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合集6篇

本文已影響 2.73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範文合集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年畫鮮豔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

2、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年畫所表達的含義。

3、啓發幼兒用語言和姿態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年畫歡樂祥和的氣氛和人們的美好願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年年有餘》掛圖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課前,讓幼兒回家向父母瞭解,他們小時侯看到過的年畫內容,並參觀過新華書店的各種掛曆、年畫。

4、師生共同收集年畫,將活動室佈置成年畫展覽廳;五角星掛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年畫的特點。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樂伴奏下,教師和幼兒自由地欣賞活動室裏的年畫展覽,自由地交談、議論。

2、讓幼兒在活動室中間找個位置坐下,教師再介紹:今天欣賞的這些畫是專門過年時張貼的畫,這種畫叫年畫,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畫,現在,在農村還有貼年畫歡度春節的習慣。

3、提問:你看了這些年畫有什麼感覺?(高興、快樂,有種過年的感覺等)

(評析:開放式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幼兒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談看年畫的感覺,使幼兒初步對年畫有了整體的感受。)

二、欣賞《年年有餘》年畫的內容。

1、指《年年有餘》這幅畫,要求幼兒仔細觀察。

2、提問:這幅畫上有些什麼?讓幼兒自由議論再發言。

教師小結:畫面上畫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手裏抱着一條大鯉魚,笑嘻嘻地盤腿坐在蓮花座上,旁邊還有大大的荷葉和結着桃子的桃樹。

(評析:讓幼兒自由議論,引起幼兒講述年畫內容的興趣,教師簡短的小結,幫助他們理清了年畫內容的思路。)

三、欣賞《年年有餘》的構圖和色彩,感受其快樂祥和的氣氛。

1、提問:這幅畫主要畫的是什麼?畫家把它畫在畫面的什麼地方?

2、用白紙擋住旁邊的荷葉和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飽滿感,再分別露出左邊的荷葉和右邊的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均衡感。

3、提問: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爲什麼你看了這幅畫會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啓發幼兒從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紅、黃、綠鮮豔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慶熱鬧的氣氛。

4、欣賞《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樂(片段)。

提問:你覺得哪一段音樂與這幅畫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樂,讓幼兒學一學畫中小男孩的姿態,或讓幼兒合作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這幅畫。

(評析:用左右分別遮蓋比較法讓幼兒感受畫面的均衡、構圖的飽滿,方法巧妙直觀。匹配音樂讓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給幼兒創造了多通道充分體驗的機會,同時也體驗了美術欣賞帶來的快樂。)

四、舉行“智多星”擂臺賽,有獎竟猜理解年畫的含義。

1、提問:爲什麼人們在過春節時要貼這幅有魚的年畫?貼了這幅有魚的畫,是希望家裏怎樣?

(教師提示幼兒欣賞鯉魚和古錢幣的組合年畫,幫助幼兒理解“魚”和“餘”字是諧音,表示富裕的意思。過新年貼有魚的年畫意思是“年年有餘”,反映了人們希望年年豐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願。)

2、畫中的蓮花座,又表達了人們什麼樣的心願?

(提示蓮蓬裏有“蓮子”,諧音有子孫。)

3、畫中的桃子又有什麼意思?

(結合欣賞壽星手上託着桃子的年畫,得出年畫上的“桃子”是希望家裏的人健康長壽。)

(評析:運用遊戲競賽的方法,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獎品五角星掛件的運用,提示教師要讓每個幼兒都嚐到成功的喜悅。)

五、讓幼兒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年畫,知道了年畫色彩鮮豔,畫面飽滿,有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評析:給年畫起名字,進一步突出了年畫的主題,教師的總結,幫助幼兒梳理了年畫的特徵。)

六、活動延伸:幼兒自己創作一幅年畫。

(總評:欣賞過程清楚,層層深入,活潑有序。注意調動幼兒的審美積極性,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教師爲幼兒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環境。)

活動反思:

怎樣上美術欣賞課,這對於我市大多數幼兒教師來說還是個難題,爲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美術欣賞課的研究,我作爲一名教研員,率先上了這節美術欣賞課,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上完這節課我的體會還是挺深刻的。

幼兒學習知識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經驗之上。這節課雖然不是幼兒生成的,但上這節課時我借鑑了方案教學的經驗。提出主題後,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年畫,家長們也參與了此活動,他們和孩子一起到圖書館、新華書店找年畫,或上網蒐集資料,他們還把自己小時候看到的年畫內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爲孩子們有了大量的感性經驗,所以他們在上課時有話可說,情緒高漲,反應熱烈。

小百科: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爲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發現了一些形狀各異,不同顏色的葉子,他們撿起來,對着它看葉子的脈絡爭論着:這是不是葉子的筋等一系列的問題。他們把葉子當扇子,追逐着給朋友扇風,他們把葉子插在頭上當美麗的髮卡……看似平常的葉子,卻讓孩子們玩的如此盡興。

《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引導幼兒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進行製作或開展其他活動,在大自然中到處都有讓幼兒優遊其中,快樂學習的素材。我藉助隨手可得的葉子,請幼兒說說不同形狀的葉子的大小,形狀,顏色,紋路,看看不同葉子有什麼差異,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引導幼兒在玩葉子遊戲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他們獨特的創意並感受大自然中的這份美,而更重要的也許是,幼兒在認識葉子的同時,將領會大自然中植物與人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其內在的環境意識.

在主題活動中我與小朋友共同探討了樹葉的特徵及用途,還請小朋友們自主的玩樹葉,用樹葉進行排序、貼畫等。這時有的小朋友問:“老師,這些漂亮的樹葉一干就容易破,那樣就不美了,我們能不能把它們畫下來呢?”爲了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樹葉的特徵,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及想象力,於是生成了此活動《樹葉拓印》。

活動名稱:

大班美術活動:給葉子照相

活動目標:

1.通過大膽的探索與嘗試掌握拓印的基本方法。

2.能根據樹葉的特徵,進行簡單的構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表現美的能力。

3.喜歡用樹葉創作,有創造美的情趣,並在作品中體驗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對不同葉子的大小、形狀、紋路、顏色等以有初步瞭解

2.根據葉子的特徵,幼兒自制的葉子小書

3.磁帶各種形狀落葉若干葉子圖片顏料和拓印工具

活動過程:

1.導入:創設氛圍,引發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唱(會跳舞的葉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動作,來表現自己對葉子的認識。

2.觀看葉子圖片 不錯的

①請幼兒觀看葉子圖片,欣賞葉子的形象,以及組成的圖案。

②討論:剛纔看到的與我們收集,製作的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③出示葉子小書,請幼兒觀察自制的小書與教師的小書有什麼不同?引出並討論小書封面的製作方法。啓發幼兒說說老師是用什麼方法將葉子封面製作出來的。

3.動手實踐

①根據說出的方法,請幼兒自己嘗試操作。

②小結拓印的操作方法及重點。

③請幼兒爲自己的葉子小書做上漂亮的封面,教師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合理構圖,表現事物特徵

④引導爲封面加上書名、出版人等。

4.展示幼兒作品,對作品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大家還記得幼兒園哪些好玩的活動的呢,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春雨教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活動前思考

1、教材分析

春暖花開的季節,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周圍都披上了綠的春衣,紅的春袖。讓我們感到了一股濃濃的春意。我班幼兒心中也下了一顆種子,他們渴望春雨快快落下來,滋潤種子發芽、長大。就如詩歌“春雨”裏描寫的“下吧!下吧!我要發芽。”無論是大自然的植物還是動物或者說我們人類,都急切地盼望着春雨的到來。我設計的“春雨”這一教學活動就是讓幼兒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重點:用擬人化的方式有規律地畫春雨。

難點:運用多種技能表現地面上的人物、動物或植物等在迎接雨點的快樂場面。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化的方法有規律地排列雨點。

2、能運用遮蓋、連體等方法讓地面上的物體變得豐滿。

3、體驗春雨帶給人們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幼兒作品範例畫幾幅。勾線筆、蠟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討論與思考。

*集體朗誦詩歌《春雨》。

*提問:

師:春雨給誰帶來好處?還有誰也喜歡春雨?

(評析:讓幼兒回憶詩歌內容,說說春雨給大自然的作用,逐步分析概括事物的情感。發展幼兒的想象思維。)

2、嘗試與排列。

*嘗試。讓幼兒用小的長條紙嘗試畫出自己心目中“喜歡春雨的角色”。

*排列。幼兒將嘗試作品有規律地排列在展示板上。然後說說雨點降落是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

3、觀賞範例。

展示2—3件平行班幼兒的作品。

提問:

*還有誰也喜歡春雨?它們是怎樣迎接春雨的?

*你覺得這些畫面上的春雨怎麼樣?爲什麼可愛?你還喜歡畫面上的'什麼東西?

(評析:讓幼兒觀賞孩子的作品,拓寬創作思路,激發幼兒的繪畫慾望。)

4、討論重疊

滴嗒!滴嗒!下春雨啦!植物娃娃和動物娃娃們都擠在一起出來迎接春雨的降落。瞧!下面的娃娃又大又多,都擠在一起了,怎樣畫出又多有大的植物娃娃和動物娃娃?

(評析:教師及時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討論遮蓋、連體等方法技法,使

畫面得以充實和豐富。)

5、操作要求: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小雨點的動態。

*提醒幼兒把雨點畫小一些,並要按照一定規律排列。雨點的四肢可用線條

表示。

*聯繫已有的技能和經驗,表現歡迎春雨的各種娃娃的動態。

(評析:在每次練習中都從不同角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幼兒通過每次

練習都有新的進步。)

6、講評作品

*幼兒將作品貼在展示板上,講講自己的作品中所表現的想法。

*大家說說你最滿意的地方是什麼。你認爲哪張畫得好,爲什麼?

(評析:評價幼兒作品應立足於孩子的自我展示,聽一聽他們的描述,看一看他們的妙趣。這樣才能激起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了解各種各樣的橋,知道橋的特徵及用途。感受橋的設計美。

2.嘗試用不同方式,設計、繪畫、具有不同風格的橋。

3.鼓勵大膽創新,體驗動手創意的樂趣。

4.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認識的橋。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有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過建築工人建橋的過程。

(2)提前通知家長,帶孩子參觀各式各樣的橋,瞭解橋的造型、用途及名稱。

(3)幼兒有用過水粉顏料作畫的經驗。

2.材料準備

(1)教師使用材料

各種橋的範例圖片、視頻;背景音樂。

(2)幼兒使用材料

繪畫使用的紙張、水彩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抹布,人手各一份。

佈置創意空間一角,放置足夠量的紙盒、木塊、積木、插塑等,供幼兒動手操作、設計、創意使用。

活動過程

一、 猜謎語,引出主題 激發幼兒對橋產生濃厚的興趣。

師: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汽車走過,一動不動。(引導幼兒說出謎底—橋)

二、 欣賞觀察

1.欣賞圖片

出示樣式各異的橋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引起幼兒對橋的關注和興趣。

師:圖片中你喜歡哪種橋?爲什麼喜歡?你看到的橋是什麼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橋?你能叫出它的名字來嗎?你能說出他的樣子來嗎?

(1)重點欣賞幼兒易熟悉的幾種橋,講解跨河橋、跨谷橋、路線橋、立交橋的特徵和用途。

(2)討論,你能說出這些橋的名稱、特點(即樣子)、及用途嗎?(幼兒可分組討論)

小結:橋的設計樣式、材質、名稱,用途雖然不同,但它的構造是一樣的,有橋墩、橋樑和橋面組成,整體形象是架空的,它不僅設計美觀,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

2.觀看視頻

讓幼兒感知更多樣式的橋,如,鐵索橋、竹橋、吊橋、空架橋、觀賞性的彩虹橋等,來開闊幼兒的視野,激發創意設計的慾望。

(1)師:你又看到了哪些橋?你最喜歡哪一種?你知道它的名字嗎?他有什麼用途嗎?你能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

(2)討論,說說自己想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橋。(重點引導幼兒設計別具一格的橋,具有個性的橋)

小結:各式各樣的橋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造型美觀,還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 鼓勵、激發幼兒創意

師:今天你們作爲一名小小設計師,也來設計一座和別人不一樣的橋吧!我相信,你設計的橋,不僅美觀而且有很大的用途。

四、 幼兒作畫

1.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構想。 (如果你是設計師,打算怎樣來設計?可以和小夥伴結伴完成,也可獨立來完成。)

2. 幼兒自由選擇繪畫材料工具。(介紹水粉顏料的用法、擺放、及簡單操作)

3. 幼兒開始作畫(播放背景音樂,注重提醒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和正確的作畫姿勢。)

五、 相互欣賞作品,感受成功體驗。(背景音樂聲音稍微低些)

1. 將畫好的作品佈置在“創意空間”的合適位置,體驗創意快樂。

2. 師幼共同欣賞作品,相互分享,提升經驗。

六、 活動延伸鞏固加深對橋的印象

師:你們的橋設計的真不錯,趕快到創意空間去動手搭建吧!

1. 幼兒到佈置好的創意空間自由選擇材料,(小盒子、小木塊、積木、插塑等)進行創意搭建。

2. 重點引導幼兒綜合利用,架空、拼接、延伸等技能搭建橋樑。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夢》,引導幼兒發現美並體驗這種感受。

2、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夢。

2、幼兒作畫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畢加索的作品《夢》,師生共同欣賞。 師:有一個國家叫西班牙,那兒有一個大畫家名字叫畢加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一幅畫。

二、通過賞析:引發感受和體驗

1、師:畫家畫了一位什麼人?她在做什麼?(點擊鼠標,出現作品《夢》)生:畫家畫了一位阿姨靠在沙發上睡得好香,她在做夢呢? 師:我們來學學她的樣子。

2、師:紅紅的,軟軟的沙發,襯托出阿姨粉紅色的手臂,畫家把它畫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調子,小朋友,你們能感覺到紅色和黃色給人一種什麼感覺? 生:暖洋洋的。

3、師:阿姨正在做夢,我們看看好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背景出現藍色夜空) 生:夢見了藍色的夜晚,現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調子裏,不但睡得溫暖、香甜,而且還很安靜。

4、師:她還在做夢呢?夢見了她睡在沙漠裏,紅色爲主的沙漠給人什麼感覺?(點擊鼠標,切換背景) 生:炎熱的感覺。

5、師:她還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切換背景) 生:綠色的草地,以綠色爲主的草地,讓我們感覺空氣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師:她還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出現背景) 生:她夢見自己睡在海邊,藍色的海水,讓我們感覺海邊好像有風要吹過來,很涼爽。

三、啓發幼兒作畫 小朋友,阿姨還夢見了什麼?比如:她在陽臺的月光下,或者綠色的花園裏,不同環境的背景色調給我們的感覺不同,請你試試看,等會兒,我讓阿姨搬到你那裏去,好嗎?

四、過程指導

1、對沒構思好的幼兒,幫助其建立構思。

2、對不太敢表現的幼兒,鼓勵其大膽表現。

3、通過表揚提示幼兒大膽使用色彩,塗畫背景。

五、評價 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幼兒作品,請全班幼兒一起體驗背景變化後的感受。

課件設計思路與教學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封面 以藍色泡泡模板爲背景,依次出現美術欣賞、夢、設計者、製作者。

圖片一 以盒式向內收縮出現名畫《夢》,供幼兒欣賞,感受《夢》的意境。

圖片三 用photoshop對圖片進行剪貼,去掉人物的背景

圖片四 人物不變,插入藍色夜空背景,讓孩子感受藍色給人冷、安靜的感覺。

圖片五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沙漠背景,讓孩子感受紅色給人暖、熱的感覺。

圖片六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綠色草地背景,讓孩子感受綠色給人空氣清馨的感覺。

圖片七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海邊背景,讓孩子感受淡藍色給人涼爽的感覺。

圖片八 出現名畫《夢》、圖片四、五、六、七,供幼兒欣賞,鼓勵幼兒大膽用色塗畫背景。

封底 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現多謝指教等字樣。

二、教學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目標是名畫欣賞,畢加索的《夢》,引導幼兒發現美並體驗這種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幼兒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首先,設計的課件《夢》色彩鮮豔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課件取代了傳統教學法中的圖片,讓圖片活了起來。其次,名畫的背景採用蒙太奇式的切換,讓孩子充分感受隨着背景色調的變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這樣幼兒很容易將抽象的色調理解轉化爲直觀感受。課件取代了幻燈片的不覆蓋性、多變形,名畫的色彩明亮、課件製作巧妙,在這裏課件發揮了它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對背景的設計大膽而豐富,小部分孩子畫的非常有創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卻難以表達。孩子們很喜歡創作畫,今後我將多設計想象畫課題,開拓幼兒的思路,啓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的藝術風格,大膽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

2.能以變形、誇張的手法,大膽地想象繪畫。

3.體驗作品及創作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前組織幼兒進行狂歡節巡遊,作品《哈里昆的狂歡》4幅,狂歡節的

照片若干,4開畫紙4張,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聯繫生活,感知狂歡時有趣的氛圍。

二、幼兒欣賞名作《哈里昆的狂歡》,感受作品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認識。

1.介紹作品、畫家。

2.幼兒分組欣賞、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1)引導幼兒從畫面造型上欣賞,感受作品誇張、變形的手法。

(2)從作品色彩上欣賞體驗作品的感覺。

三、幼兒分組繪畫,進一步表現對作品的感受。

1.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向。

2.幼兒進行小組合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將物品誇張變形;最想畫的部分畫得要大一些,把畫面佈置得豐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體驗創作的樂趣。

1.引導幼兒小組內交流繪畫的內容。

2.集體交流,教師提升經驗。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處於對映像和符號認知的象徵期,他們的繪畫特點不是再現客觀,而是表現主觀化的客觀。這幅作品是符合幼兒的美術認知特點的,所以幼兒對作品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總有說不完的感想。活動中,幼兒通過語言、繪畫等方式,自主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採用小組繪畫的形式,將幼兒的想象集合起來,表現出夢境般的構圖形式,幼兒作品中表現的狂歡節熱鬧氣氛也與作品《哈里昆的狂歡》的構圖方式、表現形式相類似,使幼兒產生成功的喜悅心情。

附:米羅《哈里昆的狂歡》賞析:

《哈里昆的狂歡》是米羅嘗試超現實主義的初期作品,遠遠看上去,好像上面擺滿了許多奇怪的玩意兒,散亂地擺放在上面,傳統的構圖法則在這裏已經蕩然無存了。室內舉行着狂熱的集會,只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爲風雅的鬍子,叼着長杆的菸斗,憂傷地凝視着觀者。圍繞着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畫面瀰漫着“狂歡”的氣氛,連桌布也想滑下來加入,樓梯也想跳動,各種形狀古怪的精靈都在忙碌着,在破壞着一切,如:點燃炸彈。他們相互嘲弄着,而人類則顯得無奈,鼓着眼睛哭喪着臉。整個畫面洋溢一種純真的、快樂的、充滿幽默的氣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