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總8篇

本文已影響 3.24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熊貓的基本特徵。

2、學習撕貼熊貓。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熊貓的圖片、白色紙、黑色紙、漿糊。

2、經驗準備:幼兒在動物園觀看過熊貓。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熊貓嗎?你看到的熊貓是怎樣的?

幼兒根據自己看到過的進行回答

熊貓的身上只有兩種顏色,分別是白色和黑色。熊貓的身體和腦袋都是白色的,是圓圓的。熊貓的眼睛一圈是黑色的。耳朵和四肢也是黑色的。

二、教師操作撕貼熊貓。

1、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熊貓也知道了它的外形特徵,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撕貼熊貓,在操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給熊貓擺各種各樣的動作。

2、教師示範撕貼的正確放好。

我們先要撕熊貓的腦袋和身體,腦袋要小一些,身體要大一些,都是圓圓的。撕的時候要注意食指和拇指捏住慢慢的撕,一邊撕一邊轉圈圈,才能撕出圓圓的腦袋和身體。撕好以後把它貼在老師提供的紙上。

接下來撕兩個半圈,作爲熊貓的耳朵。

熊貓的四肢是有點長長的。

3、進行添畫。

熊貓撕貼好了以後,我們要給它畫一些竹子,因爲熊貓喜歡吃竹子。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短垂線、長垂線、斜線表現小雨和大雨,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3、繼續培養幼兒正確的握筆方法和繪畫姿勢。

活動準備:

1、繪畫紙、油畫棒、範例等。

2、已觀察過下小雨和下大雨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1、引導幼兒討論:請小朋友說說小雨是什麼樣子的?大雨又是什麼樣子?

它們一樣嗎?(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小結:下小雨時,雨是一滴一滴掉下來的,下大雨時,雨就像一根根線一樣,落下來,颳大風時,雨就像一根根的斜線落下來。

二、引導幼兒學習短垂線、垂線、斜線的畫法。

1、教師在空中示範動作、邊講解:下小雨啦,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了,雨越下越大,像一根根線落下來了,發出嘩啦啦的雨聲。

2、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

3、教師和幼兒一起有感情地邊說邊做空手練習。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用筆在紙上畫下雨,畫的時候先畫小雨、再畫大雨。

2、幼兒操作時,教師巡迴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雨落下的方向

(2)要畫兩種線;

(3)要畫滿整張紙;

(4)正確的繪畫姿勢與握筆方法。

四、教師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表揚畫全兩種線,畫滿整張紙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沙的特性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沙畫的基本方法。

2、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

活動準備:方盒、作畫沙、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做沙畫的興趣。

師:“你們有沒有玩過沙?”“摸在手裏有什麼感覺?”“你們平時怎麼玩的呢?”

教師:有位大師也喜歡用沙作畫,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畫的?畫了什麼?”

二、看視頻,認識沙畫的基本方法。

1、討論大師作畫的方法:大師畫了什麼?怎麼畫的?有沒有看清做了哪些動作呢?

2、引導幼兒學習做沙畫的基本方法:漏一漏、刮一刮、摳一摳、捏一捏、抓一抓…、教師示範,幼兒學習基本方法。

3、幼兒嘗試用沙學習基本方法。

三、示範畫,鞏固沙畫的基本方法

1、師:這幅圖上畫了什麼?你能看出是用什麼方法畫的嗎?

2、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3、教師小結:這幅圖上的祕密都被小朋友找到了,其實在我們做沙畫的時候,有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畫出我們想畫的。

四、激發興趣,幼兒練習做沙畫

1、學習了沙畫的方法,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來創作一幅呢,想畫什麼?想怎麼畫?把你的好想法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吧!(同伴交流)

2、幼兒作畫

五、幼兒合作作畫

六、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運用畫、交叉剪、粘貼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風箏。

2.感受風箏奇特的造型、豔麗的色彩、圖案的對稱所帶來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山東濰坊國際風箏節視頻或組織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第27頁。

2.教師教學資源《風箏飛上天》。

3.三角形白紙、長方形、棉線、吸管(,見幼兒活動資源包)剪刀、透明膠帶、雙面膠。

4.教師提前做好風箏。

5.請家長在活動前利用週末帶幼兒去放風箏。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欣賞各種風箏奇特的造型、豔麗的色彩、圖案的對稱帶來的美感。

(1)教師出示幾種形態各異的風箏,引導幼兒觀察風箏的造型、顏色及圖案的特點。

(2)引導幼兒細緻觀察風箏的構造。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風箏上的骨架和引線,瞭解它們的用途。

2.教師講解風箏的製作方法。

(1)在三角形的風箏面上設計並畫出漂亮的圖案,注意圖案的兩邊要對稱。

(2)在長方形紙的短邊上交叉來回剪,注意每一條都不能剪斷,剪出風箏的尾巴,然後粘貼在風箏面上。

(3)將吸管粘在風箏面反面的邊緣及中間做風箏的骨架,用棉線穿過中間的一根吸管打結即可。

3.指導幼兒和同伴分工合作,運用畫、交叉剪、粘貼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風箏。

(1)教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分小組合作,創造性地製作不同造型的風箏。

(2)教師重點講解交叉來回剪的方法,幼兒不要將紙剪斷。

4.鼓勵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風箏。

活動延伸:

1.教師可以在美工區提供不同形狀的紙、不同材料(如冰糕棒、竹片等),啓發幼兒設計並製作各種不同造型、不同圖案的風箏,具體做法可參照幼兒學習資源③第27頁。

2.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嘗試放風箏,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和廢物利用的意識

2、學習用一些廢舊材料來設計和裝飾一件服裝

3、發展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1、重點:學習用廢舊材料來設計和裝飾服裝。樹立廢物利用的意識

2、難點:裝飾服裝設計與衆不同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去服裝商店欣賞時裝;五名幼兒學會時裝表演

2、物質準備:款式不同的衣服數件,範例一件;剪刀、雙面膠、舊掛曆、裝飾用的.廢舊材料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引出課題

請五名幼兒穿上款式不同的衣服,伴隨音樂進行時裝表演,讓全體幼兒欣賞。

(二)觀察範例並講解示範

1、你看了剛纔的時裝表演,你喜歡哪一款式樣的服裝?爲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

2、出示範例,問:這件衣服是用什麼做的?上面有什麼?用了哪些材料?

:服裝是用掛曆紙製作的,上面的裝飾品有許多,這些亮片是舊包裝紙剪貼的,下面的小掛飾是用果凍殼串成的,英文字母是“哇哈哈”瓶的外包裝紙。

我們來當服裝設計師,設計最新、最美、最環保的服裝,今天舉行一個“綠色時裝秀”。

教師示範最基本的背心的做法:先裁剪,將掛曆紙對摺,並畫上衣服的半邊輪廓,剪下成衣服的前半片,同樣的方法制作後半片,用雙面膠粘合肩縫和側縫,這樣就做成衣服的基本樣子。再裝飾,衣服上的花紋用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裝飾,注意顏色的協調搭配。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避免太複雜。

2、提醒幼兒將剪下的廢紙放入廢紙籮中,回收一些廢舊材料,儘量避免垃圾的產生。

3、幫助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設計及製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讓幼兒將衣服套在自己的身上,隨着音樂表演,自由發揮,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互相欣賞,最後選出五件最漂亮的作品,放到美術作品展示區。

五、活動結束

1、

2、

六、活動延伸

“綠色時裝秀”在幼兒園各班巡迴演出,還可以向社區開放,表演給居民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體會畫中的自然風光之美,體驗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寧靜。

2、能大膽講述自己對作品的感受,用心去想象創作繪畫。

3、能對盲女的失明產生同情心,在生活中關心、幫助盲人。

活動準備

PPT課件,舒緩柔美的音樂,《森林狂想曲》、素描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體驗黑暗中的感受。

1、請幼兒閉上眼睛,半分鐘後,教師:大家閉上眼睛這麼久有什麼感受啊?

如果眼睛看不見了,你們覺得有什麼壞處?

2、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幼兒欣賞音樂,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發出的美妙聲音。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是在哪個地方?

二、展示PPT上的盲女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整體畫面。

1、教師: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幅圖畫,大家看看圖上有什麼?

地上有什麼?

遠處是什麼?

2、教師:這幅畫有哪些顏色?

你看到這幅畫有什麼感覺?

你最喜歡這幅畫的哪個地方?

3、引導幼兒討論畫中人物的關係。

教師:圖上的兩個女孩是誰?爲什麼有個小女孩閉着眼睛呢?

4、教師:這個小女孩眼睛看不見,我們叫她盲女。

你們猜猜這兩個小女孩在做什麼?

5、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表情。

教師: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用什麼方法感覺這些美麗的風景嗎?

6、教師:除了這些,她還可以怎麼感受呢?(比如摸,聞)

7、鼓勵幼兒發揮創造想象力,交流討論爲這幅畫想一個名字。

教師:你們喜歡這幅畫嗎?大家爲這幅畫想一個美麗的名字好不好?

8、教師出示PPT,簡單介紹這幅畫的作者(約翰·埃弗雷特·密萊,英國人,他9歲就開始學畫畫,他畫了很多作品,這是他其中一幅,這幅畫叫《盲女》)。

三、創設藝術氛圍的環境,引導幼兒想象、感受作品。

1、教師:你們見過盲人嗎?盲人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靜靜聽老師講述畫面中美麗的自然風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樂)教師用語言描述:親愛的盲姑娘,輕輕地坐到這裏來,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覺到柔軟的草地嗎?用你的鼻子去聞一聞,你聞到清新的空氣了嗎?你聞到花香了嗎?用你的耳朵去聽一聽,你聽到小鳥的歌唱了嗎?你聽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聲音了嗎?你聽到小溪在流動的聲音嗎?……還有,我要告訴你,天空很藍,還有一道絢麗的彩虹,草地很美,星星點點的小花把草地裝點成美麗的花地毯。

四、自主創作,讓幼兒繪畫自己心中最美的畫面。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

教師:你們出去遊玩過嗎?大家畫一畫自己心中最美的畫面好不好?

2、展示繪畫需要的材料,講解繪畫過程的要求(不能把油畫棒弄斷,不能離開自己的座位)。

3、教師觀察指導幼兒繪畫。

五、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作品。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表揚鼓勵。教師:你畫裏面有什麼?有哪些顏色?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要有愛心,交流討論如果遇到盲人,你會怎樣幫助他。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瞭解各種自然現象並知道產生彩虹的原因。

2、讓孩子們一邊和麪一邊製作出五彩的彩虹。

活動準備 和好的面,顏料,木工膠

活動過程

[導入]

1、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彩虹。

- 下雨後可以看見我。

- 我有七種顏色,我是什麼呢?

[展開]

1、談談彩虹。

- 你見過彩虹嗎?

- 什麼時候看見的彩虹?

- 看過彩虹之後你有什麼感想?

2、說說彩虹的樣子。

- 彩虹長什麼樣子?

(雨停後,空中大量的水珠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許多顏色,構成一個半圓形。)

- 彩虹都有什麼顏色?

(紅色,橘黃色,黃色,綠色,藍色,青色,紫色)

- 彩虹是怎樣產生的呢?

(下雨的話空氣中會有許多水珠,而光有各種顏色,當空氣中的水珠被光照射的話就會形成彩虹。)

3、製作彩虹並研究製作材料。

- 如果想要製作出彩虹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和好的面怎樣製作出彩虹呢?

4、用和好的面來裝飾出彩虹。

① 把麪粉用顏料染成7種顏色後,開始和麪。

② 把面揉成長長地一條,製作出彩虹的形狀。

③ 按照天空中彩虹的顏色順序用面粘貼出來。

[結尾]

1、讓孩子們把做好的彩虹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並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並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大班刮畫:家鄉的夜景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我們的孩子處於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的時期,周圍的事物、環境,小小的變化即能激發他們什麼都想知道,問題也沒完沒了。所以,開展了此次活動《樹的朋友》。引導幼兒探索樹的朋友的祕密,讓幼兒可以瞭解和樹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也增進對樹的瞭解。

活動目標:

1、瞭解和樹有關的事物。

2、畫出樹的朋友。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範畫一張,油畫棒,活動手冊美術第9頁。

活動過程:

一、孤獨的大樹

1、出示活動手冊中的大樹,給大樹找朋友。

2、大樹有哪些朋友嗎?

3、互相交流,用簡筆畫形式在黑板上記錄。

二、樹的朋友真多。

1、爲什麼說它們是樹的朋友?

2、出示圖片,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係,

3、瞭解與樹關係密切的事物。講解示範:太陽和樹、雨水和樹、有鳥窩的樹、藤條纏在樹上、松鼠蹲在樹上吃松果等。

三、幼兒操作

1、作畫要求(保持畫面清潔,繪畫的完整性)

2、分發幼兒活動手冊,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添畫小草、小花、太陽等。

5、對幼兒的作品給與肯定。

活動延伸:

給大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由於年齡特點決定,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爲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活動交流環節有動有靜,這樣,既滿足幼兒想動的慾望,而同時也是讓幼兒由抽象的想象昇華到表演,從而進一步瞭解和樹有密切關係的事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