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

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1

母雞

教學簡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講述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讀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學習能力,本文內容淺顯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再加上語言風格上的獨特魅力,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只是在揣摩寫作特點時會感覺比較難,需要教師加以適當點撥、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教法學法

教法:“情景設置法”、“質疑引讀法、”、“朗讀感悟法”、“提問法”、“點撥法”等。

學法:“圈點標註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朗讀法”、“質疑法”。

課前準備: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上一篇課文我們到認識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氣可愛的貓。其實老舍先生家還有一隻動物——母雞。他是不是也像喜歡那隻貓那樣喜歡它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雞》。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並讀一讀。

2.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3.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

三、閱讀質疑

1.通讀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句子讀一讀。

2.學生彙報,教師相機板書:一向討厭→母雞←不敢再討厭

過渡:是什麼原因使作者態度發生如此變化呢?

四、自主探究

(一)指導探究一至三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麼原因使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呢?劃出相關語句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彙報

(1)討厭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雞的無病、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

重點語句解析: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這是作者誇張的寫法,諷刺了母雞的炫耀。聾子本來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討厭母雞的情緒。)

(2)學生回答後,教師引讀: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它那嘎嘎的叫聲總是——(沒結沒完)特別是到下蛋的時候,母雞差不多是——(發了狂)

3.揭示總分的寫作方法。

請同學們看板書:作者先總說討厭母雞,再分別敘述了討厭母雞的理由,你知道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嗎?(總分)

4.請用討厭的語氣齊讀課文1、2、3自然段。

5.老舍先生對待母雞的情感,前後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

(二)指導探究四至十自然段。

1.討論:是什麼讓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又是什麼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2.交流重點語句:

(1)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三句話都是在寫母親,對母親的讚頌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爲母雞身上所表現出的母愛所震撼,認識到天地間所有的母親都是英雄。這是對普天下所有母親的讚頌。)

(2)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作者用“不敢”來表明自己對母雞情感的變化。他此時已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聖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三)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的寫法特點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

《貓》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並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爲過渡句,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母雞》可以明顯分爲母雞孵雞雛以前和孵出雞雛以後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小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說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達上,《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後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讚頌。

5.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羣衆口語,有着濃郁的“京味”,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6.總結: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自己的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五、作業佈置

1.熟練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書設計

貓──古怪、可愛(圍繞中心句寫)突出特點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同的認識)/

附:相關鏈接

1.詞語

如怨如訴:形容沒完沒了地抱怨、訴說。本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形容母雞拉長音的叫聲影響人的情緒,令人討厭。

趁其不備:趁人不防備的時候。文中指母雞在欺負自己的同類時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兇狠,讓人厭惡。

警戒:戒備。文中指母雞爲了保護小雞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並不畏任何強敵,隨時準備作戰,表現了這位雞母親的負責、慈愛、勇敢與辛苦,也表達了作者的敬意。

雞雛:幼小的雞。

顫顫巍巍:抖動搖晃的樣子(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

欺侮:欺負。

反抗:用行動反對;抵抗。

消瘦:形容身體極瘦。

悽慘:淒涼悲慘。

慈愛:(年長者對年幼者)仁慈而充滿憐愛之心情。

2.多音字

似:shì(似的);sì(相似、似乎);

惡:è(兇惡、惡劣);ě(噁心);wù(可惡、厭惡);

差:chā(差別、差距);chà(差不多、差生);cāi(出差、差使);cī(參差、參差不齊)。

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2

《女媧補天》

教學目標

1.認識“媧、塌、熄”等6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女媧爲了拯救勞苦大衆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瞭解女媧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

教學難點: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於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故事激趣,課前談話

師:大家一定喜歡讀神話故事吧?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見面禮就是和神話故事有關的哦,請看大屏幕,

這裏有幾個神話故事裏的人物,他們是誰?你能說出這個故事的名字嗎?

課件逐一出示:

(1)他開闢了天地,並用身軀化作世間萬物。——盤古(課件出示2)

(2)他爲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個太陽。——后羿(課件出示3)

(3)她化作小鳥,把石子投入大海。——精衛

(課件出示4)

(4)她創造人類,無私奉獻。——女媧

(課件出示5)

咱們班同學的語文學得真不錯,相信我們一起會學得很愉快的。

二、揭示課題,引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板書:女媧補天)

2.題目中哪個詞讓你感覺到神奇呢?(補天)爲什麼?

師:女媧可真不了起,在讀故事之前,你對女媧還有哪些瞭解?

交流,出示課件:(課件出示6)

傳說中的女媧是一個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黃泥捏成人,創造了人類。女媧就是人類的母親。

三、整文感知課文(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課件出示7)

①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爲什麼?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準備提出。

2.學生自學。

四、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出示生字“媧、隆、塌、扎、熄、冶”,(課件出示8)指名拼讀。

(1)讀準“隆、扎”的讀音。

(2)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字意。

(課件出示9)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鍊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2.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課件出示10)

(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崗上燃燒着熊熊大火,田野裏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所圍困在山頂上,女媧把人們從水火中救了出來。又揀五彩石冶煉,補好了天。)

3.說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學生說)

說說你爲什麼受感動?能把這部分內容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4.質疑。(師生評議解決)

提出新的問題:(課件出示11)

(1)女媧爲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將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落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後,彙報學習收穫。

學生a:因爲天塌地裂、燒起大火、發洪水,給人們帶來痛苦。

學生b:女媧見此情景,很難過,求雨神熄滅大火。造船救出人們。

學生c:女媧去找五彩石,回來冶煉成水,把天補好。

學生d:女媧把天補好後,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學生e:人們還記得………

(板書:起因:天塌地陷燒起大火發洪水)

3.指導學生從內容去想: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六、指名讀第2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瞭解她的所作所爲及原因。

1.女媧難過極了。

聯繫課文第一句來體會。“創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小結,爲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板書:經過: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七、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瞭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大聲自由讀文。

2.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1)(課件出示12)結合掛圖理解補天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爲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着生命危險,把天補上”。(板書:煉石補天)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補天的經過。

3.指導朗讀這兩段話。

八、齊讀第5自然段,瞭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1.後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威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板書:人們又安居樂業)

2.女媧是一個怎樣的人?

九、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爲大家着想的英雄。(板書:愛心吃苦勇敢)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爲什麼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十、拓展延伸(課件出示13)

1.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的天空像帳篷似的張開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麼?

2.女媧如此辛苦的補天,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2022年四年級語文教案經典案例 語文教案小學四年級3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引入:

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爲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具體瞭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緻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爲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麼?

2、有什麼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爲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爲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麼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麼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出另一隻腳,再巴住牆,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聖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隻往上爬的?你怎麼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纔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着牆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麼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自由說)

(沒觸着牆的腳萎了,觸着牆的牢固,腳與牆有密切關係。)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係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2、你要向葉聖陶爺爺學習什麼?(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說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