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7篇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7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音階,學唱音階,並用跳音、附點、快與慢等節奏表現角色的不同情緒變化。

2、猜猜想想不同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藝術形象,能積極參與動作表現和節奏表現。

3、在藝術活動中學會共同合作和分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有房子有樓梯、小老鼠手偶、烏龜、小猴、熊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1、師(出示小老鼠)並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老鼠到森林去玩,發現有一間小房子,小房子裏有一個樓梯,小老鼠跳上去,樓梯就發出了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上行音階)

2、師繼續講故事:小老鼠轉身往回走,想聽聽是什麼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下行音階)

3、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往上走,再一起學學小老鼠往下走。(師帶幼兒一起邊唱邊玩遊戲兩遍)

二、在遊戲中瞭解音樂的不同性質。

1、師:小老鼠覺得這個樓梯太好玩了,他非常快地跳上去,跳下來,聽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了。(師彈跳音)

2、師:突然發生了一件事情,小老鼠摔下來了。(很快的下行音階)

3、師:小老鼠還想玩,可它的腳扭傷了。這時候小老鼠上樓梯,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附點)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走路一拐一拐,並唱一唱。

4、師:過了幾天,小老鼠又帶了幾個朋友一起來玩這個音樂樓梯,看看是誰?(出示烏龜、小猴、熊圖片),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樓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快和慢,輕和重)

三、學歌曲:小老鼠上樓梯。

1、教師示範。

2、幼兒一起跟唱。

3、邊唱邊學學小老鼠上樓梯的樣子。

創編歌曲,把歌曲中的小老鼠換成別的小動物,想一想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用不同的聲音速度來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打擊樂器表現樂曲的進行曲風格和雄壯有力的特點。

2、通過圖譜,幫助幼兒感受樂句的長短,以及音樂中的漸強和特強。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圖片:敵人、解放軍、工人、農民;圖形譜。

2、錄音機、磁帶。

3、紅、黃、綠三色小旗、紅、黃、綠三色手飾;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大鼓、鑔各一。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入場。

(在音樂《小海軍》的伴隨下,幼兒整齊、精神飽滿地進入室內入座,並複習歌舞)。

二、活動前談話。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剛纔你們表演的是誰?

海軍叔叔是幹什麼的呀?他們專門在哪裏消滅敵人?

假如敵人從地面上向我們進攻,你們說,應該派誰去比較好?

三、欣賞音樂,瞭解音樂的內容和背景。

(出示敵人的圖片)

師:就在剛纔,我得到情報,敵人馬上就要來了,而且他們這次果然要從地面上向我們發起進攻。

(出示解放軍圖片)

師:你們看,解放軍來了,他們揮舞着紅旗,組成了紅隊。我就是這場戰鬥的指揮官,現在我派出一名偵察員先去偵察,其餘的解放軍戰士馬上跟我進行預備演習,準備戰鬥,你們都是解放軍戰士。

師:現在指揮官問你們,在戰場上,每一個戰士一定要做到什麼?

師:那現在我就要求你們按照我的指示來操練。聽明白了沒有?

(出示基本圖形譜A)

師:看,這是我的口令,我數幾下,你們要大聲喊“嘿!”

這個表示什麼?(對約定俗成的重複符號進行鞏固練習)

1)師數數,幼兒在“嘿”處大聲喊。

2)幼兒自己數數,並在“嘿”處大聲喊。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數,用一根手指點節奏,並在“嘿”處大聲喊。(教師點圖形譜以作提醒。)

4)教師加快速度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數,並請幼兒跟教師 一樣用動作練習,並在“嘿”處大聲喊。

5)教師哼音樂,師生共同用手指在腿上練習走,並在“嘿”處拍腿。

師:練習得不錯,那麼,到了戰場上,假如指揮官沒有下達開槍的命令,你們能開槍嗎?

師:現在我要下達開槍的命令了,我用什麼來指揮?(出示紅旗)我在這邊甩,你們要朝這邊開槍,我朝那邊甩,你們要朝那邊開槍,我向前面甩,你們向前面射擊,明白了沒有?假如看到我的旗這樣甩,表示我們已經打勝仗了,就不要開槍了,就一起拍手歡呼,並大聲喊“嘿嘿嘿”。

1)教師喊口令,幼兒練習動作。並提問:我剛纔指揮你們開槍一共朝幾個方向?每個方向開幾槍?

2)師生一起喊口令,練習動作。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節拍,練習動作。

4)加快速度練習。

師:我們的練習已經沒有問題了,這時偵察員也回來了,並送來了情報:不好,這一次,敵人派出了大部隊,黑壓壓,一大羣。我們的解放軍叔叔人數明顯不夠,怎麼辦?就在這時,誰來了?

(出示工人叔叔圖片)

師:工人叔叔也加入了戰鬥,工人叔叔揮舞着綠旗,組成了綠隊。可是人數還是不夠,看,又有誰來了?

(出示農民伯伯的.圖片)

師:農民伯伯手中揮舞的是什麼顏色的旗,他們組成了什麼隊?

工人叔叔、解放軍叔叔、和農民伯伯都說到了戰場上,要先和敵人展開戰鬥。你們來幫幫我這個指揮官,應該派哪支隊伍先去,爲什麼?

(幼兒討論)

師:爲什麼?

(根據幼兒的意思來擺放圖形譜B)

師:(指圖講述):這就是我作爲指揮官指揮這場戰鬥的全部指揮方案。你們看,等一會兒,在我的指揮下,你們三支部隊,隨着我的口令,一起到前線,邊走邊喊“嘿”。準備打仗,注意在行走的時候,是不能開槍的。到了前線,由解放軍組成的紅隊在我的指揮下,先向敵人開槍射擊,注意方面不能出錯;然後,工人組成的綠隊和紅隊一起射擊,最後紅隊、綠隊和農民組成的黃隊一起射擊,直到把敵人全部消滅,並歡呼三聲結束。明白了沒有?

師:現在,你看一下自己的手背上,貼的是什麼顏色的標記,記住自己是什麼隊?我們馬上要出發了。點名:紅隊到齊沒有?綠隊到齊沒有?黃隊到齊沒有?

師:小手伸出來,在腿上走。

師:到前線了,現在看指揮射擊。

(教師用三色旗,來指揮)

師:現在指揮官不說話了,請你們只看指揮,去打仗。

(教師哼音樂,幼兒看教師指揮,完成動作)

師:偵察員報告,吳江的敵人已經被我們消滅了,可是蘇州還有,走我們去。(放音樂,教師指圖形譜,請幼兒完成動作練習。)

師:你們覺得剛纔我們去打仗時的音樂怎樣?

師:這場戰鬥是由工人、農民和解放軍三支部隊一起來完成的,所以我把剛纔在打仗時播放的音樂起個名字,就叫《工農兵聯合起來》,

(幼兒跟念)

四、樂器演奏。

師:現在工人叔叔、農民伯伯和解放軍叔叔聯合起來打了勝仗回來了,我們小朋友表演個節目給他們看,表演個打擊樂吧,好不好?

師:我這兒有三樣樂器,紅隊選什麼?綠隊選什麼?黃隊選什麼?

師: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1)拿樂器,聽教師的口令或哼音樂練習。

2)加快速度,看指揮,練習。

3)聽錄音,幼兒看指揮練習。

4)聽音樂,幼兒看幼兒指揮練習。

5)聽音樂兩遍,教師參與幼兒一起表演。

五、退場。

師:解放軍叔叔、工人叔叔和農民伯伯就在外面,我們拿着樂器帶外面去演奏給他們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於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於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嘗試着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並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着“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裏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迴“開”着“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裏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裏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裏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爲什麼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裏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裏邊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隨着農村的經濟的發展,馬路寬了,汽車多了,交通也更加方便了,於此同時,也隱藏着很大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十字路口和有紅綠燈的地方,農村的幼兒不是很熟悉。如何讓小班幼兒瞭解並遵守一些交通規則呢?在平日的教育活動中,我發覺,小班的幼兒很喜愛玩開汽車的遊戲,由此,我設計了這節課,不僅幼兒認識了紅綠燈,瞭解了簡單的交通規則,同時通過遊戲也使幼兒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活動目標】

1、 練習幼兒的平衡力和協調性。

2、 認識紅綠燈及簡單的交通規則。

3、 在發展、提高幼兒平衡能力的基礎上,延伸繞障礙物行走、爬行等動作技能的訓練。

  【活動準備】

汽車卡片一張、 平衡木、體操墊、障礙物、自制山洞、紅綠燈標記、水果卡片【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個遊戲。(教師出示汽車卡片貼在胸前)在遊戲中老師是汽車媽媽,小朋友就做媽媽的小汽車,我們一起去馬路上逛一逛,好不好?

(二) 進入課題幼兒跟着老師開汽車,一起進入活動場地。

“馬路上人真多,慢慢走。按喇叭,嘟嘟嘟~~~~~~~~”

“馬路上人不多,跑起來。按喇叭,滴滴滴~~~~~~~~”

1、出示紅燈師:“小汽車,快停下!”(帶領幼兒蹲下)師:“小汽車,爲什麼要停下?”(引導幼兒發現紅燈)小結:見到紅燈要停下來師帶領幼兒說:紅燈停2、出示綠燈師:“小汽車,開起來!”(帶領幼兒站起來)師:“小汽車,爲什麼能走了?”(引導幼兒發現綠燈)小結:看見綠燈繼續開師帶領幼兒說:綠燈行(三) 過小橋1、(來到平衡木 )“哎呀,小汽車。前面有座小橋,該怎麼辦呢?”

(過橋)2、過橋要注意安全,不能掉進小河裏(平衡木兩邊的體操墊),該怎麼過?

規則:雙手伸平,背挺直,眼睛看前面,一隻腳跟着一隻腳往前走。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過橋。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四) 繞障礙1、(來到障礙物 )“小汽車,前面的路不太好走呀,都是障礙,該怎麼辦呢?”

(繞着走)2、該怎麼過?

規則:從障礙物的面前繞到它的後面,一個一個地繞過去。

3、請一名幼兒嘗試,糾正錯誤。

4、大家一起繞過去。

教師帶頭,邊走邊說規則。

(五) 鑽山洞1、(來到山洞前 )“小汽車,前面到山洞了,我們過得去嗎?怎樣過?”

(能鑽過去)2、山洞真矮啊,要怎麼鑽?

規則:雙手、雙膝着地,一手向前,一條腿跟着動,動作循環。

3、請幼兒看着教師做一遍。

4、大家一起過山洞。

教師帶頭,邊爬邊說規則。

(六) 運水果1、“叮鈴鈴”電話響了,是誰來電話?

原來農場叔叔讓小汽車幫忙運水果,請幼兒將水果運去市場。

(主要是讓幼兒再次接觸和回味一下,剛纔我們所學的內容,再次出示紅綠燈。目的是讓幼兒再鞏固一下。)2、將水果卡片貼在幼兒背上,將開始的路程反過來在進行一遍:鑽山洞、繞障礙、過小橋。

(七) 慶祝會當小汽車把水果運到市場,農場叔叔爲了感謝小汽車,爲大家辦了個慶祝會,一起來跳跳歡樂操。

  【活動反思】

本次的體育活動《快樂的小汽車》重點訓練了小班幼兒的平衡性及動作的協調性。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由汽車媽媽帶着小汽車去馬路上逛一逛,到過小橋、繞障礙、鑽山洞,再到幫農場叔叔運水果,一系列自然、有趣的情境使得幼兒活動積極性非常高。孩子們聽着我的口令做出了相應的動作,並且很開心的一起做遊戲。不足之處便是,在交代動作規則時可能還是不夠通俗,幼兒並不能馬上聽明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跟着音樂節奏行進走,並樂於用肢體模仿小動物的特徵。

2、通過數數增強學習歌曲的興趣。

3、初步嘗試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猴子圖片五張;立體樹一棵(猴子以及食物可以在樹上活動);食物若干;cd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聽聽,走走”

1、音樂停頓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個別幼兒模仿,大家一起猜

3、音樂停頓時,大家一起區分模仿幼兒的動作。如,小烏龜和小青蛙,它們一個是四肢着地;另一個是蹲在地上,雙手撐地

4、老師模仿,幼兒猜(引出活動主角---猴子)

5、幼兒和老師一起模仿小猴子的動作

二、出示小猴和香蕉

1、欣賞歌曲“五隻猴子”

2、找找歌曲裏有什麼有趣的地方(藏着小動物和數字)

3、學習歌曲

4、通過動手操作增強學唱興趣(老師演示小猴子上樹摘香蕉或其他食物)

5、幼兒學唱歌曲(可以邀請幼兒去樹上掛小猴子喜歡的食物)

6、引出問題:“小猴還喜歡吃什麼?”(幫助幼兒分辨小猴子喜歡吃的水果那些是樹上或、草地或藤上的)

7、仿編歌詞練習

三、律動―猴子

小猴吃到了喜歡的水果,開心地跳舞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各種各樣的樂器。

2、學會用身體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發出的聲音奏出節奏音樂,並會將之匹配到當中。

3、感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體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音樂。

準備:

1、物質準備:磁帶《誰的聲音最好聽》;樂器:小鼓、小鑼、三角鐵、碰鈴、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臉盆、瓶子、杯、茶葉罐、鍋、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鏟子、碟、碗、湯匙、鑰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頭、小棒,大自然中各種樣的聲音錄音等。

2、知識準備:認識以上各種樂器,熟悉歌曲《誰的聲音最好聽》、《小紅帽》;熟悉節奏型:

活動過程:

一、以“樂器們要比賽誰的聲音最好聽”引題。

1、幼兒邊聽音樂邊想:有什麼樂器在比賽?這些樂器發出什麼聲音?加深幼兒對樂器及其聲音的認識。

2、幼兒模仿節奏:

二、尋找樂器:“小朋友覺得這些樂器的聲音好聽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樂器,那什麼叫樂器呢?”

1、介紹“樂器”的定義:凡是能夠發出好聽聲音的東西都叫樂器。

2、提示:身體樂器:手、腳、口、舌、牙齒、嘴等;周圍生活中的物品、聲音等。

3、幼兒自由尋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聲音記錄下來並模仿。

4、請幼兒說說找到了什麼樂器:身體樂器、生活樂器或是自然樂器?它們發出什麼聲音?指導幼兒將其記錄貼在節奏譜下。

三、配樂

1、幼兒用自己選定的樂器進行配樂,與同伴比一比誰的聲音最好聽。

2、請個別幼兒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配樂展示。

四、介紹身體上最好用的樂器--嗓子,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

五、遷移:請幼兒再自由選定一種樂器,併爲歌曲《小紅帽》伴奏。

教師引導幼兒將樂器進行合理的匹配之後進行合奏。

六、幼兒討論聽了這些樂器的合奏之後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能當樂器進行演奏。

七、自由活動:選自己喜歡的兒歌或歌曲將之與這些樂器進行匹配。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教學活動目標:

1、熟悉(熊與石頭人)歌曲的旋律, 理解歌詞內容, 跟唱歌曲, 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2、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熊與石頭人)的玩法, 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音磁帶,磁性黑板,粉筆,小熊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自由想象,想象模仿各種動物動作

引題,今天天氣真好,樹林裏面可熱鬧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你們聽聽什麼小動物來了?

幼兒辨別不同的音樂,愉快的按節奏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音樂停止後轉移座位坐向。

二,學唱新歌(熊與石頭人)

1,,樹林裏面真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往樹林走,想和小動物們一起做遊戲。他們邊走還邊唱歌呢,你們仔細聽他們唱了什麼?教師唱兩遍歌曲。

2,你們聽到歌裏唱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簡筆畫形式將歌曲內容畫在黑板上。如,小朋友說,小兔蹦蹦跳,教師就畫只小兔。

3,幼兒看着黑板上的列圖跟唱歌曲兩遍。

4,幼兒自編歌曲動作再唱一遍歌曲

三,初步學會遊戲(熊與石頭人)

1、教師講述遊戲的方法。並和幼兒一起創編動作。

2、教師扮熊進行遊戲一遍。”熊”出現以後小朋友都假裝成石頭人,自由做照型不動,熊可以用表情和動作去試驗石頭人是不是真的。

3、請幾名幼兒扮演熊,再玩遊戲兩遍。教師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四、幼兒自由結伴邊唱歌邊出活動室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