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8篇

本文已影響 1.56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8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盧梭的《睡着的吉卜賽姑娘》,感受畫面的寧靜、悠遠、奇特、神祕。

2、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嘗試畫一幅人與動物共存的想象畫。

3、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材料準備:

1、實物投影儀,盧梭的《睡着的吉卜賽姑娘》。

2、各種繪畫工具、卡紙。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你喜歡什麼動物?你和它在一起有什麼感覺?

幼1:我喜歡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幼2:我喜歡小花貓,小貓很可愛能陪我睡覺。

幼3:我喜歡小熊,跟它在一起,我覺得很暖和。

幼4:我喜歡小鳥,小鳥會和我們一起唱《誰會飛》。

……

2、欣賞抽象畫《睡着的吉卜賽姑娘》,根據畫面的內容展開討論。

師: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幅人與動物的畫。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麼?獅子和姑娘各是怎麼樣的?他們在幹什麼?

幼1:我在畫上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睡覺,獅子在保護她。

幼2:我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演奏琴累了就睡着了,獅子在看她睡覺。

幼3:我也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被獅子咬死了就躺在沙漠上。

幼4:我覺得姑娘在聽獅子講故事呢!

……

師:獅子吃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幼:很兇,很恐怖(幼兒比劃獅子吃人的樣子並學獅子的吼叫)。

師:那畫面中的獅子是什麼樣的呀?

幼1:獅子很安靜,靜悄悄的和姑娘講故事。

幼2:獅子在保護小姑娘,跟姑娘說:“你睡吧,我會保護你的。”

……

師:除此之外,你還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幼1:我還看到了月亮,感覺月亮很圓、很亮。

幼2:我還看到了琵琶、月亮、花瓶,好象是姑娘在夜晚時演奏琵琶,使我聽到了什麼?

……

師:這琴不叫琵琶,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曼陀鈴(豐富詞彙:曼陀鈴)

師:你覺得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幼:晚上發生的事情,因爲有月亮。

3、引導幼兒欣賞畫面的色彩及細節的刻畫,討論:

師:你看畫面中最明亮的是什麼?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幼:月亮,因爲月亮很亮,照亮了獅子和姑娘。

小結:月亮在畫面中雖然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卻讓整個畫面變得明亮起來。使人產生一種神祕、幽靜的感覺。

師:你覺得畫中描繪的最細緻的是什麼?這樣畫有什麼好處?

幼:我覺得獅子的毛畫得很細緻,還有姑娘身上的衣服頭髮也畫的很細緻。這樣給人感覺很舒服。

小結:獅子、曼陀鈴和姑娘身上的衣服是畫面中描繪最細緻的地方。這樣畫,有的很細緻,有的很概括,讓人感到既像在我們當中,又像在我們夢幻中,有一種亦真亦幻,非常奇特的感覺。

師:老師這有三首曲子,你覺得哪一首最像這幅畫呢?(幼兒欣賞曲子進行配樂)

幼1:我覺得第三首曲子,因爲姑娘在睡覺時很安靜,很舒服。

幼2:我覺得第二首曲子,因爲小姑娘在演奏曼陀鈴很歡快、很好聽。

幼3:我覺得第三首曲子最像這幅畫了,就像獅子在和姑娘說悄悄話或獅子跟姑娘講故事。

……

4、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寧靜、空曠與神祕: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飛進畫裏,坐在姑娘的身邊,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師配樂講片段,使幼兒更能投入到畫中)

幼1:我好象聽到了獅子說:小姑娘你睡吧,我會在這保護你。

幼2:我聽到了獅子對小姑娘說:“我愛你!”

幼3:我聽到了獅子在跟小姑娘說:“我喜歡你,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師小結:一幅畫不僅可以看,還可以聽,這樣,畫就變得有聲有色了。

5、簡單介紹畫家和作品名稱,你喜歡這幅畫嗎?你想給它起個什麼名字?你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誰嗎?

幼1:我喜歡這幅畫,就給它取個《美麗的姑娘》。

幼2:我覺得叫《獅子和姑娘》比較合適。

幼3:我也喜歡這幅畫,就叫《漂亮的月亮》。

……

6、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它是什麼樣的?你希望和它怎樣相處?你能像盧梭一樣畫一幅人和動物在一塊兒的畫嗎?

幼1:我喜歡獅子,我覺得獅子能保護所有的小動物。我想跟它一起來保護我們班的小朋友。

幼2:我喜歡小兔子,我要和它玩《小兔子乖乖》的遊戲。

幼3:我喜歡小狐狸,狐狸很聰明,這樣我就可以天天起來回答問題了。

幼4:我喜歡長頸鹿,因爲長頸鹿很高,可以把我也舉的老高老高的。

……

7、幼兒自制繪畫工具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想象的畫面,大膽用色。

師:那就請小朋友畫一幅人和動物的畫吧。

8、作品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並請幼兒互相觀摩欣賞與交流。(引導幼兒自由述說,互相評價)

師:你這幅畫是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呢?(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山谷迴音真好聽

活動目標

1、用輕快、優美、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山谷迴音真好聽》。

2、能用歌聲表現聲音的強弱。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3、通過演唱、聆聽、讓幼兒感受聲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瞭解“回聲”這一自然現象引發幼兒熱愛大自然。。

環境創設 視頻、小鼓等若干打擊樂器、豆子 重點與

難點 學會歌曲並能用輕快、優美、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能用強弱對比表現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幼兒能跟着音樂有節奏的做,注意動作的變換。

二、節奏練習

出示節奏圖,讓幼兒用身體的部位來拍拍。

三、複習歌曲《對歌》

能用對唱的方式一起來演唱。

要求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唱。

四、學習歌曲《山谷迴應真好聽》

1、猜一猜在山裏唱歌會有一種什麼現象?

2、欣賞視頻,瞭解這種自然的迴音現象。

說說迴音是怎麼樣的?運用豆子在鼓上的跳動了解。

3、我們一起來學學回音,指導幼兒對音的強弱的表現。

4、全體幼兒跟唱2-3遍後,齊唱。

5、(2)幼兒熟悉旋律後,可分成兩組:一組原音,一組迴音,進行試唱。教師指導幼兒注意原音與迴音的關係(原音先出現),兩組相互配合,啓發幼兒思考原音與迴音音量大小的不同。(迴音輕)

6、(3)握歌曲的特點後,可輪換角色演唱。

7、(4)啓發幼兒加入喊的動作。

五、複習音樂遊戲

要求幼兒能遵守遊戲的規則。 價值分析:

開始運用各種音樂來練習律動、節奏等。

通過視頻瞭解“迴音”這一自然現象,又在試驗中瞭解這一現象的特性,讓幼兒很好的掌握迴音。

複習中增強活動的氣氛,使幼兒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2、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並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

3、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難點: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大鹿和小兔》動畫課件

2、場景佈置:森林中的小木屋

3、小鹿和小兔頭飾

4、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

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玩。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情節的多媒體課件

談話: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大鹿在家裏正在做什麼呢?它的表情是怎樣的?(啓發幼兒展開想象,如大鹿在家悠閒的玩或幹家務等等,並請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學唱歌曲。

提問:小兔對大鹿說了一件什麼事?小兔會有哪些表現?(鼓勵幼兒表達得與別人不一樣,如小兔着急的樣子可以是緊皺眉頭,可以是急急敲門,可以是嚇得抱住頭,可以是急得直跺腳等等,請幼兒創編動作表演)

3,指導幼兒學唱歌曲,熟悉旋律後分角色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1)幼兒整體創編表演若干遍,教師根據情況適當提供學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2)播放歌曲教師扮演大鹿,幼兒扮演小兔。

(3)幼兒分角色自選頭飾表演唱若干遍(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

三、感知歌曲中的力度、速度變化。

1、提示語:大鹿在家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朋友們演唱這首歌曲是要怎樣表現呢?

2、小兔敲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演唱時該怎樣表現呢?

3、幼兒聽着音樂,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情景,並注意歌曲的速度、力度變化(演唱大鹿時速度快、力度弱;演唱兔子時速度較快、力度強)

4、個別幼兒演唱,幼兒分組唱。(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四、 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

1、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

提問:小兔子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了它?大鹿是怎樣幫忙的?如果我們是大鹿,該如何幫助小兔子呢?

2、小組討論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危險和困難,你會怎樣做呢?

別人遇到了困難又該怎樣做呢?

3、討論結果彙報

五、 結束部分:

幼兒分組表演,根據幼兒的情緒和需要決定遊戲的次數。

活動目標:

1、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2、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並感知歌曲中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

3、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體會角色情感,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難點:有表情的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大鹿和小兔》動畫課件

2、場景佈置:森林中的小木屋

3、小鹿和小兔頭飾

4、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

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玩。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情節的多媒體課件

談話:森林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大鹿在家裏正在做什麼呢?它的表情是怎樣的?(啓發幼兒展開想象,如大鹿在家悠閒的玩或幹家務等等,並請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學唱歌曲。

提問:小兔對大鹿說了一件什麼事?小兔會有哪些表現?(鼓勵幼兒表達得與別人不一樣,如小兔着急的樣子可以是緊皺眉頭,可以是急急敲門,可以是嚇得抱住頭,可以是急得直跺腳等等,請幼兒創編動作表演)

3,指導幼兒學唱歌曲,熟悉旋律後分角色進行創編動作表演。

(1)幼兒整體創編表演若干遍,教師根據情況適當提供學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2)播放歌曲教師扮演大鹿,幼兒扮演小兔。

(3)幼兒分角色自選頭飾表演唱若干遍(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

三、感知歌曲中的力度、速度變化。

1、提示語:大鹿在家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朋友們演唱這首歌曲是要怎樣表現呢?

2、小兔敲門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演唱時該怎樣表現呢?

3、幼兒聽着音樂,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情景,並注意歌曲的速度、力度變化(演唱大鹿時速度快、力度弱;演唱兔子時速度較快、力度強)

4、個別幼兒演唱,幼兒分組唱。(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四、 培養幼兒運用生活經驗解決問題。

1、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

提問:小兔子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了它?大鹿是怎樣幫忙的?如果我們是大鹿,該如何幫助小兔子呢?

2、小組討論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危險和困難,你會怎樣做呢?

別人遇到了困難又該怎樣做呢?

3、討論結果彙報

五、 結束部分:

幼兒分組表演,根據幼兒的情緒和需要決定遊戲的次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音樂活動:七彩光和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歌詞的含義,能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感受歌曲友好、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帶鄰幼兒參觀水果店,重點觀察水果顏色的豐富多彩。

2.音樂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觀賞課件,形象理解歌曲內容

(1)觀看課件欣賞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與哪個故事有關。

(2)請幼兒說說歌曲中有哪些果娃娃?

(3)帶領幼兒隨音樂節奏朗誦歌詞。

(4)重點學念歌曲唸白部分。

(5)再次欣賞教學課件,感受歌曲的節奏和趣味性。

2.學唱歌曲

(1)師幼一同學唱歌曲,幫助幼兒感受並練習歌曲樂句中的附點音符及休止符。

(2)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其中唸白處讓幼兒插入,提高幼兒興趣。

(3)請幼兒分角色領唱、表演歌曲。

(4)啓發幼兒替換水果名字,創編唸白,演唱創編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殺雞宰鴨》。

2、能根據歌詞創編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吃雞(鴨)等動作。

3、體驗生活中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熟悉歌詞。

2、教師事先讓幼兒觀察捉雞(鴨)、殺雞(鴨)的過程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3、鼓勵幼兒在爸爸媽媽殺雞(鴨)時做他們的小幫手。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用掛曆紙製作廚師帽。

5、燉雞湯和紅燒鴨的實物,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廚師,導入活動

1、我是個廚師,今天我給大家做了兩道好吃的菜,你們想知道是什麼菜嗎?讓我來唱給你們聽。

2、教師範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結尾出出示兩道菜(燉雞湯和紅燒鴨)

(評:教師在開頭以廚師的身份導入,讓幼兒進入“廚師做菜”的情景,使幼兒在開頭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於活動的更深層的開展。)

二、幼兒學唱歌曲

1、廚師做的是什麼菜?(燉雞湯、紅燒鴨)要做出這兩道香噴噴的菜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拔毛)

(評:在這一環節教師巧妙的將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結合起來,)

2、幼兒與教師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說歌詞。

(評:在這裏出現音樂是爲了讓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同時感受的歌曲旋律,爲下一環節的填詞歌唱打下基礎。)

3、幼兒學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讓幼兒試着在音樂的伴奏下填詞歌唱。

(評:在沒有範唱的情況下,讓幼兒嘗試填詞主動學唱,是基於幼兒對歌詞曲調比較熟悉)

(2)請幼兒用清晰快樂的歌聲表現接待客人時的愉快情感。

三、幼兒創編歌表演動作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拔雞(鴨)毛、吃雞(鴨)的先後過程。

“在做這道菜地之前,我們先要學會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等準備工作,你看!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句歌詞?爲什麼?你喜歡這句歌詞配上哪個動作?

3、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雙手按|× ×× × ××|的節奏輪流做 拔毛的動作。請一些創編的較好的幼兒做示範表演。

4、啓發幼兒爲第12小節創編各種表示高興的動作。(高興得跳起來、跳起了舞

5、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共同討論逐句創編1--12小節的歌表演動作。

(評:這一環節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創編拔毛時“橫拔”、“豎拔”、“兩隻手輪流拔”等都是幼兒的創意。)

四、幼兒完整歌表演

1、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

2、幼兒戴上自制的廚師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兒按樂句做動作。

(評:這裏讓幼兒體驗一下廚師做好一道菜時的成就感)

3、請幼兒找一個夥伴合着音樂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動作,對一些創編的較好的幼兒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教師與幼兒一起用雞毛和鴨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音樂,幫助幼兒感知故事的情節變化,體驗小女孩的心情與願望。

2、激發幼兒欣賞音樂和故事的興趣。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PPT片段(片段一:賣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邊的情景;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後的情景;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

2、音樂片段(音樂一:歡快的新年音樂《abba—haPPY new year》;音樂二:憂傷的音樂《愛情白皮書》插曲一星華的回憶與想念;音樂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陽光·舞·甜橙》;音樂四:悽美的和聲音樂《卡洛兒一假如愛有天意》)。

3、完整的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一:歡快的新年音樂)引出故事,激發傾聽興趣

1、這段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2、你知道什麼節日快要來到了?人們會做哪些快樂的事情?

教師小結:歡快的新年音樂讓我們聯想到新年的歡樂氣氛,還想到了許多開心的事情。

(變化音樂,播放憂傷的音樂)

【設計意圖:在同一個節日,播放兩段截然不同的音樂,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衝擊感,激發他們傾聽故事的願望,爲幼兒對小女孩的生活遭遇產生同情心而埋下伏筆。】

3、聽了這段音樂你感覺會發生什麼事情?

【設計意圖:播放憂傷的音樂,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形成“立體”的欣賞氛圍,爲幼兒“走進”故事打下基礎。】

過渡: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欣賞音樂、傾聽故事、理解故事

1、觀看片段一:賣火柴的小女孩行走在大街上賣火柴的情景。

(1)從這張圖片上看,小女孩過着怎樣的生活?

(2)從哪裏看出小女孩非常冷?

(3)看到這樣的畫面和聽到這樣的音樂,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講述故事:這是聖誕節的前夜,正下着雪,天氣冷得可怕。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舊又破,腳上穿着一雙媽媽的大拖鞋。她的口袋裏裝着許多盒火柴,一路上不停地叫着:“賣火柴呀,賣火柴呀!”人們都在買節日的食品和禮物,有誰會理她呢?整整一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銅錢。

2、觀看片段二: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邊的情景。

(引出音樂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

(1)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你能說出小女孩的幻想嗎?她會有哪些期望呢?

【設計意圖:引入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讓幼兒從音樂中“聽”到希望,他們忽然感覺事情會有轉機,想象的大門立即打開,他們會把自己的祝福與心願編入故事中,此時爲幼兒的想象提供了平臺。】

3、觀看片段三: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後的情景。

(1)小女孩擦亮火柴後看到了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嗎?

(2) 小結:小女孩第一次幻想到“火爐”,因爲她太冷了,她渴望獲得溫暖;第二次幻想到“烤鵝”,因爲她太餓了,她渴望吃到食物;第三次幻想到“聖誕樹”,因爲她太孤獨,她渴望得到快樂;第四五次幻想到“奶奶”,因爲她很痛苦,她渴望幸福,擦亮整把火柴,因爲她怕失去奶奶。

(3)開始的時候小女孩一根火柴都不捨得用,爲什麼後來會擦亮整把火柴?

教師講述故事: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圖和文幫助幼兒理解小女孩的願望與困難之間的'關係,讓幼兒在想象中進一步“走進”故事。】

4、觀看片段四:奶奶帶領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向天空的情景。

(引出音樂四:悽美的和聲音樂)

(1)第二天清晨,小女孩會怎樣呢?

(2)聽了這段音樂,你來編一個故事結尾好嗎?

【設計意圖:故事的結尾讓人很難過,但是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的介入,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美好願望編入其中,這既是語言表達的契機,也是傳遞美好祝福、激發幼兒關愛之情的手段。】

三、完整傾聽,強化情感體驗

演示完整的視頻(配上故事講述)。

1、幼兒完整欣賞。

2、提問:

(1)聽了小女孩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請說一說。

(2)請爲小女孩送上一句祝福的話。

3、小結:孩子們,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在你們的祝福聲中飛向美麗的天堂。

設計思路

欣賞經典童話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幼兒理解故事,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將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融合,能使故事情境立體化,讓幼兒走進故事的意境,理解故事、展開想象。

音樂作品能“烘托氣氛,渲染情感,賦予想象”,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每個文學作品的特點及情節變化,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音樂作品,整合推進。欣賞文學作品時融入音樂作品,能讓幼兒有想象表達的空間,能提升幼兒綜合感受的能力,能爲幼兒更好地感知文學作品提供支持。

將音樂作品與文學作品融合推進,需要注意對音樂作品的選擇,要與文學作品匹配,運用時要把握好時段,對作品的意境、情感也要能正確把握;要仔細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價值定位,如哪些地方需要分析和感受,哪些地方需要想象、描述和表達等。

基於以上思考,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的有效融合,形成“立體”的欣賞氛圍。本活動融入了四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一:歡快的新年音樂;片段二:憂傷的音樂;片段三:充滿想象的八音盒音樂:片段四:悽美的和聲音樂。四段音樂把幼兒從美好的現實生活帶入了故事情境,並在欣賞與感受音樂作品中體會小女孩所處的環境與心情,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了幼兒的感受力與對童話故事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欣賞樂曲,理解歌曲內容。

2.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變化,能隨着樂曲表演。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花燈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花燈圖片。

3、學習歌曲《大家來看燈》。

①跟着音樂的節奏,念歌詞。

②隨着教師的琴聲,一句句地學唱歌曲。

③分組演唱。

4、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

鼓勵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大膽想象,通過各種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

延伸:請幼兒回家把這首歌唱給家長聽。

大家來看燈(音樂)二

活動目標:

在學會演唱的基礎上,創編歌曲,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仔細參觀花燈展,認識各種花燈,瞭解它們的名稱,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燈。

活動過程:

1、回憶歌曲《大家來看燈》

2、引導幼兒回憶花燈展,講講自己最喜歡哪些花燈,爲什麼。

3、提問:大家來看燈,看到了哪些燈?

4、幼兒討論。

5、請幼兒回答。

6、請幼兒試着把歌詞中花燈名改成自己喜歡的花燈,並唱一唱。

7、小組演唱。

8、找好夥伴演唱,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延伸:將自己創編的歌曲快速、連貫的唱給家人聽。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欣賞,幼兒需要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的快樂,並能夠快樂的學會歌唱。平時孩子們見到花燈的機率不高,所以在學習這課之前我就對孩子們佈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燈,可以的話自己也可以買個花燈回家玩一玩。

在上社會課時拎出元宵節,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所以在進行這課時時,孩子們已經非常瞭解。已經可以知道並報出許多花燈的名字。比如:“兔子燈,荷花燈等等”花燈名。

所以這課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掌握了歌詞,在鋼琴伴奏的同時孩子們漸漸的學會這首歌曲,並且能夠愉快的歌唱。第一段,我教授歌詞。第二段,有意讓幼兒進行創編,把原先的花燈改換自己喜歡的花燈,孩子們很有樂趣有:“小馬燈、小羊燈、母雞燈”各色的花燈,聞所未聞,但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想象,還是讓我感覺很高心。

短短的一首歌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下課了,孩子們扔饒有興致的在唱着:“小哥哥呀小姐姐呀……”

課後我也進行了延伸:比如元宵做花燈、吃湯圓。讓孩子們體驗自己做元宵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一、 活動目標

1、 在多種形式的感受中,使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瞭解樂曲的性質(歡快、抒情、歡快)及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2、 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及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3、 在感受過程中,啓發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 活動準備

1、 律動《可愛的小精靈》

(1)“今天楊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教師穿着魔法師的衣服出場)

(2)“哈哈,親愛的小朋友們,我是一位魔法師,今天,我帶來了有魔力的糖送給你們每一位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張開嘴巴。”(教師分糖)

(3)“現在你們吃下了我的魔糖,就變成了我的精靈,只要聽到我的琴聲,魔糖就會在你們的身體裏滾動起來。聽到低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腳上。聽到高音時,魔糖就滾到了你們的手上。聽到中音時,魔糖就會滾到你的全身。聽到‘叮’一聲魔糖就停了下來。我的精靈,我要開始彈琴了!”

(4)“魔糖、魔糖,滾起來,精靈、精靈,變變變!”

(5)教師彈奏高音、低音和中音,幼兒按照不同的音高創編動作。

2、音樂欣賞《鐘錶店》

(1)“可是,有一天,魔法師和精靈們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們來聽聽音樂。”

(2)完整地欣賞音樂,提問:你覺得他們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播放音樂,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4)“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音樂,然後告訴我音樂的前面、中間、後面一樣嗎?啓發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的表現手段,感知音樂的性質(前面很歡快,有點快;中間的音樂很像在跳舞,有點慢;後面和前面是一樣的。)

(5)分段欣賞

l 第一樂段

A、 小精靈們趁魔法師不在家,偷偷地溜了出去,每一個小精靈走路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B、 聽第一樂段幼兒做動作。老師及時評價有創造性的並符合節奏的幼兒的動作。

l 第二樂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