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一、內容與解析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教學設計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是日裔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的作品,文章沒有像前面的科普作家一樣向我們介紹大量的科學知識,而是通過對童年的兩件對自己啓發很大的事情的追溯,告訴了我們走上科學道路的一些必備因素(敢於懷疑、對事物充滿興趣,做事有毅力等),全文的思路很清晰,主要是圍繞兩件事展開,學生更容易從文章結構上去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學習此類課文,我們期盼學生從中能夠學到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同時,由於學生作文中經常會出現題記,在這裏我們就可以結合課文來系統地學習一下有關題記的知識。

 二、教學目標及解析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中所談的一些物理學理論問題,如宇宙平行理論、多維空間理論。

2.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瞭解科學、認識科學。

3.分析文章的結構,探討“教育歷程”表現的思想內涵。

4.學習作者對科學深入探索的精神。

(二)解析

學習本文須從文章結構上去把握文章,讓學生從中能夠學到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

 三、問題診斷分析

這篇課文涉及一些宏觀宇宙學的理論,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需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物理學知識,如統一場論、高維空間等的概念。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

 五、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導語設計

成爲一位科學家是無數有志青年的夢想,對物理的探究更是許多年輕的學子孜孜以求的,我們來看一下加來道雄的成長道路,或許能得到一些啓發。

(板書)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二、文本解讀

知識積累

相關知識

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物理學知識:

1.統一場論

根據現代物理學知識,將我們的宇宙結合起來的力有四種: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物理學家運用量子力學,已經把後三種力統一起來(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和他的學生米爾斯提出楊—米爾斯場理論,解決了這一問題,被稱爲“標準模型”。但是這一理論因爲計算繁複無比而讓人頭疼),但是引力仍然遊離在外。愛因斯坦畢終生之力想尋求四種力的統一,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理論,最終也沒有實現。

2.高維空間

現代理論物理學認爲,統一四種力的前景,在於高維空間(如十維或更高)理論的確立。比如對於古人來講,風暴是怎樣產生的,風暴會襲擊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襲來,什麼時候結束,他們是一無所知的,因爲他們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從近似於二維平面的角度來觀察,即使有簡單的預報,也都是靠經驗來推測的。現在有了氣象衛星,從太空這樣三維角度觀察地球,在地面上看來神祕莫測的風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準地預報風暴的動向。同樣,理論物理學家認爲,傳統的四維(空間三維加上時間)理論太“小”,不能解釋宇宙中的四種力。當他們超越四維而在更高維(如十維或更高)中尋求統一這四種力時,就能得到一種簡單、漂亮的解決模型(科學家認爲宇宙應該是簡單、和諧的)。

高維空間理論認爲,宇宙大爆炸後10—43秒,十維宇宙分解成四維宇宙和六維宇宙,四維宇宙暴脹,經過近一百五十億年,演變成今天我們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後10—35秒,大統一力分開。但是高維空間理論很難在實驗室中得到證實,因爲要模擬當時的環境,需要的能量太大,根本無法做到,所以現在高維空間理論只能是“理論”。

  三、信息篩選

整體把握

(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全文。

歸納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並分段。

明確:正文前有一句愛因斯坦的話,這是加來道雄的座右銘,也是他走上科學道路的指路明燈,表明他的追求。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是全文的綱,只有一句話,非常簡潔,點明後面寫作的內容。

第二部分(第2—11段),童年時的第一件趣事:對鯉魚世界的遐想。

第三部分(第12—18段),童年時的第二件趣事:對愛因斯坦未竟事業的嚮往。

(二)提問:本文的結構安排有何特點?

明確:文章的題目是“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因此,敘述的順序主要是歷時性的。但是,作者開頭就說“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並且引導我走上成爲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而“童年的兩件趣事”作爲文章的主要內容,又是共時性的敘述。這樣的結構安排,使文章既脈絡清楚,又重點突出。

(三)提問:本文在材料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本文佈局謀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在整體上,作者並沒有從童年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按時間順序敘事,而是通過童年的兩件趣事和高中時建立實驗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長爲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並不旁及其他成長的經驗;在局部上,如高中階段,作者看了許多統一場理論方面的書,並常常去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圖書館,相關的理論書籍是怎樣啓發、引導他研究的,這裏肯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筆帶過,重點放在製造自己的原子對撞機上,其中具體的數據敘述得很詳盡,讓人體會到作者嚴謹、踏實的性格,以及內在的成爲物理學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質。

  四、合作探究

對兩件事的深入探討

(一)蘇軾說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物理學家的理論也許過於艱深,但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是相通的。

問題1:“鯉魚科學家”對“世界”的認識是怎樣的?

明確:主要有以下幾點:(1)“水池之外看不見的世界沒有科學意義。”(2)“它們爲睡蓮自己能夠運動而困惑不解”——它們以“神祕的力”來掩飾自己的無知。(3)“鯉魚科學家”的“消失”和“重現”——它們認爲是“奇蹟”,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鯉魚科學家”的“傳奇故事”,真實地證明另一個世界的存在,而它們卻認爲是胡說八道,荒謬絕倫,違背了它們的“自然規律”。

問題2:作者想通過“鯉魚科學家”對世界的認識說明什麼?

明確:說明“自以爲是”的人類和“鯉魚科學家”有相似之處。(1)人類一生就在自己的池子裏度過,只要超出人類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人類就拒絕承認。(2)“科學家發明像力這樣一些概念……”,是因爲人類只願意承認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3)“不能在實驗室裏便利地驗證”的理論,人類就加以“鄙視”,表現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執。

(二)你是否對自然界有過好奇心呢?是否也產生了對科學的興趣?對愛因斯坦未竟的事業的嚮往,是怎樣啓迪作者走上了科學探索道路的呢?試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3:作者說“我決定要對這一祕密刨根究底,縱然爲此而必須成爲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也在所不辭”。在作者心中“理論物理學家”應該是怎樣的人?

明確: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實驗條件限制,自己的學說很難得到實驗的驗證,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功。這樣的人必須耐得住寂寞,必須有奉獻精神。“在所不辭”意味着“理論物理學家”道路的艱辛。

問題4:作者建立實驗室的事例,對我們現實生活有怎樣的意義?

明確:科學是建立在基礎實驗之上的,科學理論要經過實驗的檢驗才能得到論證。實驗不是簡單的操作,要有理論的指導,要有實驗的設計,要有策劃組織能力,要有耐力和恆心等等,實驗考驗的是實驗者的綜合能力。而我們當前存在的問題是重視理論,輕視基礎實驗,表現爲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對教育而言,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很普遍。這些都是一名理論物理學家重視實驗給我們現實生活的啓迪。

(三)總結提問:課文中閱讀多維空間歷險故事和統一場理論書籍兩小段內容,對“教育歷程”的敘述有什麼作用?

明確:課文的重點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實驗室,這幾個事例已經把“教育歷程”完整地勾畫出來了。而夾雜其中的兩個小事例,主要起補充和銜接作用。歷險故事加深作者對高維空間的想象,激發興趣;而閱讀統一場理論書籍,既表現高中階段作者的求知熱情,也銜接起由理論到實驗的探究過程。

總結:作者在文中指出在童年有兩件事大大豐富了他對世界的理解力,並且引導他成爲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這兩件事給他的啓示是:大膽的想象、懷疑和猜測,不要故步自封,興趣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但要到達成功的彼岸離不了堅定的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或許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後輩的。

 五、方法點撥

有關題記的研討學習

在正文開始之前,作者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一段話,原文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我們也知道這叫做題記,現在同學們也喜歡用題記來點綴自己的作文,在這裏我們結合課文來談談題記的寫法和作用。

1.借鑑課文

先請學生談談課文中引用這個題記的作用。

明確:作者一開始引用愛因斯坦的科學觀,旨在提示下文是在介紹有關科學的觀點。

2.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巧妙貼切地書寫題記,不僅可以開宗明義,給閱卷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能先聲奪人,具有韻味深遠、包蘊題旨等特點,從而達到“濃縮言語動人心,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最佳效果,成爲應試作文中得分的亮點。從近幾年高考滿分作文看,採用題記形式的佔一定比例。那麼作文中的題記有哪些種類、有何作用呢?

明確:寫題記可以採用闡發話題式、詮釋題目式、點明題旨式、總領全文式、設喻寓理式等幾種形式。

①闡發話題式:就是用簡練的語言對所給話題材料加以概括和濃縮,並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加以深層次闡述。

吉林一考生的滿分作文《漫談“感情”“認知”》的題記是:“同是對‘修牆’‘防盜’的預見,卻產生‘聰明’或‘被懷疑’的結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認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這個題記通過對材料的簡單解釋,將“感情”與“認知”二者的關係詮釋得非常明白,也點明瞭作者的態度和議論的中心。

②詮釋題目式:所擬題目一般都具有深刻性特點,運用題記形式對題目進行巧妙而又全面的詮釋。

雲南一考生的滿分作文《與你同行》的題記是:“他們一路同行,一個汲着水,一個負着火,形影相隨。在他們攜手共進時,就產生了智慧。”這個題記形象而深刻地對“與你同行”這個題目進行了解釋,言簡意賅,表明了考生對感情和理智關係的認識。

③點明題旨式:在題記裏用最簡約的文字,告知閱卷人寫作本文的用意,展示出立意和主旨。

河南一考生的滿分作文《認識美麗》的題記是:“請別以爲哪個最漂亮,哪個就是您的孩子。”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作高考作文,以擬人的手法,講述了“烏鴉送飯”“遲來的午飯”“政治課”三個小故事,而“請別以爲哪個最漂亮,哪個就是您的孩子”這個題記就十分直白地表達了對“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二者關係的看法,十分切合題意。

④總領全文式:所寫題記從大處着眼,從總體上對全文加以總領和駕馭,使閱卷人對所寫文章有一個完整而又清晰的認識。

山西一考生的滿分作文《眼睛》的題記是:“距離沒了,心更近了,認識深了。”這句話對全文來說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正文就是圍繞題記展開。

⑤設喻寓理式:設喻具有化抽象爲具體、變單調爲生動的特點,而在具體和生動的設喻中蘊涵着深刻而又獨到的見解。

浙江一考生的滿分作文《我心依舊》的題記是,“魚說:你看不見我流淚,因爲我在水裏;水說:我能感覺你流淚,因爲你在我心裏。”這兩句話採用比喻的形式,富有哲理,寓意深刻,讓人過目不忘。

 六、分析鑑賞

文章中體現的科學精神

本文三個主要部分,並不是簡單地敘述成長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學精神內涵,可以從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對成爲優秀科學家最爲重要。

(1)想象力:科學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帶來創造力。作者正是從對鯉魚世界的想象中,認識到人類觀察空間的侷限性,間接感悟到高維空間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創造,體現了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2)樂趣:科學不應該是枯燥的,而應該是充滿樂趣的。探尋自然的奧祕,對真正的科學工作者來說,是和自然做的近似於捉迷藏的“遊戲”,也是人生的“境界”。“遊戲”使他們樂此不疲,充滿激情,不受外界的誘惑和干擾;而“境界”使他們不顧功利,不畏強權,只求真理。

(3)實驗精神:丁肇中說過:“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象力,有了樂趣,那只是成爲科學家的最基礎的因素,不去踏踏實實地做實驗,就不能得到基本數據,假說就不能確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礎工作,不可能達到真理的彼岸。作者從事的高維空間理論,雖然還停留在紙面上,但是科學家們已經在做許多基礎的實驗工作,努力使理論得到證明。即使如科學家霍金靠睿智的頭腦創建黑洞理論,也要有數學和天體物理學的實驗基礎,也不是空想出來的。

 七、課堂小結

一名理論物理學家重視實驗給我們現實生活的啓迪,希望大家能夠踏着他的腳步,一步一步取得進步!

 板書設計

童年 青年 (成年)

鯉魚世界的幻想(想象)

基本結構 →實驗 → (理論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故事(理論)

科學精神 想象力 樂趣 實驗精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