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七年級上冊教材《大雁歸來》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2.41W人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教材《大雁歸來》優秀教案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利奧波德及其作品《沙鄉年鑑》;培養在快速閱讀中篩選信息的能力;提高品味語言、理解關鍵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文中描寫性的語句感受其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通過解剖關鍵詞理解作者對自然萬物的態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大雁、對自然萬物的情懷,學着理性地去思考人類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自然,學做一名“大地的觀察者和思考者”,努力維護自然世界的和諧。

  教學重點:

1.感受情感:品味文中描寫性的語句,感受大雁與大雁、大雁與自然、大雁與人類、人類與自然等關係者之間的情感和態度。

2.探究主題:解剖文中關鍵詞,從而理解作者對大雁、對自然萬物的情懷態度。

 教學難點:

從關鍵詞的解剖中,深入地理解作者對待大雁以及自然萬物的情懷態度。

 教學過程:

 一、認識作者,導入課文

二、快速閱讀課文,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說一說:在作者筆下,你看到(聽到)了什麼?

總結:看到了大雁的“飛翔”、聽到了大雁的“叫聲”。

 三、細讀文本,感受情感。

(一)觀賞大雁的飛翔

1.跳讀課文,找出描寫大雁飛翔動作的詞句;

2.選擇其中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進行品讀,說說自己“觀賞”時候的感受。

(二)聆聽大雁的聲音

1.找出自己關注到的描寫大雁聲音的詞句,和小組內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2.請幾個小組的代表談自己的感受(或想象、聯想……)。

(三)感受大雁的心聲

總結:快樂、自由、隨意……

大雁與同伴:

大雁與人類:

大雁與土地:

 四、研讀思考,探究主題。

解剖文中關鍵詞,理解作者對自然的情懷和態度,探究作品主題。

  五、寄語。

做一名 “大地的觀察者和思考者”,做一名維護自然和諧的“實踐者”;

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更和諧。

  六、在理解基礎上,自由朗讀課文。

 對《大雁歸來》一課的簡要說明

《大雁歸來》節選自《沙鄉年鑑》,這是一本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由美國著名生態學家、被譽爲“大地的觀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奧波德所著。

反覆研讀文本以後,有以下幾點思考:

(1)《大雁歸來》應定位爲一篇“觀察筆記式”的散文(隨筆)作品而不是科學小品,由此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

(2)對《大雁歸來》的主題有多種解讀,我的看法是:“呼籲‘環保’”顯然淺了一些;“呼喚‘野性’的迴歸”更多的帶有“個性解讀”痕跡;而教參中認定的“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則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倫理”觀念,是一種誤讀。其實,只要結合作者的觀念,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其實是自然萬物之間平等、和諧的境界。如何使學生理解作者的這一觀念,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層層推進。既體現了“語文”課的本色,又實現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應該問誰要“溫度”?

寧波東海實驗學校 乾紅姿

聽童紅霞的課少說也有幾十節了,總是那麼流暢舒展,不管是教學的推進,還是師生交流。也正基於此,此次衢州之行,紅霞真可謂是集重託與厚望於一身。只可惜事與願違,留下的是遺憾,幸而更多的是思考。更可喜的是,實踐者已思考在先,她的《有“深度”,還須有“溫度”》一文已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較爲深入的反思。這裏接她的話茬,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應該問誰要“溫度”?

對於文本,筆者以爲童紅霞的解讀不可謂不深刻。可能有一些同行甚至專家始終將《大雁歸來》定位爲科學小品文,並由此基本否定了童紅霞的課堂教學。筆者認爲這是不公平的。確定教學定位前,童紅霞基本通讀了《沙鄉年鑑》中其他的文章,發現作者一心向往的是自然萬物之間平等、和諧的境界,由此決定通過對“大雁世界”的思考,引發對“土地”的思考,最後定爲於一種全新的環保觀念——“土地倫理”。這已經是一種獨特的解讀了,而教師最後還能捕捉住“我們”這一詞,重錘敲擊,層層追問,又是一種匠心獨具,讓人拍案叫好!

但是,在真正實施教學時,需要的不僅僅是正確甚至深刻的文本解讀,還需要多種因素去催生一種理想的境界,那就是學生也能擁有這樣深刻的感悟。此時,教師課堂情緒的適時調控是極爲重要的。

就像童紅霞在教學反思中所說:“《大雁歸來》是該書中的一篇觀察筆記,文章內容具體詳實,描寫生動細膩,情感真切動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這一分析是正確的。既如此,在教學中只是理性地去“觀賞雁羣翔集”、“聆聽雁語心曲”、“走進雁兒世界”,而未將作者的情感放入,可能是最大的失誤;也是課堂情緒始終調動不起來,課堂始終沒有“溫度”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實,該涉及的內容,童紅霞在教學設計中都基本涉及了;但這僅僅是理性的,文本中原本擁有的濃濃的情感被忽略了,也就是說教師本人也沒能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那麼學生就更無法融合,更無從談及激動了。看來,這“溫度”首先建立在教師課前自我情緒的調控上,除了理性的認識,更需要感性的衝動。

不難發現,童紅霞所採用的板塊式的課堂設計,從理論上講固然有着由淺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層次性,但在操作調控的過程中,這些理想化的層次恰恰是互相割裂的,他們之間缺少內在的流動的“場”的吸引;再加上,每一板塊的教學又缺少形式上的變化,不管是“觀賞雁羣翔集”,還是“聆聽雁語心曲”,所採用的無非就是“找一找,說一說”的方式。就這樣,而去期望學生在較長時間的一塵不變的教學模式下有何精彩表現,這又談何容易。同樣是爲了達到讓學生感悟的目的,楊聰的《雲南的歌會》就見其匠心了。比如:講到“戴勝鳥”時,教師隨口一問:想對戴勝鳥說些什麼?引發的是學生的精彩之語;講到年青婦女時,教師要求學生的即興朗讀及點評,推動的是學生積極、投入的感悟……諸如此類的精彩的課堂生成,使得課堂流光溢彩。可見,這第二個可以提升課堂“溫度”的,則是執教者在課堂上採用多變而充滿機智的教學手段去傳遞自身的“溫度”,讓學生擁有共鳴而自然而然地“熱”起來。這時,何愁課堂沒有“溫度”?

課堂上,既有了必須的情感投入,又有了充滿機智而多變的教學手段,可還是缺少“溫度”,此時該自問:我的心胸打開了嗎?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但凡喜歡喝酒的人都會發現自己的酒量其實並不固定。爲什麼?喝酒與太多的因素有關,比如自己的心境。上課何嘗不是如此。可見,課堂上,教師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打開學生的心胸。這樣,纔不至於出現,課堂上只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個個木然;縱然有人講話,也只是這麼幾個。此時,教師講得再精彩也是徒然。課堂上,同樣一句話,教師講來如果可以頷首稱是,那麼學生講來就可以拍案叫絕了。楊聰老師的課上,講到了“天人合一”,而且是出自一學生之口,能不叫人欣喜若狂嗎?何以有如此之效?我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此時,教師、學生、文本在課堂上已是合一。就這一點而言,童紅霞的課的確有較大的遺憾。

有遺憾不要緊,關鍵是我們已經明白,學生的心胸是需要老師去開啓的,課堂的“溫度”最終是需要問我們自己要的。

有“深度”,還須有“溫度”

 ——對《大雁歸來》的教學反思

一、 教學設計思想:

1.輕知識,重文理

《沙鄉年鑑》是一本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由美國著名生態學家、被譽爲“大地的觀

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奧波德所著。《大雁歸來》是該書中的一篇觀察筆記,文章內容具體詳實,描寫生動細膩,情感真切動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

有些人把這篇文章定位爲科學小品文,這顯然是一種嚴重的誤讀。因爲文中雖然也涉及

到一些有關大雁的知識,但作者本意並非在介紹大雁,而是要描寫“沙鄉”這塊“世外桃源”裏,自然萬物(包括人類)之間平等、自由、美妙、和諧的境界,並藉此表達自己“土地倫理”的觀點:人與土地是一個共同體,人只是這個共同體中的一員。爲了獲得這個共同體的平衡和長遠發展,人類必須學會尊重共同體中的所有成員,以及這個共同體本身——這就是“土地倫理學”。

基於以上認識,這篇課文應定位爲一篇“觀察筆記式”的散文(隨筆)作品,由此確定

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而非講授大雁的知識。

2.淺閱讀,深感悟

語文課程的目標包含有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

慮到《大雁歸來》爲翻譯作品,其語言文字已經不可避免地帶上了譯者的“個性解讀”,顯

然不可能全然以語言文字爲依據去理解作者的主題思想,但又不能離開課文空談作者的思想

觀念,所以就定下了“重感悟”的教學重點。

在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和作者一起去“觀察”和“思考”,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整體性品味和理解,深層次地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理解作者“土地共同體”的思想。這無疑是有難度的,但也正因爲此,才能夠讓我們的語文課有點思想深度,而不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結構中,設計的是從“觀察”(大雁的飛翔、聲音)到“思考”(大雁世界給予我們人類的啓示、作者的思想觀念),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層次性,最終從“我們”一詞突破,期望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感悟到作者看待自然萬物時的多角度和大視野,獲得一種全新的環保觀念——“土地倫理”。

3.小課堂,大世界

一堂語文課,由於執教者在教材理解和處理上的差異,帶給學生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大雁歸來》,一直有多種主題解讀,我的看法是:“呼籲‘環保’”顯然粗淺了些;“呼喚‘野性’的迴歸”更多的帶有“個性解讀”痕跡;而教參中認定的“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則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倫理”觀念,是一種誤讀。其實,只要結合作者《沙鄉年鑑》中的其它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是自然萬物之間平等、和諧的境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雁世界”其實也正代表了“動物世界”、“植物世界”、“人類世界”等等……並且啓迪着我們對“土地”的思考。假如能在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裏,不僅讓學生學會欣賞自然界美好和諧的畫面,且能給予他們一種思想上的“碰撞”,讓他們改變人們一貫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臨下審視“自然”的視角,學得一種新的世界觀、人生觀,我以爲,這節課就已經可以說是成功了。

二、 課後反思:

這節課,從教學的出發點上來說,是希望能夠引起同行們對語文教材“思想性”的關注,讓我們的語文課有語文課該有的“本色”,有語文課該有的“深度”,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積極、和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無論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思想如何正確、深入,也不管這節課的教學流程設計有多麼嚴謹有序,從最終的課堂呈現來看,教學效果卻很不盡人意,最爲明顯的一個表現是“溫度”不夠,課堂氣氛比較低落。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評分偏低,如有些專家評委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有不同看法、絕大多數羣衆評委更看重課堂氣氛的熱熱鬧鬧等等,但客觀原因畢竟不是最主要的,更應該反思的還是主觀上的不足。

1.教學設計不夠“活”

如果僅僅從學生的實際獲得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不謙虛地說,這節課已經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老師一步步的引領下,學生跟着作者的腳步進行了“觀察和思考”,從觀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體”的問題,最終真正理解了“我們”這個關鍵詞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愛、和諧的環保觀念,這也是教學這堂課真正的目的所在。可惜的是,這是通過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最終以一部分同學的思考、發言來呈現的,而不是在一種有實效性的教學活動中由學生“頓悟”,不是在一種非常融洽和諧的師生交流中“豁然開朗”而得到的,這就不能不讓人反思在學情預估和教學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這樣一篇在大量感性的描寫中蘊涵着深刻理性的隨筆,這樣一種有高度有難度的環保觀念——“土地倫理”,要想讓初二學生真正深入理解,確實是有難度的,還是應該尋找一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夠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作爲載體來實現教學,而不是像這堂課中所採用的研讀、討論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學形式,這裏就暴露出對學情預估的不足。

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個關鍵問題,那麼就完全可以達到王曜君老師提出的“三有”要求——有序、有趣、有效。而現在的這節課,儘管在“有序”上做得不錯,但“有效”畢竟不足,原因就是因爲整個教學設計上缺乏一個吸引學生的“活動點”、“亮點”,所以“有趣”還差得遠。

2.教師調控不夠“靈”

在這堂課中,始終有一種感覺,就是臺上學生們的表現有些緊張。這種緊張,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語言的流暢度,也間接影響到老師在課堂上的情緒,最終導致課堂氣氛低落,不夠活躍。王曜君老師把課堂不足歸咎於教師的親和力不夠,而事實上,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自認爲在學生面前還是很有親和力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是學生的緊張造成了我的緊張,以致發揮失常了嗎?

正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俞建祥老師的一句話如醍醐灌頂,一下子驚醒了我。“學生的緊張是誰造成的?就是老師造成的!”是啊,課堂上,作爲“組織者”、“引導者”的老師不是應該努力用自己的情緒、調控手段去影響學生的狀態嗎?怎麼可以反過來讓學生影響你呢?如果當時能夠多一些自身情緒的良好調控,多一些學生活動和心理方面的良性調控,這堂課不是就精彩得多了嗎?畢竟,那一部分敢於表現自己的學生的發言其實還是相當出彩的,缺少的,正是老師在語言、行動、情緒方面的靈活“調控”啊!看來下一步,在本身課堂情緒的調控方面、在學生活動的調控方面,還應該多多鍛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調控更加成熟。

3.課堂氣氛不夠“和”

得出了上兩條“不足”後,這個不足的存在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了。

看來,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要有“深度”,還應該有它最佳、最合適的“溫度”,才能夠使課堂更加和諧、美好。最後,真誠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師更多的批評意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