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2.07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北漍話朗誦童謠,感知家鄉方言的特點。

2、能有節奏地朗誦並伴隨童謠節奏結伴遊戲。

3、體驗問答式童謠及結伴遊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圖片、認識一些草字頭的漢字、音樂:楊柳青、橡皮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差別:

1、還記得前兩天我們學的一首數鴨子的童謠嗎?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拍手朗誦)。

2、你們朗誦的時候爲什麼要拍手?童謠就是要這樣很有節奏的朗誦的。

3、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首新的童謠,想聽嗎?我來朗誦給你們聽,請你們聽一聽,這首童謠和以前學過的童謠有什麼不一樣?

4、老師示範朗誦。(邊拍手)

5、你聽出來有什麼不一樣?你們朗誦童謠用什麼話?老師朗誦童謠是用什麼話?(土話,我們北漍的話,北漍話,家鄉話。)

6、這首童謠裏說了什麼?我們再來聽一聽。再次朗誦。

(幼兒說兒歌內容)你聽到了些什麼?你會不會用北漍話說?(用童謠裏的語言講。)

7、幼兒集體、個別學說。(有序擺放圖片)(同時出示兩張圖片)解釋:“啥個”在普通話裏是怎麼說的?“你”在普通話裏怎麼說?“?”問號,表示問人家、問問題,下面是回答,這樣一問一答的方式就叫問答歌。(童謠裏還講了什麼?小耳朵聽仔細了)朗誦,可以在空擋過後一點點就停下來,缺的地方可着重朗誦。這一段有沒有缺什麼?

8、老師來完整朗誦一遍。(我們一起來朗誦吧。)

老師考考你們,我問,你們答。(拍手)

(交換)你們問,我來答。(運用圖片、身體語言回憶內容)

二、感知風格

1、這首童謠還能兩個朋友一邊問答一邊玩遊戲呢。想玩嗎?看我和費老師是怎麼玩的?

兩位老師示範一段,誰來說一說老師是怎麼玩的?(對拍,練習對拍。)

2、配上童謠,老師在前面指着圖片,幼兒一邊朗誦一邊打節奏。

3、跟你旁邊的朋友一起來玩吧。(背景音樂楊柳青)

找個空地方玩一玩,兩個人商量一下,誰是問,誰是答?商量好了嗎?(朗誦)

4、還可以做什麼動作?

再去找個新朋友,兩個好朋友商量一下可以做什麼動作?誰問誰答?

5、帶着你的好朋友坐到椅子上。今天我們用北漍話學了一首童謠跟以前學的童謠聽上去有什麼不同?用北漍話朗誦童謠就好象在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話,很親熱,很柔軟、也很溫和,所以北漍人脾氣好。

6、(出示橡皮筋)這是什麼?老師會用它來玩跳皮筋的遊戲,老師小時侯還會一邊玩跳皮筋一邊朗誦童謠呢。(示範一段)小朋友想學嗎?來,我們到外面去玩吧。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爲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麼,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繫,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這是以後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回顧幼兒園的生活,進一步瞭解同伴,激發對同伴、老師和幼兒園的情感。

2、理解畢業詩的內容,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仿編詩歌。

準備:

1、完成調查表——我要畢業了

2、幼兒畢業博士照的自畫像

3、詩歌錄音磁帶

過程:

一、我們的畢業照——自畫像:

三年愉快的幼兒園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要畢業了!你們知道什麼叫畢業嗎?

在畢業前我們要拍畢業照,帶着小小博士帽,可神氣啦。我們每個人還給自己畫了張自畫像是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自畫像)

我們來做個遊戲,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說說自己的長相和特徵,讓其他的小朋友猜猜哪個是他(她)畫的自己,畫得像不像。

(教師注意幫助孩子總結,可愛的,神氣的,精神的,帥氣的……)

二、交流調查表:

前兩天我們還完成了《我要畢業了》的調查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調查表的情況。

(一)、我的變化

調查表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內容是什麼?誰能聲音響亮地介紹給我們大家聽。(幼兒逐一介紹3名幼兒)

(二)、難忘的事情

是呀,三年的時光不僅讓我們長高了長大了,也讓我們更加聰明懂事了。三年裏總會有些事情讓我們很容易想起來。在幼兒園裏有些什麼事情讓你們很難忘記?

(三)、和老師說說告別的話

難忘的事情很多,那麼小朋友有沒有什麼告別的話要和老師,阿姨說的呢?

三、欣賞,理解,仿遍兒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畢業詩,畢業詩裏會講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

(1)完整欣賞。

畢業詩裏說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分段欣賞

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我們再一起來聽一遍好嗎?

老師朗讀第一段,請小朋友跟讀第一段。

第二段的兒歌請小朋友聽仔細了,聽聽兒歌裏小朋友對老師,阿姨先說了什麼再說了什麼。

第三段是小朋友對老師說什麼告別的話呀?

(3)仿編兒歌

我們把自己話編到兒歌裏去變成自己的畢業詩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

2、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

教學準備:

教具: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教學過程:

1、認識“>”

以“大嘴巴”兄弟來跟我們做遊戲爲引子來導入。

(1)出示7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

(2)請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於號像張着嘴巴對着大數笑,大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於號的含義,說出“7”大於“5”。

(3)在出示8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大於號擺放好。

2、認識“<”

(1)出示4和6兩個數字,請小朋友比大小

(2)請出“<”,重點觀察小於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着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於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後邊的數小,說出“4小於6。”

(3)在出示3和5兩個數字,請小朋友上來講小於號擺放好。

此環節重點: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邊。

3、數字遊戲

介紹遊戲玩法: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4、介紹配組遊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遊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遊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遊戲,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遊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遊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遊戲要按類收拾好。

5、教學延伸

可將這些遊戲道具放在數學區,供小朋友自由操作、自由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句式"()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2、知道青蛙小時侯叫蝌蚪,竹子小時侯叫竹筍。能用句式介紹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3、讓學生知道大自然中很多東西有兩個名字。只要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

教學重點:學會用句式介紹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教具準備:課件教學

活動過程:

一、說話引入,出示課題1師:小朋友,今天有那麼多老師來聽課,我們都介紹一下自己,說說自己的名字。2出示:名字師:每個人、每一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出示媒體)指名說說動物的名字,說說家用電器的名字。3師:有兩個朋友,也想來介紹一下自己。這兩個朋友是誰呢?(出示圖及課文錄音)他們的名字與我們剛纔介紹的有什麼不一樣?4板題,讀題。

二、媒體演示,學習句式

1、師:竹子和青蛙怎麼會有兩個名字呢?我們先來聽一聽竹子是怎麼說的。

(1)問:竹子說了什麼?指名說

(2)出示:()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長大了叫()。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句式。誰能用這個句式介紹一下竹子。

(3)師:想不想了解竹筍是怎麼長成竹子的?(媒體演示)

(4)師:剛纔我們看了、聽了竹筍是怎麼長成竹子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的成長過程,好嗎?(模仿操)

(5)小結:我們小朋友通過看、聽、做,知道了竹子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2、師:青蛙等不及了,他也想來介紹自己。(聽錄音)

(1)問:青蛙是怎麼介紹自己的?用句式說話

(2)媒體演示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3)小結:現在我們又知道了,青蛙也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

(4)小青蛙說小朋友學得真不錯,他想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小池塘裏遊一遊。("遊")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有兩個名字,小時候叫(),長大了叫()。"這個句子說話。知道了竹子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青蛙也有……,小時候叫……,長大了叫……。青蛙和竹子回家了,我們跟他們再見。接下來,我們聽課老師想聽一聽你們會不會清楚地介紹青蛙和竹子,說得就像他們一樣好。小組說一說,說給聽課老師聽

三、拓展練習,鞏固句式

1、師:其實我們小朋友當中也有很多人是有兩個名字的。誰能用今天學的句式來介紹一下。找好朋友介紹一下。問:你分享到了多少小朋友的名字?

2、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有兩個名字?老師爲大家找了幾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師生共同學習禾苗長成稻子。(看媒體-練句式)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師說句子指名用句式說話

(2)學生學習毛毛蟲長成蝴蝶,蠶長成蛾問:這是什麼?誰能用今天學的句式介紹一下。

四、小結談話,提出希望師;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一個句式,知道大自然中很多東西有兩個名字。我們的世界真奇妙,我們的世界真可愛。只要大家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接下來,小青蛙和竹子還要說話了,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探索求知的興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並觀察螞蟻的形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螞蟻的特徵

2.課件-照片:找一找螞蟻

3.自制卡片豆子和小籃子。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找一找螞蟻

利用圖片找螞蟻,從而引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比比看,誰現先在草地裏找到螞蟻。

教師喊“預備,開始”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展開

1.幼兒講述發現

(1)你還在哪兒見過小螞蟻?

(2)螞蟻長得什麼樣?

2. 引導幼兒說出觀察到的螞蟻的外形特徵

ppt課件:螞蟻的特徵

幼蟲

螞蟻的外部形態分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

通過圖片,讓幼兒直觀形象的瞭解和記憶。

3.小螞蟻本領大

(1)你們知道小螞蟻有哪些本領嗎?

(2)我們應該像小螞蟻學習什麼?

讓小朋友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三、結束

遊戲:螞蟻搬豆

遊戲開始,教師說:“孩子們,咱們快去搬豆準備過冬吧!”“小螞蟻”自由地跑到場地另一端,拾一顆小豆跑回家中,將小豆放進小籃。如此反覆進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動延伸

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交流螞蟻的生活習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圖示,複習走步、跳步、踮步、小跑步4種基本步伐。

2.知道螺旋形的運行軌跡,嘗試合拍地邊聽音樂邊呈螺旋形走。

3.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卷炮仗幼兒園》。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會唱歌曲《卷炮仗》,玩過“卷炮仗”遊戲,4種基本步伐、螺旋形圖示,歌曲步伐說明。歌曲步伐圖示,教師自制的火柴道具。

活動過程:

1.感知圖示,回憶4種基本步伐的動作要領。

(1)出示圖示,提問:4個小娃娃在做什麼動作?

結合幼兒回答,教師依次重申各動作要領,並帶領幼兒隨口令練習。

走步:雙腳自然交替向前走,手臂隨着步伐前後自然擺動。跳步:雙腳同時向前跳,腳尖先着地,注意控制與前面小朋友的距離,步伐輕盈,不發出響聲。踮步:雙腳腳尖交替向前走,注意保持身體的平衡。小跑步:雙腳腳尖着地交替跑動,注意步伐輕盈,不發出響聲。

(2)總結圖示與步伐的對應關係。

2.複習歌曲,學習用步伐表現歌曲。

(1)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卷炮仗》。

(2)教師演唱,並出示歌曲步伐圖示。

提問:什麼地方看不懂?(發現最後一張圖片中除有踮步的圖示外還多了一個黑點,教師重點解答:黑點表示做蹲下的動作)

教師總結:每一張圖示代表一個樂句,告訴我們在歌曲的什麼地方會用到什麼步伐。

(3)再次感知圖示,學習用步伐表現歌曲。

A.教師邊範唱邊手指圖示,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歌曲與步伐的對應關係。B.幼兒根據圖示練習。C.撤除部分圖示練習。D.完全撤除圖示表演。

3.感知螺旋形,學習合拍地呈螺旋形走。

(1)出示螺旋形圖示,介紹螺旋形運動的軌跡。

(2)幼兒練習。(注意提醒幼兒合拍地走)

4.結合歌曲,邊表演邊變化隊形。

(1)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發現歌曲中的隊形變化。

提問:在歌曲的什麼地方開始走螺旋形?“一條線”時用到了哪兩種步伐?“螺旋形”時又用到了哪兩種步伐?

(2)集體練習。師生一同邊演唱歌曲(速度可由慢至快)邊練習,反覆2次~3次。每次結束時教師點評,特別指出存在的問題,幫助幼兒進行調整。

(3)分組練習。分成男生、女生組或2組~3組練習。

(4)教師出示自制的火柴道具,現場點燃“炮仗”(幼兒扮)。一個個“小炮仗”自創各種動作,表現燃燒、爆炸。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創編配合相應步伐的手部動作。

2.提供頭飾、火柴道具,供幼兒遊戲。

教學反思: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遊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儘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着一個,卷緊一點。”但隨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爲主要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遊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遊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啓發幼兒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徵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麼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一定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遊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遊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遊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材與學情分析:

提起海鮮,總是能激發起幼兒由衷的愉悅,因爲這便是舟山孩子生活中日不可缺的一道菜。對於海鮮的美味、色彩、外形,幾乎每一位大班幼兒都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大班幼兒均有過上飯店吃飯和看大人做菜的經歷,對於廚師做菜不感陌生,而且極喜模仿成人的活動,讓他們來當一回廚師,自創“海洋大餐”,毫無疑問會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表達的願望。立足幼兒生活,通過藝術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導向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製作海洋大餐”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爲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併爲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提供了可能。

本活動通過孩子與材料的交互作用,藉助範例後置法,在相互對比中使孩子的新舊經驗產生衝突,從而主動建構起新的經驗,活動以塑造個性、發展創造力爲目的,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的特點,設計了嘗試、欣賞、再嘗試和評價四個環節,讓幼兒探索在先,討論學習在後,力求從孩子的現有水平中瞭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真正使每位孩子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範圍內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進行美術創作表現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創作出一盤與別人不同的“海洋大餐”。

3、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瞭解海里的動植物。

教學準備:

1、教具:欣賞用的圖片若干張,錄音機、磁帶等。

2、學具:各類海產品(海帶、紫菜、蝦皮、魚片、魷魚絲等),各種顏色和切成各種形狀的菜(點綴品),盤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請幼兒園的廚工介紹自己用海產品做成的菜,講講它的原料及營養成分。

2、請幼兒比一比原料與成品的差別,進而再來品嚐。

(二)嘗試獨立做菜。

1、師:你們想不想像廚師伯伯一樣,自己親手來做?

2、師:老師在桌上已經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海產品和配料,想來試一試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桌位上,趕快做一盤與衆不同的“海洋大餐”吧!

3、幼兒嘗試自己製作“海洋大餐”,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欣賞作品,瞭解造型塑造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1、集體互評:你喜歡哪盤“海洋大餐”?爲什麼?

2、感知欣賞:你發現這些“海洋大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引導幼兒欣賞菜的造型和色彩)

3、再次評價第一次作品。

(三)第二次做菜。

1、交代要求,再次做菜: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可以把剛纔做的那盤“海洋大餐”再加工一下,也可以重新做一盤。做完後,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和最佳造型獎。

2、教師巡迴指導、評價。

(四)作品評價。

1、向你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菜。

2、集中作品,請幼兒介紹菜名。

(五)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菜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並與他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