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驚弓之鳥》第二課時詳案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教學目標

《驚弓之鳥》第二課時詳案設計

1、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啓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聯繫上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着眼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

 教學難點

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

  一、回顧課文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他的名字叫——更羸。更羸向我們傳遞着一個故事——驚弓之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個故事,請先讀讀這課的生詞。(出示生詞 魏王 射箭 打獵 大雁 弓弦 悲慘 癒合 痛苦 裂開)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的筆畫? (有了大家的提醒,相信同學們聽寫這些生詞會全對的。) 看着屏幕,相互修改。

3、你能運用這些生詞和同桌互相說說這個故事嗎?誰來說說。

[課標中年段識字目標中指出:“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複習生字,激發學生對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使他們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並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認識更羸,品位“仔細”

1、過渡:讓我們跟着更羸和魏王到郊外去打獵。(出示課文插圖)你能從圖上看出誰是更羸,誰是魏王嗎?說出你的理由。 (預設評價:觀察人物可從衣服入手。頭飾是區別身份的重要標誌,大王戴皇冠。)

2、同學們可真會觀察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動作——看大雁。那更羸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快翻開課文讀讀第2自然段。

3、誰來說說更羸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並課件出示:看到一隻大雁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

4、看到一隻大雁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你想到什麼?(預設:從“慢慢”知道它是受傷;從“鳴”知道它是痛。拉一下弓就能掉下來。)

5、老師這裏有資料介紹《大雁的生活習性》,自己讀一讀:在長途旅行中,雁羣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着,還不斷髮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信號作用。

6、原來大雁是一字形或人字形飛行的。這隻離羣的大雁被更羸看到了,他指着大雁對魏王說(指名一個學生讀並出示):“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預設評價:他朗讀時強調了“只要……就”,這樣就把更羸的有把握讀好了。|“不用”讀出了更羸的胸有成竹。)

7、這麼有把握的更羸是因爲他仔細看了看。拉一下弓就能掉下來,真有這樣奇怪的事情嗎?你相信嗎?(半信半疑)

8、魏王也是這樣。所以他說(指名讀並出示句子):“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誰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指名再讀)

9、讓我們加上剛纔的語氣詞語,再來讀一讀。

他指着大雁對魏王 地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 地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預設評價:更羸說話是信心百倍,魏王是半信半疑,你能帶着鮮明的對比來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年段目標指出:“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研讀人物對話,從中感悟人物性格特點。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認識事物就得深入地觀察。]

  三、驗證結果 品讀“嘣”響

1、看着魏王半信半疑,更羸胸有成竹地說(全體男同學齊讀)——“請讓我試一下。”

2、他怎麼做的?(指名說並出示句子:更羸並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只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

(預設評價 :A大雁掉下來了嗎?可我沒看見呀?剛纔讀的時候,絃聲不夠響,大雁沒聽到,所以沒掉下來。再讀了一遍,這次,強調了"嘣"的一聲響。B這麼響,我都被嚇了一跳,難怪大雁嚇得直掉下來了。)

3、你們猜一猜,當那隻剛受過傷的大雁聽到絃聲時,它心裏想什麼?(出示:圖片及句子。它心裏想什麼?)(預設:A完了,獵人又用箭射我了。B糟了,我要趕緊往高處飛,這樣也許箭就射不到我了。 C很害怕,全身發抖,心想:這下我完了。)

4、小結:是呀,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可是事與願違,它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

5、這段話中有兩個“直”,它們的意思一樣嗎? (出示課件: “直往上飛”的“直”是一個勁的意思。 “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演示手中的筆放手,它直往下掉。)

6、該怎麼才能讀好這句話呢?(注意語速要快稍快,緊張一點。)

7、可憐的大雁拼命往高處飛,結果會怎樣?( A由於用力過猛,傷口又裂來了,鮮血直流。 B由於失血過多,它昏死過去,掉了下來。 板書:怕 飛 裂 直掉 )

8、我們發現置大雁於死地的是“嘣”的一聲。現在假設是你跟魏王去打獵,你也拉得動這張弓,也那麼“嘣”的來一下,這隻大雁會不會掉下來?(會)爲什麼呢?(指名讀第5段。)

9、難怪魏王看到此景,大吃一驚(女同學齊讀)——“啊!”“真有這本事!”

10、更羸笑笑說(指名讀)——“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爲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

11、他是怎麼知道的?(那是因爲他仔細看了看。)(出示句子齊讀: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

12、小結:巴甫洛夫說“觀察,觀察,再觀察。”看來,善於觀察是發現問題的源泉。

13、但是魏王也在看大雁啊,怎麼他就沒注意到呢?所以魏王問(指名讀)——你怎麼知道的? (評價:抓住“怎麼”一詞就能讀出驚訝的語氣。)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年段目標指出:“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身處地,入情入景。在這個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發現。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學習內容,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

 四、探究原因 善於分析

1、過渡:生活,需要細心觀察,更需要理性思考。自由讀讀更羸分析的話,看看他是怎樣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領悟生活的。

2、討論:更羸是怎樣根據大雁飛得慢、叫的聲音悲慘,一步步推斷出不用箭就能使那隻大雁掉下來的?同桌相互說說。

3、小結:更羸觀察到大雁“飛得慢”“叫得慘”,分析到大雁是“箭傷作痛”“孤單失羣”,所以下結論“不用箭”“只拉弓”就會掉下來。

4、分角色朗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對話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驚弓之鳥》的故事。人物對話栩栩如生。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男同學讀更羸,女同學讀魏王。老師讀旁白。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年段目標指出:“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小組討論,理解語言,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學會嚴謹的思考方法。這樣,書本語言才能成爲學生語言。分角色朗讀課文,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

 五、迴歸人物 體會能手

1、更羸是個怎樣的人?怎麼有這樣的本事,知道那隻大雁那麼害怕弓箭,甚至聽到弓箭的聲音就會掉下來呢?(學生說並出示呢音 (            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第一自然段。)

2、 “能手”是什麼意思?“能手”:對某一項技術、某一種工作特別熟練,幹得特別出色的人,稱作“能手”。書法特別熟練的人,我們稱他爲——“書法能手”,畫畫特別出色的人就稱爲——“畫畫能手”。射箭技術很高明的人就稱爲——“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說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術特別高明、射箭的經驗特別豐富。

3、是不是因爲更羸射箭射得特別準,所以大雁才落下來的呢?(不是,是因爲他有豐富的經驗,善於觀察周圍的現象,而且能對觀察到的進行認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所以觀察、分析、得出結論,這是我們深入認識事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年段目標指出:“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抓住“能手”一詞讓學生聯繫課文和生活談談“能手”的`豐富含義,從而深入理解更羸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

  六、迴歸課題 拓展含義

1、這隻大雁一聽到弦響,心裏就害怕,以爲又有箭射來,拼命往高處逃命,可見這是一隻——驚弓之鳥(師指課題)“驚弓之鳥”是什麼意思?(就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

2、“驚”就是驚嚇;“弓”就是弓弦得響聲;“之”就是“的”。“驚弓之烏”是個成語,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受過驚嚇,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就特別害怕的人,說這種人成了驚弓之鳥。

3、舉例:(有人打了敗仗很恐慌,聽到風吹草動以爲是追兵來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這些人就是驚弓之鳥。)(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軍隊被解放軍打得暈頭轉向,一聽說解放軍來了,嚇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們也是驚弓之鳥。)(有的人被蛇咬過一次,以後看到草繩就害怕,成了驚弓之鳥。)

4、你從驚弓之鳥中得到什麼啓示?(從鳥的角度,從更羸的角度)

5、類似“驚弓之鳥”的故事有很,看看下列故事又給我們什麼啓示?

《杞(qǐ)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人膽子很小。有一天,他看着天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爲這個問題煩惱,朋友都跑來勸他說: “你何必爲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再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爲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個成語。

6、像《杞人憂天》《驚弓之鳥》都有給了我們深刻的啓示。閱讀這類的成語故事,能豐富人生積累,感受中華文化的精髓。希望同學們課後可以去閱讀體會。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年段目標指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拓展理解驚弓之鳥的含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思維的火花一下子點燃。拓展閱讀,不僅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成語故事,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纔會煥發生命活力!]

板書 驚弓之鳥

善於觀察      飛

深入分析   怕

“嘣”

直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