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本文已影響 3.55W人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總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才能預防和減少生病。

2. 學習並鞏固洗手兒歌。

3. 初步瞭解講衛生的小常識。

4. 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二、活動準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 圖片若干 音樂

三、重點:瞭解引起生病的原因,培養講衛生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講衛生的要求。

四、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麼啦?

(2)他爲什麼捂着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捂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瞭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乾淨的水果、天氣轉變要加衣服"等圖片讓幼兒瞭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麼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怎樣才能做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身體健康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生,愛清潔,肚子裏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生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哪我們平時怎麼洗手呢?討論進行

編兒歌:手心對手心,相對搓搓手。 手心對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轉轉轉。用水來沖沖,小手真乾淨。

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並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邊說兒歌邊洗手)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乾淨的水有什麼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我們小朋友的手兒洗乾淨了,那麼一個叫喵喵的小貓它的手洗乾淨了嗎? 我們一起來聽聽:

小貓喵喵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髒了!有一天,他玩後回到家裏口渴極了,看到盤子裏的水果,沒有去洗手,一把抓起來就吃。吃完後有出去和夥伴們玩去了。過了一會,媽媽爲喵喵準備好了午飯,喊喵喵回來吃飯, 喵喵聽見了連忙跑回來,手也沒有洗就坐下吃飯了。吃完飯又去和夥伴玩去了,他們在森林裏做迷藏,玩的可開心了,沒過多久, 喵喵回來了,他是捂着肚子回來的,媽媽問他是餓了嗎,他不說話一直搖頭,媽媽問他是渴了嗎?他說疼、肚子疼。媽媽嚇壞了,抱着喵喵去醫院,醫生給喵喵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然後對喵喵說:"你得了急性腸炎,是不是沒有洗手就吃東西啦?" 喵喵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醫生給喵喵開了藥,並對他說:"以後吃飯前、吃水果的時候、手髒的時候要記得洗手,因爲這時小手上會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裏,會使我們生病。所以應該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那樣就不容易生病了!記住了嗎?" 喵喵乖乖地點點頭說:"記住了,謝謝醫生!"喵喵記住了醫生的話,小朋友們記住了嗎?好了,讓我們一起回家把醫生的話告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讓我們一起做個健康的好寶貝,好嗎?

一、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春季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設計這一課讓幼兒懂得怎樣講究衛生,瞭解預防生病的基本小知識,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希望幼兒學習之後,更懂得講衛生,愛清潔等,讓疾病遠離自己。

二、說教法

這一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法、啓發提問法、討論法、互動法、情景教學法來讓幼兒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起一個引導作用。另外,這一課呢,對幼兒來說,有點枯燥,於是爲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又設計上一則小貓喵喵因爲不講衛生等而生病的童話故事,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掌握預防生病的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班級的區角里我設置了“建構區”,裏面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積木,孩子們常常在一起拼拼搭搭,有時候積木會變成城堡,有時候積木又變成了大橋……….一天孩子們因爲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插孔產生了興趣,不停地來追問我一些問題,於是我想到生成這一節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們在一次次操作中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帶來的變化,從而培養孩子們自主探究、發現總結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現積木連接方式不同產生的變化。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動準備

積木每人5塊、蛇寶寶動態視頻。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自由拼搭積木。

你把積木拼搭成了什麼?你是怎麼拼搭的?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自由搭建,感受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體驗積木的多變,爲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遊戲活動:積木變變變

1、變成一條蛇寶寶。

遊戲規則:幼兒將手中的5塊積木獨立進行連接,變成一條身體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讓幼兒用僅有的5塊積木自由搭建,搭建一條能連接在一起的蛇寶寶,引發搭建的興趣和熱情。)

2、變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1)、幼兒4人一組嘗試將積木連成一條長長的蛇寶寶。

交流:你是怎樣把積木連接在一起,變成長長的蛇寶寶?

(分析:本環節引導幼兒在操作構建中,通過比較發現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可以使蛇寶寶變得更長的祕密。)

(2)、小結:積木連接的孔越少,蛇寶寶就越長。

3、變成會動的蛇寶寶。

(1)、觀看視頻,發現蛇是會“扭動”的。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連接積木的不同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讓蛇寶寶動起來的?

(分析:本環節幼兒嘗試用硬硬的積木構建一條會“扭動”的蛇寶寶,進一步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尋找出能讓蛇寶寶會“扭動”的連接方法,體驗成功的快樂。)

(3)、總結:兩塊積木只要連接一個孔,蛇寶寶就可以扭動了。

三、幼兒相互交流積木的奇妙變化。

四、收拾整理積木。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實施過程來看,我發現孩子的興趣很濃,這可能來源於兩點:

一、活動的材料來源於幼兒生活

積木是孩子身邊常見的玩具,大家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對它的玩法、性能比較熟悉、瞭解,操作的時候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能發揮自如,拼搭出不同的物體。

二、多次操作活動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現在的孩子對什麼都很感興趣,都願意動手去看看、摸摸,好奇心特別強,而這節科學活動正好滿足了他們愛嘗試、愛探究、愛玩愛動的特性。操作中我設計了三個不同要求的小遊戲,幼兒在我的引領下,一次次操作總結,自主發現規律和隱含的祕密,最終得出積木連接方式不同會產生奇妙的變化。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在指紋圖案上添加簡單的線條,使之成爲有趣的形象。

發揮幼兒想象力、創造力,體驗創作的快樂。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感受指紋畫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白紙、記號筆、每組一盒印泥、兩塊半溼的抹布。

2.教師自制指紋畫範例

3.指紋畫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指紋畫PPT,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漂亮的,也許是小朋友從來沒見過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小朋友看的時候可要認真看哦!看完了老師要提問題的。

提問:剛剛小朋友們看得非常認真,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舉手)

提問:你們想想老師的畫是怎麼畫出來的呢?(手指,印泥)

2.伸出手指給小朋友看,“這是老師的什麼?”(手指)

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看一看,你們的手指上有什麼?看出來的告訴老師(紋路,花紋),

教師小結:我們手上有很多紋路叫指紋,我們看到的美麗圖畫就是用手指上的指紋寶寶印出來的。

二、瞭解指紋的印製方法,幼兒動手印製指紋。

1.小朋友們一定很想動手試一試了,現在老師就來教小朋友如何印指紋寶寶。(重點:怎樣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紋)

教師投影示範:我們的手指先用勁的親親紅紅的'印泥,再用指紋寶寶穩穩的親親白紙,不要搖晃和挪動。印完一種顏色要用抹布擦擦小手,再印另外一種顏色。老師告訴你們一個關於指紋寶寶的小祕密,就是我們的指紋寶寶不喜歡太擁擠的地方,所以,小朋友在印製指紋的時候要給每一個指紋寶寶一個舒服的位置,指紋寶寶也很愛乾淨,不喜歡小朋友把它們周圍弄得髒髒的。

2.個別孩子演示印指紋寶寶(穩穩當當,親親,稀疏,換個方向)

3.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和示範拓印指紋畫

現在小朋友已經知道怎麼印指紋寶寶了,你們試一試吧。(強調指紋寶寶不能太密)

三、啓發幼兒想象,將指紋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教師根據幼兒想象出的東西,當場在指紋上進行創作。

1.剛剛我們印製了很多指紋寶寶,開心嗎?可是,老師覺得這些指紋寶寶都是一個樣子,不好玩,我們小朋友來做一次小魔法師,把他們變成各種各樣好玩看的寶寶好嗎?誰來說說看,指紋寶寶可以變成什麼?

2.請幼兒自由說說指紋可以變成什麼東西。

範畫展示(小魚、小鳥、小樹、小花、太陽、烏龜、車輪胎、小娃娃、螃蟹、小蝸牛……)

教師再根據幼兒說的各種東西當場在指紋上進行創作,可配上兒歌,如:"小指紋,變變變,變條小魚遊遊遊"等。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剛剛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喜歡的東西,老師都把他們變出來了,你也想變嗎?(想)

那好吧,我們一起去幫我們剛剛印出來的指紋寶寶變變身吧,看誰最能幹,能夠變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4.展示作品與評價:(關注孩子創作過程,色彩搭配,變出了什麼,佈局)

四、活動延伸

通過展示教師的範畫,引導幼兒運用自己變出來的東西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如:海底世界、美麗的花園等。

小百科:指紋畫,是指利用手指進行作畫,在中國傳統指畫上發展演變而來。20xx年9月,微博上流傳着一組由老外創意的“兒童指紋繪畫”,心形的太陽公公,絢麗的花朵盛開,毛蟲蠢蠢欲動,烏龜慢慢爬,還有吞吐菸圈的小火車……絕對活色生香。

幼兒園教案 篇4

幼兒園開學大活動教案設計

活動性質:開學大活動

活動時間:20xx/9/4

活動對象:全園幼兒

活動名稱:我是小小建築師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利用各種結構玩具創造出各種不同的造型,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並能體驗到遊戲活動的快樂。

2、幼兒能主動的向同伴、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教師爲幼兒創設一個愉快建構的環境,並根據不同年齡特點爲幼兒準備不同的建構玩具。

2、教師事先準備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參考,併爲幼兒準備展示作品的展示臺和大小臺卡若干張。

活動流程:

一、各班向幼兒介紹活動的內容

1、各班教師以不同的形式引出活動。

2、教師向幼兒介紹活動內容,及注意事項。

二、各班幼兒進行自由創作,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託班:無主題自由建構

小班:以動物爲主題

中班:以家爲主題

大班:以交通工具爲主題

三、交流分享

平行班幼兒相互參觀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做好標籤,展現給家長。

活動反饋:

陳鶴琴先生說“孩子是以遊戲爲生命的”。《綱要》也直接規定幼兒園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確實,在遊戲中幼兒享受成功、體驗挫折、嘗試解決問題、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經驗,從而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爲此,我們全園創設了以“小小建築師”爲主題的建構遊戲活動,在各班老師的精心設計和準備下,我們的活動順利的舉行,在活動中我們的孩子顯得特別開心、特別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深刻地感悟到以下幾點:

第一,師幼同樂,提高孩子們的建構水平。教師要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建構方法開始示範,多鼓勵,多指導。最初,孩子拼插的玩具多是平面的,特別是小班、託班的寶寶們很少能插出立體的造型,但只要孩子操作了,就應該給予肯定,增強孩子的信心。喜歡操作,這很關鍵。另外,老師要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建構活動,這樣做能夠吸引孩子。孩子會很認真地看老師建構,會很崇拜老師的作品,也會從老師建構的過程中習的許多建構的技能。

第二,提出問題,拓展孩子們的建構思維。儘管幼兒初步掌握了一些構造方法和技巧, 但是如果沒有新的發展,孩子們也會覺得沒有意思。這時需要老師適時引導。比如,大班的主題是《交通工具》,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拼插出一匹馬,可是與主題不太符合,老師就引導孩子:這匹馬怎麼變成交通工具呢?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商量起來,積極探索新的拼插方法。當有的孩子拼插出馬車時,他們歡呼雀躍,成功感不以言表,更有的孩子,把它拼成了具有神奇功能的交通工具┅┅

第三,進行作品展示,激發孩子們的建構興趣。我們爲孩子開闢了一個作品展臺,別看這小小的展臺,作用之大始料不及。當孩子拼插完一件作品,就會擺在展臺上,可以保存一天,其他小朋友在欣賞的同時也會受到啓發和激勵。家長也可以看到孩子的作品,我們還會給孩子和他的作品一起照一張合影,老師、同伴、家長的稱讚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他們相互學習,不斷改進。

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建構遊戲的方式方法、規則要求、材料,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遊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讓幼兒真正成爲建構遊戲的主人。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說背景

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家人的情感從爸爸媽媽延伸到家中的其他成員,儘管本主題已接近尾聲,但孩子對於家人的依戀情感並沒有因此而淡漠或結束,他們在近階段的活動中明顯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樂與甜蜜,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之一就是情緒容易反覆,個別孩子在早上來園時仍流露出對母親的不捨,甚至哭着不願見到母親離去,隨着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外地的孩子在日常活動中會談到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回老家看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也有了和家人團聚的意識,爲了使孩子能安心、開心地在幼兒園了生活,習慣媽媽不在身邊卻又能感受到媽媽的關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親情樹,讓幼兒通過自己親手製作家人的心並把它放在幼兒園,使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家人的心和自己在一起。

二、說教材

《綱要》中的教育目標中提到“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次活動在理解故事《媽媽的心》的基礎上讓幼兒體驗到媽媽的心和自己在一起幼兒園的快樂,同時能夠想到家裏的其他親人,從而“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

關的人產生認同感、親切感,能覺察並尊重他人的情緒和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家人的依戀很少會用比較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他們最常做的就是哭或撒嬌,而本次活動中的故事既能讓孩子從中得到啓發,原來這樣也會有媽媽在身邊的感覺,又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能力差異,幼兒在本次活動對於故事中的對話,既可以學說也可以仿編,能力強的孩子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說價值

1.本次活動中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開口表達自己對家人不捨的情感,並將這種情感延伸到其他家庭成員身上,既增進了和家人的情感聯繫,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活動過程中,幼兒在挑選裝扮家人照片的心形樹葉過程中,對多種顏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3.由於現在孩子的父母多數是獨生子女,孩子對家人的稱呼只限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個別孩子家中會有舅舅、叔叔等親戚,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對家中親戚長輩的稱呼,豐富幼兒的認知內容。

4.對於創新方面的考慮,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模仿、學說表達想念家人的話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向其他家人表達情感或說出和故事中不同的內容。

5.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家長參與,既充分利

用了家長資源,又讓孩子在真實情景的演繹中獲得語言表達的經驗。

6.製作的故事圖書除了在活動中作爲理解故事的媒介,加深孩子的印象,更是可以投放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以閱讀圖書的形式進行表演或改編,既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而活動中裝扮的親情樹也可以用於活動室的環境佈置。

四、說教學法

說教法:

故事想象法:以表現故事情節的方法,給幼兒留有求異的空間。如故事中是把媽媽的心帶到幼兒園,在操作中孩子可能還會想到把爺爺奶奶或其他家人的心帶到幼兒園來。

提問引導法:通過有效的提問,讓孩子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並用語言表達出自己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來了。

情景創設法:讓幼兒親手把自己製作好的心形樹葉貼到親情樹上,再佈置在活動室,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家人的心就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感覺。

家園共育互動法:本次活動中的照片都是由家長配合提供的,爲了進一步加強家園聯繫和活動的效果,我還邀請了幾位家長以真實的情景來演繹故事,讓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理解故事,學說故事,甚至編構故事。

說學法:

操作體驗法:當孩子把家人的照片貼在心形樹葉上時,能夠體驗到把家人的心一起帶來的真實感受,體驗家人的心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

同伴影響法:通過個別幼兒的回答或表現來引發多數幼兒開口表達的興趣,在交流互動中有一定的與人交往的意識,有傾聽的習慣和開口表達的願望。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分爲五個環節:情景激趣——理解故事——製作家人的心——討論分享——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

第一個環節是情景激趣,用出示一顆紅心的方法激發幼兒尋找真相的興趣,並擴散他們的思維,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和想象進行回答。

第二個環節是理解故事:第一層次是先以邊看圖書邊聽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對故事有個初步的瞭解,再請個別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及時互動,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激發其他幼兒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興趣;第二層次是將想念家人的情感從媽媽身上遷移到別的家人身上後,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從找照片到將照片貼到自己挑選的不同顏色的心形樹葉上,親身體驗到把家人的心帶到幼兒園來的快樂。

第四個環節是討論分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想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並大膽仿編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會說“XX,我好想你喲,我要把你的心帶到幼兒園”。

第五個環節: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讓幼兒和個別家長一起將自己製作的心形樹葉粘貼到親情樹上,身臨其境地感受家人的心和自己一起在幼兒園的親切與溫馨。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一、能用稍慢,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雪花》,表現下雪時幼兒歡快愉悅的情緒。

二、能用動作和樂器表現出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重難點分析:感受歌曲中4拍子的速度,並能用動作樂器表現出小雪花飄落時的情景。

活動準備:

一、課件製作下雪的場景。

二、歌曲《小雪花》音樂光碟。

三、自制沙罐,碰鈴。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

二、課件導入

1、問題:孩子們,你們見過下雪的場景嗎?

2、使用多媒體,播放下雪畫面。

三.體驗歌曲《小雪花》的速度及力度。

1、演唱歌曲《小雪花》

(1)問題:老師是用怎樣的聲音和速度來演唱《小雪花》這首歌曲的?(稍慢的速度,柔和的聲音)

(2)師完整演唱歌曲《小雪花》。

(3)幼兒演唱歌曲。

2、動作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樣子

(1)問題:如果我們用動作來表現雪花飄落時的樣子,請小朋友們想想,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2)幼兒與老師隨着《小雪花》的音樂,邊唱歌邊用肢體語言模擬雪花飄落的樣子。

3、樂器表現小雪花飄落下來的速度。

(1)問題:我們使用樂器怎樣來表現雪花飄落下來的速度呢?

(2)個別孩子上來嘗試用沙罐或碰鈴表現小雪花飄落的速度。

(3)集體使用樂器,表現雪花飄落時的正確節奏速度。

四.集體完整表演歌曲《小雪花》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導入——學唱歌曲——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合作律動,我覺得各環節過渡自然,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並鼓勵孩子隨着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後幼兒隨着《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激發孩子對小雪花的興趣和這首歌的興趣。整個活動過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較爲理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