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用各種方法瞭解旋轉。

2、能大膽嘗試讓紙條旋轉起來的方法。

3、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回家收集會旋轉的玩具。

2、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圖片製成課件。

3、旋轉的玩具若干:旋轉飛機、陀螺、風扇、呼拉圈等。

4、畫有實線的長方形和有圓心的圓片紙片人手一份、剪刀、牙籤、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T:你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旋轉嗎?爲什麼會旋轉呢?

1、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

2、這些物品怎麼會旋轉起來的?

二、玩能旋轉的玩具,瞭解玩具的旋轉

T:今天,我們帶來了許多玩具,它能不能旋轉起來?爲什麼能旋轉起來?

我們來玩一玩,發現讓它旋轉起來的祕密。

三、小結: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T:你的玩具有沒有旋轉起來,怎麼會旋轉起來的?

小結:因爲他們都有一箇中心點。

四、嘗試操作:我來做旋轉玩具。

1、T:這兒一張長方形的紙條和圓片紙,你能讓它旋轉起來嗎?請你來試一試。

2、幼兒操作

幼兒小結:T:紙條爲什麼不能旋轉能?請幼兒自由回答並示範給大家看。

3、探索怎樣讓紙條和圓片旋轉起來。

T:紙片上有什麼,你們發現了嗎?你覺得要讓你的紙片旋轉起來,需要什麼材料?

教師小結:要讓紙片旋轉起來,首先我們要找到他們的中心點,我會提供給你們剪刀、回形針、牙籤,結合這些材料找到他們的中心點,你的紙片就會旋轉起來。

五、幼兒再次操作。

幼兒經驗交流分享:我是怎樣讓紙片旋轉起來的!

六、幼兒自主玩或交換玩:我的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活動建議和延伸:

1、家園共育

家長帶着孩子尋找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物品等積累有關物體旋轉的經驗。

2、環境創設

(1)主題環境:提供各種旋轉物體的實物及圖片

展示幼兒手工製作的成品

(2)科學探索區:提供多種能旋轉的玩具:陀螺及各種旋轉玩具

3、活動延伸

手工區:提供畫有實線和中心點的長方形及圓片紙;回形針、小夾子、牙籤等供幼兒活動結束後繼續操作。

4、日常活動

引導幼兒繼續尋找生活中會旋轉的玩具及物品。

活動反思:

在上本課時,教師應注意準備稍微結實一點的線,不能太細,準備的鈕釦要稍微大一些且是2個孔或4個孔的,在用線穿孔時教師應做詳細的指導說明,不然幼兒自制的玩具就沒有辦法轉起來。美術教學過程主要是在教師的啓發和指導下幼兒積極參與體驗美術的過程,沒有幼兒的主動、熱心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美術課堂教學。本節課是一節兒童非常喜歡的遊戲課,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用自制的會轉的玩具吸引住了幼兒生,激發幼兒的興趣,並讓孩子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讓孩子產生非常濃厚的嘗試和遊戲的慾望,這時教師進行指導教學,讓幼兒在學習基本的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嘗試將自制玩具進行變形、裝飾,使它更有趣味性,讓幼兒在愉悅的心情和環境中自由地玩耍,在玩耍中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整節課的評價應該是活動過程的評價,幼兒能積極地參與,快樂地活動着,這就是成功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感知我們的房子越造越好,感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材料環境創設:

電腦演示文稿製作(內有房子的發展史、現代的家居房子)

設計思路: 在探索"我是人"的過程中,孩子們領略了天安門、長城的雄偉、嘉定法華塔的古老等,從中感受到了建築的魅力,對建築產生了初步的感知興趣。由此,衍生出了"我們的城市"中第一個版塊"老房子、新建築"這個內容。圍繞活動總目標中"體會城市建設的不斷變化,感受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麗"這個目標,我選擇了"越造越好的房子"這個題材,藉助房子演變的過程,讓幼兒感受到我們生活的積極變化,從而實現情感上的一個提升。在這個活動前,我曾經帶孩子們參觀了我們徐行地區的一些民居,看到了一些老房子、新建築,有過一定的比較,也通過家園聯繫的方式,佈置了請家長帶孩子去觀察周圍民居的要求。最後我們的孩子居住的房子大多爲外地借住在這裏的,因而他們居住的環境和房子並不是很好,很多是平房,當看到一幢幢樓房時,都說:"真高呀!""真漂亮呀!"等,人人都有一種想要居住在高樓裏的願望,這也是我們活動開展的一個已有的經驗基礎。

活動流程:

1、談話引出:由前次參觀建築活動引出欣賞文稿中的各種居住建築。

(由於有了參觀的經驗,活動切入很快。)

2、觀察比較:

(1)逐一觀看山洞房、茅草房、無門窗的磚房、有門窗無水管設施的房子。有了自來水的房子、樓房、別墅,引導幼兒觀察各間房子的進展,優缺點,教師根據及時幫助用語言提升經驗,如:"房子越來越高了"等。

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能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引導下比較性地對各種房子的優缺點進行討論和闡述,在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時候,我也及時地抓住了一些亮點進行提升,如:孩子講到磚房比茅草房牢時,我就說:"原來房子越來越堅固了",講到現在丫頭的房子用了琉璃瓦時,我就說:"原來在造房子的材料上也越來越好了,先進了"等等,用語言的形式,將房子演變的越來越好的特點給突現了出來,讓孩子意識到"越來越好"的這種感覺,也是一種小階段的經驗提升。)

(2)觀看房子發展比較圖,引導幼兒用"越來越"的句式對房子的變化進行。

(這個句型很適切地將語言的練習整合了進去,在發展幼兒語言的同時,引導孩子對剛纔的觀察自己進行提升,我認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欣賞一些現代的房子建築,體會我們現在的房子更好了,生活越來越美了。

(孩子們看着那些很現代的富有美感的民居建築,不由地發出感嘆:"真漂亮!""真好看"……,我想這就大到了我原來用這個環節的目的,他們體會到了一種美,拓寬了自己的經驗和視野)

3、想象內化:引導幼兒表述;如果自己家要造新房,你希望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環節上,我發現在老生和新生的身上他們的表現明顯不同,老生注重想象的東西,新生注重的是一個較現實性的東西,老生說的是一些生活中不存在的"如飛行的房子、會走的房子等",新生說的是"要有衛生間,要有樓房,要粉刷得無顏六色"等,都是與實際生活有關的,一些孩子還說到:"希望造高到可以從上海看到老家的高樓,這些都是來自於幼兒自身經驗的設想,很貼切他們的實際生活。)

教學反思:

一、從活動中孩子獲得的發展來看我認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逐一觀察文稿,孩子中對於房子由最早的山洞開始到現在的別墅的演變有了一個初步簡單的認識,在認知上有了一個概括的感知。同時在感知觀察中,幼兒用了比較的方法,對前後不同的房子進行比較,思考他們的優缺點,提己的看法和建議,獲得的是思維性的發展。

2、情感的體驗和語言的運用: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孩子們真切地感知到了房子的不斷變化,從而感受到了我們生活的一個積極性的轉化,獲得了一種積極的情感,這也是整個活動的主要目標。結合這個目標和活動,我插入了一個語言的引導,即用"越來越"的句式來描述自己看到的房子的變化,這個句式的練習並不是很機械化的單純的練習,而是在孩子一次次比較後自然衍生的,不僅是語言的豐富,更始對幼兒比較認識的結果的一個,它形象清楚地把孩子的感知展示了出來。所以,我認爲這個詞彙的選擇也是活動重要併成功的一個部分。現代房子文稿的演示同樣是對孩子情感的一個提升,在感知房子越來越好的基礎上,讓孩子看一些很美的很先進的房子是對幼兒感知的在引導和進一步昇華,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二、活動中幼兒的差異性思考:

活動中有爭議的地方,即最後的想象環節願意是激發一種美好積極的追求體驗:第一次的試教對象是本學期新來的一部分孩子,我們讓孩子來設計"自己將來如果造房子的話,可以設計什麼樣的房子",結果孩子們都從自己的已有經驗出發,只是圍繞自己看到的好的房子在說,並沒有在大膽新奇的想象上,考慮到主題的開展也還不深,讓孩子設計想象可能有些難了,就在第二組教學時改爲想象"自己家中如果造房子的話想要什麼樣的房子"。結果第二批孩子卻與前一批截然不同,他們是老生,在思維上要較前一批孩子活躍,請他們想象自己現實中可以造的房子時,他們反而想出了新奇的"飛機房"、"汽車房"等,這個現象,也讓我再次體驗到教師在面對不同層次孩子時,提問需要注意的一個適切性。

三、活動在細節上的問題:

這實質上是一個談話活動,作爲一個談話活動,教師在教育的隨機性上要更強些,要及時對幼兒的表達作出處理和引導,在一些細節引導上我處理得不是很恰當,如;有一個幼兒說:"樓房有陽臺,可以在夏天的時候乘涼用。",我的即時反應是"夏天那麼熱,到陽臺上乘涼不會舒服",就將話題引導了"冬天曬太陽才舒服呢!"否定了他的說法,其實他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夏天的晚上坐在陽臺上,看星星月亮,吹吹風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作爲一個教師,要善於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爲孩子的看法尋找合理的解釋,這就是這個小小的細節帶給我的思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瞭解蝌蚪的生長變化。

2、蛙類的成長過程圖片。

活動準備:

1、在自然角的魚缸裏,養數條小蝌蚪。

2、蛙類的成長過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蝌蚪的特徵

請幼兒猜謎:河裏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頭來,細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裏的蝌蚪,並提問:蝌蚪長什麼樣子?(頭大大的、圓圓的,有一條長尾巴,像個音符)

2、請幼兒再看一看每隻蝌蚪是否長的一樣?幼兒自由發言。

3、蝌蚪是怎樣運動的?是用身體的哪個部分讓它前進呢?(遊動、尾巴)

二、觀察蝌蚪的生長過程

1、觀察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後提問:

⑴從小蝌蚪到青蛙會經過哪些變化?

⑵蝌蚪變青蛙是先長出前腳還是後腳?

⑶身體的哪個部分會消失?

⑷變成青蛙後都停在哪裏?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以幼兒用書中蝌蚪的生長過程圖統整概念。

三、比較青蛙和蝌蚪

1、教師請觀察比較蝌蚪和青蛙,然後提問:

⑴青蛙長什麼樣子?(有四隻腳,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樣運動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麼不同?運動方式有什麼不同?

2、教師總結幼兒回答並統整概念。

四、觀察不同蛙類

1、觀察不同的蛙類後,提問:

⑴蟾蜍長得好像青蛙,有沒有發現它們哪裏不一樣?(顏色較深、皮膚有疙瘩)

⑵樹蛙和青蛙哪裏不一樣?(居住環境不同、腳趾沒有蹼有吸盤)

2、讓幼兒思考後回答,教師再總結說明幼兒的討論。

活動反思:

能說出青蛙的生長變化,能排列出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根據觀察幼兒用書上的內容,能說出兩種不同蛙類的外形特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用線條、圖案進行組合,裝飾大鯨魚的身體。

2.體驗線描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觀察鯨魚、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

2.大鯨魚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圖案呢?

3.小結:大鯨魚身上有像太陽一樣的圖案,是用螺旋線和波浪線一起畫出來的。

二、教師講解示範畫裝飾圖案。

1.除了像小太陽一樣的圖案,還有哪些好看的圖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發現進行範畫。

3.請個別幼兒來嘗試畫裝飾圖案。

(1)那這個圖案是用了那些線條和圖案組合成的呢?

(2)那誰來試試,這個圖案可以怎麼畫?

4.小結:今天,我們發現鯨魚身上的圖案不只是簡單的線條或者圖案了,而是把線條寶寶喝圖案寶寶組合在一起,畫出了好看的裝飾圖案。等會兒就請你們也來試試吧!

三、組織幼兒操作

1.提出操作要求:我們裝飾的圖案要整齊地排列在大鯨魚的身上纔好看哦!現在一起去裝飾吧!

活動反思:

本次線描畫活動難度有了較大的提高,雖然在活動中我已經示範講解了很多組合圖案的畫法,但是在幼兒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大多還只是用單一的線條或者單一的圖案進行裝飾,並不能將二者進行組合,因此我反思,接下來的特色活動中,對於這樣難度較大的組合活動可以先從模仿開始。

小百科:鯨分爲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不挑食、喜歡吃蔬菜的很高習慣。

2.通過認識蔬菜,發展幼兒類比推理能力。

3.認識幾種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徵,按使用部分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蔬菜分類

2.各種蔬菜(卡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活動“蔬菜超市”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我們每天都離不了蔬菜,多吃蔬菜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下“蔬菜超市”裏都有哪些菜。

二、展開

Ppt課件:蔬菜的分類

1.觀察感知,認識幾種常見蔬菜的外形特徵。

(1)這是什麼菜?它是什麼樣的?你還認識哪種菜?

和小夥伴說一說。

(2)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菜?

請說說它的樣子。

小結:這些能當菜吃的草本植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

2.討論推測,瞭解蔬菜的食用部分。

(1)這些蔬菜小朋友吃過嗎?

想一想吃的是蔬菜的哪一部分?

(2)觀察圖片,讓幼兒感知植物由根、莖、葉、果實組成,

我們吃的西紅柿是植物的果實。

(3)你還知道哪種蔬菜也是食用的果實?

小結:西紅柿吃的是植物的果實;

白菜吃的是植物的葉,

蘿蔔吃的是植物的根;

土豆吃的植物的莖,

菜花吃的是植物的花。

3.遊戲:看誰說的對

(1)一起說:教師舉起一種蔬菜(卡片),

請幼兒說出蔬菜的名字、食用的部分。

(2)個別說:擊鼓傳花,換到哪個小朋友就請哪個小朋友說。

4.蔬菜分類

玩法:每個幼兒手中有一種蔬菜(卡片),

老師按食用部分發指令,幼兒聽到後將手中的蔬菜送給老師。

三、結束

教師:你平時最喜歡吃什麼蔬菜,爲什麼?

小結:蔬菜營養豐富,小朋友平時不挑食,各種蔬菜搭配食用,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

教育幼兒要多吃蔬菜,不挑食,在自由參觀中自然結束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