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星星變奏曲》的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9W人 

內容預覽: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星星變奏曲》的教學設計

《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

【設計簡說】

《星星變奏曲》是九年級上學期的一篇自讀課文,它是上個世紀朦朧詩的代表作品之一。有人說,“星星”在詩裏象徵着黑夜裏的有限光明。對朦朧詩的解讀,歷來說法不一。

詩人徐敬亞認爲“詩,詩飛翔着的東西。讀詩,要自己先飛起來”。他說的是讀詩要有懷疑精神,不必輕信現有的名家解說。在徐敬亞看來,詩是沒有固定的解釋通道。無論從創作心理學或者接收美學的角度,一首詩一旦形成,它就成爲一個獨立的語言生命個體,也就具備了內在的多義性與空間的歧路性。任何闡釋都不會絕對的正確或錯誤。閱讀時展開的空間越大越好。

引導學生從多個視角解讀這首詩,是本設計的起點與歸宿。

【教學過程】

一、描述生活中的情景,引起興趣。

問題設計:

看到“星星”一詞,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活動建議:

寫出你能想到的詞語,情景,物品,人物等等。把這些詞語、物象進行歸類,看看這些類型分別代表或象徵了什麼?

(說明:引導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生活現象,自己的閱讀體驗,日常經歷入手,是理解文學藝術作品的捷徑,也使學生拉近與作者的距離,對詩歌產生興趣,爲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關於歸類,教師可以有意識引導學生按照詩歌中“星星”所象徵的類別進行歸納,以便第四個環節中將學生的想象與詩人的像想作對比。看看詩人爲什麼這樣想,從而理解詩影響歌創作主要因素--時代,個性等。)

二、配樂朗讀,初步感知。

問題設計:閉上眼睛,靜心聆聽配樂朗誦的《星星變奏曲》。聽完,說說你感受到的星星是什麼。

交流的重點:學生自己感受的“星星”。

活動建議:聽錄音、自由散讀等。

(說明: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星星,這一次感受到的星星還有着學生自己的經驗痕跡,可能與作者的星星會有比較大的距離。這也是讀詩歌需要的,教師不能急於求成。)

三、小組探究,發現詩歌的意蘊。

問題設計:找到詩中有關“星星”的詩句,把握“星星”這一形象的'內在含義。另外再選擇“蜜蜂、螢火蟲、春天、鳥、白丁香、旗子、火、夜、冰雪、凍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風吹落的星星”等中的兩個形象,發現它們的象徵含義,進而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探究核心:作者的“星星”。

文中九次出現“星星”的形象,含義都不盡相同。有的是實指天空中的星星,有的是指沒有光明時的希望,有的比喻光明和溫暖,還有比喻艱難困苦之後微弱的自由與溫暖,也有指在掙扎中保留下來的溫暖的火種。總之,“星星”在詩歌中象徵光明、溫暖和希望等美好的東西。

活動建議:小組合作學習。

(說明:要把握作者的“星星”是什麼,出發點還是詩句本身,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仔細圈劃,體會,理解,比較,歸納。這個環節要落到實處,尤其是交流階段,教師要有耐心,善於點撥。講講讀讀,仔細玩味。)

四、比較辨析,知人論世。

問題設計:回憶上課伊始,大家由“星星”想到寫下來的種種內容,與作者詩中“星星”的內在含義有哪些相似點,哪些不同點?

(更直接的問法:比較你的星星與作者的星星。)

活動建議:自由發言,師生對話碰撞。

(說明:第一個環節的設計不僅僅是爲了激發興趣,很多類似的設計往往目的單一,只是爲學生能儘快進入學習的情景,這當然也是對的。但是許多時候可以把一個設計用足,前後勾連起來,學生將自己的經驗、想象等與作者的想象、體驗相印證,會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可能。

作者的“星星”與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的個性直接相關。《星星變奏曲》是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表的,是詩人的處女作。有人認爲“江河似乎是含蓄的……江河總是靦腆地……他的詩與顧城的詩一樣,充滿了悲傷、失望和依依不捨”。

引導學生比較的目的,是指導學生能夠知人論世,能夠億多元的眼光打量自己,打量這個世界,進而用多元的眼光對待自己,對待這個世界。這就會有寬容,有和諧。)

五、拓展交流,發散思維。

問題設計:

1.“星星 (還可以是什麼……)”

2.如果不是星星,還可以是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