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4篇

本文已影響 2.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4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主動大方的參與遊戲活動,在互動交往中體驗探索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樂趣。

2、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分享、遊戲體驗、自主操作、提煉反思等多種形式,多通道感知發現並表達自己與別人的不一樣。

3、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聲音、外貌特徵以及興趣愛好方面跟別人不一樣,認同並喜歡自己,並有自尊、自信的表現。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自己的聲音、外形、愛好有初步認識,知道自己喜歡的事物。

教學具準備:PPT、背景音樂、眼罩一個、小鏡子若干、心形卡片人手一張、彩筆。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體驗不一樣的聲音。

1、孩子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禮物了,看看這是什麼?我們經常用它用來玩什麼遊戲呢?

(1)第一次遊戲請兩個小朋友玩遊戲。

——剛剛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他的聲音是怎樣的?

(教師迴應:感謝你們兩個參與這個遊戲,謝謝你認真傾聽了他的聲音,也謝謝你好聽的聲音。)

(2)第二次遊戲請全體男孩子蒙上眼睛猜一個女孩的聲音。

——你們聽到這個女孩的聲音是怎樣的呢?

(教師隨機採訪猜者和被猜者幼兒的感受,如:你們剛纔聽到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覺得自己的聲音跟剛剛***的聲音一樣嗎?)

(3)第三次遊戲請所有小朋友蒙上眼睛猜班上老師的聲音。

——老師的聲音跟我們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通過剛剛的遊戲,你們想到了什麼?

2、小結梳理: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跟別人不一樣的聲音,有的人聲音粗粗的,有的人聲音細細的,但是我們都能聽清楚他們的講話。

二、遊戲:鏡子裏的我,感受不一樣的外貌。

3、這是老師今天送給你們的第二個禮物,猜猜我們可以用鏡子玩什麼遊戲呢?

鼓勵幼兒兩兩結對照鏡子,找一找跟朋友長得不一樣的地方。(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結伴講述自己的發現。

——哪兩位朋友願意分享你們的發現?

——其他小朋友來看看,這兩個朋友還有哪裏長得不一樣?

(教師隨機採訪幼兒:你們找出來這麼多跟朋友長得不一樣的地方,你覺得自己哪裏長得最漂亮?)

4、梳理小結:原來我們的外貌也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我們都有很漂亮的地方,這些是爸爸媽媽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要好好珍惜愛護哦。

三、操作:我的愛好,分享不一樣的興趣。

——我們除了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外貌,我們還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呢?

(來看看龍老師帶給你們的第三樣禮物:出示畫面:我的愛好)——你們想不想知道龍老師的愛好?

——你們的愛好有哪些?

(後面的客人老師一定很想知道,那我們把自己的愛好畫下來,再去跟客人老師分享好嗎?)(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主創作,老師隨機採訪交流。

鼓勵幼兒下臺與客人老師主動大方的進行講述、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繪製的"我的愛好"卡片粘貼在背景牆上。

(我們一起看來看看小朋友們的愛好,都是一樣的嗎?有的小朋友的愛好雖然一樣,但是他們也用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今天我們玩了這麼多遊戲,你們明白了什麼?

四、集體分享:強化認識不一樣的我。

集體閱讀自制圖書《不一樣的我》:我跟別人有不一樣的聲音,我跟別人有不一樣外貌,我還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愛好。雖然我跟別人都不一樣,但是這就是我,不一樣的我,最棒的我!

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正因爲我們的不一樣,我們都有可能成爲他們當中的一個,我們的世界也會因爲不一樣的我們而變得更加精彩!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客人老師們,你們喜歡這些不一樣的孩子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初步學習好朋友的交往技能。

2、幼兒在表徵作品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較連貫的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特點愛好等,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3、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體驗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與幸福。

活動準備:

好朋友畫像若干、生活照片3張、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以猜朋友的遊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有好朋友嗎?我們來玩一個猜朋友的遊戲,好嗎?

2、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出謎面(介紹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是誰,好嗎?

(二)引導幼兒交流,初步激發幼兒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1、教師出示自己好朋友的畫像,向幼兒介紹好朋友的外貌特徵或愛好及特長,讓幼兒們猜一猜。並及時表揚鼓勵。

2、幼兒出示好朋友的畫像,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及愛好,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的瞭解。

(三)引導幼兒在感受、講述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義,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好朋友之間友愛、互助、謙讓的情感。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和他(她)成爲朋友的?

2、以交流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

(1)如果好朋友傷心難過了,你會怎麼做?

出示關心好朋友的生活照片,加深理解。

(2)請幼兒說說好朋友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出示幫助好朋友的生活照,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含義的理解。

(3)出示好朋友一起合作的生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

你和好朋友一起做過哪些事情?有沒有幫助過小朋友?

如果兩個人都想玩一個玩具,(或都想扮演一個遊戲角色),怎麼辦?

好朋友生氣了,你可以怎麼使好朋友高興起來呢?

3、兩個人怎樣做才能成爲好朋友?

師小結:喜歡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人會成爲好朋友。

(四)幼兒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拉拉勾》,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週末與好朋友相約去肯德基,一起參加"第二屆肯德基少兒繪畫大賽"的店慶活動。可以與好朋友合作繪畫,也可以獨立繪畫,一起參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目的:

1.認識超市的購物環境,瞭解超市購物的基本常識。

2.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角色扮演體驗交往的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準備:

1.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購物經驗。

2.有關超市的錄像。

3.共同收集、製作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及物品,如貨架、收款機、存包架、購物籃、工作服等。

過程:

活動一 認識超市

1.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幼兒嘗試獨立購買2元以內的學習用品。

2.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與購物經歷,交流對超市的印象,重點討論超市購物的優點(自選、省時、方便)。

3.放錄像,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超市購物的基本環節:存包一取籃一購物一付款一取包離開。

4.製作商品標籤,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超市購物的步驟以及物品陳列的特點。

教師指導重點:

1.讓家長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及意義,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2.傾聽和關注幼兒之間的談話,瞭解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確定錄像重點。

3.啓發幼兒大膽想像,以各種圖形或符號製作物品分類標誌,給幼兒充分想像、表達的機會。

活動二 創建超市

1.鼓勵幼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

2.引導幼兒根據自制的物品分類標誌,將所收集的材料分區分類擺放。

3.啓發幼兒分組討論、製作標價卡。

4.開展店名徵集活動,爲超市取個響亮好聽的名字。

教師指導重點:

1.教師參與收集活動,提倡廢物利用,以物代物。

2.引導幼兒互助合作,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如:怎樣佈置寄包處、收銀區、貨架,如何擺放物品才整齊美觀,價格標示是否合理,等等。

3.提示幼兒關注周圍超市的名字,與爸爸媽媽一起爲超市取一個響亮好聽的名字,並能講出店名的意義。

活動三 經營超市

1.幼兒通過競選及自薦,分別擔任經理、收銀員、導購員等工作。

2.超市開張營業,工作人員各就各位。部分幼兒扮演顧客,用自制的錢幣(每次不超過10元)購買商品。

3.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服務態度、不同的銷售方式所產生的不同結果,並以“出金點子”的方式想出有效的促銷策略,如特價銷售、買一送一等。

教師指導重點:

1.建議幼兒與父母一起了解超市的員工組成。

2.引導幼兒互換角色,以體驗工作人員的辛勞以及文明購物的重要。

活動四 改進超市

1.幼兒根據活動情況提出問題。如:沒設進口、出口通道,不便管理;部分人不愛惜商品;老人購物不方便;部分人希望能送貨上門,等等。

2.討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如:爲照顧老人而開闢優先付款區,爲滿足部分人購物方便而開辦電話、電腦訂購業務,並送貨上門。

3.嘗試將以上解決問題的方案付諸實踐。

教師指導重點:

及時引導幼兒圍繞關鍵問題進行討論,肯定其合理方案,並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本系列活動體現了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的特點,貫穿整個活動過程的是師幼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經驗的彼此分享以及隨處可見的互助與合作。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幼兒享受到了自主探索的樂趣。

①人人都是快樂的體驗者。成功的教育能使師幼雙方產生愉快的體驗。愉快,意味着師幼都實現了自己心中的目標;愉快,意味着師幼在相互發現和欣賞;愉快,預示着新一輪的合作即將開始。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始終與幼兒共同創設豐富的具有情境性的環境,並且引導幼兒以角色的身份積極參與活動,滿足自己的興趣和需要。

②人人都是主動的探索者。成功的教育應該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學習。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請教、實踐等多種途徑瞭解超市,獲取知識經驗。在收集物品材料的過程中,教師更是給予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和時間,讓幼兒大膽嘗試,創造性地利用各種廢舊物品製作電器、食品、飲料等超市商品,處處閃爍創造的火花。

③人人都是成功的表現者。成功的教育必定十分重視幼兒的經驗,包括過去的經驗、當前的經驗和未來的經驗。這一活動在關注每位幼兒經驗的基礎上,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活動準備:

故事、及圖片。

活動過程: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活動反思:

爲了培養幼兒從小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的愛心,讓幼兒從小就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如何關心他人,事事要多爲他人着想,以及讓孩子能體會到大自然的愛。

版本1小班語言《雲朵棉花糖》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反思小班創意美術《小螞蟻建新家》優質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圖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