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5篇

本文已影響 2.98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育要求:

1、 通過觀察實物,圖片,感知香蕉的顏色,形狀,構造,味道,科學食用方法,生長地方,誰栽培。

2、 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時要適量,培養幼兒不吃獨食,願意與他人分享。

3、 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學習製作香蕉。

教學準備:

1、 實物:一串香蕉,圖片,結香蕉的樹(香蕉園)

2、 彩色油泥和棕色,綠、黃紙。

香蕉的故事(課題一)

教學課程:

1、 出示香蕉園圖片,引起幼兒注意,這些叫什麼樹?(香蕉樹),提問:香蕉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它和桔子長得一樣嗎?桔子是一個一個長在樹枝上,看看香蕉是怎麼長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許多香蕉長在一個把子上。(1和許多)

2、 出示香蕉,這是從香蕉樹上摘下來的,數數有幾根?每人發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提問:香蕉是什麼顏色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彎彎的象月亮)摸在手裏怎麼樣?知道怎麼吃法嗎?(請一位幼兒剝給大家看,老師示範正確的剝法,再請一位幼兒上來試試)然後請小朋友都練習剝香蕉,吃香蕉。

提問:香蕉肉吃到嘴裏感覺怎麼樣?(滑滑的,甜甜的,涼涼的)一次能吃很多根嗎?

3、 香蕉皮應該放在哪裏?(在家,在幼兒園和在外)教育幼兒不亂扔亂拋,讓幼兒練習把香蕉皮丟到指定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總目標:

1、關注自己的身體,激發幼兒探究自己身體的興趣。

2、感受和體驗五官的外形特徵、結構和主要功能,發展感知能力。

3、能積極運用感官感知周圍的世界,懂得保護自己的五官。

《我的耳朵靈》

活動目標: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嘗試分辨一些不同的聲音。

2、知道耳朵可以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

3、發展幼兒認真傾聽的能力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鈴鐺、鈴鼓、盤子、鍾等能發出聲音的物品。

2、教學掛圖(大自然的背景圖、流水、颳風、雷雨、鳥鳴等)。

指導要點: 1、遊戲:耳朵耳朵聽一聽。

教師和幼兒邊摸耳朵邊念兒歌:“耳朵耳朵快醒來,聽聽我是誰?”唸完兒歌,教師播放事先錄好的幼兒熟悉的聲音(如:汽車、摩托車的喇叭聲、自行車的鈴鐺聲,常見小動物的叫聲,人的笑聲、哭聲等等,或在桌子底下敲擊幼兒熟悉的能發出聲音的物品),讓幼兒猜猜是誰或什麼物品發出的聲音。

待幼兒熟悉遊戲後,教師可增加遊戲的難度。這時,教師可請幼兒閉上眼睛並變換髮聲的位置,讓幼兒說說聲音來源的方向。

2、教師與幼兒討論耳朵的用途:你是怎麼發現周圍的聲音?耳朵有什麼用呢?

3、出示大自然的背景圖,依次播放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響(流水聲、颳風聲、雷雨聲、鳥鳴聲等),請幼兒根據磁帶所播放的聲音選擇相應的圖片貼到適當的位置。 4、討論: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聽過哪些聲音?並請幼兒模仿出這種聲音。

5、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1)請幼兒說說沒有耳朵會怎樣?

(2)請幼兒捂上耳朵,教師輕聲說話,引導幼兒感知聽不見的不方便。

(3)說說怎樣保護耳朵?(不要對着耳朵大聲說話,不要讓水流進耳朵或留在耳朵裏等)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尋找生活中能發出聲音的各種不同事物或現象的圖片、實物,將它們展示在科學區中,說說或演示它們發出的聲音。

《我的眼睛亮》

活動目標: 在遊戲中瞭解有關眼睛的'常識,知道眼睛的主要功能。

活動準備: 1、教室中幼兒常見的物品3—5件,如玩具、彩筆、積木、剪刀等。

2、大塊的布一塊,桌子。

3、鏡子、手帕、玩具水果、果籃若干等。

指導要點: 1、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物品,讓幼兒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2、遊戲:變魔術。

(1)請幼兒先看清楚桌上的物品,然後教師用布將桌上的物品蓋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布覆蓋住的物品之一抽出藏起,再請幼兒睜開眼睛,並將布緩緩打開。

(3)請幼兒說說桌上少了什麼物品。

(4)待幼兒熟悉遊戲規則後,可以增加或減少布內物品的數量再請幼兒猜;也可以請有興趣的幼兒輪流上臺擔任“魔術師”。

(5)請幼兒說說是怎麼知道桌上少了或增加的物品。

3、讓幼兒拿鏡子照照自己的眼睛和看看同伴的眼睛,說說眼睛是什麼樣子的。

4、遊戲:運水果。

(1)請兩位幼兒,其中一位幼兒用手帕(或眼罩)矇住眼睛,使眼睛看不見,然後再請這兩位幼兒到“果園”將兩籃水果運回來。

3、小塑料瓶(藥瓶、膠捲底片盒等)若干,並在瓶蓋上挖一個小孔。

4、流“鼻血”的娃娃一個,手帕等。

指導要點: 1、展示蒐集來的有氣味的物品,由蒐集者介紹該物品,並請大家聞一聞。

2、遊戲:神祕箱。

教師事先將前面展示的有氣味的物品逐一放進神祕箱,讓幼兒用鼻子在神祕箱的小孔處聞一聞,猜測箱內藏的是什麼東西,最後教師打開神祕箱,與幼兒共同驗證。

3、與幼兒一起討論鼻子的用途,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並引導幼兒回憶: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幹什麼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麼?還有爺爺、奶奶的……

4、遊戲:找相同。

教師出示裝有不同氣味物品的瓶子,讓幼兒將瓶子拿起來聞一聞,並把具有相同味道的罐子放在一起,並說說是什麼物品的氣味。遊戲幾次後,教師可適當增加裝相同氣味物品瓶子的組數,再按上述方式分組進行遊戲。

5、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保護鼻子。

(1)教師出示一個流着“鼻血”的娃娃,教師提問:娃娃怎麼了?娃娃的鼻子怎麼會流血的?教育幼兒不能用手挖鼻孔,鼻涕流出來時,要用手帕來擦。

(2)請幼兒當“小老師”,教娃娃正確的擦鼻涕的方法。

《小嘴嘗一嘗》

活動目標: 1、通過味覺體驗,使幼兒知道舌頭可以感覺各種不同的味道。

2、品嚐酸、甜、苦、辣、鹹的不同味道。

活動準備: 1、裝有5種不用味道的水(如:檸檬水或醋、糖水、苦瓜汁、鹽水、薑茶等)若干組,筷子或吸管(超過幼兒數)。

2、《教育掛圖》(畫有不同表情人物的臉譜

指導要點: 1、教師講述《酸甜苦辣鹹》的故事(見小小資料庫)。

2、邀請幼兒當“大廚師”,試着找一找桌上酸、甜、苦、辣、鹹5個小朋友躲在哪裏。

3、讓幼兒自由選擇一個水杯,用筷子(或吸管)蘸一蘸水杯裏的水,嚐嚐它們是什麼味道的,並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味道。

4、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味道的感受,在掛圖上把與味道相應的表情連線。

5、說說舌頭對人們的幫助。

活動延伸:

請家長協助創造條件,讓幼兒在家裏當“大廚師”,自己動手拌涼菜。注意:在動手之前應讓幼兒認識各種調味品,並提醒幼兒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麼口味的涼菜後再動手。

《我的五官》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現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徵,初步瞭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3、能大膽地用語言向老師或同伴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殘缺五官的臉譜若干、相應的五官,人手一面鏡子。

2、幼兒學習包第 頁(臉譜及五官拼圖)。

※指導要點: 1、讓幼兒拿鏡子照自己的臉,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說說看到了什麼,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2、看一看自己身邊小朋友的五官長在臉上的什麼位置,和自己五官的位置一樣嗎?

3、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隻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裏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4、遊戲:我說你做。

教師說出一個五官的名稱,請幼兒迅速、正確地用手指出。

5、遊戲:看五官。教師出示五官殘缺病人的臉譜底版及五官的有關材料,請幼兒當“醫生”,爲五官殘缺病人看病:看看這些病人少了什麼五官,少了這些五官會給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並幫助病人找到相應的五官粘貼在臉譜的相應部位。

6、與幼兒討論五官的用途和保護方法。

7、智力遊戲:擺五官。

提供臉譜及五官拼圖,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操作,嘗試擺五官,並說說五官的名稱及五官對人的幫助。

活動延伸: 讓幼兒照鏡子作出各種表情,觀察:當作出各種表情時五官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嘗試動手粘貼帶有各種表情的臉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我從語言角度出發,讓社會領域參與,經過掛圖激趣,逐句提問幫助幼兒完成活動目標並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以此培養幼兒的優秀品質。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花兒好看我不摘》。

2、初步瞭解兒歌的內容。

3、教會幼兒認識公園和紅色、白色,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品質。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教師熟練地朗誦兒歌,正確地掌握髮音。

2、教具:貼絨或圖片、公園環境圖、紙花(白、紅)、絨布一塊,或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具,激發興趣。

2、問: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公園)

3、教師按兒歌的內容順序,運用兒歌的句子提問,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兒歌的句子和內容。

現在,老師再問大家,公園裏什麼開了?教師指花讓孩子們回答。(花開了)什麼顏色的花開了?(先指紅花,然後指白花)你們說,公園裏的花好看嗎?(好看)小朋友能不能摘花?(不能)對!花兒好看不能摘。今天咱們大家一起來學這首兒歌,名字就叫《花兒好看我不摘》,大家一起讀兩次。

4、教師將兒歌完整地朗讀一遍,再對着圖片念一次。

5、學念2遍,強調“摘、紅、花、裏”的讀音。

6、提問:今天學的兒歌叫什麼名字?

7、複習學過的兒歌。

8、小結與評價。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與生活相互融會貫通,孩子不但對意思簡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該如何做,不過還得有家長平時在生活中多引導、教育,否則孩子在實際行動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清晰的說出兒歌。

2、能用固定音型敲打出兒歌的節奏,感受兒歌的歡快。

3、感知各種顏色,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對魚兒進行塗色。

活動準備:

1、手搖鈴、響棒若干、彩筆。

2、《魚兒魚兒水中游》掛圖。

3、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通過複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複習兒歌。

2、根據固定音型的節奏,邊拍手邊念兒歌。(1-2遍)

  二、直接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聽,它是誰(放音樂)?在幼兒說出是“小魚”後,出示小魚的掛圖。

  三、引導幼兒探索小魚的特徵,能大膽的用肢體動作變現小魚。

1、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一看,小魚有什麼祕密呢?(小雨生活在水裏)

2、教師放《水族館》讓孩子們做小魚在教室裏游來游去。

  四、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師:小魚在水裏,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看看小魚在水裏是怎麼生活的。(聽錄音)

2、再次欣賞2-3遍,樂意跟着錄音一起念兒歌。

師: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大聲的念,不會念的寶寶可以輕輕的,邊聽邊念。

  五、用固定音型敲打兒歌節奏。

1、教師示範邊拍打手搖鈴邊念兒歌,讓幼兒感知兒歌的節奏。

2、幼兒用拍手的方式打出兒歌節奏。

3、分發幼兒人手兩根響棒,用固定音型敲打兒歌節奏。

  六、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對魚兒進行塗色。

1、師:小魚聽了我們的兒歌,特別的開心,它想送我們沒人一個魚寶寶,讓我們幫魚寶寶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2、邊聽音樂《水族館》,邊塗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扇子能給人們帶來涼風。

2、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扇子特徵。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彩紙、小木棒、油畫棒、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好嗎?

謎語:“有風就不動, 一動就有風。你要它不動,等到起秋風.”猜猜它是什麼?(扇子)

好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那誰來說說扇子有什麼用處呢?

  二、探索扇子的製作方法

師: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帶來了扇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扇子,想看嗎?

問: 老師的扇子是什麼樣的呀?扇面是什麼材料?扇柄呢?

師: 你們想不想也來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師這把扇子是怎麼做出來的?

結合幼兒的回答,邊歸納邊示範製作步驟:

(1)找兩張相同形狀的彩紙。

(2)在一張彩紙上塗滿膠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紙上,一半露在紙外面。

(4)把另一張相同形狀的彩紙重疊粘合,注意紙型邊緣吻合。

(5)裝飾:在扇面的中間設計一個較大的圖案,周圍設計小花邊。

  三、集體制作扇子

幼兒自主選擇彩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第二張紙的重疊粘貼和扇面中間圖案設計要稍大些。

  四、展示評價作品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中,比較講求孩子的自主發揮。因此,在課前準備時,我將扇子做成了幾種不同的形狀,讓孩子自由選擇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裝飾扇面的環節中,由於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我採用了讓他們繪畫的方式裝飾扇面。我出示的樣本中,一種是橫線畫法,適合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畫法,再原來的層次上進了一層;最後一種畫法是自由畫,請孩子自己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畫上自己願意畫的物體,人物等等。結果,效果非常明顯。像魏淋雨這樣基礎比較差的孩子選擇了橫條畫法,趙子妍這樣中等的孩子選擇了格子畫法,王雨涵這樣偏上的孩子基本上採用了外擴畫法,而、王思芸等小朋友則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作畫。韓亞頎畫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蘿、梨等等,各種各樣的水果滿滿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悅的笑臉,發現孩子們正在長大。

小百科: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中國傳統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關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