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蘇教版五上《10、嫦娥奔月》課後反思

本文已影響 1.24W人 

  《嫦娥奔月》課後反思一:

這節課磕磕巴巴的上了下來,應該來說,想得還是比較多,但是最終執行的效果並不好。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蘇教版五上《10、嫦娥奔月》課後反思

首先由於備課的時候考慮的事情太多,而有了一些所謂的想法,教者並沒有把這些取捨好,整合好。

其次,在學生的把握上。接班以來,雖然知道學生的積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但是還是期望個別學生的優異表現來盤活整節課,沒有能腳踏實地的教學,個別學生還是沒能在課堂中顧及到,因而對雙差生關心的不夠好。

再次,大容量的安排,可能沒有顧及到學生的現狀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也由於備課的“胖”,使得課堂教學後課後作業的時間被擠佔,沒有能體現出課改的特點來,以後在備課方面還要加強,上有效的課,做有效的作業。

  《嫦娥奔月》課後反思二:

《嫦娥奔月》是一則神話故事,作者以事爲題,簡練、明瞭,規定了整個故事寫作的重點所在。文字淺顯,情節簡單,愛憎分明,很多學生在很早就讀過這篇神話故事,甚至還看過動畫片、電視劇等。

一、大膽放手,讓學生講故事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嫦娥奔月”這個情景作者描繪得很美,怎樣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單純靠教師的見解顯然是不行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感悟。於是我想,不妨將這一課上成體驗情感、練習說話的訓練課。在整篇課文的指導學習中,我始終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去說、去發揮,如從“飄飄悠悠”一詞入手,藉助課文內容、插圖,啓發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不僅弄清了意思,還感受到了課文的意境美。我一直只是從中導讀、點撥、鼓勵、稱讚。在這個自主自由的過程裏,學生真正做回了學習的主人,順利走進神話故事當中,走進神話人物內心,課堂上的發言始終精彩異常,表達者與傾聽者都達到情感共振的效果。

二、抓住時機點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學生講故事後,我適當進行點撥,如:。“傳說中的后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就藏在文字裏面。靜下心來讀讀,你一定會對他有更多的瞭解。”“文字本身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巧妙的朗讀能把它們變成一位勇猛的大力士。我們來試試看。”“后羿爲民除害的決心表現在哪些地方?”“‘力大無比的勇士’和‘爲民除害的英雄’,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這是源自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以逆向思維看待課文而產生的教學思路。教學步驟的安排、問題的設置,都是建立在學生內在需要之上的`,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展開的。這樣的教學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勤於實踐的能力。

  《嫦娥奔月》課後反思三:

《嫦娥奔月》這篇課文意境優雅,情節動人。課文要求教會學生能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現,進而走進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與心靈的薰陶。

上課伊始,我從插圖入手,請學生想象嫦娥奔月的畫面,引出第六節。品讀關鍵字詞,感受嫦娥奔月詩意與優美。接着我把學生引向畫中人——嫦娥。默讀課文,圈畫表現嫦娥性格的詞句,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這篇課文文字雖然並不深奧,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多彩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載體與空間。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展開交流。從總體上把握兩點:一是接濟貧苦的鄉親們。二是不讓壞人逢蒙害人,不顧一切吞下仙藥。通過舉例讓學生理解“接濟”的意思。通過表演讓學生理解什麼叫“周旋”,怎麼周旋。

這時候我安排了一個情境說話。嫦娥迫不得以離開人間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她會說些什麼?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感受時,腦際已經生成了豐富的內心視象,也真正走進了嫦娥的內心,明白了嫦娥的無怨無悔。最後我把視線引向后羿,通過他的連聲呼喚,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嫦娥爲了大夥捨棄個人幸福的純潔與偉大。這時學生再讀第六節,感受到的是嫦娥奔月的悽美。我希望通過一遍遍地讀,一層層深入,讓嫦娥爲民着想、犧牲個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久駐學生的心間。由於時間沒把握好的原因,最後一小節的處理十分蒼促,學生沒有能夠體會到月亮爲什麼代表了人們的企盼團圓的心?爲什麼八月十五的企盼更會讓人生髮對美好的無盡追憶與感懷?還有學生在表演嫦娥與逢蒙進行周旋時,雖然能夠表演,但言語比較蒼白,沒有體會到嫦娥的機智,我想如果之前多給學生一點時間準備的話,效果可能就會大不一樣。

上完這節課後,我深感遺憾的是課中時間安排不當,讀悟交流不夠徹底。然而,能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要求,通過發人深思的語言導入啓發學生潛心文本中邊讀邊想。在組織品讀感悟交流中,老師巧妙地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較好地形成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我認爲這倆方面是值得慶幸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