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本文已影響 1.18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該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繼續學唱2/4拍子的歌曲,並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3、歌唱時能夠發音自然、動聽,音調準確,吐字清楚。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鋼琴、音樂錄音《開火車》、《快樂的動物園》、一本撕破的小人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樂曲《開火車》,一個跟着一個平踏步入場。

2、隨樂曲做律動:聽音樂進行節奏練習。(拍手、轉身拍肩、自選動作)。

3、發聲練習:師生齊唱。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一本破的小人書,以擬人的語氣講述故事:“我是幼兒園裏的一本小人書,閱讀時被小朋友給撕破了,嗚嗚嗚,我真難受。這時候,一個小朋友走過來了,看到我在哭,就對我說,你別哭了,我來給你補好吧。我聽了以後,心裏真是高興,很快就把我身上壞的地方給補好了,我很感謝幫我補好的小朋友,‘謝謝’我對他說。希望小朋友在閱讀書的時候要小心,珍惜每一本圖書,愛惜每一本圖書,這樣每位小朋友才能讀到我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說是不是?”引出歌的名字《小人書你別哭》,討論並總結小人書不哭的方法。

2、帶着問題聽歌:“聽一聽這首歌都唱什麼了?它怎麼了?爲什麼哭?”教師範唱一遍,表演歌曲大意。演唱完後請幼兒回答。

3、帶領幼兒分句學唱歌曲,請幼兒跟着老師學唱,熟悉歌詞。(說歌詞、一句跟一句學唱、整段跟唱三步學習)

三、結束部分:

1、複習音樂遊戲“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

音樂第一段結尾處女孩子繞着男孩子走一圈,第二段結尾處男孩子繞着女孩子走一圈。

2、欣賞樂曲《快樂的動物園》。(爲下節課做準備)

3、邊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邊唱並做踵趾小跑步一個跟一個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給孩子們上這節音樂課,大部分孩子都學會了這首優美的歌曲,有的孩子還能給歌曲編上優美的動作,如:牟怡寧小朋友等。通過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懂的愛惜書本,不毀壞書,不撕書等。

小百科:哭,讀音kū,哭與笑一樣,從人(大,人體形)。人上面竟然頂着兩個口,可見伸冤或求助之迫切。造字本義:呼天搶地,伸冤求情。含義是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動而流淚,有時還發出聲音。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搖籃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基礎上,學習仿編搖籃。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搖籃曲》。

2、創編所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出示搖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搖籃,師問:看,這是什麼?搖籃的什麼用呢?睡在裏面有什麼感覺呢?

2、師:睡在搖籃裏軟軟的,很舒服,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搖籃一樣的東西,我們一起起來看看吧。

3、欣賞課件(沒聲音的畫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繫,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你覺得什麼像搖籃呢?它搖着誰?

二、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見了哪些好聽的話,用詩歌中的話來說一說。

(要求幼兒要用詩歌中的`話來說說,同時出相應的圖片,來加深對詩歌的印象,熟悉詩歌內容。)

爲什麼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爲什麼說大海是魚寶寶的搖籃?花園是花寶寶的搖籃?)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師提問:星寶寶怎樣的睡的?

爲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師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着的?花寶寶是怎樣睡着的?小寶寶是怎樣睡着的?

(3)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着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着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着了。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看着圖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和幼兒分角色誦讀。

(3)用好聽地聲音來讀一讀。

師: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都睡着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我們就用輕輕的、好聽的聲音來讀讀這首詩歌吧。

三、發揮想象,仿編詩歌。

1、藍天裏的星寶寶以外,還會有誰?

師:那我們試試,把太陽編到好聽的詩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來詩歌中的白雲圖片替換爲太陽,連貫地看圖朗誦整句話。)

2、大海中除了魚寶寶,還會有誰?

3、花園裏除了花寶寶外,還會有誰?

把創編的內容看着圖完整地朗誦,提醒幼兒用輕輕地、好聽的聲音進行誦讀。

[活動延伸]:

將圖片放在語言供幼兒自己練習誦讀詩歌。

小百科:搖籃是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嬰兒睡在上面會很舒服。還有一種專爲嬰兒睡覺的時候唱的歌,名爲《搖籃曲》。通常十分輕柔,演唱者一般爲女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體驗人和動物相處的和諧氛圍,感受歌曲幽默和活潑的情趣

能根據歌曲內容,選擇合適的動作,大膽演唱歌曲

學會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節奏、間奏和說白

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主動地演唱歌曲和表演遊戲,體驗人和動物相處的和諧氛圍

難點:掌握歌曲中的間奏和說白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認識狗熊

物質準備:操作教具一套(大樹一棵,黑狗熊一隻,計算卡片若干);黑狗熊頭飾一個

教學過程

一、聽《黑狗熊》的樂曲,學做狗熊律動進活動室。

二、發聲練習《狗熊,狗熊在哪裏》

1.“狗熊家門關着,我們一起來敲敲門”,練習歌曲中的節奏型。

2.“我們來叫一叫,狗熊在哪裏”,幼兒根據教師的旋律配上歌詞,進行發聲練習,音量從輕到響亮。 (幫助幼兒打開喉腔,訓練幼兒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三、學習唱歌表演《黑狗熊》

1.教師出示圖片,邊演唱邊根據演唱內容演示“黑狗熊”教具。

提問:①“爲什麼會有人笑狗熊?”②“這幾道題應該怎麼做?”(要求有節奏回答。)

2.教師演唱歌曲第二遍。請幼兒用語言和動作告訴教師歌曲的內容,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組織幼兒集體學唱歌曲,肯定幼兒編的動作。

3.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演唱兩遍,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4.引導幼兒根據情節變化,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兩遍。

四、遊戲《黑狗熊找老師》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狗熊聽到你們也在笑它,有些生氣,說想讓你們也來做算術,在唱好一遍歌后,停住不動,誰動了,就讓他做一道算術題。做對了就和他交朋友,當狗熊的小老師,做錯了可不能再笑他咯!

2.幼兒集體遊戲兩遍,教師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3.男女分組遊戲兩遍,教師小結。

五、聽音樂做狗熊律動出活動室。

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中放置一些數學卡片、頭飾,讓幼兒自由地進行小組遊戲。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黑狗熊”這首歌,歌詞趣味盎然、富有情節性,曲中所描繪的黑狗熊笨拙而可愛,深得孩子們的喜歡;樂曲節奏感強,適合大班幼兒表現;歌詞中還涉及加減運算的內容能激發幼兒的運算願望,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認真學習知識。教學中運用情境性語言,把整個活動串成一個具有有趣情節的故事,使幼兒成爲故事中的角色,和歌中的黑狗熊親密接觸,引導幼兒自然地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去狗熊家――尋找狗熊――狗熊做算術――狗熊找老師)。使幼兒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情緒可以感受,有有趣的遊戲可以投入。

二、效果分析

在發聲練習中以狗熊家門關着爲由,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敲門、呼喚,使幼兒自然地掌握了歌曲中說白的節奏和樂曲的主要節奏型,還讓幼兒用歌聲呼喚狗熊,使幼兒自然熟悉歌曲旋律,激發了幼兒想見狗熊的強烈願望。學習歌曲的過程也成了幼兒熟悉狗熊、和狗熊交往的過程。幼兒創造性地表現了狗熊的可愛形象,樂此不疲地學着狗熊的各種動作:學着狗熊胖墩墩的樣子,學着狗熊爬樹的樣子,學着狗熊做算術的樣子……在遊戲環節中,自編的遊戲增加了唱歌表演的趣味性,使幼兒更主動地學習,通過遊戲,幼兒已和狗熊成爲好朋友,大家一起練習運算,互相提高。本次活動,幼兒不僅很好地學唱了歌曲,而且加深了愛動物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嘗試配合演唱兩聲部歌曲。

2、感知兩聲部合唱的形式,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重點難點:

在圖譜的幫助下,嘗試配合演唱兩聲部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圖譜

3、幼兒經驗:

(1)熟練演唱第一聲部

(2)合作朗誦兩聲部兒歌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鍾》

1、我們已經學習演唱歌曲《鍾》,你們能用好聽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嗎?

2、重點引導幼兒用輕巧跳躍的聲音表現鐘聲。

二、兩聲部兒歌朗誦。

1、我們還學習了兩聲部的兒歌,你們能用響亮的、整齊的聲音念出兒歌嗎?

2、教師指揮幼兒朗誦。

三、嘗試兩聲部合唱

1、小朋友們的本領真大,不但會唱歌曲,還會念兩聲部的兒歌,聽到你們的好聽的聲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

2、教師範唱:要求——教師在唱歌時幼兒安靜的聽,聽好舉手回答問題。

關鍵提問:今天老師唱的歌曲與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錄音機唱的是什麼?我唱的是什麼?

3、師小結:這首歌曲是一首兩聲部合唱的歌曲,並且兩聲部的歌詞有不一樣的地方。

4、出示圖譜

請你們看着圖譜告訴我,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這首歌曲的兩個聲部是一起開始的嗎?兩個聲部唱的歌詞是一樣的嗎?

5、跟着鋼琴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看着第二聲部,跟着音樂一起來唱一唱第二聲部。(彈琴)

6、跟着錄音機配第二聲部

(1)我們來給錄音機配合第二聲部好不好?(教師指圖給予一定的提示)

(2)我們這次不看圖譜,一起跟着錄音機唱的第一聲部來合作,演唱第二聲部。

7、幼兒嘗試兩聲部配合演唱歌曲

(1)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像念兩聲部兒歌一樣來唱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

(2)幼兒自主分成兩大組演唱歌曲。

(3)交換聲部演唱。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前幼兒掌握了第一聲部的歌曲演唱,兩聲部的兒歌朗誦,爲活動解決了難點,但是從活動過程看,難點解決之後,孩子們對兩聲部的歌曲演唱沒有了難度,很輕鬆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動中我進行了隨機調整,請幼兒進行指揮,但是孩子們對指揮比較陌生,雖然都踊躍的舉手參加,但是指揮的節奏與手勢都存在問題,沒有開始和結尾。

1、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完善指揮的作用、指揮的方法,提高幼兒的指揮能力。

2、對活動的難度和幼兒的發展水平沒有做出正確的評估,加強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掌握。

小百科:鍾,漢語漢字,拼音:zhōng。鍾,是指金屬製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例如“警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結構,初步培養幼兒聽辨、分析樂曲的能力。

2、能運用不同的動作大膽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水族館音樂 、圖譜 、小魚道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室,初步感受音樂

師:“孩子們,讓我們都來做快樂的小魚,盡情地在這片大海里遊一遊吧!”

(二)以故事爲載體,感受理解音樂

1、仔細傾聽,欣賞樂曲

師:“在這片美麗的大海里,有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今天,老師帶來的這段音樂會告訴大家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播放音樂,幼兒完整欣賞樂曲)

提問:你覺得音樂裏可能有誰?它在幹什麼?

2、結合圖譜,分段理解樂曲

師:傳說在海底深處,有一顆神奇、美麗的寶石,小魚們都想找到寶石,有一天,它們唱着歌快樂地出發了——

教師分別學小魚和大鯊魚的聲音唱歌:“我是一條小魚,我要找到寶石,我在水裏游來游去,遊得多快樂”“我是一條鯊魚,我要吃掉小魚,左邊找找,右邊找找,沒有找到。”

提問:小魚和鯊魚是怎樣唱歌的?它們唱了幾次?(幼兒學唱)

3、幼兒用手指模仿小魚,隨音樂表演。

提問:這段音樂中到底有哪些小動物?大鯊魚想吃掉小魚,小魚該怎樣避險?

4、幼兒帶小魚、鯊魚道具分角色隨音樂表演。

幼兒聽音樂做小魚動作,大鯊魚出來後,小魚立即停止不動。

5、交換角色,再次隨音樂表演。

(三)啓發想象,大膽表現

提問:大海里還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做的?

1、幼兒模仿大海各種小動物隨音樂表演。如:“我是一隻螃蟹,我要找到寶石……”

2、分角色扮演鯊魚和其他小動物隨音樂表演。

四、活動結束

孩子們,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剛纔我們聽到的這首樂曲名字叫《水族館》,它是由法國著名的音樂家聖桑作曲,回家以後,希望你們從電腦上查一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欣賞這首樂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