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5篇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

一、師生問好導入新課交流資料

1、師:剛纔的歌曲是什麼?作者是誰?指名交流生:《長征》。生:毛澤東。

2、師:你對毛澤東有什麼瞭解?同學交流

3、出示毛澤東圖片,教師簡介毛澤東: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七律·長征》。板書課題

4、讀課題。

5、師:讀課題後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生:什麼是七律?生:什麼是長征?出示詩歌教師講解七律特點。同學交流對長征得了解。生:有兩萬五千裏……

6、師:拿出教師準備的資料袋,讀讀資料看看你又讀懂了什麼?自由讀後交流。

7、讀課題師:帶着你讀資料後的感受再讀課題。生讀課題。師:自豪地讀課題。生讀。

二、檢查預習合作交流

1、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預習課文,現在檢查一下詞語。出示詞語:澎湃逶迤……生讀詞語

2、師: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你還認識嗎?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意。同學自讀指名讀3、出示畫出節奏的詩歌。師:按老師畫出的節奏讀。同學自讀指讀齊讀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師:同學們讀詩後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生:等閒是什麼意思?生:盡開顏生:逶迤生:澎湃……師:誰來幫幫他?生:……

2、師:誰來談談對詩句的理解?生:……

3、師:這是一座座什麼樣的山?出示烏蒙山與五嶺山脈的圖片。生:高大……師:假如讓你去爬過,你有什麼想說的?生:太可怕了。生:得克服多少困難?太難了。生:可能一輩子也爬不出來,會迷路。……師:可是在紅軍看來?生:走泥丸,騰細浪。師:你體會到了什麼?生: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生……

4、師:詩中還有那些困難?生: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師: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你有什麼問題?生:怎麼一個是“暖”,一個是“寒”?出示金沙江圖片。師:看到這種情景你有何感想?生:……師:難怪敵人說連一隻鳥都飛不過來,紅軍過金沙江比登天還難。師:可是紅軍巧妙的把敵人的主力部隊引開,不費一槍一彈過了金沙江。師:紅軍輕鬆過了金沙江,你有何感受?心情怎樣?生:愉快,高興……師:帶着感情讀這一句。生讀再讀師:“暖”字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你的心情什麼樣?再讀。生讀師:爲什麼鐵索就“寒”了呢?出示大渡河上鐵索橋圖。師:走在這樣的橋上,你有何感受?生:……觀看飛奪瀘定橋視頻師:你看到了什麼?生:紅軍在鐵索橋上爬着向前衝。師:有很多戰士怎麼樣?生:被敵人的子彈打中,犧牲了。師:試着讀一讀“大渡橋橫鐵索寒”。生讀師:是戰士們用生命換來了勝利,這個“寒”字表達了什麼樣的心情?帶着這種感情再讀,齊讀。

5、師:戰士們挺過來了,讀最後兩句。生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師:說一說你對岷山的瞭解。生:這是一座大雪山。生:這裏終年積雪。生:……屏幕出示岷山圖片簡介岷山師:連鳥都不願飛過這座大雪山。師:請你談一談感受。生:很難翻過這座大雪山。師:爲何“更喜”?喜從何來?生:就要勝利……師:三軍指的是哪三軍?生: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師:什麼是盡開顏?生:就是全都笑逐顏開……師:帶着勝利的喜悅再來讀。生讀師:一半讀了,再讀。生讀師:一大半了,再讀。生讀。師:個個都笑逐顏開了。

四、梳理拓展積累運用出示地圖看紅軍走過的路線與省份。

師:紅軍的什麼精神給你留下了印象?結合生回答板書:樂觀向上不怕困難再出示律詩師:這首詩寫出了紅軍長征的過程與經歷也寫出了紅軍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讓我們來放聲朗讀。自由讀配樂朗讀教師配樂範讀背誦古詩再次欣賞長征組歌師:會唱的同學隨着唱作業:

1、蒐集毛澤東的《崑崙》、《六盤山》自身讀。

2、蒐集長征中的故事。板書:七律·長征樂觀向上紅軍不怕困難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會義10個生字(包括2個多音字),會寫8個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感情個性鮮明的語言描寫,瞭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

3.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能力。

4.體會作爲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孫悟空戰勝天兵天將被封爲“齊天大聖”的經歷,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學會閱讀名著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本文有詞語與現代漢語有區別,因此,要先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的材料,視頻材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把課文讀通讀順。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準備:

《西遊記》主題曲、小黑板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電視劇《西遊記》主題曲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着這熟悉的歌曲,看着這精彩的畫面,我們都知道這是哪一部電視劇的內容?我們都看過《西遊記》是嗎?它講的是什麼?都有哪些人物?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誰?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齊天大聖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瞭解孫悟空成爲齊天大聖的經過。(板書課題:齊天大聖)

2.《西遊記》,中國古典神話小說,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全書共一百回,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連環畫,版本繁多。

3.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打清文安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把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4.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①生字

本課要求學生會認“御、陛、(哪)、吒、擒、(挑)、霄、盔、遣、旨”,注意這些字的讀音,特別是盔、挑、遣。

本課要求會寫8個生字。書寫的時候,要注意字的結構,左右結構的要注意左右佔位,上下結構的要求書定緊湊一些。

②詞語

調派、擒拿、誇口、垂頭喪氣、氣勢洶洶、派遣、神通廣大、蟠桃

5.以小組爲單位自由讀課文,給課文加小標題,理清課文脈絡。全班討論,共同篩選出小標題。

參考小標題:(1)反下天庭,討伐悟空

(2)打敗巨靈神,大戰哪吒

(3)玉帝害怕,封爲“齊天大聖”

6.(1)說說下面哪些詞用得好。

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黃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帶領猴兵猴將衝出門外,擺開了陣勢。

這場惡戰真是地動山遙。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變作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打來密如雨點,打去疾似流星。兩人在半空中混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2)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課文,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7.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打敗哪吒三太子的?

8.小結,從孫悟空反下天庭,打敗巨靈神、哪吒,最後逼迫玉帝封爲“齊天大聖”可以看出孫悟空具有怎樣的一個性格特點?

9.課後作業:閱讀《西遊記》,蒐集《西遊記》中故事,特別是有關孫悟空的故事,準備召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計劃:

齊天大聖

(1)反下天庭,討伐悟空。

(2)打敗巨靈神,大戰哪吒。

(3)玉帝害怕,封爲“齊天大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感悟個性鮮明的語言描寫,瞭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

  教學重點:

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西遊記》中與課文有關的視頻片斷。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節課我們對本文有了初步的瞭解,孫悟空反下天庭,又打敗了天兵天將,天庭震驚,玉帝無奈封孫悟空爲“齊天大聖”。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節課。

2.明確教學目標。

(1)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感悟個性鮮明的語言描寫,瞭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

(2)掌握讀書的方法,特別是閱讀名著的方法,展開想象和創造的翅膀。

3.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詞句?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地讀出來。

4.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1)衆猴向孫悟空報告,一開口就是:“禍事來了!禍事來了!……”(對話很傳神,顯出了焦急和害怕。)而孫悟空則回答說:“把我的披甲拿來!”(話語簡短有力,毫無懼色,顯得胸有成竹。)

(2)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黃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帶領猴兵猴將衝出門外,擺開了陣勢。

(孫悟空鎮定、從容應對,且威風凜凜,體現了孫悟空的特點。)

(3)巨靈神垂頭喪氣。

(讀出巨靈神打了敗仗情緒低落、懊喪的樣子。)

(4)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變作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打來密如雨點,打去疾似流星。

(兩人交戰的場面,說明兩人交戰非常激烈。)

(5)李天王大驚失色。

(哪吒被打敗後,李天王沒想到,非常害怕,以至於臉色都變了。)

5.本課講了一件什麼事?體現出主要人物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了作者豐富的想象?作者構思很奇妙,生動展示了他們打鬥的每個場面,展開你的想象,如果你來寫,你會怎樣展示這場打鬥?

6.看《西遊記》片斷,進一步感受人物特點。

7.概括讀書的過程,總結讀書的方法。

8.你知道了《西遊記》這本書的哪些知識?除了書上介紹的,你還知道哪些?你還想知道哪些?

  板書計劃:

齊天大聖

敢作敢爲、勇敢、神通廣大……

(個性化的動作、語言描寫)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3、憑藉具體會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讚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難點:

憑藉具體會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讚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四、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拉薩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那麼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授新課

(三)精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1、精讀第二自然段

①拉薩的天空那麼藍,那麼美,你們一定想讀讀作者筆下的拉薩了。請打開書36頁,自由大聲的朗讀二自然段。讀完之後,找到自己最喜歡部分把它多讀幾遍。也可以把你感受最深的詞語在書上做上記號。

②如果你認爲你已經讀好了的同學,請你下讀給你的同桌聽,讓他給你提提意見。

誰願意把你喜歡的部分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指名說)

③指導理解朗讀第一句話。

A、我喜歡“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這個部分。

B、那你請讀給我們大家聽聽。

C、你能把你喜歡這一句的感受說給我們大家聽聽嗎?

D、如果說得出來(拉薩的天很藍)(如果說不出來)不要緊,請你再把這句話讀讀好嗎?

E、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站起來,用手摸摸天,你們能摸得到藍天嗎?(摸不到)好,請你們坐下來,你們看(出示圖片)你們摸不到藍天,課時爲什麼在拉薩的人們就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藍天呢?(指名說。如果還說不出來就可以問,同學們,你們看看我們這裏的天空,和拉薩的天空有什麼不同的嗎?)(你真聰明真會想,請你坐下,拉薩的天空就像她說的那樣藍得讓人感覺到用手就可以摸到)

同學們請你們再站起來,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現就在湛藍的拉薩天空的下面,請你們把手伸出來摸摸,現在你們摸得到藍天了嗎?看誰最先摸到。

F、那麼請你們帶着自己的感受把這句話讀讀。

G、有誰想來讀給我們大家聽的?

H、是啊,拉薩的天空真藍啊,拉薩的天空藍得真美呀,來我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讀。

2、指導理解、朗讀第二句話。

A、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好像就浸泡在藍色裏面,讓人感覺到它伸手就能摸到,那同學們你們還有喜歡其它部分的嗎?

B、我喜歡“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這個部分。

C、那麼也請你來讀讀。你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D、是啊!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呢!真是太妙了。請你再讀讀

E、藍天可以洗臉,你們覺得怎麼樣啊?(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誰想讀讀的?

F、你們感覺怎麼樣?(評)

G、你聽得真仔細,說得也很好。那你能把你的感覺讀讀嗎?

H、這句話多妙啊!我們一起來讀讀。

3、指導理解、朗讀第三句話。

A、同學們,還有喜歡的部分願意和我們大家分享的嗎?

B、我喜歡“有貼着山頂的白雲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淨;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這個部分。

C、那麼請你也來讀讀。

D、聽了你讀,老師也想來讀了。如果老師讀得好,你們能給老師點掌聲嗎?(範讀、邊出示圖片邊做動作的讀)

D、謝謝你們,那請你們也能像老師那樣讀,甚至要能比老師讀得更好。彆着急,先自己在下面練習練習。

E、誰想來試試?(指名讀)

F、你們聽了有什麼感想?(自由說,說得好的請他讀,說得不好的也請他讀讀,然後再說)

G、那還有誰想試試的?

H、在白雲的映襯下,湛藍的天空多麼純淨啊!在河畔草地的對照下,湛藍的天空多麼明潔啊!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

4、齊讀第二自然段。

拉薩的天空真藍啊,藍得用手可以摸到,藍得可以洗臉這麼妙!藍得無比的純淨,藍得格外的明潔。那讓我們把這純淨、明潔的藍天的第二自然段一起讀讀吧!(配樂朗讀)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真藍,藍得讓人神往,它把我們的視線緊緊吸引,久久不忍離開。同學們!你們的視線想離開嗎?想嗎?(不想)

2、那誰願意把自己的感受讀讀呢?(久久不忍離開,瞧他多捨不得離開啊。)

3、我們一起帶着自己的感覺讀讀第三自然段。

4、拉薩湛藍的天空把你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了,你們是多麼捨不得離開啊!

(五)精讀第四自然段

1、同學們學到這兒,老師就想考考你們了。你們知道拉薩最有名的建築是什麼嗎?

2、接下來我們就到布達拉宮去看看。

3、請你們自由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

A、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

B、你真會讀書,那你能把你知道的讀讀嗎?通過讀書她知道了,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你們還有幫她補充的嗎?

C、你也很會讀書,那你能把它完整的讀讀嗎?

D、你們有什麼感受嗎?(評)

E、老師的感受很你們是一樣的。通過他的讀讓老師看到了,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還是盛夏,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

F、我們帶着這種感覺一起來讀這一句。

G、你們還知道了什麼呢?(能說就指導讀:邊說邊出示圖片。你說得真好,正是因爲在這湛藍、純淨、明潔的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才顯得更加雄偉,更加壯麗。這是多麼美啊!請你帶着你的感受把這句話讀讀好嗎?)

H、你讀得真好!老師彷彿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在湛藍的藍天下,顯得更加雄偉,更加壯麗了。我們一起來讀讀。

I、如果說不出來就

a、請你們再讀讀這個自然段,告訴老師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

b、提出爲什麼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如果學生提不到這個問題,就有老師引導。同學們都沒有什麼問題了,不過鄭老師可以有給問題想請同學們幫我解決。)

c、指名說,並出示圖片,朗讀這一句。

邊說邊出示圖片。你說得真好,正是因爲在這湛藍、純淨、明潔的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才顯得更加雄偉,更加壯麗。這是多麼美啊!請你帶着你的感受把這句話讀讀好嗎?

d、你讀得真好!老師彷彿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在湛藍的藍天下,顯得更加雄偉,更加壯麗了。我們一起來讀讀。

J、藍天下,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多麼雄偉、多麼壯麗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六)指導背誦。

A、同學們!現在拉薩想請你們當中的同學當小導遊,給遊客介紹拉薩的天空,你們願意去嗎?願意嗎?

B、彆着急,先請你們在下面練習一下等會再請你們來當小導遊。

C、你們覺得這個小導遊怎麼樣?

D、(評讀)

E、那你們能比他當得更好嗎?

F、(有時間再讓他們練習)沒有時間就直接請。

G、這麼多同學都想當小導遊啊,那好你們現在都是導遊了,請你們一起爲遊客介紹,拉薩的天空吧!(出示圖片配樂齊讀)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楓葉如丹》是一篇敘事散文。它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過記敘訪問澳大利亞時照一張照片的經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表達了作者自己對自然界及人世的態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紅紅的楓葉一樣,在經歷了磨練、經歷了挫折、經歷了失敗後才能變得成熟。這時人生才達到了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那纔是真正的美。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擺正學生的人生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狀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的能力,對文章的感受逐漸接近本身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反覆的閱讀,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識。經過四年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我們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去感悟。

二、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作者照照片的經過,以及對自然界與人世的看法,體會作者的感悟。

2.熟讀、背誦課文第一部分,體會語言的“韻味”。重點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養積累語言,體味語言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等

四、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韻味”這個主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楓葉如丹》。

板書課題,並指導學生寫字。要求:做端正,字寫美。

2.新授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丹”的本意是什麼?(紅色)課題又是什麼意思?(秋天的楓葉像紅色)

師:作家袁鷹沒有把課題寫成楓葉是丹,而寫《楓葉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韻味。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35頁,各自讀書,讀書時順手把文中優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認爲富有哲理的句子畫下來,你也可以在書上做批註,把你的讀書感受,讀書疑惑簡單地在書邊寫下來。相信用心讀書,你會有新的收穫。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讀書情況]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都在書上畫出了自己認爲優美的句子,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

指導朗讀

生命在蟬鳴蛙噪中翕動,在熾熱和鬱悶中成長,在暴風驟雨中經受考驗。

於是,涼風起了,秋天到了。萬山紅遍,楓葉如丹。丹,是成熟的顏色,是果實的顏色,是收穫者的顏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顏色

再望望那株楓樹,竟如一位悽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楓葉如丹,也許由於有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許它本身正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價值

師:同學們讀的真美,散文就應該讀出美味。那同學們在讀書中有什麼體會或收穫嗎?交流一下。

交流並引導學生美美地讀。師引,書讀得這麼美,在讀書中有自己的體會嗎?或有疑惑嗎?

交流。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這是篇什麼體裁的課文嗎?(散文)知道什麼叫散文嗎?散文它不講故事,或者不以講故事爲主。主要在抒情,有寫景,借景抒情,有的寫事,借事抒情,寫物借物抒情。也有寫人,借這個人表達自己的情感,你們對散文有了很好的瞭解。其實,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淌,這裏有他對如煙往事的回憶,有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也有對燦爛未來的嚮往,讀起來很美,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用心去傾聽作家袁鷹的心聲。

學生讀書

師:看着大家讀書我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似乎感覺到,觸摸到作者的心靈。選擇你感觸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傾聽。

交流1——7自然段,通過個別朗讀,教師範讀,學生品讀,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動與鬱悶,從而理解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讓學生感悟,理解這一部分,背誦積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敘述今年五月訪問澳大利亞,看到株楓樹如悽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當莉貝卡走到樹下,有了活力那株楓書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師:我們在來回顧一下這幅畫面的內容: 靜憩的青山——楓樹(披滿一身紅葉)——滿地的紅葉,還缺少些什麼呢?因此在作者眼中,這株楓樹就象一位悽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考慮:爲何要將楓樹比作老人,有好多事物都可做爲“悽苦”的代名詞,爲何要以老人做比?

教師歸納:作者將楓樹比做老人,是將楓樹人格化。看着這株披滿一身將要凋零的樹葉的楓樹,即將進入生命的秋季。

板書:生命之秋

作者聯想到了人至暮年,如果沒有了生命的活力,就喪失了生活的勇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會變的單薄,沒有力量,就好象眼前這株楓樹一般孤獨悽苦。可是當莉貝卡走到樹下,楓樹就有了活力,那株楓樹就有了它真正的價值,真正的美。

板書:秋之生命

投影品讀: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楓葉如丹,也許由於有跳躍的、歡樂的生命,也許它本身正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價值,而且感受得那麼真切。北京的香山紅葉,自然能使人心曠神怡;若是沒有那滿山流水般的遊人,沒有樹林中鳴聲上下的小鳥,也許又會使人感到寂寞了。

師:同學們,你又聽到了作者在向我們傾聽着什麼?我們談一談。

生談:生命要有活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要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充實。

生談:讓生命每一天都有活力,到了老年生命纔有豐富的內涵。

生談:一個人可能沒有大家聚在一起美麗。

生談:美麗的風景要有人欣賞纔會更有生氣

品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楓葉如丹,顯示着長久的生命力。“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纔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師;大家很會聽作者對你低低的訴說,這其實是在和作者做心靈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來有去。你們剛纔廣向作者索取了,廣在聽作者對你講什麼了,你們還沒有對作者說點什麼。所以下面還要用心靈去傾訴。每人拿出一支筆來。你可能有千言萬語,要向作者傾訴,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說的好一句話,寫在書的空白處。就要一句你最想說的。你要能寫出一句格言,警句來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

開始寫。你向作者傾訴什麼,傾訴你的心靈。寫你最想對作者說的一句話。

學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這樣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領略楓葉如丹的韻味。

……

總結板書,深化對課題《楓葉如丹》的理解,學生由感性的認識上升初步的理性人生觀。

齊讀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

楓葉如丹,顯示着長久的生命力。“霜葉紅於二月花”,經歷了這個境界,纔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板書:

楓葉如丹

袁 鷹

自然 人世

楓葉 秋之生命(活力)

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葉如丹》是一篇敘事散文。它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難度較大的文章。在設計教學時我主要想以讀促學,以讀促教。在教學中具體是這樣做的:

1、通過三個大環節和學生一起讀書。一是初讀,用心讀文,讀通、讀美;和學生一起到文中傾聽作者的心聲;讓學生去傾訴,傾訴自己在讀完課文之後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觀。

2、通過課件和《秋日私語》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秋季楓葉萬山紅遍的情景中,用心讀書,到文章的字句中去傾聽作家袁鷹的心聲。

3、本課的題目《楓葉如丹》含義不易理解,我在上課之初給學生置疑惑,然後在引導學生熟讀、理解的基礎上,再來體會課文題目的含義——紅紅的楓葉就像紅紅的顏色一樣,在衆多顏色中顯示着成熟的美。從課上情況來看,效果不錯。

但本課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教師不能靈活駕馭課堂,沒有做到以學定教。

文章語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璣。但在這節課上我,不能充分尊重學生,不能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並就學生的發言適時、適度評價。尤其在處理初讀課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時,有的同學此時就開始談感受,而我卻被教案束縛,如果能就學生的發言即時評價,引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通過讀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可能教學效果更好。

二、一味重讀,卻沒有實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一。

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傾聽、傾訴,這樣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處理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內涵卻不到位。如果能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讀出“楓葉如丹”的滋味,本課纔會真正讓學生受益。今後在我自己備課時要鍛鍊自己深入淺出的本領。

三、學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機會,不能落實“三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體現得不夠明顯,究其原因我認爲還是教學設計中缺少學生自我探究的機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磨練自己,深入備課,講課時靈活處理教案,以學定教,心中有數,使得自己儘快達到師生互動,共同提高。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5

教材分析

1《武松打虎》是 S 版五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節選自《水滸傳》的第 23回, 其中“打虎”是文章的重點 , 也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作者抓住武松打虎時動作的正面描寫、通過對老虎吃人招數的側面描寫 , 表現了武松的智勇雙全。文章的情節生動感人,因而教學中以學生的讀、演爲主 , 體會文章的精髓。

學情分析

我班的學生大部分喜歡看課外書籍 , 樂於瞭解課文之外的有關知識 , 而且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 , 他們也能將所學所知運用到課堂中來。加上這篇課文情節感人,我又設計了讀、演、看的教學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個別學生膽小、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等現象。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過,想象武松打虎時的精彩場面。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老虎的兇猛和武松的英勇、機智。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武松打虎的經過,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師: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這可以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新課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武松是怎樣打虎的?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出示課件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了什麼? 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兩個部分?開始

師:誰來說說第二部分的每個自然段講了什麼?你能給它們擬一個小標題嗎?

師: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兩個部分呢?

師:文中是怎樣描寫老虎出場的?

師:據史料記載,這隻吊睛白額大蟲,白腦門,白眼圈,吊眼梢,眼賽金燈,嘴賽火盆,大牙好似尖刀,雪白瓦亮,你們看,(出示課件3)此時此刻,它正衝着武松發威呢。這是一隻怎樣的老虎?

2 、學習“防”的部分:(第5自然段)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老虎的兇猛呢?武松又是怎樣對付老虎進攻的?。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用“~~”劃出描寫老虎兇猛的語句,用“——”劃出描寫武松對付老虎進攻的語句。並分別用“.”“ ”劃出描寫老虎和武松動詞。

師: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老虎的兇猛呢?(出示課件4)

師:我聽出了“一撲”重讀了,還有哪些詞需要重讀?你們聽出來了嗎? 師板書: 撲

師:對,“一撲” “按一按”、“攛將”這些詞是描寫老虎動作的。標“.”這句話還應怎樣讀。你們想想看,兇猛的老虎從天而降,速度怎樣?你說這句話還應該怎樣讀?

師:誰來評評,他讀得怎樣?你說——

師:全班一起讀這句話,也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

師:你們看,這隻老虎少說也有七八百斤重,不要說它要抓你、撓你,就是砸,也得把人砸個半死不活呀。武松這時是怎麼做的呢?(出示課件4)

師:武松是人不是神呀,面對這兇猛的老虎,“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時,他雖然緊張,但頭腦清楚,方寸未亂,他用哪個動作化解了這場危機?師板書: 閃

師:一個“閃”字說明武松的速度怎樣?所以要怎樣讀?(要讀得越輕越快)

這句話中還有一個詞也說明武松的速度的,是哪個詞呢?

師: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師:誰能用它說一句話呢?

師:兇猛的老虎撲不到人,接着它怎麼做呢?

師:進攻的手段有變化,“腰胯一掀”,怎麼掀,誰來表演一下?我們看,力大無比呀。要是被它掀着了,那還不得骨斷筋折呀?武松此時?師板書: 掀

生接答: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 師板書: 閃

師:兩種絕招都拿不着,老虎可惱火了,接下來它用哪招?(剪)師板書: 剪課文怎麼寫?

師:從他的讀中,能感受到大蟲如霹靂一般的吼聲嗎?誰來評一評,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師:你能試試嗎? 生:讀

師:讀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老虎的兇猛。

師: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

師:哪裏是誇張?哪裏是比喻?把什麼比作什麼?

師: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面對這隻惱火的老虎,武松?

生接答:武松卻又閃在一邊。 師板書: 閃

板書: 老虎 撲掀剪(兇猛)

武松 閃閃閃

師:看着板書,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生: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爲什麼只是一閃再閃呢?

師:這究竟是爲什麼呢?同桌互相討論一下,開始

師:找到答案了嗎?你說——

師總結:有道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老虎如此兇猛,英雄怎能硬拼?一閃,一閃又一閃,從這可以看出武松的機智勇敢。師板書: 機智勇敢

師:讓我們分角色朗讀整段話,再一次體會武松的機智勇敢。可以配上動作。男同學讀描寫老虎的句子,女同學讀描寫武松的句子。武松見了,齊

3、學習“攻”的部分(第六自然段)

師:過渡:機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數用盡,開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6自然段,用“——”畫出能體現武松機智勇敢的句子,並圈出動詞。

師:哪些句子能體現武松機智勇敢呢?請你把它們讀出來。(出示課件5)

師:全班一起讀,誰來說說武松是如何打老虎的,寫了哪些動作?

板書:掄 劈揪按踢打

師:從這些動作中,你能體會到的什麼?

師:怎樣才能把武松的機智勇敢展現出來呢?請同學們選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展現,先自由練習。

師: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

師: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麼樣?

師:你覺得他什麼地方讀得比你好?

師:那麼你向他學習好嗎?齊讀這句話。

師:還有讀得不夠好的嗎?

師:你讀讀看

師:讀得棒極了,齊讀這句話。

師:還有誰想展示

生:表演讀邊讀邊做動作,體會武松的勇猛。

師:他表演得怎麼樣?給點掌聲。我讓我們分角色朗讀整段話,再一次體會武松的機智勇敢。可以配上動作。女同學讀描寫老虎的句子,男同學讀描寫武松的句子。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齊

師:多精彩的打虎場面啊,同學們想不想看錄象,再次一睹打虎英雄的風采呢請看——(出示課件6)

師:錄象把武松的英勇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武松打虎的經過(同桌互說再選派代表說)

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鬥時的動作講清楚,把當時緊張激烈的氣氛表現出來。

三、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1.:說得真好。同學們感受了武松打虎過程之後,你想對武松說些什麼呢?請以“武松,我想對你說……”爲話題,說一兩句話

2.總結:

這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穿越時空,來到了景陽岡,目睹了武松打虎

過程,品味了作品語言的魅力,初步學習了評價一個人物。讓我們在音樂聲

再次回味武松打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好漢歌》(出示課件7)

四、佈置作業

同學們,《水滸傳》是一部不朽的宏篇鉅著,108位好漢,一個個動人心絃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閱讀呢!希望同學們找時間閱讀《水滸傳》中的其它故事。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6

  學習目標

1.圍繞“感動”這個話題,訴說故事,暢談想法,感動心靈。

2.培養同學積極參與,敢於表達自身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要認真,有耐心。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記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

4.能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力爭寫得具體、生動。

 課前準備

1.“洗腳”公益廣告片段的課件。

2.本單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圖。

3.公益廣告片段;劉翔的圖片;音樂《丹頂鶴的故事》;

4.蒐集古今中外讓自身感動的故事。

 課時佈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電視廣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輕的媽媽打好熱騰騰的水,給年邁的老奶奶洗腳。她日復一日不變的行爲,溫暖了奶奶衰老的心靈。她不知道,無意中,她教會了自身的小朋友──感恩。

看了這則公益廣告,你有什麼感受?

二、開拓視野,感受“感動”

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古代歷史上就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請同學們來說說這些故事。

1.講古代感動的故事。如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2.隨機設問:你爲什麼而感動?

3.不只俺國古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層出不窮。小組說說感動的故事。推選其中說得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講講。

4.不只有許多感動的故事,俺們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動的圖片或音樂。

5.配樂引出《丹頂鶴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爲了救那隻受傷的丹頂鶴,卻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音樂響起)

聽了這個故事和音樂,你有什麼感受?

6.出示劉翔的圖片。這是誰?你喜歡他嗎?說說他的故事。

再聽劉翔獲冠時響起的國歌聲。同學們,當俺們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臘雅典,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你感動嗎?爲什麼?

7.小結:感動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爲俺們善良,所以俺們學會了感動,學會了感恩。

三、互動交流,重溫“感動”

1.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經歷過讓自身感動的事呢?

指名說話。

一位同學說完後,請其他同學當記者,現場進行“答記者問”。引導同學說最感動的地方,說清感動的原因。

2.組織小組進行“感動20xx”競賽活動(根據上課時間自由調整),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引導同學擬定評選條件: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說具體;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3.開展活動。在音樂《感恩的心》中結束。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獨立撰寫,巡視指導

1.導語:同學們,老師和你們一起分享自身親眼所見的最難忘、感人的事。又看見你們和同桌快樂地分享各自聽到、看到、親身經歷那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真羨慕!有句啤酒廣告詞:“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老師是你們的好朋友吧!可是俺無法完全分享咱們班的每一位同學的記憶中精彩紛呈的感人故事。這樣吧,拿起筆來,把你們那精彩而具體的,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寫下來,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你可以給文章加個有趣、新穎、恰當的標題。寫完後,再對照講述故事的具體要求,認真改一改。

2.生練習,教師巡視。

二、指導寫作

1.交流寫作:請同學把自身寫的片斷展示出來,讀後,請同學評一評,哪裏寫得好?哪裏還可以改進?

2.按方法、小組評改。

三、完成習作

1.把這篇文章全部寫下來。題目自定。

2.教師巡視指導。

(杭州市濱江區長河小學 華麗)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導入

1.導語:上節課同學們用筆大膽記錄下最讓自身感動的事。假如再動動腦,就會使你筆下那感動、難忘的事,內容更加具體、語句更加通順,情感表達更加真實、準確,也就更加感人!這節課咱們一起評改上次的習作。

2.一起回憶這篇習作的要求。

二、分享語段,體會寫法

1.分享精彩語段。

導語:很多同學上節課作文中都出現了波浪線,願意把你寫得精彩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嗎?寫得好,還要讀得好,那才棒!自身先練習讀一讀。

2.教師採訪展示者和聽衆,精彩在何處。

(注意鼓勵習作困難的同學發言、展示,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

三、優秀賞析,滲透評改

導語:欣賞了全班每位同學感動、難忘的故事,其中有些文章的描寫讓老師彷彿也親身經歷這件事。

1.優秀習作者上臺朗讀習作,邊投影展示,同學觀看、傾聽並考慮。

(同學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讓人感動、難忘在什麼地方?哪幾句寫得特別好?好在哪裏?

2.傾聽評析。

(1)你覺得這篇文章所選的事感人或難忘嗎?

(2)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是一件感人或難忘的事?

(3)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鑑學習?

3.小結優點。

四、互評互改,不時提高

1.結合講評,自評自改。(重點放在個人感動、難忘的精彩章節)

導語:每一個人生長的足跡不同,對事物的感受也各有千秋。請大家再次回憶最讓自身感動的事,把聽到、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像在大腦中放電影一樣放一遍。像剛纔那位同學一樣,把它寫清楚,寫具體。

自身動筆進行修改。

2.四人小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後的片段,集中再次講評,或說說自身的感受。

五、回顧過程,總結全課

教師採訪通過修改後習作水平進步明顯的同學:你有什麼勝利的經驗?

小結:好的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時修改,反覆推敲”,還要“多讀、多思、多改”。

六、作業

將這篇習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給班級的班刊或平時閱讀的刊物,體驗希望與勝利的喜悅,讓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書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

通過反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從正反兩個方面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

情感目標:

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

難點: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借“義”引申,導入新課。

今天毛老師要和我們班的同學共同上一節語文課,請同學們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給在座的所有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有)老師期待着這堂課能帶給你們,也帶給我更多的收穫和思考。

師:下面,老師寫一個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義”字。)認識這個字嗎?這是繁體的義字,今天我們這樣寫。你能說出哪些帶“義”字的成語?

師:老師這裏也收集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齊讀。(課件出示)

師:這麼多成語中,你認爲這三個成語中分量最重的是哪個字?

師:因爲義,纔不畏懼;因爲義,纔不容辭;因爲義,才無反顧。“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麼說的。

  二、提示課題,讀懂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課題。

師:好多同學都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和你們接觸過的有怎樣的不同?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古代漢語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爲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讀法是從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由出聲讀。)

師:誰願意站起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裏面跟着默讀。(指名讀)。

師:聽他讀完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兒讀得好?

師:這段文字選子《孟子告子上》,你對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學來讀小資料。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

生1讀。準確流利,很好。哪位同學能再試試?注意讀出感情。

生2讀。字正腔圓,頗有儒者之風。

師:我們再看課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麼意思? (說)

師:沒錯,“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說。──孟子一共說了幾句話?(四句)誰來讀第一句?讀第二句?第三句?最後一句──我們一起讀吧。

師:孟子的四句話說了幾層意思?誰來讀第一層?第二層?指名讀。

師: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麼觀點?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師: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題目。(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00多年前的孟子,這個詞應該怎麼讀?齊讀:捨生取義。(讀得再堅定一些──讀得再壯烈些)同學們一齊再讀。

2、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自學提綱,把書翻到97而自由出聲讀兩遍讀孟子的這幾句話,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a這篇文言文第一層意思與第二層意思句式結構(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魚)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熊掌)。(生)和(義)相比(義)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義)。這是採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

c本文還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其實本文還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開頭以魚和熊掌設下比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實際上是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在結尾引出捨生而取義。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d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孟子所要表明的觀點)是(捨生取義)。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剛纔同學們一共有幾個發現?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句式結構相近、採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3、品讀課文,解釋詞語。

師:同學們的發現是非常有價值的。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7頁,默讀課文和註釋,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本文的註釋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平時我們給的是字詞的註釋;這篇課文給的是整篇的譯文。

師:出聲讀一讀。哪位同學願意讀一下譯文?

師:瞭解大意後,請同學們挑戰給文言文做註釋,有信心嗎?你知道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嗎?

生:聯繫上下文。生:查工具書。生:聯繫生活實際。生:對照譯文……

師:大家有這麼多好的方法,現在就把它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試着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註釋。

師:誰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對比一下和你們的理解是否相同?

對於所做的這些註釋,有不一樣理解嗎?誰願意解釋“也”這個字,沒人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也”出現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說明它是一個虛詞,一個陳述性的語氣詞,不用翻譯,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譯成“的”。那麼這個語氣詞應該怎麼讀呢?請同學們試着讀第一句。這樣讀好嗎?(重讀)應該像“啊,呢,嗎”等語氣詞一樣,輕讀。

師:誰能再對“得兼”這個詞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通常習慣會說“兼得”兼指同時,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時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爲什麼要說成“得兼”呢?這是古漢語的特殊現象——詞語倒裝。請隨老師說一遍“詞語倒裝”。

師:有一個成語叫“德才兼備”。你知道這個成語什麼意思嗎?德行和才能同時具備。

師: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期望。

4、悟讀課文,挖掘內涵。

師:嘗試給文言文做註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的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選擇是什麼?捨生取義。

師:捨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爲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爲什麼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

生:因爲孟子認爲道義比生命更可貴,更使他嚮往和快樂,更值得擁有。而如果反過來讓他以背棄道義來換取生命,那將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難以忍受。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選擇了“捨生取義”。

師:那麼孟子是不是一個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還暗含了一種選擇是什麼?到底孟子想要生還是想要義呢?(生義兼備)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孟子並不反對生義兼備?反而希望生義兼備。說明孟子也是十分熱愛生命的。

師:生命寶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尊重、去珍惜、去熱愛。

  三、聯繫生活,體會主旨。

師:孟子擔心是不是多餘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種種行爲,你會想到那些成語?用上“義”字。同學們可以從你收集的成語當中選擇一個最恰當,最合適的。

課件出示:

不法商販爲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見利忘義)

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東郭先生。(忘恩負義)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背信棄義)

(教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師:舍義取生者在,“捨生取義”者──更在!請看:你認識他們嗎?

(宋代的岳飛,大義凜然、精忠報國、反抗金朝、義無反顧。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間,元世祖以{________}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捨生取義。

明朝的于謙,身披戰甲帶領士卒抵抗敵軍,義無反顧。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邱少雲烈火中永生。

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

他是香港的黃福榮,是一名汽車司機,在玉樹地震中他作爲一名志願者,爲了救三名兒童和一位老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些人的“義”體現在哪?

師: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寫出了許多令人振奮千古名句。請同學們讀一讀。@20

師:面對生與義,他們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大聲的告訴老師。@21讀:

師:“捨生取義”是英雄的壯舉,也是平凡人的責任,無數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民族的脊樑。在生與義之間,他們這樣做,也會這樣說。

師: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切正是緣於他們不同的選擇。看看黑板上的這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保留哪個?請說出理由。

師: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生義不可得兼,我們要怎樣選擇?捨生取義。

師:大家都支持這樣的選擇嗎?老師真爲你們高興。讓我們一起爲自己的選擇——鼓掌。

師:再次來讀孟子的這段話,請用你們的聲音做出選擇。老師聽到了你們堅定的聲音,能不能把孟子的這段話背誦下來。試一試。

  四、小結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爲英雄,也許會平凡一生,但毛老師希望“捨生取義”成爲你們人生永恆的追求。

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請同學們課下思考。(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這與孟子的“捨生取義”的觀點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優秀,謝謝你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8

學習目標

1.提高同學表達、應對、傾聽、提問等語言能力.

2.運用本單元學習的說明方法,學習寫一篇說明性的文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讓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他人的喜愛,讓他人心甘情願地把他買下來嗎?那俺們今天就試着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精心準備

熟悉“商品”.對你的“商品”進行全面瞭解.從外觀、規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價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

找出產品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準備做精彩的描述.

面對“顧客”,你用怎樣的表情、怎樣的語氣、怎樣的語言推銷你的商品,請做好充沛的準備.

考慮“顧客”針對產品會提出那些質疑?你將如何解答.

小組試買

在小組中試着推銷你的商品,讓同學們針對你推銷產品的內容、語言、語氣、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議.

認真聆聽同學們的建議,合理採用.

班級特賣場

每組選出最優秀的“推銷員”,推銷自身的產品.

“顧客”認真聆聽“推銷員”的介紹,對產品提出質疑.

耐心、機智地回答“顧客”的問題,抱着既對消費者負責,又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總結

評出最佳“推銷員”.

你認爲怎樣才幹夠做一名優秀的推銷員?(優秀推銷員的規範是什麼?)

第二、三課時 習作

確定習作內容

默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同學交流一下.

確定習作內容.

作文指導,怎樣寫說明文

回憶一下說明文和一般的記敘性文章有什麼不同.

寫說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準備從哪些方面介紹物品,用上哪些說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點?如:外形、質量、用途、價格等,抓住突出的特點,用數字、舉例、對比、打比如、生動描寫等方法,具體描述物品的特點.)

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資料,但不要大量抄錄.

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並理解其含義。

(2)領會作品深刻的象徵內涵,理解象徵手法在文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覆誦讀,理解作品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語言激越奔放強烈的特點。

(2)體會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海燕搏擊風浪的戰鬥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無畏而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理解課文所描繪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2、 難點:理解象徵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在第7課,我們學習了《雷電頌》,誰能說說文中的風、雷、電代表了哪類人物呢?可以說,在革命戰爭年代,在白色恐怖時期,我們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來表達對革命的嚮往與呼喚,比如,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家高爾基就是借海燕對暴風雨的呼喚來表達對革命的渴望。那麼作者高爾基是怎樣借海燕對暴風雨的呼喚來表達對革命的渴望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高爾基所寫的《海燕》吧!

2、形象感知,領略海燕風采。教師出示“海燕形象圖課件”,讓學生認識、感受海燕的形象,讓學生對海燕有初步的認識。

3、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

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也是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於木匠家庭,四歲喪父,十歲就爲生活所迫,走向社會,到處流浪。他當過鞋鋪學徒,輪船雜役,麪包工人等,備嘗人間苦難。他親眼看到勞動人民在沙皇統治下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這爲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他第一次投稿時具名爲馬克西姆·高爾基(俄文意爲“苦難”)。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是高爾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寫於1901年,那時正是俄國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國的革命運動正不斷高漲。高爾基參加了種種反沙皇統治的鬥爭,發表了尖銳抨擊沙皇的演說。他根據自己的鬥爭經歷,寫了一篇帶有象徵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又譯爲《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發表具有極大的宣傳性和號召力,受到了列寧的高度重視和稱讚。

二、檢查預習

1、注音或寫字

呻yín吟 白沫( m ) 翡(fěi)翠 困fá乏

深淵(yuān) wān蜿蜒 膽怯(qiè) 號(háo)叫

2、詞語解釋

(1)高傲:原指極爲驕傲,自以爲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貶詞褒用,指自豪,信心十足。

(2)震怒:異常憤怒,大怒。

(3)睏乏:疲乏。

(4) 蜿蜒:蛇類爬行的樣子,彎彎曲曲地。

3、預習收穫(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有一點感受即可鼓勵)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

要求:學生聽讀(不看書,仔細聆聽),並在班上交流聽後感,談自己在聽讀時的所感所想。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重音、停頓和語速的處理。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本文是一首感情強烈的抒情散文詩,也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請同學們思考海燕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活動,在這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海燕又有什麼表現?

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確:

全文給我們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

第一幅(1,6)風捲雲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風雨的到來;

第二幅(7,11)暴風雨迫近,海燕博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第三幅(12,15)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

這三幅場景以時間爲序,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爲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逐步展開。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教師問:同學們,你們讀了本文後,你覺得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要求:以“這是一隻 的海燕,你看 ”

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2、請同學們劃出文中刻畫海燕形象的句子,並賞析。

(1)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2)一會兒翅膀碰着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着,……

(3)海燕叫喊着,飛翔着,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4)它飛舞着,像個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

(5)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3、師生共同歸納海燕形象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形象的描寫,表現了海燕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有獻身精神。作者其實把“海燕”象徵着俄國革命風暴中的“革命者”。那文中其它事物各象徵了什麼?

五、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樂觀自信、英勇無畏的海燕形象,在生活的暴風雨中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能像企鵝那樣縮起頭來嗎?不能。而應該像海燕那樣迎難而上,勇敢面對。

六、佈置作業

1、練筆:請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飛翔時會想些什麼,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麼,試以“海燕的宣言爲題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字數200字左右)

2、熟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0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多角度思考問題。領悟本文前後照應、先總後分的寫法。

  教學重點:

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劃分文章的層次結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上學有沒有遲到過?遲到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是怎麼對待你的?你怎麼看待遲到這一現象?學生交流。

2.師: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是一個經常遲到的孩子,她寫的《遲到》一文,讓我們瞭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們讀後一定能受到啓發。板書課題。

3.小組交流課下蒐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情況,重點檢查字音。同位互相進行評價。

2.彙報讀書情況。教師對易錯的個別字進行檢查指導。

3.整體感知: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可引導學生從

①主要內容

②所寫事情,

③文中人物——?我?和?父親?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讀懂的內容。教師注意評價:學生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是否有與衆不同的發現等。

4.質疑問難: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父親爲什麼打我?打了我爲什麼還要給我送東西?父親是否愛我?……) 5.評價,並引導歸納: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作者小時候因爲遲到發生在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三、速讀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讀文,邊讀邊想:作者林海音的父親是不是一位好父親?

2.同位互相檢查初讀課文的情況,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重點檢查是否把字音讀正確、讀流利,教師對易讀錯的字進行檢查。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師: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引導學生從?主要內容——所寫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讀懂的內容。如,我讀懂了,這是一位對我要求很嚴格的父親,這是一位很疼愛我的父親。教師評價,總結所讀懂的內容是否正確,學生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等。

4.圍繞?上學遲到?這條線索,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全文整理爲四個部分。

(1)我有賴牀的習慣,恰逢今天下雨,我乾脆不起來了。

(2)父親嚴厲地懲處了我,而結果是,我上學也遲到了。

(3)上課的時候,父親給我送花夾襖來了,我感受了到父親默默的愛。

(4)從此以後,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學生。

2.小組合作學習

(1)帶着問題自主閱讀。運用學過的?前後聯繫、品詞析句?等方法進行閱讀,

(2)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以引導點撥,力求讓學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時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質疑問難。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預計可能提出的疑難問題:父親爲什麼要打我?打了我爲什麼還要給我送東西?……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嚴?和?疼?中含着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

2、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情誘趣

1、利用上課之前的這段時間咱們來背上幾首詩詞。

2、 評價。過渡:其實,我國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誦讀。《左傳》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的意思是說什麼?是的,誰都會犯錯,怎麼樣?你有過犯錯的經歷嗎?敢在這麼多人的面前說說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這並不稀奇,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經常犯這樣一個錯——遲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相信能帶給你啓發。

二、細讀探究,解疑品讀

師過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主要在講一件什麼事?(作者小時候因爲遲到發生在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1.細讀解疑。上節課我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尚待解決,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 (父親爲什麼打我?打了我爲什麼還要給我送東西?父親是否愛我?……

(1)帶着問題自主閱讀。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在閱讀時可以做些批註。

(2)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組長組織學習,並做好記錄,推選出發言代表。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注意引導理解、討論問題:父親爲什麼要狠狠地打我?你從哪兒能讀出父親打得打得狠?(隨機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①打的動作:從?抄起?、?倒轉?、?一掄?等詞語可體會出父親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②打的聲音:?咻咻?。

③打的過程:?從牀頭打到牀尾?、?哭號?等可以看出打得厲害。

④作者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着熱?。從?一條條?、?鞭痕?、 ?紅腫?、?發着熱?,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確狠,出乎人的預料。

2.體驗品讀:誰最能體會作者捱打時的心情?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她會在這時想些什麼呢?

(出示句子)?我捱打了!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1

  一、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本文是一則新聞,文章中的表層意思學生不難理解,放手讓學生自學,文中一些數字所包含的具體意義以及部分句子的含義,需要加以引導。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則新聞,作者運用作比較、列數字的方法說明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通過串串生動而又令人驚訝的數字以及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感知詢問年的體裁特點,把握課文結構,瞭解課文內容。

2、通過閱讀,進一步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3、學習本文大量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以閱讀爲主,讀中感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四、教學難點分析

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唱歌曲導入,解釋課題

1、教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嗎?我們共同唱一下這首歌好不好?

學生:齊唱歌曲

教師:這首歌曲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

學生:回答

2、揭示課題

教師:引語——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變化,我們一起走進《中國一日》,確實感受一下。

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閱讀感悟

1、瞭解新聞的體裁結構。

教師:寫作消息的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迅速及時;二是要用事實說話,不能有半點的虛假。消息沒有固定的寫法,但從結構上說,它常常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四個部分。

2、默讀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

(1)認真閱讀課文;

(2)想一想,作者從哪幾方面寫了“中國一日”?

(3)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記號。

(4)讀完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3、交流閱讀提示: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交流同時把說明中國變化之大的句子找出來。

教師:通過閱讀、交流,同學們能告訴我中國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嗎?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改革開放

教師: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安枕無憂了呢?出示網上調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盧森堡43,940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教師:看到這份資料你們有什麼感受?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

學生: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

(三)學習寫法

教師:這篇課文都用了哪些我們學過的說明方法?

學生:回答

教師:數字表達的作用是什麼?從數字中你們得到了什麼啓示?

學生:回答

教師:找出文章中幾處比較方法的使用,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回答

(四)課堂小結

本文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等方面展開統計,用具體的數字,國際、國內橫向、縱向的比較,生動地說明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七、課堂練習

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介紹身邊發生的一個變化。

  八、作業安排

上網查找資料:這則新聞是1994年的調查結果,在12年後的今天,這些數據是否發生了變化了呢?變化怎樣?我國現在還有大約多少貧困人口?

  九、附錄

1、調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盧森堡43,940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2、板書設計

中國一日

改革開放 變化巨大

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

  十、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採用講授與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向學生介紹新聞的結構,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緊緊圍繞重點去讀、去畫、去討論,同時又做到課外向課內延伸、課內向課外拓展,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2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奮不顧身夜以繼日地挖了38小時,救出了兒子和他的同學的事,課文內容淺顯,但內容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全文中沒有出現一個愛,可就在這這扣人心絃的故事、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我們能看到父與子之間濃濃的愛,體會到字裏行間浸潤的父與子之間那難以割斷的情懷。本單元訓練主題——父母之愛。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設計理念:讀中悟寫,讀寫結合。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混亂 昔日 廢墟 瓦礫 疾步 開闢 顫抖 絕望”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把相關的句子、圖片製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的的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出示地震圖片,學生談感受。面臨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可就是在這樣的一場災難中,這對父子創造瞭如此神話般的奇蹟。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思考: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地震?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課文,從哪裏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麼?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2、彙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並帶着自己的感受練習朗讀。

父親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過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指導學生讀出堅定的語氣。)

(2)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位父親“直直”的雙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麼?)

(3)“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作者爲什麼不說挖了很長時間,而是把時間一一羅列出來,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4)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從這裏你體會到了什麼?)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做批註寫出自己的感受。

2、彙報交流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五、佈置作業,預留問題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兒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爲什麼文中反覆三次出現“不論發生什麼,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課文內容。上節課我們知道,父親苦苦挖了36個小時兒子生死未卜,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看,這位了不起的父親救了一位什麼樣的兒子。

2、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兒子了不起的句子,讀一讀寫寫自己的體會。

  二、抓細節描寫品讀,體會情感。

(1)“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或者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爲你說過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2)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在長達38個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和危險,七歲的阿曼達不光安慰同伴堅持生的希望,而且在得到父親的救援時,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正是來自對父親承諾的信賴。”)

(3)父親的承諾是什麼?文中出現了幾次?爲什麼多次出現呢?(三次,表現了父親的責任感和兒子對父親的承諾深信不疑,再次說明了父子情深。)

  三、感悟寫法,讀寫結合

1. 課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出父愛的偉大,卻讓我們體會的很深刻,你又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的呢?(從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中體會父子情深、父愛的偉大,這正是作者的表達方法,希望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也能運用和掌握這種方法。)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爲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着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請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選一件寫下來,送給你的父母吧!

  四、課外延伸,昇華情感

同學們,在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後,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團聚了,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課文中的插圖,父子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兒子阿曼達笑得那麼開心,這位可敬的父親卻哭了。巨大的喜悅佔據了他的心,這個時候,笑和哭都表達着一種同樣的感情,都表達着這位父與子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啊!同學們我想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會由衷地對這對父與子發出祝福的?此時此刻,你會說些什麼呢?想一想,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

  五、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了不起

兒子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3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麼樣逐層深入地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表示中法兩國人民的一起心願。

3、學習本文對話,通過人物對話,提示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準備:找一些有關中法友好往來的文章。

三、教學課時: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心願”的意思是會什麼?

(指心裏的願望、想法)

2、課文寫誰的心願?

(寫一家普通的法國人和中國工作人員的一起心願。)

3、是個什麼樣的心願?

(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一起的心願。)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三、初讀課文,自學新詞。

四、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寫我與一位法國小姑娘的對話,說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國迷。

第二段:(18--20)寫小姑娘的爸爸兩次去中國,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使全家人都愛上了中國。

第三段:(21--29)講作者與小姑娘一家人的談話,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當架設友誼橋樑的工程師。

第四段:(30)寫修一座友誼的長橋,是中法兩國人民的一起心願。

五、講讀課文第一段。

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人物有哪些?

2、“這是人最愛坐的長椅,因爲我喜歡那幾叢花,在春天的北京,這樣的花是經常見到的。”這句話是怎麼理解?

3、哪些詞語表示法國小姑娘對中國人民的感情是純潔和樸素的?

4、“閃耀着歡樂的光”說明書了什麼?

5、從小姑娘的回答說明書了什麼?

6、“我家有好多中國人”指的是什麼?

7、小姑娘熟悉中國人的相貌特徵,原因何在?表示了什麼?

8、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課堂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法國小姑娘怎麼會知道我是中國人的?

2、她說她家裏有好多中國人,這是真的嗎?表達了小姑娘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小姑娘爲什麼對中國那麼熟悉、那麼瞭解?

2、爲什麼把小姑娘的家稱爲“中國物品展覽館”?這說明書了什麼?

3、“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了美麗的花。”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指小姑娘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並陳設在家裏,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愛。他的這種真摯感情感染了全家,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了。)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紹了什麼?他是怎麼樣介紹的?

5、“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爲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在確實需要發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是誰也比不上的。”這一段話表達了什麼感情?

(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讚美,對中國繁榮富強的期望以和對中國發展前途充溢信心。)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麼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麼?

(乞求爸爸同意帶她去北京。)

3、“用會說話的眼睛乞求着”說明了什麼?

(說明她的願望是多麼迫切、多麼純潔)

4、小姑娘的心願是什麼?她爸爸的心願又是什麼?中法兩國人民的一起心願又是什麼?

(去北京當老師;希望孩子爲法中人民作貢獻;修一座友誼的長橋。

5、課文最後一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點明中心)

四、總結全文。

本文記敘了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裏同一家法國人進行友好談話的情景,表達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反映了發展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的一起心願。

五、課堂作業。

1、完成課後作業。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4

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後的收穫,引導同學體會讀書的樂趣,並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

2.讀背古詩句,積累古詩句,品味讀書的好處及方法.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介紹讀書方法的資料.

教學過程

回顧“詞語盤點”

1.同學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組織記憶競賽、謄寫競賽,引導同學積累本組所學詞語.

交流平臺

1.圍繞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組內交流本組語文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2.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同學口頭交流這段時間課外閱讀的收穫、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所瞭解的新的讀書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學習效果加以展示.

日積月累

1.激情導人.

俺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以樂學好讀爲高尚美德,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了許多這方面的警句,激勵俺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a.同學自由誦讀,注意讀準字音.

b.嘗試理解:同學交流對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誦名言.

4.交流其他有關讀書的名言同學收集的以及老師推薦的,拓展積累.同學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蘇聯)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俺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至樂無如讀書.——鄭勝利

藏書不難,能看爲難;看書不難,能讀爲難;讀書不難,能用爲難;用書不難,能記爲難.——張潮

5.鼓勵同學課後將自身喜歡的讀書名言製作成書籤.

五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恭恭敬敬、旌節、氣節、置之度外、屈指可數”等詞語。

2.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與學習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於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講讀課文的第五到第六節,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於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品味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插圖,認識蘇武板書:蘇武

2.簡介:蘇武和西漢的歷史背景,及兩國的關係。

3.板書:牧羊理解:牧課題補充完整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思考:課文中有幾次寫到旌節?

蘇武又是怎樣對待這支旌節的?

2.交流板書

(1)蘇武知道這旌節是代表國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過來。

理解:旌節板書

板書:接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鄭重其事的態度。

(2)蘇武手握旌節,氣憤地說:“我是代表國家的,寧死也不能受侮辱!”

板書:握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寧死不屈的精神。

(3)蘇武不等衛律說完,怒目圓睜,手舉旌節大聲喝道:“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漢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

板書:舉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內心極其憤慨的語氣。

過渡:看來,這兩次鬥爭無論匈奴王是威逼還是利誘,都無法使蘇武屈服。在這種情況下,他又生出了一計。那便是——蘇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麼羊呢?

三、學習第三、第四重點節

(1)輕聲自由讀讀第4小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

(2)學生交流。

(3)小結:你看,這真是一個毒計,匈奴王真是陰險狡詐呀!但蘇武又是怎樣面對的呢?

(4)學生默讀第五節,劃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邊野草遍地,沒有人煙,惟一和蘇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節。

(內心是孤獨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種堅定的信念。)

B.蘇武頑強地忍受着各種折磨。餓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飢;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羣依偎在一起取暖。

師生對讀,(感受到後面的話是把前面的折磨寫具體了)

教師引讀,(讓學生感受到蘇武在想盡辦法克服種種困難)

板書:餓渴冷

出示圖片,想象蘇武還會面臨哪些困難?

C.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卻始終手持那支旌節,不論白天放羊,晚上睡覺總不離手。

理解:置之度外

(要學生感悟到蘇武不是爲自己活,而是在爲國家而活。

D.他經常仰望着南飛的大雁,屈指計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舉着旌節回到祖國。

抓關鍵詞:經常(換詞)——常常,時常,

南飛的大雁:漢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國,多想成爲一隻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國。

屈指計算日子:再次體會歸心似箭。

盼望:望眼欲穿,歸國心切

小結:蘇武就是這樣一個寧死不屈,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讓我們充滿深情地讀讀這一節。

四、學習第六節

過渡:茫茫荒漠,野草叢生,人煙絕跡,蘇武時時刻刻緊緊握着這支和他患難與共的旌節。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過去了,蘇武在異鄉歷盡了千心萬苦,受盡了非人的折磨,經過漢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終於答應放蘇武回國。

1.抓住40歲,已滿頭白髮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問句

五、總結課文

1.過渡:學到這,你覺得蘇武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麼?

在敵人面前不屈不饒,堅持正義,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他不愧爲中國曆的一位愛國志士。

2.評價:後人是這樣評價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節不褥。

任海枯石爛,心如鐵石堅。

3.激發興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人,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有興趣的同學可去圖書館或上網搜索有關內容,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