有信心也是勇敢的表現。

1、聽廣告——誇誇爸爸的勇敢。

提問:誰的爸爸很勇敢什麼行爲並不是勇敢的'表現

2、出示圖片,找一找勇敢的人。

提問:爲什麼說他們是勇敢的人

理解詞語:見義勇爲,捨己救人

3、爸爸媽媽們有些什麼話要對我們說,我們一齊來聽聽。

提問:XX媽媽說了什麼爲什麼學本領時不抱怨,不放棄也很勇敢

4、小結:此刻我們是大班的孩子了,要學習新的本領,將來上小學學習更多更高的本領,遇到困難時有信心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讓我們一齊努力,勇敢地應對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克服它,做個勇敢的孩子,你們有信心嗎?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各種體驗,瞭解黑夜並不可怕,並能用各種方法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2、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一個人睡的勇敢經歷或者坦然講出不敢一個人睡的原因。

3、通過創設情景,瞭解夜晚,激勵幼兒樂意嘗試一個人自己睡。

活動準備:

ppt音樂、調查表、黑屋、黑色隧道、怪物道具

活動過程:

一、經驗導入

1、PPT1這是什麼時候的情景?——這是一個寧靜的夜黑。

2、你發現了什麼?——關燈、睡覺了小結:睡覺是件舒服的事,可以讓我們的大腦、身體得到休息。

3、那你們是一個人睡的還是跟大人一起睡的?(出示調查表,幼兒將笑臉貼在相應的地方)4。爲什麼不敢?到底怕什麼呢?

迴應:有一隻怪獸,長得什麼樣?他覺得很可怕!

黑漆漆的,走路看不見,所以你!

黑黑的夜讓人心裏有些害怕,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

做惡夢,會夢到危險、害怕的事,所以你怕!

小結:看來你們真的有點害怕,怕黑,怕做夢,怕怪獸傷害……你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害怕是很正常、自然的事,不要感到難爲情,就連你的爸爸媽媽、老師也都有害怕的事,只要把害怕的事說出來,就能想辦法解決。

二、故事體驗。

1、出示小老鼠圖片,有一隻小老鼠也和你們一樣。這是他第一次一個人睡,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他害怕,害怕黑漆漆的夜,總覺得那邊的牆角有一個黑黑的大怪物,一想到這兒,他就嚇得渾身哆嗦。

突然,(風聲+啪啪聲)這是什麼聲音啊?是人、是怪物、是……小老鼠馬上矇住眼睛緊張極了,他一動也不敢動。過了一會,他戰戰兢兢的朝窗外瞟了一眼,什麼也沒有,只得回到牀上。(PPT)(水聲)這樣的聲音一直從那個房間傳來,到底是什麼啊?小老鼠捂着杯子害怕的哭了起來。(PPT)

2、理解、釋疑師:

(1)剛開始,小老鼠爲什麼睡不着?——有怪物。牆上那個黑黑的東西真的是怪物嗎?

(PPT)小結:原來只是一件大衣的影子,其實在我們身邊根本就沒有怪物,看到的都是一些黑黑的影子,一點都不可怕!

(2)後來呢?小老鼠害怕什麼?——聲音怎樣的聲音?可能是什麼?——風聲、玻璃窗敲擊的聲音還聽到什麼聲音?——下雨聲、水龍頭的水漏了是不是這樣?我們來聽一聽。(PPT聲音)小結:這些聲音都來自大自然,沒有什麼可怕的!

現在的小老鼠還害怕嗎?原來啊!這都是他的心裏在作祟,自己胡思亂想,纔會讓自己越來越害怕。睡覺時只要管好門窗,我們的屋子還是很安全的。

三、再次調查"你敢一個人睡嗎"?

1、現在就來請一個人睡的孩子說一說自己獨自睡覺的經歷2。啓發:你剛開始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現在呢?一個人睡覺舒服嗎?

小結:原來剛纔介紹的孩子一開始也是不敢一個人睡的,後來他們用了一些好辦法克服了對黑夜的害怕,慢慢地就敢一個人睡了!他們覺得一個人睡覺好舒服,說明你們真的長大了!

3、現在,我們想再來調查一下,你們這些孩子現在願意嘗試一個人睡了嗎?(貼在第2次調查表中)(貼笑臉)

4、小結:這一次又有個孩子願意嘗試,我們爲這些孩子拍拍手,你們已經願意克服心中的害怕了,真勇敢!當然,怕一個人睡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過,現在把它說出來或者承認它說明你已經不害怕了!老師相信你們再過一段時間,你們也會願意嘗試的!

策略二(如若所有的孩子都選擇了敢)教師迴應:看來,我們班的孩子都很勇敢,都認爲黑夜不可怕,真爲你們驕傲!但是周圍像你們一樣大的孩子中還有很多不敢一個人睡的,你們能不能鼓勵他,並告訴他"害怕一個人睡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只要你願意承認、願意嘗試,是可以克服的)四、不怕黑夜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利用大家的智慧來一個個的解決哪些你們害怕的問題。

1、怕從牀上滾下來

(1)有什麼好辦法

(2)教師根據幼兒交流的內容播放ppt

(3)小結:方法真不錯,牀邊放幾把椅子或枕頭、被子這樣人就不會滾下來了。

2、怕怪物

(1)世界上真有怪物嗎?——怪獸是人想出來的,也可以化妝出來。現在就有一個怪獸來到了我們這裏!(教師或孩子扮演)音樂

(2)怪獸和小朋友交朋友。(換音樂)我們和怪獸一起跳個舞吧!音樂結束,怪獸呢?(開燈)怪獸的裝扮下原來是一個漂亮的老師!怪獸可怕嗎?

3、怕做惡夢

(1)爲什麼會做噩夢,或是由什麼引起的?

(2)你們有好辦法嗎?

娃娃——抱個娃娃多麼溫馨,有了它就像有了個伴!

看書——是個好辦法,可以試一試媽媽陪——可以安心的睡了聽音樂——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能舒緩心情,腦子裏不再胡思亂想想開心的事——可以讓自己放鬆些

4、怕黑

(1)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不那麼怕黑?

小夜燈——遠遠地點上一盞小燈,這樣房間裏有了一絲光線就不會害怕了手電筒——方便黑夜上廁所等緊急事件蠟燭爸媽陪伴一會——會讓你安心故事書

(2)體驗黑暗n黑暗這有這麼可怕嗎?我們來挑戰一下!這裏有幾間黑黑的小屋,誰願意獨自一個人在裏面呆上一會!我們數到十,再出來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數到十,孩子出來。

採訪:教師擁抱孩子,下面的孩子有什麼問題問他們!

小結:看來,黑暗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沒有怪獸,沒有傷害,黑黑的充滿了溫暖、寧靜,還有些神祕!

除了黑屋,這裏還有一條長長的、漆黑的隧道,誰願意嘗試。現在有兩種選擇,你可以嘗試黑屋,也可以挑戰隧道!但只有一個要求:保持安靜,靜靜的去體驗,把你的感受記在心裏。

教師採訪幼兒:你體驗的是什麼?黑屋,裏面有讓大家害怕的東西嗎?什麼感覺?

開始的時候你害怕嗎?怎麼克服害怕的?後來呢?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還樂意去嗎?

小結:隧道里面雖然黑,但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慢慢的前進,讓眼睛適應黑暗,就不會有危險,你們也就不會害怕。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0

活動背景: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嚴峻,學校延遲開學,老師們開啓直播,網絡授課,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登錄網絡學習。在這個時刻,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14億人在打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本節主題班會讓學生去了解,去面對,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國寫家纔有希望。

活動對象:

幼兒園學生

學情分析:

幼兒園階段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困惑的時期,幼兒園學生思維還未開發,需要老師的正面引導一場疫情,一場災難,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很多。本次主題班會,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如何從這次疫情中自我調適,思考人性問題、責任和擔當問題,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學生在疫情期間能夠進行反思和自我調道,感悟責任和擔當,思考自己的成長。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觀看視頻、圖片,互動交流等活動,學生感悟疫情背景下自我成長,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和本領是力量,直我成長才是方向。學生需要和他們的時代同頻共振。我們現在要給學生上一節關於心理調適的課,關於責任和擔當的課,願我們的學生成爲真心、正義、勇敢和善良的人

活動準備

1.討論:疫情下的成長與思考?

2.蒐集相關視頻、圖片;製作ppt課件。

活動形式:

學生班主任互動對話交流。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簡單介紹新冠肺炎,開啓本節主題班會。

教師:在肺炎疫情下,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自我成長才是方向。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學到什麼?

(一)迎接挑戰,擁抱變化

1.教師展示數據:大家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疫情的?情緒如何?

教師: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和傳播期間,我們關心、關注疫情,對疫情發展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心理活動來源於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以及對疫情發展的可能性無法判斷,或者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分組討論)

2.教師提問:在這樣一個嚴肅的時期,大家能怎麼辦?怎樣才能讓自己身心健康?(分組討論)

學生分享:疫情期間的作息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師小結:“巧”視情緒,適時自我調節,加強體育鍛煉,否理安排作息。宅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3.教師提問:疫情以來,大家的心情如何調整?(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追問: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迎接挑戰,擁抱變化”在校做好新冠肺炎預防,莫讓“疫恐”困擾着我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二)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1.教師提問:而對疫情,我們在家又做了什麼?(分組討論)

播放圖片;疫情下,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是這樣做的。

2.教師追問:作爲學生,這場疫情給你什麼觸動?(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展示圖片: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除了學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疫情時間,我們多了獨處覺察與反思的機會。利用這段宅在家裏的時間做好規劃,好好提升自己,思考自己未來的目標、理想,併爲之奮鬥。我們也可以用實際行動詮釋着當代新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1.教師:肺炎建虐這些人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播放視頻《一場14億人民的戰疫,我們終將勝利》,(學生分享自己對進行者的感受)。讓學生感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爲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

教師小結: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國家的決斷力和行動力,我們看到了衆志成城的凝聚力。

學生分享:反思自己在疫請下的自我成長。(學生代表發言)

2.教師提問:聽了他們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學生討論舉手分享)

學生分享:他們是現實中的英雄,是他們撐起了整個民族的脊樑,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場戰役面前,每個人都能成爲英雄。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1

活動主題:

孤獨的小兔

活動適合年齡班:

幼兒園中班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幼兒初步理解什麼是孤獨。

2、能夠正確認識獨孤,並學習如何遠離獨孤,走向合作。

3、通過連體人、背靠背、兩人三足這三個相關合作的遊戲,幼兒感受與人合作的快樂。

4、通過此次課程學會分享與合作。

活動準備:

一組講述孤獨兔子故事的幻燈片,幾張挖了兩個洞的報紙以及廢舊的紙盒皮等等。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關於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們以前一定是沒有聽過的,因爲這個故事是最近纔剛剛發生的哦。所以接下來小朋友們就要認真聽清楚啦,因爲小兔子最後需要小朋友們的熱心幫助。

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從其中的圖片講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況:從前有一個小兔子,由於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別的小夥伴們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裏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幫助思考逃生的辦法,可是小兔子卻是孤獨的一個人在大火中掙扎着,如果當時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邊,會怎樣幫助小兔子順利逃離火災現場呢?

2、針對故事中的問題,讓幼兒自由進行回答,然後教師再歸納出幾個有意義的回答讓幼兒參與討論。並從討論中得出幼兒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後如果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不會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合作。

3、設計遊戲讓幼兒體會合作的快樂。

遊戲一:連體人。

遊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一組。將挖好兩個洞的報紙分別套在兩個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兩人一組沿着教師指定的路線走、跑、過障礙物等。如果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遊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爲優勝。

說明:障礙物可以是某個特定的紙盒鋪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師自行畫的圈圈之類的。

遊戲二、背靠背。

遊戲規則:幼兒自選同伴,兩人一組。讓幼兒兩兩背對背坐下,兩腿伸直,雙手臂向後互相鉤住,然後試着站起來。

說明:這個遊戲教師可以劃定一些範圍,首先把全班幼兒分成幾個大組,然後每個大組派出兩個小朋友進行遊戲,剩下的小朋友爲自己的組員加油。輪流着進行。

4、通過上面的遊戲,小朋友們在玩完之後分小組分享感受。

教師叫幾個小朋友代表進行講述自己小組的體會。教師:小朋友們剛纔玩遊戲的時候都很開心,都知道怎樣去跟自己的小夥伴好好合作與溝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們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獨一個人的。那麼剛纔故事中的小兔子呢,在你們玩遊戲的時候悄悄的告訴老師它通過你們熱心的幫助已經找到自己的小夥伴啦,所以不再孤獨一個人了,於是呢,最後就能夠安全的和小夥伴互相合作逃離火災現場了。它呢,要老師謝謝小朋友的熱心幫助!

活動結束:

5、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又是聽故事又是玩遊戲的玩的很開心,那麼小朋友們是不是都能夠想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做事情呢?在家裏面,有爸爸媽媽的幫助,在幼兒園裏面,和小朋友們、老師們在一起,大家相親相愛,是不是不會感到孤獨了呢?所以呢,小朋友們在家裏面可以幫忙爸爸媽媽拿拿拖鞋,端端水,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合作搬搬桌子之類的,於是,什麼事情都難不倒我們啦,對不對?

6、活動自然結束。

讓小朋友們去喝水,去洗手間。

個人總結:此次活動設計的個人感想:鑑於在今天獨生子女盛行的年代,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不知不覺的習慣孤獨。並不是說孤獨是一件壞事,只是在這孤獨包裝下大多數人都有着一顆敏感容易受傷的心,於是,曾經讓我們熟悉的合作精神漸漸風吹雲散。縱然是在這樣一個分工精細的年代,我們更加是需要遠離孤獨,走向合作,這是一個需要從小就應該培養的心理素質,要知道,通常一個人的狂歡無力挽救一切狂瀾。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2

一、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鬱悶、傷心、快樂都是人的正常情緒,高興、快樂是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和傷心是消極的情緒。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瞭解並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本活動依據中班幼兒年齡特徵:行爲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不穩當,容易衝動。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此活動,活動中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採用圖片聯想、結合生活經驗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活動目標

1、理解他人生氣、傷心的原因,瞭解幫助和安慰別人的方式、方法,表達自己的愛心。

2、知道能用多種方法讓自己不再生氣,不再難過,變得快樂。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墊子、沙袋、軟性無傷害投擲物、一段歡快的音樂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出行

師:喵喵喵,喵喵喵,小貓要出行,今天什麼天?

幼:今天是晴天。

師: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要出行,今天什麼天?

幼:今天是雨天?

(二)晴天、陰天和雨天

使用課件

1、出示陰天、雨天(雷陣雨)圖片

討論:看到陰天、雨天你有怎樣的感覺?它們分別代表怎樣的心情?爲什麼?(傷心、難過、生氣)

2、出示晴天圖片

討論:看到晴天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它可以代表怎樣的心情?爲什麼?(開心、快樂)

小結:陰天、雨天可代表心情不好的時候,比如生氣、鬱悶;晴天可代表開心快樂的時候。

(三)播放課件

1、出示小猴(貼上相應的天氣標誌,代表心情)

引導幼兒觀察小猴怎麼啦?發揮想象:小猴遇到什麼事才難過?討論怎麼幫助小猴,使它的心情由陰雨天轉晴天呢?

2、播放場景:小刺蝟吵架(貼天氣標誌代表心情)

小刺蝟爲什麼吵架?它們的心情像什麼天氣?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現在,我們怎麼讓它們的心情轉晴天?

(四)讓我安慰你

1、展示教師收集的孩子們的表情照片。(課件)

討論:毛毛的心情是晴天還是陰雨天?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們如何讓她開心?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今天的心情情況,鼓勵幼兒嘗試安慰別人。

3、討論哪些方式可以讓人變開心?

大家一起跟着歡快的音樂,利用墊子、沙袋等發泄不好的情緒。(隨機的提問、瞭解幼兒現在感覺怎麼樣?)

(五)延伸活動:

幼兒製作心情天氣牌,每天插在心情播報窗裏,以便教師及時瞭解幼兒的心情,進行幫助和疏理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假期都是怎麼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裏的間多一點,還是出去玩的間多呢?(幼:呆在家裏的間更多一點)

師:你出去的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麼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體溫;公園裏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爲什麼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爲什麼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引出“冠狀病毒 ”。

師:這是因爲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羣壞傢伙。這羣壞傢伙來自一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裏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 ”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你們看它們有幾隻手?(幼:兩隻)它們手裏拿的是什麼啊?(幼:皇冠)它們有幾隻腳呢?(幼:八隻)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隻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麼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一羣壞傢伙,它們會悄悄溜進不注意衛生的小朋友的身體裏,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遊戲,初步瞭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遊戲1:噴嚏雨

玩法:(1)師:有,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裏,我們打噴嚏或咳嗽,嘴巴里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的狀態(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麼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帶上口罩(教師可示範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衛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遊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1)教師將金粉塗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塗一點,效果更直觀),揉搓一下,然後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一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裏?(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裏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衛生。這羣壞傢伙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裏,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口鼻,然後將衛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乾淨,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

活動延伸:

1.開展美術活動《畫一畫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

2.開展科學活動《認識口罩》。

3.開展語言活動《洗手歌》。

4.日常練習:如廁提醒並監督幼兒按照正確步驟洗手。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諾如病毒的危害、症狀。

2、預防諾如病毒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彩圖若干及視頻。洗手用品。

三、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有一種小東西,進入我們人體之後就會讓我們生病,使我們拉肚子、肚子好痛,還會嘔吐,非常痛苦。這種可惡的小東西就是諾如病毒。出示圖片。

師:打開視頻,看看生動的介紹。(完畢。)小朋友,你們看那些生病的孩子是不是好痛苦呢?又要打針,又不能上學。

師:我們要不要防止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呢?當然要。首先,我們要做到:大便小便之後,以及吃東西前要洗乾淨小手。教師示範洗手標準動作,小朋友模仿。

師:還有,我們平時不要吃生的魚和肉,水果也要洗得好乾淨才吃。千萬不能直接喝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我們要喝溫開水或涼開水。出示圖片。

師:放假在家裏或者出去玩,不要去多人的地方,也不能到街邊擺攤的人那裏買食品吃。出示圖片。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食品,不踩髒椅子、桌子、牀等傢俱。

師:出示圖片。如果你有肚子痛、拉肚子、嘔吐,就就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儘快去醫院看病,這樣就好得快點。然後,就要在家裏好好休息,等完全康復,過了3天才可上學。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海口市椰海幼兒園爲家長朋友們分享相關“諾如病毒”的防控知識,希望大家引起重視!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做好“諾如病毒”的防範措施,讓寶貝們遠離疾病,健康、快樂每一天。

老師給孩子們分享預防諾如病毒措施

1、堅持做好每日晨、午檢工作,認真執行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原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並且要用肥皂或流動水洗手,尤其是飯前和便後以及外出歸來後。

七步洗手歌

兩個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揹我,我背揹你。

來了一隻小螃蟹,小螃蟹。

舉起兩隻大鉗子,大鉗子。

我跟螃蟹點點頭,點點頭。

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

幼兒園心理健康疫情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能從繪本中獲取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

(2)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冠狀病毒的有關內容。

(3)瞭解預防病毒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二、材料準備

繪本故事《病毒與小貪》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師:寶貝,你知道最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有新型病毒”)

師:最開始只有一個人得病,慢慢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病,這是爲什麼呢?

小結:“這個是傳染病,爲了不被傳染,現在我們的辦法就是儘量不到外面去,這樣不接觸其他人就會有效的減少傳染的機率。”

(二)瞭解病毒,閱讀繪本

師:這個病毒是從哪裏來的呢?小朋友們知道嗎?

師:那怎麼會傳播到我們的身上呢?

師:你知道這個病是怎樣傳染的嗎?

師:到底是誰把這個病毒傳染給我們的呢?讓我們一起在繪本中找找答案吧。

(三)重點引導幼兒看

1、第5—7頁:

①、是誰吃了蝙蝠?

②、然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13—15頁:

①、小貪是怎麼把病毒傳染給別人的?

②、如果被感染了,我們應該怎樣做?

③、那沒有被傳染的人應該怎樣做呢?

(四)講述繪本

講述完繪本後和孩子們一同討論

1、小朋友們,面對疫情,面對病毒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2、除了繪本中的方法,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嗎?

3、現在我們有這麼嚴重的傳染病,你們認爲怪誰呢?

4、聽一聽幼兒的意見,並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

四、活動小結

“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我們不瞭解的神奇世界,那些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們,它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我們應當尊重它們,不隨意傷害它們。這不僅是在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