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

本文已影響 2.14W人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對線有很大的興趣,爲了使幼兒知道更多線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兒的身體動作的發展較快,故設計此創編舞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及歌詞內容,邊唱歌邊按歌詞合拍地繞線,拉線,釘鞋等動作。

2、藉助修鞋的經驗及歌詞情境,自己創編動作。

3、體驗鞋匠勞動時的愉快心情,並瞭解線的用途。

  活動準備:

錄像機、錄像帶《老鞋匠的故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柳樹姑娘》進入活動室。

二、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 做拍手、拍腳、拍肩的動作,感受音樂 的旋律和節奏,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三、看錄像《老鞋匠的故事》,讓幼兒感受鞋匠師傅勞動時的愉快心情,知道線的用途。

四、聽音樂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願大膽地表現繞線、拉線的動作。

2、將幼兒編的動作與老師編的動作串起來,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

3、引導幼兒在前奏是迅速找一個同伴,在音樂開始時面對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複習音樂遊戲《擡花轎》,並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一、作品

遊戲玩法建議

1、點兵點將遊戲中儘量讓每個幼兒有遊戲的機會。

2、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遊戲形式逐漸遞增,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準備】

1、草帽17頂、老爺爺的裝扮一套、帶繩子的塑料筐兩個。

2、聽過故事《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感受黃梅戲的曲調風格,體會其中的詼諧和幽默。

2、嘗試根據情節、角色創編動作幫助理解記和憶歌詞。

3、樂於參加戲劇表演,注意在遊戲的過程中不要擁擠。

【活動過程】

1、欣賞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導入課題。

(l)教師:你們聽過黃梅戲嗎?黃梅戲是安徽的一種地方戲曲。

(2)教師完整地表演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幼兒欣賞。

2、初步熟悉歌詞,理解戲曲內容,瞭解戲中角色。

(1)教師:戲曲裏表演的是什麼故事?

(2)教師再次完整演唱並提出要求。

教師:戲曲裏有哪些角色?他們怎麼唱的?

3、幼兒初步學習戲曲中的對唱部分。

(1)教師:老爺爺做了哪些動作?他爲什麼要這樣做?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幼兒回憶戲曲中的爺爺角色唱段並學唱。

(2)教師:小猴子怎麼學樣的?師生互動,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3)遊戲“草帽在哪裏”。

以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多人的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捏對唱部分,注意根據幼兒的掌握情移時調整速度和韻味。

4、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黃梅戲《新猴子學樣》。

5、師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戲曲,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大膽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兒進行黃梅戲表演唱。

教師:小猴子怎樣發現草帽的?他們說了什麼?

幼兒學說黃梅戲中的說白,並學唱戲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遊戲內容:啓發幼兒最後不再學樣,改變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遊戲興趣。

大班音樂韻律教案:遇見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課前準備

第二課時呈現。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歌曲欣賞中,嘗試領唱與合唱的表現形式。

2、感受歌曲鏗鏘激昂的氣勢,大膽創編動作。

3、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並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播放好漢歌伴奏,帶領幼兒入場後音樂停止)。

2、觀看第一段視頻,引導幼兒尋找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3、觀看《好漢歌》ppt 1,和幼兒共同探討好漢,瞭解幼兒的原有經驗爲幼兒理解和表現好漢做準備。

(l)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好漢呢?(幼兒自由回答)

(2)觀看好漢出場。(播放pptl)

(3)引導幼兒學好漢。(教師請幼兒模仿看到的英雄的動作並簡單點評好漢的動作、眼神等。)

(4)播放好漢歌,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歌曲,教師指導)

(5)啓發幼兒想出生活中平凡的好漢。(播放ppt2)

(6)教師與幼兒討論當好漢的條件。

4、教師與幼兒一起表現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嘗試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來表現煮麪條的情景。

2、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 圍裙 白紙 圖片 磁鐵 記號筆 勺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二、觀看視頻,掌握煮麪條時麪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麪條嗎?誰能告訴我煮麪條時需要做些什麼事情?

2、幼兒觀看視頻,說一說麪條的變化。

——老師這裏有一段關於煮麪條的小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邊請小朋友思考一個問題:麪條在煮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變化?(沒有煮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放到鍋裏後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3、教師總結麪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段落,區分麪條的三個不同時期。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段落。

——小麪條在鍋裏扭動,翻滾,就像是在跳舞,爲了讓小麪條舞動地更加優美,老師給它配上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共分了幾段?

2、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教師用線條畫出音樂段落。

3、教師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將圖片與音樂一一對應。

——老師這裏有三碗麪條,分別對應上面的三段音樂,誰能幫我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音樂下邊去?

四、嘗試創編誇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麪條的變化。

1、請個別幼兒創編麪條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動作。

——現在我們把自己都變成一根根麪條,我們要來煮麪條了,誰能用動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麪條是怎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創編麪條煮軟時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表現麪條煮好時的動作。

4、請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

五、遊戲:我是快樂的小麪條。

1、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小麪條,教師介紹遊戲規則。

——小朋友們看,我們的教室中間有一個大圓,就是一口大鍋,旁邊有兩個小圓,是盤子,現在我來扮演廚師,你們就是小麪條,第一段音樂麪條沒有下鍋的時候,小麪條都在鍋邊站着;第二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小麪條都要跳進鍋裏跳舞;當我關火拍手說“麪條煮好了”的時候,小麪條們就要像木頭人一樣擺個造型一動也不能動了。我看哪根小麪條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點他一下,這根小麪條就要跳到旁邊的盤子裏去,好不好?

2、師生共同遊戲。

3、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重新遊戲。

4、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這麼普通的麪條被你們表演的這麼好,看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現在請小麪條們排好隊,我們要去其他班的小夥伴們煮麪條吃嘍!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倒的音樂遊戲教育模式是:教師放音樂請幼兒欣賞,然後教動作並告訴遊戲規則,孩子根據教師所說的遊戲規則進行遊戲,一遍又一遍的玩,直到孩子“學會”爲止,既枯燥又沒興趣,而且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爲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

由此,我選擇了一節音樂欣賞活動《麪條舞》,想通過這個活動給幼兒一個舞臺,讓她們將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遊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遊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遊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選擇本次活動的時候,我還注重了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是幼兒熟悉的並且是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並充分抓住孩子愛遊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並理解音樂的性質,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引導孩子一起回憶麪條下水、麪條煮沸後的變化,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分段欣賞、熟悉音樂,在幼兒掌握了節奏後,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創編動作。孩子們一邊聽着音樂,一邊歡快地做着各種有力的、柔軟的和快速纏繞的動作。有的微微張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頭、肩、腰都在輕輕的扭動,動作很優美;有的雙手抱肩轉起了圈;有的雙手放在身後,慢慢地轉了起來……孩子們的創意令我吃驚和欣喜,韻律活動達到了高潮!那一刻,他們彷彿真的變成了一根根小麪條,那麼投入,那樣充滿激情地舞蹈着。

活動中的每一環節似乎都是在"玩",然而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到了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只有這種身心完全釋放的活動,纔是幼兒需要的,也只有在這裏,孩子纔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誦歌謠,感受淄博地方童謠的趣味、詼諧。

2、初步感受語言的速度和力度變化,養成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3、在音樂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反應力、控制力,以及肢體的協調、配合能力。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對哈巴狗、集市、串鈴、大鼓已經熟悉,知道串鈴使用規則。

2、幼兒坐半圓,中間空開分成兩組。

3、小狗手偶、樂器串鈴、大鼓、樂曲伴奏、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問好和熱身遊戲。

1、問好歌《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小朋友,你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它是誰?讓我們來跟小狗問聲好吧!(拿手偶問好,唱問好歌)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2、認識遊戲

來我們互相認識一下!——耶!(對拍手,培養幼兒自信)

二、重點教學部分:

1、教師有節奏的示範朗誦童謠

(1)今天小狗要去幹什麼呢?你來聽——(慢說)小巴狗,帶鈴鐺,崗啷崗啷到集上,打個滾,點點頭,給仨包子兩塊糖。(手偶表演)

(2)我們的小狗今天去幹什麼了?它戴着什麼去的?它是怎樣討好小主人的?小主人給它買了什麼好吃的?

(3)再次手偶表演連說兩遍。

2、幼兒學說童謠,在趣味學說中感受速度和力度的變化。

(1)我們一起來說!(拍手拍腿一個八拍再說,連說兩遍)

小巴狗/帶鈴鐺,/崗啷崗啷/到集上,/打個滾/點點頭/給仨包子/兩塊糖/

(2)小聲說兩遍,注意眼神交流,提示幼兒音量變小。

(3)默說一遍,誇大眼神和嘴形交流。

(4)變大聲說一遍。

(5)變快速說一遍。

3、玩傳小鈴遊戲,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反應力及身體的協調配合能力。

(1)小朋友的童謠說得真好聽呀,小狗高興地連脖子上的小鈴鐺都摘下來了,它想要送給小朋友們一起玩!那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傳小鈴的遊戲好不好!

(2)老師來放音樂,請小朋友來傳小鈴,當音樂停的時候,小鈴鐺傳到了誰的手裏,誰就站起來爲大家朗誦一遍《小巴狗,戴鈴鐺》的童謠,好不好!(三遍)

(3)小朋友們剛纔傳的都很好,那現在我要增加難度了。小朋友們聽着音樂傳小鈴,可當聽到我連敲三下大鼓的時候,你就要馬上改變傳遞的方向。比如說本來你朝這邊傳,可一聽到敲鼓,你就要往回傳了,聽明白了嗎?我們來試一下!(不帶音樂試一遍)

(4)非常好,那準備好了忙,遊戲正式開始!(多玩幾次,注意照顧到邊上傳不過去的小朋友)

4、使用串鈴爲童謠即興伴奏。

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呀,小狗決定,現在要每人送你們一個小串鈴!搖搖、晃晃,好不好聽!現在讓我們用小串鈴來爲這首童謠伴奏吧!讓我們一邊說,一邊來演奏。(先搖四下,卡上節奏,再說童謠三遍)

三、結束部分:放鬆音樂遊戲

小巴狗吃飽了,玩累了,小巴狗要休息了!鋼琴彈唱《小巴狗,戴鈴鐺》(也可欣賞搖籃曲),幼兒選擇放鬆的姿勢,閉上眼睛休息。

小巴狗睡醒了,要回家了,我們一起跟小巴狗說再見吧!

(唱再見歌下課,拿小狗手偶一一與小朋友對拍手)

Let’s sing good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good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爲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經常幾個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動,根據幼兒的喜歡開設這節音樂課,讓幼兒體會媽媽對寶寶的愛。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優美恬靜的旋律和親切深情的情感,體會其中包含的媽媽對寶寶的愛。

2、學習用輕柔的連貫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教學重點、難點

孩子能夠用優美的聲音進行演唱,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夜景圖一張

2、課件

活動過程

1、複習舞蹈《快樂的小豬》,調動幼兒愉快的情緒。

2、欣賞《搖籃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質。

剛纔小朋友們跳的《快樂小豬》真好看,你們跳《快樂小豬》時是什麼心情呀?(快樂,高興)

噓:小朋友們聽,誰在睡覺呢?

出示課件

小寶寶在睡覺呢!小寶寶睡覺時要聽到我們這麼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覺的時候應該聽什麼樣的音樂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睡覺時應該聽悠美的,恬靜的,舒緩的音樂。

應該聽《搖籃曲》

幼兒欣賞《搖籃曲》,出示夜景圖。

小結: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爲一拍,每小節四拍,它的強弱規律是強

弱 次強 弱

3、幼兒學唱歌曲《搖籃曲》

請幼兒跟教師完整學說歌詞一遍,跟着節奏說歌詞一遍。

完整學唱歌曲,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小結: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搖籃曲》,其實《搖籃曲》不止是這一首,還有許多風格不同的《搖籃曲》,非常非常好聽,小朋友想聽嗎?

5、音樂欣賞東北民歌《搖籃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欣賞感知《搖籃曲》。

改進:第一次範唱時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靜的聽能記住歌詞,帶要求聽。

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於兒歌中。

2、瞭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徵,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並進行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FLASH《五隻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只、節奏卡、評比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裏?喜歡做什麼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麼叫的?

1)小青蛙怎麼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隻小青蛙》

1、看FLASH

兒歌中唱了什麼?

2、學念兒歌

幼兒跟念兒歌幾遍。其中最後兩句師生對念

師:岸上的青蛙剩幾隻?

幼:………………X只。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XX XX│X—— │XX XX│X——│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隻?(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隻?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願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遊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佈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餘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爲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纔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裏?)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爲你們積極地參與了遊戲,老師爲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快樂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歌詞的內容是幼兒喜歡並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讓幼兒瞭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徵,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促使幼兒喜歡並樂意念兒歌,兒歌的學與說中加上了一定的節奏

1、爲了讓幼兒掌握兒歌中所要涉及的節奏,我請幼兒先模仿小青蛙的叫聲,運用不同的節奏型來練習,

如:X X X X︱X X︱ 呱呱 呱呱 呱 呱

2、在此基礎上將兒歌的內容與相應的節奏配起來,幼兒既理解兒歌的內容,又使幼兒有韻律、有節奏地念兒歌,對此產生興趣。

三、創編、仿編應用題運用於兒歌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1、大班的孩子有着豐富的想象力,創造的慾望比較強烈,他們所需的知識已經不再侷限於單純的模仿和學說。在這活動中,我將難點與重點放在引導幼兒創編應用題,並仿編兒歌上。

2、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要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實際意義,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數量的關係。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對他們來說,10以內數的加法較簡單,而10以內數的減法還有一定的難度。兒歌中的內容融進了應用題,孩子們可以邊念兒歌邊做應用題,這給孩子又增加了朗讀的興趣。使孩子在吟誦兒歌的同時又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結合兒歌中的相應內容,仿編10以內數的減法,並將它運用於工整的兒歌中,對於孩子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正是這一挑戰性激起了幼兒更多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的積極性。

3、在幼兒創編部分,我注重運用多種形式,首先由老師出題,幼兒回答。接着由個別幼兒操作,其餘幼兒問與答。最後請幼兒扮作小青蛙,既要編應用題,又要參與表演。這樣層層遞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大班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逐漸增強,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在活動的表演遊戲部分,充分地讓幼兒自主表演,給予了幼兒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機會。在此環節中,幼兒創編應用題與表演都需要合作協商進行。而最後開展評比時,又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與相互欣賞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設想:

聲音的長短是通過一些音樂活動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我認爲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到:音樂與律動的結合、音樂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不僅有利於音樂教學的完成,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鍛鍊兒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兒童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好辦法。

在教學本課時,先播放動物嬉戲的錄象,讓兒童通過看、聽、模仿他們的聲音和動作,初步感受聲音是有長有短的。在此基礎上,讓兒童進行二聲部、三聲部的組合練習,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然後讓兒童用“×—、×、××”這三個節奏型說話,培養兒童創造節奏的能力。最後播放一段2/4拍音樂,讓兒童用打擊樂器或肢體語言表現本歌曲中的“×—、×、××”。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讓兒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2.會用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器,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表現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讓兒童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兒童穩定的節奏感。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藉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聽一聽、仿一仿

1.課件呈現動物嬉戲的錄象。

要求:欣賞完後,讓兒童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模仿一下。

【通過欣賞兒童喜歡的各種小動物,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2.讓兒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動物的聲音和形態。

(1)指聲表演。

(2)集體表演。

【給兒童模仿的空間,是讓他們參與學習的過程。首先,調動了兒童自主探索的慾望,其次,讓兒童瞭解到各種動物發出的'聲音是有長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

3.整理兒童在錄象中收集到的聲音,如:

小鴨:嘎嘎小貓;喵—小狗:汪汪汪

小雞:嘰嘰嘰嘰青蛙:呱—小羊:咩咩……

4.兒童用不同方式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比一比,誰表現的方式多。

【在活動中,兒童的表現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聲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腳④體態律動(跳躍、跑跑、走、舞蹈動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讀譜法……】

二、談一談、議一議、仿一仿

1.讓兒童收集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和動作。

2.兒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聲音和動作:

泉水:叮咚

火車:嗚…嗚…卡嚓卡嚓

大鐘:當—

汽車:嘀—

鬧鐘:嘀嗒嘀嗒

牛:哞—

老鼠:吱吱吱吱

心臟跳動:咚咚

釘釘子:叮噹叮噹

獅子:吼—

小兔:蹦蹦跳

【通過收集自己所熟悉的聲音或動作,並按節奏模仿出來,進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

3.節奏組合表演

(1)師引導:誰能用剛纔收集的火車的聲音來表演火車開來的聲音?

(2)兒童自由組合表演,教師給予指導。

(3)請表演好的兒童表演展示給大家看,並給予獎勵。

鳴笛聲‖嗚嗚︱嗚嗚︱嗚嗚︱

車輪聲‖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

【獎勵提高了兒童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4.以小組爲單位,邊聽《火車開了》邊模仿鳴笛聲和車輪聲。(可以用聲音,也可以律動)

5.兒童分小組合作表演其他聲音和動作的組合,教師指導。

(兒童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裏》,既培養了兒童穩定的節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動物園裏》,爲下一節教學這首歌曲奠定了基礎。)

①小鴨:嘎嘎小雞:嘰嘰嘰嘰

②錘子:咚咚釘釘子:叮噹叮噹

……

6.教師引導兒童由二聲部逐漸過渡到三聲部:

①小貓:喵—小羊:咩咩老鼠:吱吱吱吱

②大鐘:當—鈴聲:叮呤鬧鐘:嘀嗒嘀嗒

③風:呼—泉水:叮咚樹葉:嘩啦嘩啦

④獅子:吼—青蛙:呱呱小兔:蹦蹦跳跳

……

7.分組表演,比一比,哪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種類多,節奏穩定。評獎激勵,自評、互評。

(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裏》)

【通過實踐活動,讓兒童親身體驗了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這樣,不僅兒童學得輕鬆,而且培養了兒童的合作能力。】

三、創造節奏。

1.用“×—、×、××”三個節奏型說話。

(1)師示範:小白兔︱跳跳跳︱

(2)兒童創造:如:

①老師︱早上好︱

②小妹妹︱真漂亮│

③哎—︱你在︱哪裏︱

④趙麗君│……

比一比,誰創造的有新意。

【語言本身就有生動、豐富而美妙的節奏,結合語言,提取節奏對兒童來說易於理解,易於掌握。】

2.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演奏“×—、×、××”

(1)認識打擊樂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

(2)讓兒童嘗試演奏,瞭解其音色,同時教師規範其演奏姿勢。

(3)嘗試用打擊樂演奏前面所創編的節奏。

3.播放《在動物園裏》,兒童用打擊樂演奏歌曲中的“×—、×、××”節奏,也可律動,如:跑跑走,或蹦蹦停、拍手等。

【用打擊樂表現“×—、×、××”,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兒童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能力。】

四、在兒童的歡呼聲中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兒童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反思這節課,做到了以下幾方面:

1.師生關係平等和諧。

教師以與兒童平等的身份參加活動,通過引導,發揮主導作用,和兒童共同探索知識,和他們親切交流。在這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兒童敢於大膽探索創新,敢於大膽表現自己。比如:讓兒童收集自己所聽到的聲音,並模仿,他們都積極開動腦筋,爭先恐後地向大家展示。

這樣,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另一方面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創新能力。

2.讓兒童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

奧爾夫認爲:元素性音樂教育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人們不是作爲聽衆,而是參與者。讓兒童收集自己熟悉的聲音,通過自己的各種器官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並用自己的語言去創編節奏,讓兒童瞭解到,原來動物的叫聲有節奏,我們的語言也有節奏,從而把複雜而枯燥的節奏變得簡單而有趣。這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輕鬆地獲得音樂知識。

3.變“枯燥”的知識傳授爲“有趣”的知識探索。

如果用傳統地教學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訴兒童“×—、×、××”節奏型的名稱和時值。實踐證明,兒童對這種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方法毫無興趣。但這節課是讓兒童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種聲音和動作,並應用“×—、×、××”這三個節奏型說話,然後從聲音中、動作中、語言中形成“×—、×、××”的節奏概念。這樣,既激活了兒童的思維,調動了兒童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積極性,體驗了獲得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兒童創造節奏和感受節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趣味教學,讓兒童感受到音樂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學習音樂理論是件簡單而有趣的事。

4.培養了兒童的創造能力。

在教學中,無論是讀節奏還是用體態律動表現節奏,或是創編節奏,都注重激發兒童的即興發揮能力和想象力,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本人將拓寬自己的視野,拓寬兒童的思維,將課改精神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末。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運用多種形式練習穩定的節奏感,初步培養幼兒的多聲部協調配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撲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條(自制,以便將幼兒創作出的節奏卡片展示出來)。

2.金屬類(三角鐵、碰鐘等)、木製類(雙響筒、響板等)、散響類(串鈴、鈴圈等)、鼓類4類樂器與幼兒人數相等,分類擺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動室內擺成半圓。

3.金屬類、木製類、散響類、鼓類打擊樂器卡片4張,磁板1塊。

4.錄音機,《老友進行曲》、《鈴兒響叮噹》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聽《老友進行曲》,一個跟一個走進活動室,按順序坐在小椅子上,隨音樂拍手。

教師在幼兒面前的地上擺8張背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白卡片),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教師從左到右指卡片,幼兒看教師指揮打拍節。(教師注意在指揮這8拍時,正好與《老友進行曲》的一個樂句合拍。)

幼兒節奏拍穩定後,教師任意將一張白卡片翻過來(正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花卡片),表示拍到這一張時空拍。

如: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

教師可任意改變花卡片位置,同時點指卡片指揮幼兒拍節奏,遊戲玩到《老友進行曲》結束。

2.提問:剛纔玩的花卡片、白卡片遊戲還可以怎麼玩?

(1)花卡片代表一個字,白卡片代表一個字。

如: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

叮叮噹叮 噹噹叮叮

(2)花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白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即聲勢)。

如: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拍)

3.請幼兒擺卡片設計語音和身體聲勢。

幼兒分4組圍坐,每組發8張牌,1個插牌用的底卡。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分別將每組插好的卡片貼在磁板上,各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編的節奏及語音、身體聲勢,其他幼兒跟着學一學。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還有幾種玩法――用打擊樂。

幼兒自選樂器坐在相應的小椅子上,師生協商哪一類樂器打哪一條節奏卡片。將4類樂器卡片貼在相應的節奏卡片旁。此時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鈴兒響叮噹》音樂一段,各組幼兒敲打擊樂,教師指揮。各組可調換節奏卡片。

(2)教師提建議:4類樂器和4種節奏一起打,每1組請1名幼兒指揮,放《鈴兒響叮噹》音樂,練習一兩遍。

如果4類樂器合在一起打,幼兒掌握不了,也可以兩類樂器打一種節奏卡片,另兩類樂器打另一種節奏卡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公共汽車的輪子》,唱清歌詞,唱準曲調,並初步唱出汽車在行進時的起伏感。

2、遷移生活經驗,爲歌曲創編新歌詞。

3、體驗坐上"汽車"上唱歌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在乘坐公共汽車時,注意觀察車上乘客的動態。

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表演《郊遊》,表達歌曲的歡快和優美情緒。

2、熟悉樂曲旋律在《公共汽車的輪子》樂曲伴奏下,全體幼兒學做小司機,隨音樂做開汽車動作。

3、學唱新歌

(1)教師範唱歌曲。

(2)教師繼續範唱,幼兒做小司機的動作。

(3)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4)扮演乘客,邊唱歌曲邊微微起伏顛動。

4、爲歌曲創編新詞。

5、邊唱邊表演。

活動反思:

《公共汽車的輪子》是中班快快慢慢主題中的一節音樂活動。這首歌曲是弱起小結,本身就充滿了一定的難度。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我將目標做了修改,只是引導幼兒初步地學會演唱歌曲,而且我只截取了歌曲的第一段進行教學。以下就是我對

這個音樂活動教學的一些反思。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將孩子們原先半圓形的座位調整成了一排排的位置,看上去像是公共汽車一樣。活動一開始我就向幼兒拋出了問題: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坐過公共汽車呀?孩子們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那麼公共汽車的輪子是怎麼轉動的呢,請你們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用一個動作來表現出來吧!”孩子們都很想要表現,我引導幼兒用鮮明的肢體律動一遍念歌詞“看公共汽車輪子轉呀轉,轉呀轉,轉呀轉

……一邊進行表演。”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性比較高。

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後,我便引出了今天這首好聽的歌曲。我讓孩子先聽,說一說在歌曲裏聽見了什麼。很多孩子都說聽見了轉呀轉,那我繼續追問,輪子轉了幾次呢?聽了這首好聽的歌曲,哪裏你覺得有點難唱呢?我還通過圖譜朋友幫助幼兒加深對歌詞的記憶。這首《公共汽車的輪子轉呀轉》是弱起小節,給孩子們的學唱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讓幼兒通過拍皮球的方式,當你的手擡起來的時候就開始唱。很多幼兒都無法一下子掌握這個節拍。我讓孩子們跟着我開車。想象自己的車子要去爬上坡了,引導幼兒慢慢地唱,想象車子要下山坡了,引導幼兒快快得唱。雖然孩子們在愉快、開心的情緒中進行音樂的學習,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完成學會這個節奏。然後我通過清唱帶領幼兒熟悉節奏、跟隨音樂演唱等方式希望幫助幼兒能夠強化這個節奏的學習。但是由於經驗的欠缺,教學沒有得到預期的最終結果。

在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是尤爲重要的。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歌曲。這次的教學活動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自我反思。希望在以後更多的音樂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收穫和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