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物種起源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教學目標

高一語文物種起源教案

知識目標:

1.瞭解達爾文及《物種起源》;

2.初步瞭解“序言”的寫法;

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篩選達爾文對物種起源的主要觀點。

能力目標:

繼續訓練並提高篩選文章主要觀點,篩選關鍵詞語、關鍵語句的能力。

德育目標:

學習達爾文堅持真理、珍重客觀事實、謙虛謹慎、嚴肅認真、深入細緻的科學態度和鍥而不捨、刻苦鑽研的奮鬥精神。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篩選主要觀點。

準確把握信息,篩選關鍵語句。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預習:請同學們課下自己查找達爾文及其《物種起源》的相關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 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

2.《物種起源》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一課

一、導入新課

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和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提並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爲跨世紀的新一代,你瞭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播放視頻:達爾文與《進化論》)

二、解題:

1.辨析下列句子標點使用正確與否。

(1)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2)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3)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4)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2.關於《物種起源》

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全名爲《依據自然選擇或在生存鬥爭中適者生存的物種起源》)於1859年11月24日問世。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鉅著。該著作批判了創造論的錯誤,闡明瞭進化論的思想。

3.關於“導言”。

導言即緒論。是一種用來說明著作的編寫經過、出版意圖、編寫體例、資料來源和作者情況等的文體。一般放在書的前面,目的是讓讀者瞭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的內容。

三、檢查預習

由學生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教師根據情況肯定、糾正和補充達爾文的科學事蹟。

達爾文學說是生物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學說。由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所著《物種起源》一書奠定科學基礎,以後爲生物學上的成就加以論證和發展。達爾文通過環球考察,蒐集了大量有關動植物演變和發展的科學資料,指出生物進化的主導力量是自然選擇,即遺傳、變異與選擇三種因素綜合作用的過程。認爲生物發生的微細的不定變異,通過累代的選擇作用,適者生存,並逐漸累積有利的變異發展成新種。不適於外界環境條件的就被淘汰。他總結了用人工選擇方法獲得家畜和農作物新品種的實驗成果,進一步論證了自然選擇學說。達爾文的學說是人類對生物界認識的偉大成就,給形而上學、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打擊,在推動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進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達爾文的學說給予很高評價。(播放視頻: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四、研習課文

1.指導學生通讀全文和註釋。

(1)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難的詞語,先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

(2)理出文章結構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明確:

(1)本文需要注意的詞語。

瑣屑:細小而繁多。

審慎:周密而謹慎。

趨向:①動詞,朝着某個方向發展;②名詞,事物發展的動向。

札記: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

探討:研究討論。

傳佈:廣泛散佈。(也可以放到第二課時課首檢查用)

(2)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請一位同學回答;

教師板書並明確。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一、二、三題

第二課時

一、篩選關鍵語句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體現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章的思路,連綴文章的結構。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它集中體現了說明對象的特徵或闡明主要事理的語句。從結構來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總結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內容,總提句、過度句顯示出文章的層次推進。從出現的頻率看,反覆出現的文句也是關鍵句。

二、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下問題,完成對文中信息的篩選。

(1)作者認爲“物種”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A. 物種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

B. 自然選擇是物種變異的最重要的條件。

(2)辨析選擇題,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鳥、槲寄生爲例是想證明以下哪一種看法?(以下三種看法由幻燈片打出。)

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造出來的。

② “一般博物學家,常以外部環境……作爲唯一可能引起變異的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 要想了解“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單憑一方面的條件。

明確:是要證明第③種看法。因爲作者對這兩個例子的分析有明顯區別。對於啄木鳥的例子。作者說“僅僅歸因於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而對於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說“僅僅以外部環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是不合理的.”。而“植物習性的影響”、“植物本身的傾向”不屬於“外界的條件”(即外部環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項;對於第①項,學生只要抓住作者舉這兩個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確的作法即可排除。

(3)按要求篩選文中語句。

①作者研究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②作者研究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意義。

③作者從研究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獲得的兩點認識。

教師要明確:

目的:我們對於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個明確的瞭解。

意義:我經常獲得動物因由家養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但總可以爲處理這個問題和其他一切複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作者的兩點認識: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人類選種力量的偉大,能使微小的變異逐漸累積起來。

三、根據課文中提供的信息,口頭對達爾文作一個整體的評價。

引導:第一段的關鍵語句,從“遠航”(1831)到“現在”(1859年),其間“深刻的印象”“耐心蒐集”“整理研究”“專心思考”,“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等等,一個正確的結論,從考察到研究,從感性到理性,從綱要到全書,歷經二十多年,可以看出達爾文對待科學工作的嚴謹審慎的態度和長期刻苦鑽研及對真理的追求,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

第二段的關鍵句有“華萊斯先生,他對於物種起源問題所得到的”“一般結論,幾乎和我們完全相同”(這是指英國的自然科學家,

1858年他寫了一篇關於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的科學論文寄給達爾文。達爾文於當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華萊斯的論文同時在林奈學會的雜誌上發表)可以看出達爾文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三段的關鍵句有指出書本的缺陷,“還是摘要的性質”;說明今後的打算,“詳盡地刊出”,避免使別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反映出達爾文對理論著作嚴肅、審慎的態度且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謙遜的精神。

第四段關鍵句有:“仍然難以令人滿意”,表明作者決不輕率地作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第五段關鍵句有:“這類的研究,雖然常爲一般博物學家所忽略,但是我卻相信它的價值的重大。”說明作者注重親身實踐的科學態度。

第六段關鍵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簡略”,反映出不迴避缺陷與不足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第七段,關鍵句有“毫不懷疑地斷言創造論的錯誤”,“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確信”這些突出地說明了達爾文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毫不動搖的信念和勇於堅持真理的精神。

概括:教師引導學生對上述精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並板書。

1.長期考察 2.實事求是 3.謙遜審慎 4.決不輕率 5.親身實踐 6.不避缺陷 7.毫不動搖。

四、課堂小結

今天的這堂課,我們不僅瞭解了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而且通過對作者說明性導言的閱讀,學會了如何發現關鍵語句,懂得了正確理解關鍵語句對理解文章的作用,並以此來指導我們今後的閱讀實踐。

五、佈置作業

1.《瑣憶》中魯迅曾說:“進化論牽制過我,但也有過幫助。”怎樣理解這句話?請加以思考。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