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新課改《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4W人 

  篇一:高一新課改《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我有一個夢想》是一篇極富文學魅力的演講辭,馬丁·路德·金在其中熱情洋溢的講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夢想。因此在教學環節設計中我通過三個問題先分析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而後讓學生親身體驗朗讀課文,並進行課外拓展,讓學生結合本文演講辭的特點,以“我有一個夢想”爲題,寫一篇演講稿。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高一新課改《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現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都能夠得以落實。

2.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清晰,在教學環節設計中緊緊圍繞三個問題(“我”有一個怎樣的夢想? “我”爲什麼要實現這個夢想?“我”怎樣實現這個夢想?)展開教學,幫助學生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但是還存在明顯的缺點:

1.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簡介時候,能夠讓學生暢所欲言,可是在講解主體部分時,身爲教師就應該放手讓學生說,總覺得,課堂上自己的聲音比學生的聲音多得多。

2.這是一篇極富文學魅力的演講辭,應該通過反覆的誦讀讓學生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總覺得,在這節課上讓學生誦讀的時間太短。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的進行課後反思,並且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篇二:高一新課改《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根據學校的安排,我於5月份在我校高一(1)班開設了一堂活動展示課,與高一的同學共同學習了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一、教前準備:

1.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是馬丁·路德·金的成名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作者通過激情揚溢的演講,希望能喚醒數以萬計的'備受白人壓迫而不敢反抗,精神麻木的黑人,引導他們爲了爭取自己的正當、合法權力而進行不斷地鬥爭。所以我在課前準備帶領學生去分析演講稿的寫作特點,並領略馬丁·路德·金充斥於字裏行間的強大號召力和感染力。欣賞裏面的語言特點和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學情分析:

由於是借班上課,對高一同學的認知水平了解程度不夠深刻,所以課前讓該班級的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反覆朗讀了本文。先從直觀上對本文有一個客觀的瞭解。

二、課堂教學過程:

剛進入課堂時,由於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教師,學生表現有些拘束,所以打開僵局顯示尤其重要。於是,我採用教師範讀的方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並要求學生在文中圈劃出重點。瞭解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後讓同學讀朗自己所圈劃的重點。學生情緒得到有效的調動,班級氣氛開始活躍起來。接着能過對比分析的方法,欣賞文章中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讓學生初步瞭解演講稿的語言特點及各種修辭手法的妙用。

三、課後反思:

對學情掌握程度仍有所欠缺,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仍不夠,所以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不夠順暢。此外,自己在面對這種複雜情況的處理方式仍不夠自然,有待改進。

  篇三:高一新課改《我有一個夢想》教學反思

xx月xx日下午我們語文組的老師聽了我的一堂公開課,從課後老師們的評價來看,我的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作爲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爲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現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都得以落實。

2、本課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中,我始終貫穿一切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有關資料和預習質疑,在課上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進行全班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現他們的個性和思維,給學生以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使他們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本課教學思路清晰。我首先爲學生設置了一個問題:如果同學們面對本文的文題時,你們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呢?學生的回答是:“夢想是什麼”、“爲什麼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這個夢想”。這是學生的思路,我沒有按照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思路來分析課文,而是按學生的思路來分析課文,並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所對應的段落並加以概括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麼?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夢想?怎樣實現這個夢想?學生自己出結論後,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4、讀寫結合運用較好。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所以在課上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誦讀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新念,在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表達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曾說的:“精彩片段,不惜重錘敲打,直到打出火花。”所以重點段落我讓學生讀了兩遍。學生能體會到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和排比句式的效果和妙處,順水推舟,引出課堂練筆,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爲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對治理環境的渴望,5分鐘後讓學生讀自己的作品,然後師生共同點評。讀寫結合使學生學得有針對性,有實用性。

本課教學有以上優點外,同時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處是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踊躍,我分析原因有如下三點:

1、學生課前預習不夠充分,所以害怕答錯問題。

2、我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有些短,學生還未思考好,我就提出問題。

3、我所設置的個別問題過難,學生很難回答。比如:讓同學們用排比句的形式來評價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六個排比句),提示:可以從文采、表達效果、結構等方面進行評價。經過我的提示學生只能回答出表達效果,其它的根本回答不出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