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初中語文《陳毅市長》精品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6W人 

 [學習目的]

初中語文《陳毅市長》精品教學設計

1. 理解戲劇衝突,理解在衝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2. 瞭解話劇的特點,瞭解戲劇的一般情節結構。

3. 體會性格化的語言:塑造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的光輝形象。

 [學習過程]

  一、簡介

1. 課文

《陳毅市長》是爲紀念上海解放三十週年而創作的,上演後反響強烈。人物原型:陳毅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

全劇共十場,採用“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每一場都可以獨立成章。課文節選的是第五場。

這場戲寫陳毅市長爲建設新上海是怎樣爭取知識分子的。

《陳毅市長》是一部話劇劇本。話劇文學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具有一般敘事性作品的共同點,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題,以及結構的完整性、統一性等等,就是說它具有獨立的欣賞(閱讀)價值;另一方面,作爲戲劇演出的基礎,它只有通過演出,才能表現出它的全部價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臺演出的制約,必須符合舞臺藝術的要求。

戲劇是綜合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爲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在戲劇演出的綜合性整體中,劇本雖然是基礎,但居於中心地位的卻是演員的表演。演員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動作,如話劇中的形體動作、言語動作、靜止動作,歌劇中還有歌唱,戲曲中則有唱、念、做、打,等等。動作是演員藝術的根基,也是戲劇藝術的根基。戲劇藝術的特性就在於它是動作的藝術,這也決定了戲劇文學的基本特性。從表面上看,劇本同小說一樣,也是用語言(文字)寫成的,但一般地說,小說中語言的主要性能是敘述和描寫,劇本中則主要靠人物通過自身的動作進行自我表現。

劇本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劇作家的舞臺提示,其中包括對動作展開的時間和具體的物質環境的說明,對人物外部動作、靜止動作的提示和對人物臺詞的心理情緒的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臺詞,其中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這些,都是人物心理動作的外現方式。

劇本需要各種各樣的戲劇衝突,需要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但無論是戲劇衝突還是戲劇情節,都應通過因果相承的動作直觀地展現出來。劇本需要塑造各種各樣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動作正是戲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劇本中需要有深刻的主題思想,而主題思想也應該寓於動作的發展之中。

話劇劇本在結構上的特點,即話劇動作必須在固定空間和延續時間中持續發展。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它只能有一個固定空間(即場景),也並不意味着它的時間必須從頭到尾連續下去;但它的空間和時間的變換,必須通過中斷動作來實現,其方式就是換幕(或場)或暗轉。這就形成了話劇結構中分幕、分場的特點。劇作家可以藉助這種方式,相對地擴大劇本的時空容量。所謂“一幕”,指的是動作與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的段落;所謂“一場”,則是指在大的段落中空間的變換或時間的間隔。在現代話劇中,幕與場的界限已不象以前那麼明顯,也有不分幕只分場的。

2. 《陳毅市長》內容簡介

第一場:1949 年 5 月 10 日。在第三野戰軍司令部所在地的一間簡陋的會場裏,陳毅司令員正在向部屬講話。他聲色俱厲地批評一些幹部戰士目無紀律的行爲,聲稱“要是到了上海,二次再犯紀律,可別怪我陳毅不客氣!”他侃侃而談,對前途充滿信心,指出:“從進上海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恢復和發展生產上,這個任務比拿槍打仗還要困難”。最後,他套用駱賓王的教學設計>文章結束講話:“試看明日之上海,竟是誰的天下!”

第二場:1949 年 5 月 28 日下午。陳毅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大樓主持了國民黨僞上海市政府代市長夏灝的投降儀式後,友好地向他伸過手去:“夏灝先生,交個朋友!”稱讚他棄暗投明,還表示要認真研究夏灝的“上海城市建設規劃”,希望他繼續擔任工務局長。在如實地向記者通報了上海的狀況後,陳毅表示要儘快地恢復和發展經濟。當有記者詢問陳毅就任上海市長的感想時,陳毅說:“有啥子感想?”“感想就是上海的市長不好當喲!”

第三場:陳毅硬是拉上工業局長顧充到國華紗廠總經理傅一樂別墅赴宴。傅一樂喜出望外,也深受感動。傅夫人何淑芳因不懂陳毅的四川方言,誤將陳毅當作公司大老闆;陳毅也將錯就錯,說自己是“上海市的大老闆”,正在籌劃開辦一家最大的國營百貨公司,並要何淑芳勸說丈夫相信共產黨的政策,儘快恢復生產。直到傅一樂上場,何淑芳才明白麪前這位“沈先生”原來是陳市長,連聲說“冒昧”。傅一樂向陳市長表示:一定遵守政府法令,正當合法地進行經營。

第四場:上海第一家國營百貨商店第一天開張營業。陳毅前來視察,向藥櫃營業員裴雲芳瞭解開業情況。爲了“支持國營商店”,陳毅向祕書朱靜借款買藥。當他了解到盤尼西林無貨可供,私營藥店乘機擡價,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時,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五場:化學家齊仰之家。陳毅登門造訪,但齊規定“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陳毅說:“齊先生對有一門化學,也許一竅不通!”齊覺得奇怪,追問:“我的無知究竟何在?”並請陳市長“盡情盡意言之”。於是,陳毅道出一番“共產黨人的化學”的妙論,說明“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裏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的道理。齊仰之豁然開朗,欣然同意主持籌建盤尼西林藥廠。

第六場:敵機轟炸發電廠。陳毅急忙從家中趕赴現場。張大爺誤以爲女婿“六親不認”,拎着行李包袱前來辭行。陳小妹也上家裏要哥哥介紹到衛生學校讀書。陳毅回家,一番情真意切的話,使老丈人和小妹瞭解了共產黨人廉潔無私的作風,一場難斷的家務事終於被陳毅化解。

第七場:陳毅正爲電廠被炸訓斥軍長童大威:“八門高射炮,你倒有本事讓它六門不響!”說這回要“依法論處”。但當接到華東局要將童大威交軍法處依法判刑的電話時,又爲自己的“虎將”童大威討保。新聞處副處長魏裏因電廠被炸報道失誤,嚴重泄密,被陳毅狠訓一頓。他一宿未睡,大清早就前來交檢討書和辭職信。經祕書長周放曙說明,陳毅才知道魏裏是黨外人士。他立即召見魏裏,爲自己態度粗暴表示歉意。

第八場:上海解放後的第一個春節。上午,陳毅帶傅一樂到國華紗廠工會領導人徐根榮家拜年。傅一樂害怕國民黨的轟炸,將資金抽逃香港,使工人三個月未領到工資。在徐家,他目睹了工人以豆渣充飢的生活,頗有感觸。陳毅批評他抽逃資金,同時教育徐要協商解決勞資糾紛,協調了兩方關係。

第九場:師長彭一虎來到陳毅家“提意見”。他沒有被提拔當軍長,認爲陳毅“安排不公道”:“我哪一點比不上老胡?就是身上的傷疤也要比他多幾塊!”陳毅猛喝一聲“住口”,讓彭一虎脫掉上衣數身上的傷疤,之後,又請他的管理員老韓也數傷疤。陳毅故作驚訝地對老韓說:“什麼,什麼?24年參加紅軍,25年入黨的老革命,身上又有那麼多的傷疤,如今就擔任一個小小的管理員?”他語重心長地對彭一虎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第十場:市屬機關禮堂大廳。劇場內正在表演節目。夏灝、傅一樂、徐根榮、齊仰之等人先後入場。陳毅不喜歡對他個人歌功頌德的節目,退出劇場,在大廳遇到準備演出的交響樂團指揮柳風。柳風告訴陳毅,他的團部至今仍居無定所,陳毅答應儘快解決。他跟周放曙商量:“要是安排不出房子,那就把你的或者我的房子先讓出來!”周答應第二天就解決。陳毅奉調南京軍區主持工作,他傾聽着從劇場傳來的《英雄交響曲》,自言自語地說:“這個音樂是歌頌英雄的,可是被歌頌的不一定都是英雄。我在上海工作才一年多,就已經有人對我唱頌歌,真叫我誠惶誠恐。個人太渺小,黨羣才萬能!切記啊切記!”

3、作者

《陳毅市長》作者沙葉新,回族,1939年生,江蘇南京人。5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先後發表《約會》、《陳毅市長》、《馬克思祕史》、《尋找男子漢》、《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等十餘部劇本,已出版《沙葉新劇本選》、《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等作品集,還發表過小說、電影文學劇本和電視劇。沙葉新的劇作多反映上海市民生活,揭示大都會獨具的文化風貌;多采用寓莊於諧、莊諧結合的手法,賦予劇作以濃重的喜劇色彩;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不懈追求當代戲劇新品格。

  二、思考

1. 劇本反映的時代背景有什麼特點?

2. 話劇(多幕)的劇本有什麼特點?

3. 在劇本中作者塑造了什麼樣的人物?

  三、學習設想

學習前應做好紮實的預習工作,藉助字(詞)典解決文字、詞語的疑難,瞭解大意。通過與舊課比較,瞭解話劇特點。通過寫作背景及劇情簡介,從整體上把握這一場的主要內容。通過默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性格化的語言,思考,理解豐富的潛臺詞。

  四、生字正音記形

(一)給加線字注音

1. 閉門羹gēng 2.駑鈍nú

(二)解詞

1. 閉門羹 2. 父母官 3. 深居簡出

4. 有何見教 5. 一竅不通 6. 生性駑鈍

7. 建樹不多 8. 大而化之之謂聖 9. 百廢待舉

10. 才疏學淺 11. 心灰意冷 12. 英雄無用武之地

13. 痛心疾首 14. 多此一舉 15. 枉駕來訪

16. 禮賢下士 17. 無事不登三寶殿

 五、課文分析

(一)把握結構

全劇十場,節選了第五場。

此場是兩人的對手戲,我們就從兩個人的關係入手,按照事物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進行分析。

陳毅市長 齊仰之

開端:破門  恕不接待——

發展:破例  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

高潮:破格  這種化學——不知也不爲恥——

結局:離去秉燭夜談——

(二)內容把握

情節 開 端

⑴內容探究

提問:舞臺說明一要求“在急促的電話鈴聲中啓幕”,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

講解:作者這樣安排會在啓幕之時就把觀衆帶入一種緊張的氣氛之中,起到先聲奪人、渲染氣氛、引出人物的作用。

提問:作者在舞臺說明二中描寫了齊仰之房間的情況,劇作者這樣的安排對劇情的展開,對人物的塑造有什麼作用?

講解:對劇情:展示故事發生的環境,爲劇情展開做必要的鋪墊;對人物:間接表現人物的特點——生活習慣、工作要求、行爲追求。

提問:舞臺說明中要求道具“一張醒目的字條”,這張字條傳達了人物的什麼信息?

講解:道具字條表現了人物齊仰之的性格:專心學問,珍惜時間。

提問:劇作者讓觀衆在第一時間看到齊仰之接電話,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講解:通過齊仰之接電話,觀衆可以感覺到齊仰之的工作生活的現狀,間接瞭解他的性格。

提問:齊仰之接電話時說:“我早就聲明過,政治是與我絕緣的,我也絕不會溶解在政治裏。”這句話有什麼作用,是什麼意思?

講解:這句話表明了主人的政治態度。意思是“我”同政治沒有任何干系。

提問:劇作者爲什麼將專業術語“絕緣”“溶解”用在人物語言中?

講解:“絕緣”“溶解”都是物理化學方面的專用術語,劇作者將這些術語用於人物語言中可以突出齊仰之的學者特徵。

提問:齊仰之接電話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講解:齊仰之接電話時的話都非常簡短,不僅多用反問來表達自己肯定的態度;而且多使用感嘆的語氣表達強烈情感。劇作者在一開幕時就將這樣一個固執、急躁、倔強、不講情面的齊仰之安排在觀衆面前,既通過齊仰之之口爲陳毅市長的出場設置了伏筆,又通過齊仰之之行爲與陳毅的性格形成對比。

提問:齊仰之接電話時強調說“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在劇情結構上起到了什麼作用?

講解:起到了線索作用。先照應了舞臺說明中的“醒目的字條”的內容,後又成爲多次帶出矛盾的焦點。

提問:陳毅初見齊仰之時的問話“請問,這是齊仰之先生的府上嗎?”有什麼特點?

講解:恭敬、得體、不失大將風度。

提問:陳毅在齊仰之拒絕他進門時的心理活動說明了他的什麼性格?

講解:先是吃驚(因爲來到之前有過鋪墊),再是思索,最後下決心,說明了他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偌大一個上海”“這小小一扇門”“進得來”“進不去”兩處形成鮮明對比,在表露陳毅激動內心的同時,顯示出了陳毅的語言機智。

提問:舞臺說明“陳毅索性將手指一直按在電鈴的按鈕上,鈴聲持久不息。”這一動作的教學設計>設計,對人物性格的展現,有什麼作用?

講解:這是一個極富性格的動作,突出了陳毅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

⑵段落小結

矛盾衝突的第一個回合:陳毅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吃閉門羹,在他的執着之下,終於被允許進屋三分鐘,取得初步勝利。

情節發展 破 例

⑴內容探究

提問:陳毅進門後不急忙說自己的來意,而是使用了劉禹錫的《陋室銘》表示對齊的敬意,這段臺詞有什麼作用?

講解:表現了陳毅對齊仰之的關心,緩和了氣氛,拉近了主客之間的距離。

提問:在陳毅評價居室的時候,齊仰之的情緒有了什麼變化?

講解:齊仰之的情緒由“高興”到“笑”,情緒漸漸高漲。

提問:齊仰之的情緒高漲時,也絲毫不放鬆對“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要求,說明了齊仰之的什麼個性?

講解:齊仰之的固執,倔強由此可見。

提問:陳毅市長夜訪齊仰之,是不是“爲了談談本市長對齊先生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講解:不是爲了“談”“對齊先生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而是要請齊仰之出山籌建新中國新上海的藥廠,這在後文中可以看出來。

提問:那麼,陳毅爲什麼不開門見山說明來意?他採用了什麼做法?目的達到了嗎?

講解:因爲陳毅從“破門”的過程中已經知道齊仰之是一位躲避政治遠離時事固執清高的知識分子,如果沒有充分的瞭解就說明來意,齊仰之可能因不理解而拒絕,自己此行達不到目的。陳毅採用的做法是談話攻心——從知識分子最關心的“看法”入手,引起關注。目的達到了,齊仰之的態度是“敬聽高論”。

提問:陳毅表達看法爲什麼要說“齊先生雖是海內外聞名的化學專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也許一竅不通”?

講解:這是陳毅引起齊仰之關注的第二步,這是一個轉折複句,先強調齊“海內外聞名”,然後指出“對有一門化學”“一竅不通”,目的是誘“敵”深入。引起齊仰之的重視。

提問:當齊仰之又吃驚又不解的時候,陳毅爲什麼還說“齊先生對有門化學確實無知”?

講解:這是使用的激將法的第三步。第一步說“不成熟的看法”,第二步說“一竅不通”,第三步說“確實無知”,一步步誘使齊仰之“入吾彀中”。

提問:陳毅使用的激將法的目的是什麼?

講解:目的是讓齊仰之自己對“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破例”。

提問:三步以後,陳毅怎樣做?

講解:陳毅採取了欲擒故縱方法,在齊仰之主動追問的情況下,假意遵守時間說“哎呀呀,三分鐘已到,改日再來奉告。”終於使得齊仰之自己提出“盡情盡意言之”,達到了“破例”的目的。

提問:怎樣理解齊仰之“破例”的原因?

講解:齊仰之認爲“學者以無知爲最大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顯示了齊仰之的學者風範和科學態度。

⑵段落小結

矛盾衝突的第二個回合:“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是陳毅遇到的第二個難題,但經過陳毅巧用激將法,終於可以“盡情盡意言之”,表明了陳毅說話技巧的高超以及齊仰之學術的嚴謹和性格的倔強。陳毅使勝利得到更進一步鞏固,這是故事的發展。

情節 高潮和結局

⑴內容探究

提問:在齊仰之要求“破例”交談後,陳毅爲什麼反而措詞尖銳地批評起來了——“齊先生對有門化學確實無知”?

講解:因爲齊仰之是著名的化學家,如此說能夠緊緊抓住聽者注意力。

提問:爲什麼又把革命的政治說成“化學”,不直說“齊先生對政治確實無知”?

講解:陳毅把共產黨的革命比作化學,這樣適合談話對象的關注範圍,既讓對方感到道理得體易懂,又避開了對方厭惡的“政治”,使得交流順暢。

提問:當齊仰之聽出“共產黨的化學”的真意時,他的態度如何?

講解:齊仰之不願再聽,“這種化學,與我何干?不知亦不爲恥!”態度堅決而激烈。

提問:陳毅態度如何?說了什麼?達到了什麼效果?

講解:陳毅態度耐心誠懇,語重心長地說了一段話:“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說:‘大而化之之謂聖。’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裏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齊先生自己也說嘛,致力於化學四十餘年,而建樹不多,啥子道理喲?並非齊先生才疏學淺,而是社會未起變化之故。想當初,齊先生從海外學成歸國,雄心勃勃,一心想振興中國的醫學工業,可是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毫不重視。齊先生奔走呼告,盡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進書齋,閉門研究學問以自娛,從此不再過問世事。齊先生之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這個語段的中心句是“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裏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說這段話的用意是幫助齊仰之看清形勢,積極面對社會變革,因爲社會的變化關係到每一個人。這段話說得齊先生深有感觸,從而態度發生了轉變。

提問:爲什麼陳毅這段話就能說動齊仰之?

講解:因爲他的話不但句句站在理上,而且句句緊扣齊仰之的遭遇,因此深入齊仰之的心靈,使齊感到巨大震動。

提問:陳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邀請齊仰之幫助政府辦藥廠,態度最誠懇的一句話是什麼?

講解:“我知道齊先生是學者,是專家,只可就見,不可屈致,所以我才親顧茅廬,如一顧不成,我願三顧。”這句話不僅態度誠懇,而且態度堅決。

提問:齊仰之自嘲身上的“酸性”是什麼?

講解:舊知識分子身上的清高、固執、看不起人,就是齊仰之說的“酸性”。

提問:陳毅說自己“我只是一個劑,是個催化劑”什麼意思?

講解:陳毅強調自己是“催化劑”,是希望齊仰之和共產黨人快速發生反應。

提問:在“電燈突然熄滅”的情況下,齊仰之不僅說“我們可以秉燭夜談”,並且把談的時間訂爲“三天三夜”,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講解:交待矛盾的圓滿解決。

⑵段落小結

矛盾衝突的第三個回合:“不談政治”是陳毅遇到的第三個難題,也是矛盾的核心。但最終齊仰之折服於陳毅所言之理及其口才的雄辯,答應出山並要求“秉燭夜談”,“談上三天三夜”,這是故事發展的高潮和結局 。

在這一部分中,陳毅先是大談“共產黨人的化學”,齊卻聲稱“這種化學,與我何干”,“不知亦不爲恥”;陳毅抓住對方的話語、對方的經歷加以反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齊深有感觸,不禁想起過去;陳毅抓住時機,再以今日之變化說明正是齊實現夢想、“大有作爲之時”,並表示自己的敬意。齊爲其胸懷和坦誠所感動,答應出山,並迫不及待地要求“秉燭夜談”,談上“三天三夜”。至此,矛盾衝突有了圓滿的結果。

高潮部分是陳毅形象最有光彩的地方,表現了陳毅精於思想工作,懂得用人,能對症下藥的工作能力。

 【課文內容總結】

這場戲的基本矛盾——陳毅作爲一個市長急於要團結知識分子,發展文化和科學事業,齊仰之是一個與政治“絕緣”,對共產黨不瞭解,閉門謝客,專心科研的科學家。

矛盾衝突來自陳毅偏要“深夜拜訪”,齊仰之非要 “拒絕來訪”,這樣“夜訪”

和“拒絕”就發生了衝突。

作者寫了矛盾的三個回合的衝突:破門、破例、破格。

通過陳毅夜訪化學家齊仰之,說服並聘請他主持籌劃建立全國第一家盤尼西林藥廠的故事,表現了陳毅同志重視科學文化和尊重知識分子的思想作風。

  【寫作特點總結】

一、重點取材、結構巧妙

在取材上,《阿毅市長》“只寫別人尚未寫過的上海解放初期這一歷史階段”,截取陳毅率軍解放上海,任職上海市長期間的一段鬥爭生活。而且,劇作家在審視生活和擇取生活時,也並不注重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與重大場景,只是扣住陳毅在處理市長公務中的種種日常事件和生活故事,塑造陳毅作爲人民市長、社會公僕的形象,凸現其光明磊落、廉正無私、平易廉遜、豪放瀟灑、樂天達觀的思想性格。

《陳毅市長》由十多個故事組成,人多事雜,頭緒紛繁。如果採用傳統的“一人一事”的戲劇結構,勢必難以包孕豐富的生活內容,刻劃出陳毅的“全人”。爲此,劇作家嘗試運用一種被戲稱爲“冰糖葫蘆式”的結構方式——全劇十場,由主人公陳毅一人穿針引線,十分巧妙地將一組原本關聯不大的人物、事件串連起來。每一場戲均有自己的取材角度,所表現的生活側面和展開的戲劇衝突,獨立成章,像一出“摺子戲”。但安排在一起,又有機地綴合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而在事件的串連、各場的承接上,劇作家更是匠心獨運:在前一場的結尾部分,或教學設計>設計一二句臺詞,或採用一個生活細節,爲下一場事件的展開找個由頭,埋條伏線;在最後一場,巧妙設置一個讓前九場重要人物重新亮相的時機和地點——文藝招待演出及劇場大廳,使各場展開的事件在這裏有個交待,得到落實。

《陳毅市長》的創作“寄深意於現實”,憑靠的是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相統一而產生的藝術力量。因此,這一劇作自然就成爲“鑑誡今天生活的鏡子”,劇本主人公陳毅市長也必將長久地聳立在當代文學人物畫廊裏而不失其耀眼的光輝。

二、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

話劇是靠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因而對話個性化是話劇的基本要求。這場戲中的

人物、語言、動作都極富個性化。

陳毅是整齣戲的主人公,其語言機敏,風趣,普通話中夾有方言、文言,放得開,收得攏,聽上去張嘴就來,實際上意味深長,既不失共產黨高級領導人的身份,又給人以誠懇、親切之感,看得出有着良好的修養,顯示了豪爽、直率、幽默、英睿的性格特徵。如在面對吃了閉門羹的難題時,他說“我就不相信,偌大一個上海我都進得來,這小小一扇門我就進不去”,並“再次按”門鈴,“索性一直按”門鈴,這極富性格的語言和動作,突出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性格:“也是爲了工作”可見脾氣倔,寸步不讓。在對齊的倔強、固執己見有所瞭解之後,善於抓住對方的心理,對有“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之例的齊仰之巧用激將法:先說“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先吸引注意力;再以“對有一門化學也許一竅不通”引起齊的重視,激起齊的好奇心;而後欲擒故縱,“三分鐘已到,改日再來奉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逼齊讓步,可見他的機智。爲引起對方注意,也切合對方身份,他把“共產黨人的革命”比喻成“共產黨人的化學”,可見他的幽默。他也很雄辯,在齊仰之說“這種化學,與我何干?不知亦不爲恥”時,他把道理和齊自己的話、自己的經歷結合起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深入他的靈魂,使他深有感觸,從而轉變態度。在一席話使得“與政治絕緣”的齊仰之也動了心,準備出山了之後,他的目的可說已基本達到了,此時的陳毅則表達了對齊的敬意和誠意,表現了他對知識分子的尊重。

齊仰之:是一位學者,知名化學家,是這場戲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他的語言夾有文言和化學術語,不失學者身份和教養,開始他的話簡單、生硬,有公事公辦的味道,看得出有牴觸情緒,不太信任共產黨人;後來他的話變得熱情、誠懇,以至滔滔不絕。從齊仰之的語言中,可以看出他固執、急躁、清高、樸質的性格特徵。譬如:這場戲一開始,他就接了一個電話。而從他接的這個電話裏,就已經初步展現了齊仰之的性格。我們從這個電話知道了

他的政治態度——與政治是絕緣的;從他的話語中,看到了他是個性格固執、急躁、倔強、不講情面、珍惜時間的學者。對於陳毅的拜訪,沒問清楚先將人拒之門外可見其清高,孤傲。但他治學嚴謹,當陳毅指出他對“有一門化學也許一竅不通”之時,他非要問個清楚,問個明白,並不惜打破“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慣例;而由他所說的“學者以無知爲最大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一句話,更可看出他的學者風範,科學態度。雖然他聲稱“與政治絕緣”,但這只是因爲對國民黨腐敗政治的不滿,對國民黨不重視醫藥的痛恨。他也有一顆質樸、愛國的心,也有獻身祖國建設的熱心,當他了解了共產黨人的“化學”,共產黨人的政治之後,他立刻要求“秉燭夜談”,“談上三天三夜”。

總之,在塑造陳毅形象的藝術實踐中,沙葉新檢驗了他的美學見解和創作構想。他捨棄“仰鏡頭”,採用“平視法”——完全依據生活,嚴格按照人物的性格邏輯去表現其愛、其恨、其樂、其憤,特別是用力發掘陳毅性格中的喜劇因素,通過一系列喜劇衝突凸現其獨具的可敬可愛的性格側面。在無產階級領袖人物形象塑造中,劇作家這種勇於突破崇高與喜劇截然對立的傳統美學觀,使崇高美與喜劇美相統一,正與諧相交融的藝術嘗試,在我國戲劇史上無疑具有開拓性意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