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9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作爲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漢語拼音對於幼兒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想要讓幼兒好好的學習拼音就只能做一些有趣一點的教案,如學習韻母e,就可以從它的寫法和讀音都可以聯繫到鵝這種有趣的動物身上,引起幼兒的興趣。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閱讀《白鵝》,認識“白、鵝、河、樂、熱”五個字。

(2)、學習韻母e,掌握其字形,讀音及寫法,會讀帶四聲的O。

(3)、繼續學習四聲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利用書中圖畫、掛圖、卡片、、遊戲等手段服務教學。

(2)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認識生字,記憶字母。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自主的學習活動中領悟、體會。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學習單韻母“e”,認識字形,會讀、會寫。

教學難點:掌握e的發音,學會e的四聲及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教學準備:

e及帶四聲的e的卡片,生字卡片,四線格。

教學過程

一、識字

1、談話導入:你去過池塘邊嗎?你看到過白鵝戲水的情景嗎?下面就讓我們去看看吧。

2、出示書上圖畫:讓我們一邊欣賞美麗的圖畫,一邊學習這首好聽的的兒歌吧。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入手,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出示兒歌,讀熟

(1)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識字基礎試讀。

(2)把自己認識的字畫出來,給同學們讀一讀。

(3)找會讀的同學再指名讀,領讀。

(4)說說“快快樂樂”和“親親熱熱”的情景是什麼樣的,表演一下。

(5)自己練習

(6)開火車讀

4、在讀兒歌的基礎上,認識五個字

(1)在兒歌中認字

(2)用同桌合作學習的方法認字(同桌互相檢查,如有不會的就教教他)

(3)讀生字卡

(4)認詞語

二、學習韻母e

1、讀準音

(1)老師寫上“鵝、河、樂、熱”四個字的音節“e”用紅筆

(2)讓學生反覆地慢讀這四個音節,體會e的讀音。

(3)學生認讀(如果學生讀不準,師示範讀音)

(4)學生練讀

2、記憶字形

藉助圖中白鵝戲水圖或讓學生自己想方法記憶的字形,看誰的方法最好。(白鵝戲水e e e,水中倒影e e e)。

3、繼續學習四聲

(1)讀帶聲調的韻母e(按序,變序)

(2)讀兒歌中自己認識的字,體會聲調,並說出它是幾聲。

4、寫韻母e

(1)e的家在哪?(中格)

(2)師指導書寫

(3)生書空,練習

幼兒園拼音e教案,學好拼音是學好漢字的基礎,漢語拼音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我們每一個部分都要好好的學習,尤其是聲母和韻母,這是組成拼音的重要部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2、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誰的大,誰的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4、隨即進行謙讓教育。

活動準備:

1、創設天線寶寶家的情景,擺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2、在活動周圍貼上大小不同的卡片,一樣的卡片大小各一。

3、活動室外面鋪上大地墊和小地墊,擺放大的天線寶寶、大紙箱和小的天線寶寶、小紙箱。

活動預設:

一、談話引入

天線寶寶歡迎大家來到天線寶寶樂園來做客。丁丁喜歡大的東西,拉拉喜歡小的東西。(出示天線寶寶和他們喜歡的大東西和小東西)引導幼兒說一說他們分別喜歡什麼?

觀察分析

該環節作爲引入,孩子很感興趣。但是有些孩子吸引力都在天線寶寶上,不能聽清老師的要求。

二、找一找,說一說

天線寶寶樂園裏還有許多有大有小的東西,請大家去看一看、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和朋友。小朋友可別亂拿東西,天線寶寶們會生氣的!

幼兒自由探索——集中個別講述:我看到什麼東西大,什麼東西小?(結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桌上擺放的玩具動物很感興趣,許多男孩在玩玩具,出現了爭搶的現象。活動後的講述活動,一些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話。

三、比一比

小朋友很聰明,天線寶寶們在卡片上畫了許多的禮物送給大家。每人到周圍拿一張卡片,然後去找和你卡片上禮物一樣的小朋友,兩個人手拉手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來,說一說:我們的禮物都是什麼?誰的大?誰的小?

老師簡單示範——幼兒自由找朋友——集中講述。

觀察分析

在找卡片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會主動去找自己卡片上內容一樣的好朋友,能力較弱的孩子則不能,有些孩子沒有找到好朋友 。因爲固定位置的影響,有的孩子找到了好朋友卻不能一起坐。

四、延伸活動

天線寶寶要到外面去玩,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去呀?門口有一條寶寶通道,拿大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大的通道,去找大的天線寶寶;拿小禮物的小朋友要爬過小的通道,去找小的天線寶寶,然後把卡片放進他們的口袋裏。可千萬別放錯了!

幼兒根據卡片上物體的大小怕地點——根據物體的大小將卡片放進大小不同的籃子裏。

觀察分析

孩子們對爬很感興趣,能按老師的要求不推不擠。有個別孩子將大卡片放進小箱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欣賞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的興趣,初步瞭解敘事詩。

2、通過多媒體教學,理解詩歌內容,體驗詩歌情感。

3、在感知作品的基礎上,初步體驗詩歌中綠色、灰色所代表的意義。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製作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2、大灰狼頭飾,一隻小鳥及鳥籠。

3、幼兒操作圖片若干,綠色的、灰色的牌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利用課件,讓幼兒感受課件中景色的美,激發幼兒傾聽詩歌的願望。

(1)讓幼兒欣賞課件背景,並說說看了後心裏有什麼感覺。

背景中有"綠色的森林、綠色的草地、和綠色的小溪",處處都是綠色的美,讓幼兒如身臨其境一般,充分感受綠色的美,併爲下面感受詩的意境做鋪墊。引導幼兒用最美的語言描述背景。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多向思考。

"就在這綠色的森林裏,綠色的草地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有隻灰色的狐狸,躲進草叢,等候着小兔經過這裏。"

讓幼兒在幫小兔想辦法的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

(3)設置疑問,激發幼兒聽詩歌的慾望。

2、引導幼兒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第一遍詩歌。幼兒討論:小兔躲過灰色的狐狸了嗎?你怎麼知道的?

(2)欣賞第二遍詩歌。邊提問邊操作課件。

3、分段欣賞詩歌,理解詩歌情節,初步體驗情感。(定格背景)

師:"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裏都說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再來仔細地看一看。"

(1)欣賞第一節,體驗詩歌第一節的情感:

問:"小朋友,你覺得這兒的環境怎麼樣,有哪些是綠色的?"

(2)欣賞第二節,讓幼兒感受狐狸的狡猾,小鳥的善良。問:

a:"綠色的草地上誰來了,它爲什麼要躲進草叢呢?"

師:小朋友們,如果你遇到了危險,你會躲嗎?(扮演大灰狼的老師出現,師生一起表演躲。)

b:"小兔知道嗎?有誰知道?綠色的小鳥是怎麼做的?"

(3)欣賞第三節、四節,讓幼兒體驗小兔的機智、聰明,狐狸的失望。問:

a:"小兔知道後,它是怎麼做的?"

b:"它爲什麼頂着芭蕉葉呢?它是怎麼走的`?有誰會輕手輕腳的走?"

c:"灰色的狐狸爲什麼要嘆息?它只看見了什麼?有誰會做嘆息的樣子"

3、整體欣賞詩歌一遍,加深理解,進一步體驗情感。

師:"現在我們把詩歌再欣賞一次,如果你喜歡,可以輕輕地跟着說。"

4、師幼共同朗誦詩歌,並嘗試利用動作、表情、語氣表現小動物的角色特徵。

5、遷移經驗,玩遊戲。

(1)討論:小兔安全地經過了草地,它想謝謝大家幫助了它,那是誰幫助了它呢?(綠色的小鳥,綠色的棕櫚葉、森林、小溪、草地)

問:"這麼多的綠色幫助了小兔,你喜歡綠色嗎?"

師:生活中人們都非常喜歡綠色,常常把美好的事情用綠色來表示,把不美好的事情用灰色來表示。

(2)玩遊戲:看畫面貼牌子.

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老師這兒有一些小圖畫(畫面內容1.小朋友澆花;2.落淚的小鳥站在被亂砍的樹樁上;3.小朋友爬樹;4.把垃圾扔進垃圾桶;5.工廠的煙囪冒着濃煙;6.小朋友們在植樹;7.河面上浮着很多垃圾……)"小朋友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哪些畫的內容是美好的,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畫的內容是不美好的,可以用灰色表示。

6、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綠色的和灰色的》這篇課文是一首童話詩,也是一首敘事詩,兒童詩。課文語言比較淺顯,但跳躍靈動,字裏行間隱含着動人的畫面,有景有境,有聲有色,而且情節扣人心絃。故事在一個奇妙的的綠色背景下隨着一個個小動物的出場層層展開:在翠鳥的提醒下,小白兔們頂着綠色的棕櫚,躲過了藏在綠葉叢中的狐狸的暗算,順利脫險的故事。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做到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這樣故事情節和故事中的人物會在學生頭腦中逐漸鮮活、清晰下來。再通過朗讀與表演,使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結合新課標,我們集體備課時主要注重兩點:1、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這節課中在故事講完“我交流我快樂”,還有“快樂小筆頭”中對文中的一種小動物說一兩句話。這兩個環節都達到了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想法並願意與小夥伴進行交流的目的。2、這節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我挖掘文中培養孩子想象力的訓練點,進行語言訓練。我鼓勵孩子大膽想象,激發孩子們想說的慾望,訓練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孩子們的想象也爲後面的表演打下了基礎。我們知道表演除了靠文本和插圖,還需要藉助想象。讓孩子們從動作、表情揣摩人物內心,再從內心揣摩他們的動作、表情等。並且對孩子們理解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幫助。這節課中我覺得我對學生的發言表示肯定、鼓勵,對孩子奇思妙想表示寬容、讚揚,都讓孩子久被束縛的童心得以飛揚。“情動而辭發”,孩子的思維被激活,話匣子被打開了。也從另一個層面實現了尊重孩子們個性閱讀的目的。

我還在學生表演時適時播放優美的音樂,不僅烘托氣氛,渲染了情境,而且音樂中蘊涵的靈動的語言,縹緲的形象和廣遠的意境,也喚起了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了課文情境與翠鳥一起着急、與小白兔一起動腦筋想主意,與計劃未得逞的狐狸一起失望、嘆氣,又與巧妙逃脫了的小白兔一起歡慶勝利。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1、在有些細節上我處理的有些操之過急,比如應該讓孩子們細細地、美美的讀第一、三小節,以實現以讀激情、以讀悟美、以讀啓智、以讀育人的目的。2、對孩子們還是不敢放手,沒能完全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新型師生關係。3.由於孩子們面對這麼多老師有些緊張,說話聲音太小,所以老師重複了學生的答案,導致教師的話顯得略多一些。4.這是一首童話詩,這節課我注重了對童話情節的探究,注重了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是對詩語言美的薰陶,沒能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詩的韻律美、節奏美,今後在童話詩的教學方面我有了努力的方向。5.如果能夠再深挖一些,或許課文講的會更有深度,但這是我的一個疑惑:到底要不要再去挖?其實在我教學設計的時候想到過這一點:我們知道綠色代表正義的、光明的、高尚的,灰色代表醜陋的、狡猾的、陰險的。但是我們在集體備課時琢磨着這些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太有難度,他們理解不了。所以這節課就沒有再往深裏挖,我們怕深了孩子們出不來。反而失去了學習童話的興趣,從而不喜歡閱讀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次反思就是一次提高,我會潛心學習,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讓我的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

小百科:綠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是一種比剛長的嫩草的顏色深些的顏色或呈豔綠,也是在光譜中介於黃與青之間的那種顏色。綠色是電磁波的可見光部分中的中頻部分,頻率520~610THz(對應空氣中波長爲577~492nm)。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根據花瓣的形狀或組合後的形狀大膽想象,添畫成想象中的物體。體驗借形想象創作的樂趣。準備: 將各色卡紙剪成大小不同的花瓣若干。鉛畫紙、水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愛變魔術的花瓣兒

——花瓣兒飄到小溪裏,變成了花瓣兒魚,多可愛呀。

——出示剪好的花瓣兒:這些是愛變魔術的花瓣兒,想一想,它會變成什麼呢?

花瓣兒變變變

——出示一片花瓣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花瓣變成了什麼?

——如果用幾片花瓣兒在一起,又會變成什麼?(啓發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幼兒用花瓣兒拼擺出各種物體。(啓發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花瓣兒變魔術

——這些花瓣兒真有趣,能變出許多的東西。請你們將花瓣兒貼在紙的合適位置,然後用筆添畫,讓它更像某樣東西,可以用一片花瓣兒變,也可以用幾片花瓣兒一起變,比比誰變出的東西最神奇、最多、最像。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創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展示作品,引導幼兒欣賞想象合理、獨特新穎的作品。

  課後反思:

中班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個活動能夠引發幼兒美妙的遐想,每個幼兒的想象力都不一樣,讓幼兒先通過說出自己的想象,再把自己的想象通過拼畫、添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激發幼兒的創作樂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的參與,樂於把自己的想象跟同伴分享。但是在操作的環節,有些幼兒不能很好的把想象用拼畫、添畫形式表現出來,想得出來,做不出來,可能是在引導的時候不夠形象、明確。不過整個活動幼兒都開心、快樂,對自己的創作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瞭解自己從哪兒來,是如何長大的。

2、 激發幼兒探索自身奧祕的好奇心。

3、 教育幼兒尊敬、熱愛長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子宮及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視頻儀、錄音機、磁帶、碟子,幼兒每人一張作業卡,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激發興趣:——想一想

觀察圖片,教師提問:“你們想一想,這位阿姨遇到了什麼高興的事?小寶寶在出生以前住在什麼地方?

幼兒議論並按自己的意願回答。

二、 觀察視頻儀,瞭解寶寶在母腹中的生活情況:——看一看

1、 在每個媽媽的肚子裏都有一間小房子,這間小房子叫“子宮”,寶寶出生以前就住在這間“子宮”房子裏。

2、 出示胎兒在母腹中的解剖圖(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擺放)。

3、 小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沒有牙齒,會吃東西嗎?不會吃東西怎麼長大呢?組織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還不會吃東西,可寶寶的肚子上有一根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把營養送給臍帶,臍帶再把營養送給寶寶。寶寶越長越大,‘子宮’房子快裝不下寶寶了,這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幼兒議論)“每個媽媽的‘子宮’房子都有一個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寶寶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就走到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寶寶就沿着走廊出來了。”

三、 看碟子,觀察寶寶在媽媽體內長大的實況過程:——議一議

討論:“寶寶出生以後不會說話不會吃飯,大人要爲寶寶做哪些事情呢?我們應怎樣做來感謝他們呢?”教師小結。

四、 幼兒做練習,鞏固加深印象:——做一做

教師分發作業卡,幼兒標出順序號,以表明寶寶在媽媽體內的生長變化。

五、 聽音樂表演寶寶的生長、出生過程:——跳一跳

最後師生共跳《猜拳舞曲》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畫天安門三層梯形的主體結構,初步掌握建築物由下往上畫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對稱、均衡地安排畫面,並嘗試添畫。

3、加深對我國首都北京的認識,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重點:學畫天安門三層梯形的主體結構,初步掌握建築物由下往上畫的基本方法難點:能夠對稱、均衡地安排畫面,並嘗試添畫。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天安門,美術畫冊。

2、圖畫紙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引入活動。

二.出示圖片-天安門引導幼兒觀察天安門的結構,瞭解天安門這一建築物的對稱關係。

加深幼兒對首都的認識,激發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講解天安門的主體結構天安門的主體建築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是黃琉璃瓦頂,下層是硃紅色城臺,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

四..教師有重點地示範作畫,突出畫面佈局,教幼兒由下往上畫的方法。

五.欣賞PPT課件,提出繪畫要求。

(1)注意繪畫的步驟,表現出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特徵。

(2)提醒用勾線筆。

六.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七、作品展覽師,生共同講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核心導讀:買菜(音樂)“一課三議” 活動名稱買菜(音樂) 日期04、11、 執教者周潔 參加人員吳麗娟、李英、王芳、陳衛鋒、李桂芹 活動情況記載 李桂芹:可以佈置一個菜場,進行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活動

買菜(音樂)“一課三議”

活動名稱買菜(音樂)

日期04、11、

執教者周潔

參加人員吳麗娟、李英、王芳、陳衛鋒、李桂芹

活動情況記載

李桂芹:可以佈置一個菜場,進行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能夠大膽的表述;

陳衛鋒:圖譜可以準備成可以替換的,這樣對歌曲進行創編時,就可以更換圖譜了;

吳麗娟:可以設計一個節奏譜,一句一行,讓幼兒一看就知道音樂有幾句。

王芳:課前讓家長帶領小朋友去菜場觀看買菜;

李英:在導入部分可以做一些韻律,激發幼兒的興趣。

第(1)次討論

第一稿

買菜(中班音樂)

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兒園周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菜場裏有各種各樣的菜。

2、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菜場的佈置

三、活動設計:

(一)、導入:韻律活動;

(二)、學習歌曲;

1、教師隨樂舞蹈,幼兒觀看教師去菜場買菜

2、說說老師買了什麼菜

3、說一說菜是什麼樣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詞,幼兒跟隨教師清唱歌曲;

5、幼兒齊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1、複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後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2、說說歌曲裏的菜

3、創編一句歌詞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

音樂:豬小弟(附評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繪本中的語言複述故事,激發閱讀繪本的興趣。

2、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溫情,體驗家的幸福。

3、能細緻觀察圖畫,藉助圖畫豐富想象力,享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搖籃曲》音樂、熊爸爸和熊寶寶的頭飾每人一個,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音樂(播放音樂《搖籃曲》),人們一般喜歡什麼時候來播放這首音樂?

2、《搖籃曲》一般在睡覺前播放的,那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會做些什麼?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小熊睡覺前的故事。

二、幼兒自由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看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讀出來,並出示字卡“吻”。

2、幼兒拿己的書,自由閱讀,教師講清注意事項。

3、幼兒讀完之後,教師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猜一猜它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小朋友覺得小熊最後乖乖的睡覺了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一看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與幼兒共同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1、2頁)猜一猜這幅圖講了一件什麼事,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2、(出示第3頁)你啊猜一猜小熊會說什麼?

3、(出示第4頁)爸爸也想得到小熊的吻,可是小熊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

4、小朋友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熊爸爸沒有得到吻,心情怎麼樣?(看第4、5頁)熊爸爸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教師出示長頸鹿的圖片)那熊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小熊爲什麼這麼高興還不讓爸爸吻呢?(因爲他還想跟爸爸一起玩)

5、(出示第5頁)教師講並進行提問:熊爸爸想讓小熊學哪種動物吻自己?(出示小考拉圖片)那熊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

6、(出示第6頁)讀前半部分教師提問:熊爸爸又想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出示小鱷魚圖片)那猜一猜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猜測故事)那小熊爲什麼還說“纔不要呢”。小熊和巴巴爸爸邊說邊吻已經洗完了澡

7、(出示第7—10頁)分別出示小蝙蝠、小老虎、小猴子、小老鼠的圖片讓幼兒猜測:熊爸爸是怎麼說的?熊寶寶是怎麼說的?爲什麼每次都說“纔不要呢”

8、(出示第11頁)熊爸爸正要出去,小熊叫住了爸爸,你猜小熊會對爸爸說什麼?

9、咱們剛剛說小熊爲什麼總是說“纔不要呢”?

教師:因爲他還不想睡覺,想跟爸爸玩一會兒,爸爸也很瞭解孩子,在遊戲和玩鬧鐘完成了洗澡、刷牙、穿衣服等一系列的事情。

四、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帶領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小朋友表現的很棒,很多地方不用老是講就能猜出來了。那小朋友咱們一起再來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小故事吧。

五、分角色朗誦故事

教師爲幼兒準備頭飾讓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組扮演熊爸爸,一組表演熊寶寶。

六、請小朋友拿着自己到頭飾,咱們一起到操場上接着表演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浮力是一種看得見的神奇現象,比如我們的船可以浮在水上,泡沫也是,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簡單的科學教案讓小朋友們瞭解一下科學的魅力,讓他們喜歡科學。

1、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鹽水的浮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

2、人手一個雞蛋、半杯溫水、一根筷子、糖、鹽、味精、水、抹布、臉盆。

3、大記錄紙一張。

4、死海的錄像。

【重點】有序進行實驗。

【難點】瞭解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教學過程】

一、猜測沉浮的物品

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沉下去?

對於幼兒答案中提到的有現成的,教師進行實驗。

二、實驗猜測

1、提問:如果把雞蛋放在水裏是沉還是浮起來呢?

2、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解讀。

3、當場把雞蛋放進水裏驗證:雞蛋沉入水底。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2、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測,並記錄猜測結果。

3、把幼兒分成三組,一組給予鹽、一組給予糖、一組給予味精,並告知幼兒。

四、揭示實驗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表,分別讓不同實驗的幼兒回答實驗結果,並幫助幼兒進行記錄。

2、教師進行實驗:臉盆裏裝水加鹽攪拌,雞蛋浮起來

3、實驗後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五、拓展活動:死海的祕密

提問: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教師播放PPT,介紹“死海的祕密”。

2、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浮力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學習文彥博樹洞取球的故事,能克服困難積極動腦解決問題。

2、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猜想與動手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

3、技能目標:能嘗試與同伴合作利用浮力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4、創造力目標:喜歡探索身邊感興趣的事物,能夠大膽提問、大膽質疑激發創造靈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文彥博取球》的故事。

2、物質準備:課件、盛有水的大盆、塑料盆、貝殼、紙片、紙盒、石子、鐵釘、鐵盤、塑料繩、絲帶、海綿、木頭、橡皮泥、乒乓球、大塑料桶、大平盤。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1、觀察浮萍、圖片,瞭解自然界中一些物體可以浮在水面上。

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浮萍?

這種植物生活在池塘中或是湖水中他的名字叫做浮萍。

2、出示各種物品圖片,請幼兒猜想什麼東西能浮起來,什麼東西能沉下去?

(1)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有哪些物品可以沉到水底?

(2)出示我的猜想以及浮沉等符號標誌,請幼兒選擇一種物品猜想它能浮在水片上還是能沉到水底,按標誌選擇相應的位置放好。

3、請每位幼兒選一種物品猜測它們能浮上來,還是能沉下去並根據標誌選擇合適的位置。

二、幼兒操作實驗,並將結果與猜想進行對比

1、提出實驗要求:

(1)記住實驗結果,結束後進行對比。

(2)做浮沉實驗前怎樣做才能不溼袖子?

(3)當幾個小朋友都想用一種材料該怎麼辦?

(4)怎樣才能讓實驗桌保持乾淨整潔?

(5)做完實驗應該怎樣做?

2、幼兒分組實驗,教師指導。

3、將自己的實驗驗結果與實驗猜想進行對比調整。

三、通過文彥博取球的故事引出問題,幼兒動手嘗試操作解決

1、講述《文彥博取球》的故事,並引發幼兒用自己剛學到的本領幫助故事中的小朋友解決困難。

2、教師指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的問題。

3、幼兒分組利用浮力原理進行取球實驗。

4、引導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揭曉故事結尾,向大家介紹文彥博是一位中國古代聰明睿智好孩子的典範。

四、延伸活動中國古代有個文彥博,今天我在咱們班裏也找到了許多"小小文彥博"鼓勵幼兒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解決生活中的更多問題。

3、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神奇的浮力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探索實驗,認識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感知“沉”和“浮”的概念。

2、聽清實驗要求後,再進行操作,體驗探索實驗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每組一艘大船、一艘小船模型、探索記錄表、勾線筆、課件、橡皮、空瓶、回形針、泡沫球、石頭、花片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坐過船嗎?船是在哪裏航行的?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船能在水面上航行呢?

(二)感受浮力

1、教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好嗎?

2、教師示範,並提出要求:先把船放在水裏,輕輕地用一根手指去壓船,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壓沉,然後感受一下手指上有什麼感覺。

3、幼兒操作(一)

交流:當你用手指壓船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小結:原來當船在水面上時,會有一股從下面往上的力托住它,這種力就是浮力。

4、教師提問:當我們的手指用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浮力會有什麼變化呢?

5、幼兒操作(二)

要求:輕輕地用一根手指去壓船,並且逐漸增加手指的力度,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壓沉,然後感受一下浮力有什麼變化。

交流:當你的手指用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感覺浮力有什麼變化?

小結:在船不沉下去的時候,壓下去的力越大,浮力越大。

6、教師提問:當用同樣的力去壓兩艘大小不同的船時,感覺到的浮力會是一樣嗎?

7、幼兒操作(三)

要求:請你分別用一根手指同時去壓大船和小船,請你感受一下浮力是一樣的嗎?

小結:當用同樣的壓力去壓大船和小船,大船所受的浮力大,小船所受的浮力小。大船的體積大,排水量大,所以所受的浮力也大。

(三)哪個沉,哪個浮

1、教師提問:水可真神奇,能讓小船穩穩地浮在水面上。那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裏,都能浮起來呢?

2、出示材料:橡皮、空瓶、回形針、泡沫球、石頭、木塊

3、猜測並記錄:有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浮起來?

4、統計猜測結果

5、實驗探索這些物品的沉浮現象

要求:兩人合作進行,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操作;探索一種材料後要及時記錄,然後再探索另一種材料。

6、交流

小結:當物體的重量大於水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下沉,如橡皮、回形針和石頭;當物體的重量小於水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上浮,如空瓶、泡沫球等。

(四)延伸

1、出示雞蛋,猜測:雞蛋放到水裏,是浮還是沉?

2、請一位幼兒上來操作。

3、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只要往水裏放一件寶貝,並讓充分溶解,雞蛋就會像小船一樣浮起來。(出示鹽和糖)猜猜會是哪一件寶貝?

4、請你們回家也去試一試,明天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