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語文下《恐龍的滅絕》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2.59W人 

 一、教材分析

二年級語文下《恐龍的滅絕》說課稿

《恐龍的滅絕》這一課是人教新課標本小學語文第八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以愛科學,學科學爲主旨,而數萬年之前稱霸地球的恐龍爲什麼會在一夕之間滅絕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有限的珍貴化石和無數的未解之迷,這無疑是會引起孩子濃厚的興趣,很容易激起孩子探索科學的慾望,《恐龍的滅絕》一課吸引孩子的地方也正在於此。打開課文,我們會情不自禁地隨着課文走進中生代時期,與作者一起去探尋恐龍滅絕的未解之迷。課文中詳細地爲我們分析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可能性,並且指出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卻又不能使人完全信服,這就更爲我們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餘地。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在生字識記上已經有了一些方法和一定的技巧了,但這個年段的孩子理解力還不強,有待於老師的引導,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的時候,對於未知世界,未解之迷,孩子們大多有一種求新獵異的心理。平時的電視電影和動畫片讓孩子對於恐龍這一神祕史前生物有了一些或多或少或正確或錯誤的瞭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抓住孩子的這一知半解和求奇獵新的心理,通過課堂上的引導,討論,讓孩子對恐龍滅絕這一未解之迷提起了就放不下,吸引他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孩子除了達到識字十五個,會寫九個生字的教學目標之外,還應該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合作交往學習中互相啓發,理解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語,並且對恐龍的滅絕之迷產生深厚的探索興趣,有繼續探究的渴望,也許有一天,恐龍滅絕的未解之迷就會被現在正在捧書樂讀的孩子們解開了呢。本課涉及的詞語很多,如:“龐大、躲避、枯萎、信服、塵埃”等。在理解詞語的時候,要讓學生反覆讀文,結合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理解,弄清詞語的意思。

 四、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爲兩個課時,本課時的教學任務是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並在此基礎上思考課文所引出的問題,引發學生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五、教學準備

二年級的孩子,形像記憶遠比抽象記憶記孩子記得牢固,理解更透徹。爲了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好奇,我們在教學時應該準備一些恐龍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形像直觀的讓孩子感受恐龍的有趣,加深孩子對恐龍的認識。

  六、教法

神祕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藉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瞭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慾望呢?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因此,本文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合作交流,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七、流程

 (一)談話激趣,聊聊恐龍。

課件出示恐龍視頻。提問: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這個問題學生一定會比較感興趣,也會願意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在交流的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提問:這麼龐大的恐龍我們的地球上現在還存在嘛?引出課題《恐龍的滅絕》,利用學生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複習生詞,初讀課文

這一環節主要是複習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鞏固孩子的生字認讀情況,爲細讀,理解課文做準備。

(三)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

讀了課文,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這樣處理可以較好的順應學生急切地想要了解課文內容的心情。

2、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重點引導學生明白恐龍的存在時間,對於“三四百萬年”和“兩億年”這樣比較大的數字,孩子們是很陌生的,教師可以將這些數字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學生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了。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滅絕了呢?”

 (四)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在學生初步瞭解了課文大意之後,再次自由讀課文,瞭解恐龍滅絕的原因。並且在找到的恐龍滅絕的原因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進行勾畫,並且和同桌進行交流,看看都能找到幾種說法。這樣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爲什麼會消失了呢?一種說法是……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麼?另一種說法是……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先由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學生帶着“恐龍爲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思考;最後,教師以問引讀,學生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學生的朗讀情況,又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五)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在上一環節初讀課文之後,就順理成章的進入到對重點內容的分析中來了,老師可以很自然地過渡: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a、“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充分尊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瞭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瞭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爲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爲什麼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藉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爲了避免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教,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適時點撥。在學生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瞭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b、“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後有聯繫嗎?

3、小研究。

爲檢查學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這一段中關於恐龍滅絕的關鍵句子: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爲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課文,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4、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新課標指出,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是營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傳統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係,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c、其他說法

1、自由讀讀第4小節,說說介紹了幾種說法。(學生可能產生分歧)

2、分別請3位學生讀讀三種說法。

3、說說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龍滅絕的說法。

(1)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

(2)突然流行傳染病

(3)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d、分析幾種說法

課文中列舉的幾種說法也只是科學家們的推測,還不能完全證實,你覺得那種說法最合理?說說你認爲合理的理由。你認爲不合理的也請說說你的理由。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讀中思考質疑。對課文提出的幾種說法,不但要讓學生讀懂,更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其中的合理性。《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到:要正確處理傳授知識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係。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要引導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既然課文列舉的是還不能完全證實的原因,那麼,它的合理性有多少呢?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贊同的可以再把理由說充分點,你不贊同的請你說出你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重點是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會提出問題,能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全班公開辯論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能自圓其說。並引導學生體味其中的過程,學會思考的方法。

  (六)拓展知識。

1、除了課文介紹的幾種說法外,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藉助“省略號”知道還有很多說法。

2、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瞭解到的說法或者自己想到的自己覺得更合理的想法。

3、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現在孩子們都瞭解了那麼多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真可謂是一個個小博士了!現在我就要來採訪採訪我們的小博士,看看小博士們都能告訴我們哪些關於恐龍滅絕的知識呢!

採訪:xx博士,聽說您對恐龍很有研究,請您談談,目前,人類對恐龍滅絕之謎都有哪些說法?您認爲這些說法有道理嗎?您打算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嗎?這一環節的設計有利於激起學生繼續去關注恐龍滅絕之迷,引起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4、介紹相關網站、資料。

(將學生帶入更爲廣闊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裏瞭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繼續探究的興趣與慾望。)

  八、 板書

恐龍的滅絕

地球變寒冷 行星撞地球

偷吃恐龍蛋 流行傳染病

氣溫下降……

板書完成可讓學生參與進來,教師只需板書課題,後面的內容由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完成,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