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農夫和蛇》優秀教案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7W人 

 課前預習:

《農夫和蛇》優秀教案設計

1、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原作者馬中錫和《中山狼傳》

2、通過查字典詞典,積累“仁慈、骨瘦如柴、傳宗接代、張牙舞爪、忘恩負義”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中東郭先生、狼等角色各自的語氣語調

4、在自主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感知寓言的主要內容以及寓意

 相關課程標準:

在預習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文中人物特點進行分角色朗讀對課文的人物形象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在理解寓言寓意的基礎上,感知生活,提高閱讀寓言的能力

 學習目標:

1. 識記生字詞,瞭解原作者馬中錫的生平經歷和《中山狼傳》

2. 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賞析東郭先生和狼的性格特徵

3. 通過理解文章寓意,提高分辨真僞、善惡、美醜的能力

  評價任務

1、通過完成《語文助學》的預習積累部分檢查對《中山狼傳》、馬中錫和字詞的掌握情況

2、通過課堂提問和完成《語文助學》感知探究45題,檢查目標2的達成情況

3、通過小組合作和完成語文助學感知探究第6題,檢查目標3的達成情況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生活中假如遇到忘恩負義的人,我們該怎麼辦?(給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們思考,自由回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東郭先生與狼》就以寓言的形式談到了這個話題,讓我們一探究竟吧!(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舉手回答,進入新課

 二、檢測預習(可用多媒體投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1、《中山狼傳》與作者馬中錫

《中山狼傳》是很多人非常熟悉、且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一篇寓言體小說這篇寓言,在明代爲數不多的小說中,可算是上乘之作,它寫成不久,即被改編爲雜劇上演,至今“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羣衆中廣爲流傳

馬中錫(約1446―約1512),字天祿,號東田,河北人明成化11年(1475)進士,授刑科給事中因屢次上書揭發萬貴妃之弟萬通與太監汪直橫行不法而兩受杖責,九年不得升遷正德元年(1506)任兵部侍郎,又因得罪太監劉瑾而下獄,削職爲民劉瑾伏誅後復出,任大同巡撫正德六年因鎮壓農民起義“不力”,被朝廷以“縱賊”罪名下獄,死於獄中馬中錫工散文,卓然自立,長於寓言,以《中山狼傳》最有影響今存其子馬師言所編《東田漫稿》6卷和清康熙時鄉人賈棠所刊《別本東田集》15卷 (學會積累文學常識)

2、做《助學》學習測評第一題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預習課文時從哪些方面着手

學生活動:認真做題,做後交流

  三、研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速讀課文並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學生活動:朗讀課文,用筆畫出關鍵性語句,向同位複述故事並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寓意

明確:東郭先生救了狼,狼卻要吃他後來在一個老人的幫助下,終於殺死了狼

(注意教師在學生髮表看法時不要隨意打斷其思路,對於不恰當的可以委婉指出並教會學生如何用詞)

2、討論:課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主要角色?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熟知課文“人物”情況,同時也爲下分角色朗讀做好準備

(板書:東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樹、老牛)

3、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各用兩個關鍵詞介紹課文形象

設計意圖: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訓練學生概括能力,同時又考察學生的詞語掌握及運用情況

學生活動:以小組爲單位,揣摩人物各自的語氣語調進行分角色朗讀

明確:

東郭先生: 仁慈、愚蠢

狼: 兇殘、狡猾

老先生: 英明、聰慧

杏樹 老牛: 辛勞、偏激

(老師在講課時可以允許學生用相應的詞語代替,儘量根據課文語句進行賞析,不必要求用一模一樣的詞語)

4、課文根據馬中錫的《中山狼傳》一文改編,從內容上看,作者多加入了杏樹、老母牛的答話,聯繫全文內容,說說它們的答話在全文中的作用

設計意圖:學會舉一反三,訓練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

明確:加入了杏樹、老母牛的答話能夠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從側面說明類似東郭先生這樣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人還很多

5、通過以上的分析,請同學們說一說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們的總結歸納能力

學生活動: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

明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像狼一樣忘恩負義的人,人們應當提高警惕,不能隨意施捨同情

 四、精讀課文,比較探究

細讀課文,思考:《東郭先生與狼》與《漁夫的故事》頗爲相似,請討論:《東郭先生與狼》主要批判的對象是誰?故事告訴你的主要道理也和《漁夫的故事》完全一樣嗎?

設計意圖:溫故知新,訓練學生分辨真僞、善惡、美醜的能力,同時也培養語言組織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學生活動:細讀課文,圈點勾畫,反覆比較兩篇文章,得出結論

明確:《東郭先生與狼》和《漁夫的故事》極相似之處爲兩點:第一,主人公所面對的都是忘恩負義之徒——這可能是善良的人們所認爲的最可恨的小人,認爲是兇殘的敵人中最卑鄙的一類第二,克敵制勝之法如出一轍都不與敵手正面衝突(如不說你不該殺我、吃我),造成敵手麻痹大意都是以“我不相信”這類表面上順從或支持敵手(即言外之意是,只要我相信了,就由你處置)的暗藏圈套把敵手引回其原先所處的“困境”都是利用了敵手的愚蠢和疏漏中山狼是不知道回到布袋就進入了困境,魔鬼是一時忘記了膽瓶曾是他的受難所這樣的疏忽和愚蠢,如果不是在寓言和民間故事中,人們會覺得難以置信它的普遍意義就是漁夫說的,我是堂堂正正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戰勝他的妖氣要戰勝一時佔有優勢的邪惡勢力,關鍵是充分發揮智慧,在智力上勝過他,包括進行“欺騙”、製造假象、利用其疏漏、造成他麻痹等等請回袋中(瓶中)不過是有趣的共同形式包含的共同道理主要就是以上所說的但兩者要告訴人們的主要道理並不完全一樣如前所述,對東郭先生式的愚蠢“仁慈”的批判,《漁夫的故事》就沒有而《漁夫的故事》的完整故事所包含的另一些道理,即第8課練習說明中所分析的,在嚴厲打擊、懲罰之下的魔鬼(壞人)可能出現向善的一面,這又是《東郭先生與狼》所沒有的

 五、拓展延伸

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盜賊“飛車搶包”的事情如果我們就在附近,是選擇冷默對待,視而不見,還是大膽勇敢制止或能力不夠而報警呢?

學生活動:議論紛紛,爭論激烈

明確:這是開放性的問題,不要求統一答案

 六、課堂小結

本則小故事生動有趣地敘述了東郭先生好心救狼,卻險些送命的事情從而啓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忘恩負義的人,人們應當提高警惕,不能隨意施捨同情同時也告訴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中,應精準地判斷生活中的“狼”我們的 “仁慈”應有所選擇,對於壞人“仁慈”,只會助長其囂張的氣焰,禍害好人

 七、達標檢測

語文助學感知探究部分4、5題

 八、佈置作業

完成語文《助學》中的學習測評部分2——5題

  板書設計:

東郭先生和狼

(迂腐、愚昧)東郭先生 狼(狡猾、兇殘)

教育 殺死

老先生

(機智、勇敢、果斷)

  教學反思

設計教案時,我注重把講課思路作爲第一要素因此這份教案思路明晰,簡潔明瞭,體現了新課標中注重以學生爲本的基本理念,故講解時很順滑同時,課堂上注重強調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教案中比較探究、課外拓展部分的出現,提高了同學們探究問題的能力,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爲以後閱讀理解寓言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授課後我也發現課堂中同學們不能夠深入寓言內部,老浮於課文表面的感覺,回答問題也乾乾巴巴究其原因:同學們只注重故事的吸引人卻不會聯繫現實生活當中的類似問題,更不會運用課本中的所學去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今後我將多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多去引導學生們學以致用,更好的去學習和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