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9篇

本文已影響 1.01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總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老師,我把溜溜球甩出去爲什麼它會回到我的手上?”“汽車突然剎車,我的身體爲什麼總是向前傾?”……生活中慣性無處不在,人們運用慣性的原理髮明瞭許多有用的娛樂玩具:過山車、蹦牀、鞦韆……

怎樣讓孩子們懂得和了解慣性的祕密及原理,在陽光和空氣充足的戶外場地上,孩子們“坐汽車”感受慣性、自己動手製作陀螺和旋轉的紙盤、操作溜溜球、木塊等活動來“找慣性”、通過做做玩玩發現問題,與老師和小夥伴一起“說慣性”。從而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激發幼兒自由探究的慾望和好奇心,萌發幼兒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決心。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生活中科學現象的慾望,滿足好奇心,萌發在活動中認真思考,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感受成功的快樂。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動用各種感官尋找答案,提高幼兒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感知慣性現象,懂得不受外力影響,任何物體都保持原狀不變。

三、活動準備:

1、場地:一樓戶外操坪,能感受慣性現象的體育器械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瓶蓋、小木棍、撲克牌、小木塊、釦子、免洗紙盤、衛生紙卷芯、

3、玩具車、溜溜球若干;

四、活動過程:

1、感受慣性:全體幼兒實地坐車感受開車、剎車帶來的身體變化;下車談感受:開車時我的身體怎麼變化?剎車時我的身體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初步瞭解什麼是慣性。

2、發現慣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往往在組織教學時,會感到孩子們的興趣不高,主動學習的慾望不強。《綱要》中明確中指出: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爲了創設一個讓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我爲幼兒營造了一個遊戲的情境空間,讓幼兒在“佈置超市”、“購買活動”等一系列操作、遊戲活動中主動獲得“5的加減法”的有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加減互逆的關係。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口編應用題,會正確書寫加減法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3、能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提前告訴幼兒設立貝貝玩具超市,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準備各種玩具。

2、和幼兒一起創設貝貝玩具超市(共分爲4塊,並貼有不同的與每組幼兒身上顏色相同的即時貼),帶有不同數字(圓點)的玩具40個,裝玩具的小盒每組5個(上面貼有數字5)。

3、供幼兒記錄的記錄卡40張(田字格)。

4、每人一個信封,裝有硬紙幣5個。

5、教師用的大展示板2張(田字格)。

6、泡沫墊20塊。

7、幼兒每5人爲一組,每組幼兒身上貼不同顏色的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與教師一起佈置貝貝玩具超市。激發幼兒收拾、整理的願望。

教師:“今天早上,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玩具,都貼上了價格標牌,現在我們一起把它佈置起來好嗎”

二、引導幼兒發現5的加法,並請幼兒記錄算式。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玩具身上有不同數字的粘貼。

教師:“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發現卡片上的數字和圓點數是相同的。

2、教師提出整理的要求:

※觀察每個盒上的大小、數字,引導幼兒瞭解每個盒裏只能放兩個玩具,它們身上的數字相加必須等於5。教師舉例:先拿一個數字是4的玩具放好,啓發幼兒說出再應該拿數字是幾的玩具(1)。

※請幼兒觀察小盒下面的記錄紙,教師邊啓發幼兒想一想應該怎樣寫加法算式記錄整理結果(41=5),邊出示寫好的算式。

※請幼兒觀察小筐上的即時貼顏色,告訴幼兒負責整理與自己身上即時貼顏色相同的區域。

※看哪組幼兒整理的快,記錄的準。

3、幼兒分組記錄,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及時記錄整理結果,並督促幼兒整理後馬上回位子坐好,鼓勵整理好的幼兒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記錄結果。

4、全部整理後,與幼兒一起檢查整理結果是否正確。

三、請各組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

1、教師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引導幼兒講講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換的規律。

2、鼓勵幼兒給玩具超市取個好聽的名字。

四、以買玩具的遊戲形式學習5的加法。

1、教師:“超市佈置好了,我要5元錢去買一個喜歡的玩具(拿出信封裏的5元錢),我買了一個4元錢的※※,還剩幾元錢?應該怎樣記錄?”教師出示範例5-4=1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裏面有幾元錢?請幼兒用手裏的5元錢到玩具城買喜歡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買一個玩具,並把自己花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也要向老師一樣記錄下來。

4、請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購買的玩具及記錄,老師同樣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引導幼兒理解加減互逆的規律。

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超市現已成爲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們所熟悉。爲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長的配合,帶來各類超市購買的物品,在讓幼兒動手佈置超市之前,讓他們參觀超市,孩子們的觀察力是豐富的,觀察到超市裏的貨物是分類擺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教具、學具準備:

1.5的分成ppt。

2.數字、點子、實物卡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遊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1、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師: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複習4的分成),咔嚓、咔嚓,火車開到了草原上,看,他們是誰啊?一共有幾隻小羊呢?小羊們在青青草原上玩累了,到這2個房子裏休息,你們會怎麼幫他們安排呢?

二、用數字記錄5的分合。

1、師生討論5的分成,老師記錄下來。

小結5一共有幾種分法。

師:5有幾種分法呢?對,5有4種分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下面我們來看分合號的兩邊,左邊的一部分和右邊的一部分,我們先來看左邊的一部分,你們發現它們有什麼規律,(不會提示1234),是按什麼順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就跟小朋友排隊,小個子在前面,大個子在後面一樣,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我們再看右邊是按什麼順序,從大到小的順序,小朋友記住了5的分成一共有4種分法。

2、鞏固5的分成。

師:我們一起來看5的分成,如果我們橫過看的話,你們能發現什麼?哪裏是一樣的?5分成4和1,只要交換位置5分成1和4,雖然交換位置但是分成是一樣的。老師寫5分成2和3,請小朋友快速的回答我,還可以怎麼分呢?5可以分成3和2。小朋友真棒,太聰明!

三、遊戲"找朋友",複習5的分成。

1、師:我們一起來玩個"找朋友"遊戲,老師這裏準備數字卡片、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等會兒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卡片,貼在身上,去找你對應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卡片和你的卡片合起來要是5,知道了沒有?數字卡片的小朋友找數字卡片,點子卡片的小朋友找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的小朋友找實物卡片。找到好朋友一定要看一看,你跟好朋友的卡片合起來是不是5。

2、找不一樣的好朋友,合起來是5。

3、小朋友還想不想玩呢,我們到外面一起去玩好不好?

  教學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能夠主動思考,能夠積極和老師配合活動,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2、幼兒在活動中能夠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將5進行各種各樣的分解。

3、幼兒對本次活動比較感興趣,能夠積極動手去操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初步學會統計的方法,以及在統計表中做統計記錄。

2、學習使用曲線圖來表示事物的變化過程,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培養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嘗試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環境:設置四個入口“玩具關”、“動物關”、“圖形關”、“顏色關”。地上畫有兩個大統計表。

2、統計表若干,鉛筆若干。

3、電腦課件,大空白記錄表1張,錄音機,磁帶。

4、骰子、保齡球、套圈、氣溫記錄表、飛標、鯊魚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引起興趣。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孫悟空的花果山裏玩呀?不過進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我們來問問孫悟空,怎樣才能進入花果山呢?

2、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

(1)配班教師扮演孫悟空,提出問題。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花果山做客。不過,想進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個入口,分別是“玩具關”、“圖形關”、“動物關”和“顏色關”,而每個關內都設有難題,小朋友把這些難題解決了,就可以進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剛纔孫悟空告訴老師,這些難題就是數一數圖形關裏面的圖形、動物關裏面的動物、玩具關裏面的玩具、顏色關裏面的顏色的數量有多少,然後用數字在表格上記錄好。看哪一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難題,進入花果山。

(3)幼兒合作操作。

3、小結:統計的概念

4、學習曲線圖的記錄方法。

(1)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2)幼兒第二次嘗試操作。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記錄表),探索擲骰子的記錄方法。

(3)教師小結操作情況。

(4)學習曲線圖的記錄方法。

A、示範記錄孫悟空擲骰子的變化過程。

(幼兒看課件,教師在大空白表格上示範記錄。)

B、引導幼兒小結記錄的步驟。

(5)幼兒第三次嘗試操作。

幼兒分組操作:猜拳、擲骰子、打保齡球、記氣溫、圈套、擲飛標、按鯊魚牙。

(6)教師小結操作情況。

5、遊戲:會跳舞的曲線圖。

幼兒戴上頭飾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站好,組成曲線圖聽音樂跳舞。

6、聽音樂出場。

小朋友,天黑了,我們要回家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案前言:新的一年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大家瞭解新年的來歷和意義嗎?作爲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大家又瞭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這次的.幼兒園教案讓大家瞭解什麼是“春節”。

教案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瞭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並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教案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爲什麼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麼不同?爲什麼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佈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什麼是“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能積極主動參與欣賞並表現天安門的活動,按要求對天安門進行添畫並均勻塗色,感受天安門城樓雄偉壯麗的景象。

2.熱愛天安門、熱愛北京、熱愛祖國。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知道天安門城樓在北京,瞭解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曲磁帶,教學掛圖“天安門”。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天安門掛圖。教師:這上面是什麼?它在中國的什麼地方?幼兒議論回答。

2.引導幼兒欣賞天安門的造型結構合色彩。

(1)複習兒歌:天安門

(2)引導幼兒欣賞天安門的造型。教師:剛纔我們一起復習了兒歌:天安門,現在請大家再來看一看天安門城樓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天安門城樓宏偉高大,底層有大門,中間的門高大些,兩邊各有兩個矮些的門。樓上有柱子,掛着紅燈籠,門樓兩邊還插有紅旗。屋頂上鋪着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的屋角伸出並向上翹起。

(2)引導幼兒欣賞天安門的色彩。

3.引導幼兒學畫天安門並進行添畫活動。

(1)。老師邊講邊示範繪畫天安門,畫好天安門輪廓後,請幼兒觀察,這幅“天安門”圖裏少了什麼?應該怎麼辦?

(2)。示範添畫“天安門”,並講解添畫步驟。

(3)。幼兒添畫天安門,鼓勵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自己繪畫天安門。老師巡視指導。表揚畫的好的幼兒。

4.欣賞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將天安門圖片佈置在結構角,啓幼兒搭建天安門。

2.讓幼兒學畫天安門。

活動反思:

因爲我們班幼兒平均年齡比較小,而且今年增添了很多新生,他們在繪畫方面發展較慢,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了活動目標,但因爲我對很多幼兒降低了活動目標,導致一些應該能自己獨立繪畫天安門的幼兒也選擇了添畫天安門,對這些幼兒的指導還要加強。區域活動的時候,我可以再對這些幼兒加強目標,提高要求,請他們獨立繪畫天安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熊的行爲特點。使他們懂得每個人都有 自己的長處,都能找到發揮作用的地方。

2.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將自己的行爲與小熊作比較。

3. 擴展幼兒的想象,爲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

4. 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理解故事內容。

音樂CD、幼兒用書。

重點難點:

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慢慢吞的小熊》內容

1.由談話引出主題

“聽了這個題目,你覺得故事講的是什麼?”

2.故事題目的由來

二、欣賞故事《慢吞吞的小熊》

1.理解故事中小熊的形象

“故事中的小熊是怎麼樣的小熊?”

2.小熊慢吞吞的理由

“它爲什麼會做什麼事都慢吞吞的?”

三、助幼兒理解故事發展的線索。可以這樣提問:

小熊先後找了哪幾樣工作?(開冰淇淋`店,開圍巾店,當主持人,開火車,開壓路機。)

請小朋友學着做一做。老師講故事中的語言,提示幼兒變換動作。

四、助幼兒理解爲什麼小熊把開壓路機這份工作做得很好,除了開壓路機,還有什麼工作也適合小熊幹。

在這一環節中,只要幼兒把這一種需要認真、細緻而不必太受時間約束的工作說即可,如清潔工、割草、油漆匠、考古等。此環節不要展開。

五、對比自己

1.討論如何改善小熊慢吞吞的習慣

“怎麼幫助小熊改正慢吞吞的壞習慣呢?”

2.對比自己是否也像小熊

“你也像小熊這樣慢吞吞的嗎?”

活動反思:

活動環節還是很合理的,我的提問也是緊追孩子,讓孩子的思維得到充分的鍛鍊。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沒有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幼兒的理解分析能力還不夠,同時應該準備動畫讓幼兒觀看,這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也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也可以讓幼兒以表演的形式來理解這一課題,這樣效果應該會更好。

總得來說,這節課目標還是達到了,小朋友們在操作的過程中非常熱情。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快樂感、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情感交流需要、積累各種豐富經驗,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努力地完善自己,上好每節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課時目標:

1、複習鞏固複韻母ie üe,學習特殊韻母er。

2、能掌握ü上兩點的省略規則。

3、能夠看圖說話,根據音節拼讀詞語和句子。

4、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5、認識“家、飛、機、有、兒、河、入、校”8個生字,並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6、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7、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老師讀音節,說說韻母是什麼,是第幾聲。

寫 xiě 謝 xiè 雪 xuě 學 xué 耳 ěr

2、找整體認讀音節。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學生找整體認讀音節,並領讀一遍。

3、拼讀音節。

(二)拼讀üe構成的音節,使學生掌握ü上去點的規則。

1、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 (複習j q x碰上ü,兩點

省略規則。)

2、練習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聲,並組詞。

lüè(掠起) lüè(簡略) nüè()

juē(撅起) jué(感覺) qué(瘸子) juè(倔強)

(三)教學特殊韻母er。

1、出示插圖,這是什麼?(這是耳朵。)

2、教師範讀er,出示特殊韻母er,講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複韻母,它發音時舌頭要往上卷。

3、讀er,練習er的四聲。 ér(兒童) ěr(耳朵) èr(第二)

小結:er發音時舌頭往上卷,是個捲舌音。它只能單獨做音節,不和聲母相拼,用法很特別,所以叫它“特殊韻母”。

(四)鞏固練習。

1、比一比,讀一讀。

ie-----ei ei------er iu-------ui ie-------üe

2、讀一讀,用音節口頭組詞。

yē椰子 yé爺爺 yě田野 yè樹葉

ér兒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3、遊戲:“看誰聽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複韻母卡片,老師找一位同學讀韻母,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五)看圖拼讀音節。

1、看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他們在幹什麼?你能看圖說幾句話嗎?

2、拼拼讀讀圖中的音節,你能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

3、拼拼讀讀圖下面的音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連成句子讀一讀,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六)拼讀兒歌。

1、出示兒歌《月兒彎彎》,請學生自己試着拼讀,你讀懂了什麼?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做小老師帶着大家讀一讀。

3、教師帶讀紅色的音節。(範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4、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爲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你知道還有什麼是彎彎的?你也能來編一句兒歌嗎?(什麼彎彎怎麼樣。)

6、課後能夠背誦兒歌。

(七)認生字。

1、卡片抽讀認過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飛、機、有、兒、河、入、校。這些生字你認識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不認識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能把它們記住?

3、擴詞練習,誰能給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鞏固練習。

跟錄音讀課文,試着背誦兒歌。

(九)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以及磁化現象。

2.探索磁鐵吸起非鐵製品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1.長條形、馬蹄形磁鐵各一塊;回形針、小鐵片、鐵釘、鞋釦、鐵夾子等小型鐵製品;積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鐵製品;鐵絲、毛線繩等輔助材料。

2.每組兩個盤子。其中一個將鐵製品和非鐵製品混合放在一起。

活動過程: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

(1)出示磁鐵,請幼兒說一說它的名字,有什麼本領。

(2)請幼兒操作磁鐵,看看磁鐵能吸起盤子裏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兩個種類,分別放進兩個盤子裏。

(3)請幼兒用磁鐵在活動室操作,看看磁鐵還能吸起室內哪些物品。

: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製品。

  2.再次操作,請幼兒探索如何用磁鐵吸住非鐵製品。

(1)請幼兒想辦法用磁鐵把剛纔吸不起來的東西重新吸起來,如用曲別針別住紙張,紙就能被附帶吸起來。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鐵吸鐵釘,看誰吸的多,感受磁化現象。

(1)請幼兒比一比,用磁鐵一個連一個吸住鐵釘,看能吸住多少個,比一比誰吸的最多。

(2)用磁鐵吸回形針,一個一個連續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鐵試一試,看吸起來的鐵釘和回形針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4.請幼兒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看看會怎樣,感知磁鐵正負極相吸相斥的現象。

  5.引導幼兒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反思: 本節科學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活動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到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製品。在操作中,幼兒自由探索出了怎樣用磁鐵吸住非鐵製品。如用曲別針別住紙張,紙就能被附帶吸起來。在用磁鐵吸鐵過程中,讓幼兒感受到了磁化現象,在動手實驗中感知到磁鐵正負極相吸相斥的想象。用磁鐵一個連一個吸鐵釘,幼兒感受到磁化現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