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本文已影響 2.89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兒歌內容,知道不能用力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2.喜歡念兒歌,會用動作表現“輕輕跳、慢慢跑”。

活動準備:

小兔、小狗、小草、小朋友圖片。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學兒歌的興趣。

小兔來到草地上高興地使勁跳,小狗來到草地上高興地使勁跑。寶寶看見了,連忙說:“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們好了。”小兔聽了,輕輕跳了;小狗聽了,慢慢跑了。寶寶高興地說:“小兔、小狗你們真好。”

2、理解兒歌內容。

寶寶爲什麼要小兔輕輕跳,小狗慢慢跑?

知道跳一跳、踏一踏雖然很有趣,但會影響別人。要愛護小草,不在小草地上用力蹦跳。

3、學念兒歌。

鼓勵幼兒會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現“輕輕跳、慢慢跑”。

建議:

啓發幼兒想一想,還有什麼時候不能發出響響的踏踏聲影響別人?(午睡時,上課時,大人看書時……)

評價:

1、會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現小兔的輕輕跳,小狗的慢慢跑。

2、逐步理解踏一踏雖然很有趣,但卻不能影響別人。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感受開心,願意當個快樂寶寶。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神態快樂的小貓,小狗,小豬,小猴玩具及相應的頭飾若干。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笑一笑》。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賞小貓、小狗、小豬、小猴玩具。

提問:這些小動物快樂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小動物們爲什麼這麼快樂?

2、引導幼兒欣賞兒歌《笑一笑》。

3、引導幼兒玩遊戲"笑哈哈"。

玩法:教師與幼兒分別戴上頭飾,扮演各種小動物,當唸到"你看XX也在笑"時,扮演該動物的幼兒自由表現開心的動作及表情。

4、指導幼兒看操作材料《笑一笑》,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爲什麼笑。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生活中黴菌生長在潮溼的食物中,知道乾燥的食物能儲存較長的時間。

2.通過探險活動,讓幼兒瞭解探險的艱辛,提高幼兒受挫折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媒體

1.實驗結果一份:(已有黴斑的溼麪包和經過太陽曬乾的乾麪包各一份)

2.各種脫水食品

3.蠟筆、紙張

4.做過“乾麪包和溼麪包”的實驗

5.每人一個揹包

6.大籠子裏放有一個大熊貓,請一幼兒扮演大熊貓

活動過程

活動(一):

以探險吸引幼兒,引出課題 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探險嗎?在遙遠的北極有一隻大熊貓,它被人們關進了籠子,今天,我來當探險隊長,你們來當探險隊員,一起去營救大熊貓,好嗎?

活動(二):

講解探險內容,提出探險規則

1.講解探險內容

師指導語:在探險的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障礙和困難,探險隊員們,你們怕不怕?我們穿過森林,然後要跨過沼澤地,再穿過山洞,最後鋪墊過河,穿過一個障礙,就會有一個問題等着你們回答,我來看看哪個探險隊員最聰明,到達終點之後,我們一起去營救大熊貓,好嗎?

2.提出探險規則:

①必須沿着探險標誌去探險(→)。

②探險的時候不能亂推亂擠,否則會有危險。

3.師指導語:探險隊員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出發!

活動(三):

通過探險活動,瞭解到黴菌在潮溼的環境

中生長,食物應該放在乾燥的環境中。

1.勇闖第一關→穿越森林,觀察實驗結果:“乾麪包和溼麪包”。

①提問:“你們看,積木上放了什麼?(麪包),用你的手摸一摸,用你的鼻子聞一聞,用你的眼睛看一看,這兩種麪包有什麼不同?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自由發言)。

②小結:這些麪包是我們前幾天做的實驗的實驗結果,一種乾麪包,是經過陽光曬乾的,不容易長黴,另一種是黴麪包,這種黴麪包是我們在新鮮的麪包上灑了水,4天之後麪包上就長出黴斑。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嘗試沿着一條線段自上而下地畫短線,初步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資源:牙刷一把。畫紙、蠟筆。

活動流程:

一、引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 教師:劉老師這裏有好多沒有刷毛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爲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 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 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引導評價

1、 互相欣賞作品

2、 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愛刷牙》的音樂律動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

張開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裏外刷,

牙齒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

沒有蛀牙人人誇。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最主要手段。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隨着認知水平的發展,和幼兒自我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小班幼兒與同伴、成人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但是,由於他們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容易發生矛盾衝突,嚴重時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引導小班幼兒在活動時按秩序,不推不擠、會排隊等待不僅能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更能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避免意外帶來傷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形成在活動和玩耍時不推擠,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的安全意識。

2.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質。

3.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一套。

2.茶桶、滑滑梯實物各一。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激發排隊意識。

1. 觀看課件,發現問題

圖片1:聽聲音猜動物

師: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來草地上做遊戲,你們猜猜有哪些小動物呢?聽,是誰呀?分別點擊出現各種小動物。

(引導幼兒跟小動物打招呼,培養交往習慣。)

圖片2:小鴨、小雞、小狗、小貓、小羊等動物玩遊戲

師:看,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

圖片3:雞媽媽招呼小動物們喝水

師:它們你追我跑地,玩的.滿頭大汗,雞媽媽招呼小動物們喝水呢。

圖片3:小羊怎麼了?

提問:它爲什麼會受傷呢?

(引導幼兒說出要排隊喝水,不推不擠,注意安全。)

2.幫助排隊,解決問題

師:你們願意幫助它們排隊嗎?(教師根據幼兒的意見點拖動物排隊)

小結:小動物們很開心,說謝謝你們幫它們排好隊,不推不擠,可以很開心的喝水。

二、玩遊戲,培養排隊能力。

師:小動物們安全的喝完水,又玩遊戲去了。寶寶們,你們想玩遊戲嗎?

1.組織幼兒玩滑梯,培養排隊能力

(1)出示滑滑梯,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玩滑滑梯?(幼兒討論)

小結:玩滑梯時,要注意安全。先要用手扶着滑梯兩邊的扶手,從臺階爬上去,坐好後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滑下來以後要趕緊離開滑梯,排到隊伍的後面去。

(2)幼兒排隊玩玩具,教師指導。(一名教師拍攝)

小結:寶寶們玩得開心嗎?我發現有些寶寶有點熱,那我們就休息會兒喝點水吧?

2.組織幼兒喝水,鞏固排隊意識

師:寶寶們,人多拿茶杯喝水時,我們應怎樣做才安全?(幼兒討論)

幼兒排隊接水,教師提醒幼兒喝水時不擁擠,喝多少水,接多少水。接完水後,雙手拿水杯回座位,防止水灑到地上。(教師拍攝)

3.觀看活動視頻,強化排隊意識

(組織師幼共同觀看視頻)

師:讓我們來看看剛纔小朋友們玩玩具和喝水的時候哪些小朋友做到了排好隊,不推不擠。(及時表揚)

小結:當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大家排好隊、不推不擠,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的把事情做好。

三、看圖片,拓展排隊意識

師:除了玩玩具、喝水的時候要排隊,其它什麼時候也要排隊,注意完全?

( 討論,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盪鞦韆時、喝水、,上廁所時都容易推擠,發生意外傷害。)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麼做的。(看圖片)

小結:寶寶們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不推不擠,懂得謙讓,反之,很容易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四、結束活動

讓我們排好隊一起下樓梯,到操場上去玩遊戲吧!(組織幼兒排隊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幼兒喜歡做遊戲,但與父母一起做遊戲的機會卻比較少,爲了使幼兒體驗與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堅持到底的精神,特開展了摘蘋果這一遊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與父母一起參與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堅持到底的精神。

【活動準備】

模擬果樹、筐子、《蘋果歌》音樂光盤等

【活動過程】

一、 熱身運動

幼兒齊唱《蘋果歌》並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遊戲活動

1、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遊戲玩法

遊戲開始,父母一同用手臂擡幼兒跑至約8米處的果樹跳一跳摘果子,幼兒每次只能摘一個,然後再由父母擡幼兒跑回起點,將果子放入筐內。如此反覆,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摘果子多者爲勝。

遊戲規則

(1)幼兒的腳不能着地。

(2)幼兒每次只能摘一個果子。

2、幼兒與父母一起在《蘋果歌》音樂的旋律下做遊戲。

遊戲結束時表揚勝利的幼兒,同時鼓勵失敗的幼兒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三、放鬆運動

幼兒欣賞音樂並隨着老師做捶捶肩、捶捶背及捶捶腿部的放鬆運動。

【活動延伸】

幼兒唱並表演《蘋果歌》,並與小朋友討論摘蘋果遊戲的其他玩法。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名稱]:玩小滑板車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動手、動腳、動腦能力;啓發幼兒發散思維,會創新玩小滑板車,提高身體平衡能力,促進幼兒發展創造力。

[活動模式]:室外活動。

[活動教具]:四副小滑板車。

[活動歌曲]:滑板車兒歌。滑板車,真好玩,腳一蹬,朝前奔;滑的遠,滑的快,小朋友,都喜愛。

[活動過程]:

一、講解滑板車滑行要領

1.雙手扶住滑板車手柄,左腳(或右腳)放在滑板車的踏板上,重心集中在左腳,右腳放在地面有輕微腳尖踏地傾向。

2.開設滑行:掌握好車頭方向,身體向前傾,右腳使勁向後蹬地,藉助向後蹬的動作使滑板車向前滑行。

3.轉彎時的技巧:滑行時身體略向前傾速度會更快,而轉彎時速度就應相對降下來,以免轉彎的弧度不好控制,注意減速,轉彎時就沒危險了。

4.下坡時的技巧:下坡時切記速度不宜太快,右腳可放在後輪剎車蓋上,輕微踩住剎車,滑板車會慢慢滑下去。

二、組織小朋友自己練習

1.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滑板車滑行練習。

2.教師在旁指導,注意安全防範,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三、組織小朋友分組比賽

1.每次每組選出一名幼兒,進行滑板速度比賽,距離15米;

2.以此比賽,哪組獲勝者多,則小組獲勝,頒發獲勝錦旗一面。

四、組織小朋友滑板表演

1.全班分成四組,每組選出一名小朋友,代表本組參加滑板表演(充分發揮小朋友想象力、創造力)。

2.評選滑板最佳表演者,並頒發大紅花一朵。

五、活動小結

1.小結滑板車滑行要領;

2.表揚滑的快、滑的好的小朋友和獲勝小組;

3.表揚在滑板車滑行表演最佳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探索活動,敢大膽品嚐各種味道。

2、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鹹鹹的等詞彙描述所品嚐到的味道。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已會玩遊戲《捏攏放開》。

2、物質材料的準備:五種味道的水:甜、酸、鹹、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盤三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捏攏放開》,導出活動

評析:在此環節中,我以幼兒熟悉的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通過此活動讓孩子們準確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們對此遊戲很感興趣,能隨老師說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並導出本節活動《能幹的小嘴巴》。

二、探索瞭解:

瞭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結構。

評析:小朋友們自由地發言,對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瞭解,比如吃飯、唱歌、說話等,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在探索嘴巴結構這一環節,幾乎能說出有舌頭和牙齒,並演示了其作用,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動。

三、示範講解幼兒操作:

用舌頭品嚐各種味道,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詞表達出所嘗的味道。

評析:在示範講解這一環節教師講述很清楚,幼兒操作時都能正確地進行品嚐。由於水的味道調得不是很濃,幼兒在品嚐後能準確地說出所以嘗水的味道,教師在正確地引導下,積極肯定孩子們所說出的味道。並給孩子們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所以孩子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所嘗的味道。

四、遊戲:

《看錶情猜味道》,加深對味道的理解,並能說出是什麼味道。

評析:此環節中,通過幼兒去品嚐味道後作出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孩子們說出味道,在此活動前應作墊,讓孩子們先學會做這幾種味道的表情,孩子們就懂得看錶情辯別味道。

五、小結:

我們的嘴巴很能幹,不僅會說話,會唱歌,還會品嚐各種味道。我們把這個小祕密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

活動延伸:

1、請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來嚐嚐這些水的味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交流,讓幼兒也當小老師進行知識的傳授。

2、瞭解保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如:飯後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頭等。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靠墊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它輕巧美觀、安全舒適,幼兒在家中也常常會拿着靠墊擺弄和玩耍。本次活動以靠墊這個低結構的材料作爲幼兒的遊戲玩伴,使孩子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有新奇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突出一個“趣”字,讓幼兒在與靠墊交朋友、做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鍊身體,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積極探索,想出靠墊的多種玩法。

2.通過和靠墊寶寶的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

3.體驗玩靠墊遊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知道靠墊的用途。

物質準備:小靠墊幼兒每人一個,遊戲情境圖,背景音樂,大筐三個。

活動過程

我和靠墊寶寶做朋友

1.幼兒到“靠墊寶寶樂園”自選一個喜歡的靠墊,熟悉瞭解靠墊。

引導幼兒根據靠墊的形狀,相互介紹靠墊的樣子,如小豬豬靠墊、方形靠墊、小愛心靠墊等。摸一摸、捏一捏,說說有什麼感覺。

2.提問: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靠墊?有什麼用處?

3.和靠墊寶寶跳舞真快樂。

靠墊寶寶還喜歡和我們跳舞呢,來,抱着靠墊寶寶準備好: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蹲一蹲,跺跺腳;

碰碰腿,碰碰腿,夠夠腳,夠夠腳;

彎彎腰,轉一圈,蹦蹦跳,蹦蹦跳;

跳碰腿,跳碰背,再來一遍,跳碰腿,跳碰背。

抱一抱,搖一搖。(放慢速度)

嘗試探索一物多玩

1.想一想,還能和靠墊寶寶怎樣玩?

如小兔跳、烏龜爬、開汽車、高人走、矮人走、頭頂靠墊等。

2.試一試,把靠墊寶寶放在身體的不同位置,能發明哪些有趣的玩法?

3.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靠在小靠墊上休息,聽故事《小烏龜學划船》。

遊戲“小烏龜學划船”

故事:森林裏有個烏龜寶寶,從小就喜歡划船,想在森林裏的划船比賽中得冠軍,所以,小烏龜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堅持學划船。不過,雖然小烏龜是個游泳的能手,可他怎麼也劃不好船,怎麼辦呢?我們去幫幫他吧,可是小烏龜可要好了,怕別人笑話,不想讓人知道這個小祕密。那我們就讓靠墊寶寶幫你變成一隻烏龜哥哥去幫它吧。

1.小烏龜爬呀爬:請幼兒相互幫忙把靠墊放在後背上,手膝着地向前爬。

2.“嗨呦”來划船:幼兒坐在靠墊上,手腳協調配合,模仿劃小船,使身體和靠墊一起移動起來。

3.烏龜寶寶們的遊戲:靠墊一個接一個搭成一條長長的船,一起向前劃。

4.送靠墊寶寶回家:“天色晚了,小烏龜要回家了,我們跟小烏龜再見吧。靠墊寶寶也累了,來,輕輕拍拍靠墊寶寶身上的灰,整理一下衣服,送靠墊寶寶回家吧。”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1.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突出遊戲性。整個活動採用了遊戲的方式來組織,通過多媒體爲幼兒營造遊戲情境,以自編的兒歌等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得到技能的發展。

2.以健康活動爲切入點的整合教育。活動中對靠墊的特點、用途的認知,喜愛靠墊的情感的激發,以及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的自然融合,體現了整合教育理念。

3.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學習。雖然小班幼兒年齡小,在探究靠墊的玩法上會有些困難,但教師通過開放性、指向性的提問,運用觀察、比較、討論、情景設置和平等參與等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嘗試了靠墊的不同玩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