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長春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切錯的蘋果》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於永正曾說:“課前,教師先得與文本對話,即鑽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進了課堂才能引導學生和教材對話,才能和學生交流。我備課沒有什麼決竅,就是翻來覆去誦讀、默記。當讀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讀出了文章的妙處,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我便敢走進課堂。就這篇課文來說吧,課前,我看了一些教學設計、教學實錄,知道了上這節課關鍵,然後我反覆研讀教材,瞭解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設計課型結構時,在腦海裏也強烈地進行了一番思想鬥爭。其實這篇文章是淺顯的,學生一讀,就能找到關鍵句,瞭解文章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什麼是創造力。曾經想過用一課時,結束教學,可又怕“蜻蜓點水”,學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就有了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長春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切錯的蘋果》教學反思

  一、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切錯的蘋果》一課時,疏通好課文後,我把故事中的對話找了出來,用大屏幕出示。我先讓孩子們合作朗讀表演這一段對話,注意人物的動作。孩子們讀得興趣盎然,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我趁勢進一步引導:“孩子們,課文在寫對話時,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動作來寫。我們能不能走進人物的'內心,重新給它加一段提示語,試着來描繪一下人物的神態、語氣呢?”自己試着說一說,然後和同桌交流一下。孩子們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他們的答案精彩紛呈:

他昂着頭,挺着胸,神氣地說:“我要讓你看看裏面藏着什麼。”

他神祕地說:“我要讓你看看裏面藏着什麼。”

“我知道里面是什麼。”我不以爲然地說。

“我知道里面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他得意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他自豪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他眨了眨眼睛,賣弄地說。

“不,你不知道的,還是讓我切開給你看吧。”他迫不及待地說。

“看哪,裏頭有顆五角星呢!”他興奮地叫了起來。。

“看哪,裏頭有顆五角星呢!”他一邊叫,一邊跳。

這裏,他們的朗讀自然是聲情並茂。另外從他們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已經沉醉在了學習的快樂中。

  二、動手操作,練說解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我本課教學的最深刻體會。在教學重點段時,我把一個大蘋果拿到課堂上,在表演切蘋果時,我故弄玄虛,把蘋果豎着從頂部切到底部,找不到五角星,學生激動的糾正我:應該攔腰切下去。這一比較學生直截了當明白了蘋果中的“五角星”實際上是蘋果的核被從中部橫切開得到的。

許多學生第一次切,是找不準腰的,所以我讓他們觀察後再切。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他們明白了“攔腰切”的腰應該指的是什麼地方。教學中,我沒有包辦學生的認知過程,而是讓一名學生先切蘋果,觀察後交流:他是怎樣切蘋果的,你有什麼發現?在切一切、議一議中,難點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了直接的體驗。同時結合操作,通過讀句,理解了當作者看到蘋果裏的五角星時的驚訝於震撼,更讓學生從動手實踐的角度深刻理解這種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與一般的切法形成對比。

  三、鏈接生活,真情體驗

這篇課文的最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句與句之間跳躍性大,又須穿插必要的詞語解釋,學生不易弄懂。我精心設計,搭橋架梯,串聯讀講,讓學生較爲順利地理解語句意思,全段意思也能一氣貫通,並能領會課文主旨。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鏈接”,感受到了創造離我們不遠,從而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通過這節課,我認識到:一節課,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設計,都要藉助文本踏踏實實的滲透語言文字訓練,哪怕是一點,就一點訓練到位,切忌訓練點 “蜻蜓點水”式的到處飛,這樣只能使教學浮於表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