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10篇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幼兒時期,是他們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家長們要注意做到,多采取可行的方法,讓寶寶的性格變得外向起來。

遊戲準備:

長條布、木棍

遊戲過程:

1.家長事先準備好遊戲所需要的工具;

2.家長和寶寶來到一個空房間中;

3.家長先給自己用長條布矇住眼睛;

4.家長拿起木棍,將其當做話筒,大聲的描述自己的特點;

5.描述之後,將頭布摘下;

6.同樣的方法,讓寶寶描述自己;

7.家長給寶寶點評。

溫馨提示:

在上面的這個親子游戲中,會讓寶寶對自己的性格更加認識,而且,還有助於寶寶們對自己的表述,讓寶寶變得更加開朗。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中班下學期的幼兒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並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所以我想讓幼兒在欣賞詩歌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內在規律,進行創造性的仿編,並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運用語言能力進行表達。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啓發幼兒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的意韻。

二、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幼兒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標:嘗試改編詩歌內容,激發幼兒感受散文詩中語言的美。

3、認知目標:幫助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感受春天的生機,知道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

三: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引出春雨——學習詩歌——仿編詩歌

1、採用提問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題。

春雨落到哪裏?幼兒能從生活經驗來說。

2、學習詩歌。

通過課件中輕柔的配樂詩朗誦使幼兒對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1)重點學習詩歌中“下吧,下吧,我要、、、、、、”這一句式。

在學習詩歌前,我沒有直接朗誦詩歌的內容,而是逐幅欣賞時通過幼兒猜測,也就是培養幼兒的拓展性思維。種子會說些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概括出第一句“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在老師的示範下,接着幾幅圖,讓幼兒運用詩中的句式“下吧,下吧,我要開花、簡單建構詩句。這樣的設計自然合理,進而引出整首詩。

(2)朗誦詩歌

採用詩歌的配畫在幼兒產生視覺形象再隨輕柔的音樂朗誦一遍。

要求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演動作和運用豐富的感情語調來朗誦詩歌。

目的都是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

3、拓展經驗,用替換的方法創編詩歌。

(1)幼兒學習創編詩歌。

啓發幼兒想一想:春雨還會落到哪裏,他們會說什麼話?

請一幼兒上臺選圖編,也就是爲下面幼兒作選圖創編如何操作作示範。

(2)幼兒自由選圖編。

  三、最後分享詩歌內容,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創作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3

說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顏色、大小、形狀、空間排列的影響,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

2.能用對應、點數的方法,進行數量的比較。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興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不受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以及空間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

活動難點:積極參與交流,並用對應、點數的方法,進行數量的比較。

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活動目標及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學過6以內數的形成,認識數字1-6,感知1-6數與量之間的關係。

物質準備:

1.數卡、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圖形若干。

2.白紙、漿糊、抹布、3塊黑板

3.等量不等長圖形兩組;等長不等量圖形兩組。

4.塗色卡、連線卡、圖形卡、水彩筆。

教法學法

教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主要運用了啓發式提問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幼兒的學法主要有交流討論法、操作體驗法等。

說教學過程:

結合目標,我將通過四個環節實施活動:

環節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主動參與的關鍵,教師以情景的方式導入“新年快到了,圖形寶寶們要進行大聯歡活動,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圖形?”對不同的圖形進行鞏固認識,爲後面的圖形創意做準備。

環節二:分組操作“按數取圖形”進行創意,並交流討論,感知數量守恆。這一環節中我又分了兩個小環節進行活動:

一是通過幼兒分組操作“按數取圖形”進行創意,一組是圖形相同顏色不同;一組是圖形相同,大小、顏色不同;一組是大小、顏色、形狀都不同;請幼兒按各組數卡取相應數量的圖形進行創意,不僅體現了數學領域的內容,從中也滲透了藝術領域的內容。

二是作品展示,交流討論,感知數量守恆。將幼兒的作品分組進行展示,請幼兒分組介紹,“你用什麼圖形進行創意的?你們拼的什麼?這些圖形有什麼不同?數量相同嗎?”等等,再出示數卡,依次介紹,從而瞭解物品不受顏色、形狀、大小以及空間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

環節三:用對應、點數的方法,進行數量比較,鞏固對守恆的認知。在這一環節中我也分了兩個小環節進行活動:

一是教師演示:出示第一組等量不等長兩組圖形比較數量;第二組是等長不等量兩組圖形。先請幼兒猜測,哪個多?哪個少?再討論比較數量多少的方法,進行驗證,對幼兒進行提升。

二是幼兒分組操作:第一組:按數塗色;第二組:相同數量連線;第三組:比較兩組圖形的數量。使幼兒在操作中利用對應、點數的方法,進行數量比較,鞏固對守恆的認知。

環節四:共同進行遊戲“迷迷轉”,按口令進行數量結合,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以幼兒操作在前,通過幼兒交流討論後,教師再提升小結的原則,建立幼兒初步的守恆概念。《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因此我在活動中處處體現以幼兒爲主體,寓教於樂,以《綱要》理念作指導,本活動滲透了語言、藝術兩大領域的內容,結合幼兒的經驗,鼓勵幼兒大膽進行交流討論,並對幼兒進行及時的評價,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調控好教學的節奏速度,合理分配時間,組織好師幼互動,使得教學內容和教法達到最優化,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發展,在活動結束前,根據幼兒對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終結性評價,體現因材施教,力爭讓幼兒有不同的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4

尋找父母

要準備一些矇眼睛的布和不同的物品,還有椅子;

讓家長跟孩子拿着一樣的東西,然後蒙着眼睛坐成一個大圓圈,聽着音樂然後繞着圈子行走,如果音樂停下來家長就倒孩子面前讓孩子摸物體,假如摸到的是一樣的,就說明是勝利咯。

兩人三足

準備好一些綁腿的帶子;

爸爸媽媽跟幼兒在一條起跑線上,然後爸爸媽媽將自己跟孩子靠攏的腿用繩子綁在一起,然後一起挪步往目的地走。

大小西瓜

爸爸媽媽跟孩子面對面站好,幼兒老師嘴裏說大西瓜,然後孩子就做出大西瓜的手勢,但是爸爸媽媽這個時候要做出相反的動作,如果做錯了就要淘汰。

喂豆豆

將豆子分成8份,然後每份大概20顆左右,在聽到口令之後,孩子就把豆豆駕到爸爸媽媽的嘴巴里,大概一分鐘的時間,誰夾的豆子多誰就獲勝。

注意的是,孩子必須是使用筷子夾哦,不能夠用手來代替。

這些親子游戲看似簡單,實質上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在平時,爸爸媽媽不要總是以工作忙爲由,耽誤了陪伴孩子的時間。

幼兒園教案 篇5

目的:

1.引導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自由拼搭各種物體,並學習從數、量、色、形等角度進行統計。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準備:

1.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各種幾何圖形片若干。

2.統計表若干份(如圖一)。

 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可引導幼兒按形狀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建議:

1.統計難度應根據幼兒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統計出的各部分數量計算出某一項目的總數。

3.該活動適合大班幼兒。

好玩的貝殼

目的:

按貝殼的顏色排序,複習10以內的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學習數的組成。

準備:

貝殼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別塗上紅、黃、綠色,凹的一面分別寫上1~10的數字)。

玩法:

1.按貝殼的顏色排序,如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

2.按數序排列貝殼。

3.比大小。兩個幼兒同時翻出一個貝殼,比比誰的數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後比比誰贏得多。

4.撒貝殼,練習數的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幾個,反面朝上的有幾個,然後說出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幾。

5.將貝殼拼成各種圖案,並說出結果。如:“我用7 個貝殼拼了一朵花。”

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

幫豆豆搬家

目的:

1.學習10以內數的順數、倒數,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準備:

蠶豆、筷子若干,畫有數字或圖形的紙板圖若干張(如圖二)。

 玩法:

1.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依次從1搬(夾)至10或從10搬(夾)至1。等熟悉玩法後進行“夾豆子”比賽,又快又正確者爲贏。

2.分別按單、雙數練習幫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任意夾到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圖形裏,並說出結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裏。”

 建議:

該活動適合小、中班幼兒。

釣魚

 目的:

學習數物對應,比較數字的大小,學習6以內的加減法。

 準備:

磁性釣魚竿若干,寫有數字或式題的紙。

 玩法:

1.把釣到的魚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4 的魚,就把魚放到4號魚池。

2.把釣到的魚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魚池中去。如:釣到寫有數字3的魚,就把魚放入4號或2號魚池中。

3.根據釣到的魚身上的加減式題,把魚放入相應得數的魚池中去。如: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1+2”,就把魚放入3號魚池; 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2-1”,就把魚放入1號魚池。

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中秋節就要來臨了,中秋節最不能缺少的一樣食品就是月餅,月餅是我們中秋佳節最愛的一樣食物,家家戶戶都要吃,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教會小朋友們用橡皮泥製作月餅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進行搓、壓的方法來製作月餅。

2、喜歡參與泥工活動,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規。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收集各種月餅禮盒。

活動過程

一、月餅店開張

1、寶寶們明天我們就要過中秋節了,那你們知道中秋節我們要吃什麼嗎?那爲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中秋節月亮圓圓,月餅也是圓圓的,表示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

2、出示實物月餅,小朋友仔細觀察

我們要吃月餅,月餅長什麼樣的呢?(月餅是圓圓扁扁的,上面會有一些美麗的花紋和漂亮的圖案)

二、做月餅(嘗試用橡皮泥進行搓、壓的方法來製作月餅)

1、過中秋節咯,我們來自己動手做月餅吧!

2、介紹橡皮泥及泥工板:這是橡皮泥,這塊板叫泥工板,是橡皮泥做遊戲的地方。

3、我們先要拿一點橡皮泥讓它變圓,怎樣讓它變圓呢?我們用小手中間的地方轉圈圈地搓,這樣橡皮泥就能變圓了。

4、橡皮泥變圓後,接下來我們要讓它變得扁一點,但是不能像大餅那樣扁,用什麼方法呢?我們只要輕輕一按就能讓圓圓的小球變扁了。

5、請個別幼兒來搓和壓,看看他們的方法是否正確。

6、幼兒繼續做月餅,老師鼓勵不願意動手的幼兒大膽嘗試,儘量讓月餅做得圓一點。

三、包裝月餅

1、我們終於把月餅做完了,現在把它們放到盒子裏,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一組寶寶做的月餅最受歡迎好嗎?(幼兒相互參觀、比較)

2、把月餅盒子蓋上蓋子,然後將月餅送到超市裏可以賣給客人了。

3、整理工具和桌面。我們要把橡皮泥送回家,把小房子的門關住,不然橡皮泥會偷偷地溜走,我們就沒有玩了。

幼兒園製作月餅教案,圓圓的月餅代表了中秋佳節人們對於團圓的美好祝願,但是小朋友們對月餅的瞭解僅僅只存在與一樣小吃零食,教師們通過讓幼兒自己製作月餅,來加深對月餅的瞭解。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重點與難點:

1、活動重點:激發孩子對剪紙作品的興趣。

2、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創作進行剪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剪紙的特點、生動的形象和誇張變形的造型等。

2、瞭解剪紙是中國特有的民間特色,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活動準備 : 課件、剪刀、剪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課件。

  二、欣賞剪紙:

1、好多的剪紙阿,我們一起來看看分別有哪些剪紙。(引導幼兒瞭解剪紙的種類)。

2、你最喜歡哪一個剪紙,引導幼兒說出剪紙作品的名稱、用途,以及爲什麼喜歡這個作品。

3、這麼多漂亮的剪紙,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播放課件

  三、欣賞故事:

1、剪紙是怎麼來的?那些藝人爲什麼剪紙?

2、於是,人們學習、研究更對的剪紙方法,剪出各種各樣的種類。——播放課件。

3、剪紙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課件。

4、我們怎麼用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紙呢?——引導幼兒說出剪紙的步驟。

  四、播放剪紙過程的課件:

1、我們來看一下是不是這樣。並提問:紙是怎麼折得,要至少折幾次?剪紙之前要先在紙上畫上圖案或線條,在剪的時候要遵循什麼順序?把剪好的紙在打開時要?

2、你想不想也來剪紙?

  五、幼兒操作——剪紙

1、老師在後面給你們準備好了紙和剪刀,現在請小朋友到後面找個地方做好。

2、觀察並剪紙:你們看,在盒子裏有很多,老師已經摺好並畫好圖案的紙,請小朋友隨便拿一個,你們看看你拿到的這張紙是怎麼折——請2個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說說。仔細觀察紙上畫的,你猜猜剪出來是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我們剪的時候要先剪哪個地方的?——先剪中間再剪邊緣。

3、請小朋友拿起剪刀,認真、仔細的進行剪紙。

4、點評作品:把剪好的粘貼到黑板上,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5、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認真、細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斷了,相信再小心點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1、剛纔是老師給你們把紙摺好並畫好,你們只是剪的,現在老師給你一張紙,你能不能把它變成一幅漂亮的剪紙。

2、摺紙:我們要先怎麼樣?——摺紙。可以怎樣折?——對角折和對邊折(幼兒說着,老師拿紙示範。)

3、給幼兒分發紙。摺好後請小朋友相互檢查,看折的是否正確。

4、我們再在上面畫上你想剪的圖案或花紋。

5、畫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開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間的再剪邊上的。

6、請把你的剪紙拿到前面,和大家說說你剪的是什麼。——幼兒說完後教師給予點評並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

  七、活動延伸:

紙的折法,我們學習了2種——對角折和對邊折,剛纔你只是用了一種方法,一會兒請你用另一種方法畫同樣的圖案再剪一次,你來比較一下,不同的折法剪出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懂禮貌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同時也是爲幼兒美好的明天做鋪墊,爲了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養成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就我實習時的觀察發現孩子們在禮貌方面的認識有很大差異,有的孩子上幼兒園時要家長和老師提醒才知道問好。爲了讓孩子更好的'懂禮貌和知道禮貌的作用,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一些生活常用的禮貌用語,知道禮待他人。

2、幼兒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並瞭解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樣的禮貌用語。

3、幼兒能體驗禮貌用語帶給我們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圖片,多媒體,鉛筆,剪刀

 四、活動重難點: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的禮貌用語和將這些語言用於實踐。所以此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知道生活用語並能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難點是幼兒將禮貌用語實踐在生活中,並瞭解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樣的禮貌用語。

  五、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有些小朋友在早上來幼兒園時見到老師什麼都沒說,小朋友知道早上見到老師要說什麼嗎?(幼兒答)哪下午的時候又要說什麼呢?(幼兒答)小朋友都很聰明,哪小朋友們知道可以用哪一個詞來形容這些語言嗎?(幼兒討論回答)所以我們將這些語言叫做禮貌用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禮貌用語,你們知道哪一些並且說說在什麼時候用?(幼兒舉手回答,老師總結幼兒的回答)

2、活動環節:

(1)(怎麼說)寶貝們回答的都不錯,原來呀,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禮貌用語,現在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完之後,請小朋友說說你都聽到了那些禮貌用語?(視頻是到朋友家去做客還有吃飯的場景)剛纔你們說了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在我們於他人見面時要說什麼呀?(幼兒答)對了,當我們與他人見面時要問好,哪與他人分開時要說什麼?(幼兒答)寶貝們真聰明,小朋友發現沒有,當大人給我們東西是我們該說什麼?(幼兒答)你們到那些家裏去做過客?有用到這些語言嗎?(幼兒答)嗯,寶貝們說的都很好,現在呀我想來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去朋友家做客。(情景表演)

(2)(怎麼做)寶貝們有沒有注意到視頻中當大人給小朋友東西是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呀?(幼兒回答)小朋友真厲害,當大人給我們東西時我們不僅要說謝謝而且還要雙手接過來。

現在我們在來看一些圖片,說說圖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圖片是一些小朋友遞東西給其他小朋友,有對的也有錯的由幼兒說自己的看法之後老師總結)看來,遞東西接東西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我們要注意在遞東西時不要將尖的對着他人,接東西時要注意用雙手接過來。現在,你們的桌子上有鉛筆和剪刀,請你們現在將它們遞給其他寶貝注意禮貌額。(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並做總結)

(3)(爲什麼)剛纔我們看了一些視頻圖片,知道了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禮節,小朋友知道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嗎?(幼兒討論回答)寶貝們也知道在我們說這些禮貌用語時,大人們會誇我們懂禮貌是個好孩子,就像我們在遇到人們時你們覺得是說你好好一些還是說喂那個人好些?(幼兒答)所以懂禮貌的孩子人們纔會喜歡他;當我們遞東西時懂禮貌會避免他人受傷。現在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禮節,就要將它們用到生活中,做一個大家喜歡的懂禮貌的好孩子。

六、活動延伸:寶貝們,我們知道這麼多禮貌用語並知道在什麼時候用它,要記得在生活中用他們,下次去朋友家做客時要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知道嗎?好了這次活動到此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9

目標:通過印章印畫的活動,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的感受。

 準備:每人一張印有小魚的紙、拉線教具、瓶蓋、廣告色、抹布等

  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方老師要給小朋友唱個故事,故事在哪兒呢?故事來了!

教師邊唱《小魚游水》邊拉動“一羣小魚”,出現在背景圖上,引起幼兒興趣。

二:欣賞完整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魚吹泡泡。

1:誰能告訴大家故事裏有誰?(一羣小魚)

2:你們猜猜小魚們在幹什麼?(教師肯定幼兒的說法)

3:你瞧,你瞧,小魚們在幹什麼啊?(

教師在畫面上印兩個大泡泡)

對了,(唱):小魚小魚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小魚小魚吹泡泡,大大小小。

三:示範印製泡泡的方法

教師拿瓶蓋示範印製泡泡。

泡泡吹好了,我的故事也唱完了,好聽嗎?

四:幼兒做印章畫

我的小魚會吹泡泡,你們的小魚會吹泡泡嗎?快去看看吧!

1:每人一張畫有小魚及水草的紙。

2:鼓勵幼兒選擇不同顏色,使用瓶蓋,引出泡泡。

3:啓發幼兒把泡泡印製在恰當位置上。

五:張貼幼兒作品,比比誰的小魚泡泡多。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隨樂邊演唱邊有節奏地表現相應的動作,增強節奏感。

2、提高手指動作的靈敏性,體驗手指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變變變》的童謠、幼兒已有模仿毛毛蟲、小兔、小貓、鴿子等動作經驗。

活動過程:

1、介紹遊戲玩法。

(1)玩法:前奏時幼兒齊念口訣"我的小手真靈巧,我的小手變變變"。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雙手平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一隻手指頭平放胸前,做毛毛蟲爬行的樣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兩隻手指頭豎直頂在頭頂頂部,做小兔蹦跳的樣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後三個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三隻手指頭放在臉頰旁,做小貓喵喵叫的樣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壓,其他四指伸開,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四隻手指煽動,兩臂交叉做鴿子飛翔的樣子。

(6)第五段:左右手兩隻張開,隨音樂伸出,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五隻手指頭彎曲,坐老虎撲食的樣子。

(7)重點指導幼兒的動作儘量符合音樂的節奏,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變成相應的動物形象。

2、幼兒隨音樂遊戲,教師指導。

幼兒熟悉玩法後,可引導幼兒自己變出不同的形象,編出其他不同的手指遊戲。

3、評價活動。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繼續遊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