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三峽》教學實錄(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1.97W人 

教學實錄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總結,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着很強的計劃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峽》教學實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峽》教學實錄(精選5篇)

《三峽》教學實錄 1

一、激趣導入

師:上課!今天我們學習新課。請同學們回答一個問題:中國第一大河是——

生:長江。

師:對了。浩瀚的長江危崖壁立,水流湍急,那麼長江景色中最爲壯觀的風光當屬——

生:三峽。

師:好,今天,我們就隨着北魏時期的酈道元一起走進1500年前的三峽。

(屏顯:三峽 酈道元)

【點評:導語簡潔自然,由“長江”引入“三峽”,再到課題,達到了“激趣”的目的。】

二、讀一讀,過把讀書癮

師:現在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在聽的過程中,請你劃出文中自認爲重要的生字詞。準備好了麼?

(屏顯:過把讀書癮)

學生邊聽讀邊劃字詞。

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劃出的生字詞?

生1:曦、襄、御。

師:你爲什麼要劃它們?

生1:這兩字的筆畫多,容易寫錯。

師:哦,同學們會把它們寫錯嗎?試着寫寫看。

學生寫字。

師:誰再來說說?

生2:還有湍、闕、屬。

師:你爲什麼挑出這幾個字?

生2:這些字很容易讀錯。

師:那請你將這些字再讀一遍,大家注意聽。

生3:讀:湍tuān、闕quē、屬zhǔ。

師: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有節奏,同時要求大腦中想象出三峽的景象。

生全體:自由朗讀。

師:誰能有感情的大聲朗讀這篇課文。

生4:(朗讀全文。)

師:再請全體學生大聲朗讀這篇課文,要求讀得流暢,有節奏。

生全體:(大聲朗讀課文。)

【點評:教師先讓學生聽錄音朗讀,同時看多媒體中三峽的畫面,既讓朗讀有了示範,有給學生視覺的感受,這就會調動學生的情感。聽錄音朗讀後,接着就注意了學生的識字教學。在公開課上注意這些細節,是難能可貴的。

朗讀課文這一環節是很成功的。讓學生自由朗讀,點名朗讀,全體齊讀,這樣反覆讀,讓學生讀出了節奏,讀出情感,讀中想象畫面,這樣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真正讓學生在讀中積累了語言,積累了情感。】

師:在誦讀聲中,三峽的美景也逐漸呈現在我們眼前。可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真的讀懂了嗎?要翻譯文言句子,我們有哪些辦法呢?

生3:看註釋,查工具書。

生4:老師還講過譯文有六字口訣:“留、替、調、補、刪、貫”。

師:下面請同學們譯讀課文,也就是邊讀邊譯,實在不會的地方同桌之間可以討論討論,也可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學生譯讀課文。

師: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5:“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不知道什麼意思。

師:課文註解中有答案沒有?

生6: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不能通行。

生7:就是這句我不明白:“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師:有個“奔”,還有個“御風”,是吧?

生8:這兩地相距一千二百多裏呀!即使騎上快馬,駕着長風,也不像這樣快。“奔”是奔馬。“御風”是駕着疾風。

師:老師找了自認爲有點難度的幾個句子,誰來試試?可以搶答。①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②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生9:第一句: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很多啊。第二句: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師:第二句不妨這樣說:雪白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調整語序是否更好?

學生讀註解,思考。

【點評:課堂中,教師一改大多數教師翻譯串講的通病,而是在上文言文課堂中高舉自主、合作的大旗。先教師提示翻譯的方法,讓學生翻譯中“有法可依”,再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學生活動,一起解決不懂的詞、句,變枯燥的文言文詞句翻譯爲學生參與的演練場,讓學生學習的興趣盎然。】

師:同學們覺得讀書的癮過足了沒有?這樣吧,咱們來分組齊讀。男孩子活潑大方,就讀第一、二段;女孩子多愁善感,就讀第三、四段。我讀標題和作者吧,同學們接着我的讀。

學生分組讀。

【點評:前面聽讀、自由讀,這裏譯讀、分組讀,讀的形式多樣,學生讀得充實。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這是第一版塊的主線。】

三、說一說,過把導遊癮

師:讀了《三峽》一文,我們猶如在導遊的指引下親身遊覽了三峽。下面就讓我們也過把導遊癮。

(屏顯:過把導遊癮)

師: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也可結合文中一段的內容,發揮想象,說一段情文並茂的三峽導遊詞。現在我們人人都是小導遊了。

學生開始寫導遊詞。

師:同學們感覺到有難度,是吧?其實,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文中三峽的美景,就是很好的導遊詞了。當然,導遊詞可不是翻譯喲。

生1:山是雄奇、險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這就是美麗的三峽。

師:你很聰明,用了一些形容詞來描繪山,你的導遊詞還有想像的因素。但如果結合文章內容來說就更好了。我們看看課文,文中如何寫山?

生2: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師:我們來美美的讀一下第一段。

學生齊讀第一段。

師:聯繫課文,搜尋我們腦中描寫山的詞庫,我們能說出哪些詞?

生1:懸崖峭壁、連綿不斷、巍峨、崢嶸。

師:你的積累很豐富的。哪位導遊再來介紹三峽的山?

生3:朋友,你看到過三峽的山嗎?三峽的山真大啊,連綿不絕,上下七百里;三峽的山真高啊,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高得把天空和太陽都遮住了。看過三峽的山,你說,還有哪裏的山值得看呢?

師:你的解說很誘人!三峽之山的特點被你介紹得淋漓盡致。

【點評:點撥及時。一、指導學生結合課文來說;二、指導學生調動自己已經積累的詞語來說;三、不斷鼓勵並穿插性講述方法。教師有法,學生才能漸入佳境。】

師:那麼誰來解說三峽的水?

生4:我來說夏天三峽的水吧:請在夏季到三峽來吧!那時三峽的.江水漫上丘陵,氣勢磅礴。傳說,古時候遇到皇帝要傳達緊急的命令,那“千二百里”的路程也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裏呀!即使騎上快馬,駕着風,也沒有這樣快。

師:誰來說一說他剛纔解說得如何?

生5:他能緊扣課文內容來解說,很好!

師:那誰來解說春冬之時的三峽風光?

生6:到了春天,三峽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另一番天地。冬天的時候,三峽也不欠美呢。碧綠的潭水,倒映着那山崖上的奇鬆怪柏的影子,就像一個個巨人在照影兒一樣。真是不論春冬,三峽都有着無限的美景啊!

師:你的解說同樣精彩。但我們應注意解說詞的整體風格。文中的“清榮峻茂”四字,不如這樣來說:“水清清、草茸茸、樹碧綠、山峻峭”。還剩下三峽的秋景有待解說,哪位導遊來說呢?

生7:朋友,請隨我來看秋之三峽吧!每逢初晴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總是給遊人平添縷縷的傷感。偶爾,淒涼的山谷裏還傳來悽異的猿啼,悲哀婉轉,總在遊人心中迴盪很久。更動人心魄的是那悠遠的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點評:不僅有“說”,還有評,核心是引導學生鑑賞本文的意境。】

師:同學們解說了三峽之水,我們再回頭看看酈道元是怎樣解說三峽之水的。請同學們三人一小組,自分任務讀課文的後三段。

學生按興趣分任務讀課文後三段。

師:通過解說三峽,大家對課文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的小導遊當得真好。

【點評:很多情況下,教師會讓學生翻譯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把具有文學色彩的語文課上得索然無味,這樣就導致課堂的鬱悶,沒有活力。而本課的教師讓學生過一把導遊癮,寫導遊詞,巧妙的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融入人文色彩,並在原文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對三峽景色進行解說。這一板塊關注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創造與延伸,關注了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

四、議一議,過把探究癮

師:全文僅一百五十餘字,卻思路清晰、音韻和諧,那麼酈道元是如何用凝練的筆墨將三峽的萬千氣象盡收筆底的呢?

(屏顯:過把探究癮)

學生思考。

師:下面,我們來探究幾個問題——

(屏顯:話題一:《三峽》先寫山後寫水。寫山,抓住了什麼特徵?寫水,哪個季節寫得較具體些?爲什麼?話題二:《三峽》寫四季的景色中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詞語,試找出具體的詞語作簡要的分析。)

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並思考,作好討論的準備。

生1:我認爲第1段總寫了三峽的地貌特徵,其餘3段以夏、春冬、秋爲序描寫了三峽的四季景色。

師:那麼三峽這山究竟有怎樣的地貌特徵呢?先讀第1段看看,請同學們稍稍思考一下,最好加上自己的話證明。

生2:我認爲三峽的山特徵是連綿不斷,我是從“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一句看出來的。

師:很好,你讀得很仔細。那麼誰能說說三峽還有怎樣的地貌特徵呢?

生3:我認爲還有山的高聳入雲,我是從“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一句總結出來的。

師:可是老師對第1段中最後一句還不太理解,它和這段文字有什麼關係?

生3:亭午、夜分才能見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連,都不會形成這種景象,所以它進一步說明了三峽地貌特徵是連綿不斷、高聳入雲。

師:很好,我們可用“山高嶺連”來概括三峽的地貌特徵。

【點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並不是隨意放手讓學生閒談閒議,而是不斷的引導,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這正確的處理了主導與主體的關係。】

師:我們再看一下三峽夏季的景色。

生4:夏季景色的特點是水流湍急。我是從“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一句看出來的。

生5:我有一個問題,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怎麼還會“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呢?

生4:你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句“或王命急宣”,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冒險行船。

生6:哦!寫“王命急宣”的事,是爲了烘托出前面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生5:似乎夏水寫的多些,這是爲什麼?

生4:夏水最迅猛,有代表性的必須具體寫。

生6:作者是爲江水作注,所以重點寫水。

【點評:又一次把舞臺交給了學生。】

師:同學們能在討論中發現並解決問題非常好。作者又是如何描寫春冬景色和秋之景的?

生6:第三段從色彩的角度描寫了春冬景色,如“素湍綠潭”。

生7:“素湍綠潭”一句是從俯視的角度寫的,“絕多生怪柏”是從仰視的角度寫的。

生8:第三段靜景和動景結合,景物的描寫又滲透對三峽的讚美之情。

生5:最後一段“寒”“肅”“悽”這些字,便將秋景的神韻表現出來了。

生6:還有一個“哀”。這些詞蘊涵着作者的一種對漁民的同情的思想感情。

生7:引用“漁者歌曰……”是爲了烘托出三峽秋的蕭瑟悽清之情。

生8:全文四段描寫了三峽的雄壯之美、奔放之美、清悠之美和悽婉之美。

師:秋之景可以用水枯谷悽來概括。

五、激情總結

師:三峽真美!學習短小優美的文章,講究手、腦、口、眼並用,讓我們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詮釋一下美麗的三峽吧。讓我們有感情的齊讀全文,有信心讀好嗎?

生:有!

學生齊讀。在琅琅書聲中結束本文的學習,意猶未盡。

【點評:探究文中山水特點、寫景技巧、是爲了讓學生學習本文寫景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逐步提高。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在成長,學生的感知在提高。這一板塊的特點是:讓學生在有目的性的探究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三峽》教學實錄 2

一、導入。

1、播放長江三峽的錄像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中國的美景數不勝數,“桂林山水甲天下,峨眉天下秀,泰山會當凌絕頂,萬里長城第一關,大漠孤煙直……現在請同學看看這段錄像。

2、學生彙報。

都看到了什麼?知道這是哪裏的風景嗎?

3、三峽的簡介。你瞭解三峽嗎?(課件)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作者方紀眼中的三峽是什麼樣的景象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學習11課三峽之秋。

5、學生質疑。

師: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你不知道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生:自由說。

師:你們不但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你們還能發現問題,你們都很會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的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之間問一問,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放在句子中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

2、讀詞語。(課件:詞語)師:課文讀了一遍,你讀到了什麼?生:作者在文中運用了許多的好詞。師:說說你注意了到哪些好詞?

生:說。

師:老師也從課文中找出了幾個詞語,請大家讀一讀。

生:讀詞語。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你又會對課文有哪些瞭解?拿出筆畫出你認爲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生:默讀,圈畫。

師:說說你對課文有了哪些瞭解呢?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按時間的順序描寫了不同時間段的三峽。

師:具體說一說。

生:說。

師:板書。

師:誰能把板書穿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課文通過描寫三峽的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告訴我們三峽已經到了秋天。

師:你的概括能力真的不錯。

師:除了這些你還讀到了什麼?

生:我讀到了是大江兩岸的橘柚樹給三峽來了了濃濃的秋意。

師:你可真會讀書,說說你的想法。

生:從橘柚樹的葉子和果實中可以看出來。

師:是的,當橘柚樹的葉子綠得( ),果實由( )變( ),同時散發着( ),三峽就充滿了( )。

生:老師我還想說。

師:說。

生:課文的最後一句話也告訴了我們三峽到了秋天。

師:說的好,我們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學習早晨部分。

師:這一天,正是中秋。中秋的三峽,絢麗多彩,每當早晨——(課件)請你快速閱讀第二自然段,用一個詞概括早晨的三峽。

生:快速閱讀。

師:你喜歡早晨三峽嗎?

生:喜歡。

師:爲什麼?

生:三峽的早晨是“明麗”的'。師:(板書)。

(二)、學習中午的部分。

師:到了中午——(課件)請大家朗讀第三自然段,你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生:大聲地朗讀。

師:誰能把你的感覺用自己的語言讀出來?

生:讀。

師:你爲什麼要這樣讀?你感覺到了中午的三峽怎樣?

生:熱烈。師:(板書)。

師:誰還能讀出這種感覺?

生:讀。

師:老師也從你的朗讀中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三峽的熱烈。

師:是哪句話讓我們感覺到三峽的熱烈呢?

生:中午……流去。

師:對,這個句子寫得好不好?

生:好。

師:好在哪呢?

生:這句話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長江寫動了,寫活了。

師:哪是是擬人?哪是是比喻?

生:說。

師:還有誰能把你內心的讚歎再讀一遍。

生:讀。

師:你的朗讀,讓所有的人看見了長江的氣勢,現在我們共同來朗讀,讓中午的三峽更加熱烈。

師生:共同朗讀。

師:這樣的慷慨激昂的語言你記住了嗎?

生:是的。

師:出示(課件)。

生:看題填空。

師:關掉課件,你還能背下來嗎?

生:背。

(三)、學習下午的部分。

師:如此熱烈的氣息沒持續多久,因爲峽裏的黃昏來的早去的遲……請同學們輕聲的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生:輕聲讀。

師:和中午的三峽比起來,下午的三峽變得——生:平靜了。

師:(板書)。

師:同桌之間試試讀出三峽的平靜。生:互相讀。

師:那個同桌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生:同桌讀。

(四)、學習夜晚的部分。

師:配樂朗讀。(學生讀完上個自然段教師緊接着就讀)

師:爲什麼說“夜,終於來了?”把“終於”去掉行嗎?爲什麼?請同學們仔細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生:讀。師:誰來說一說。

生:不能去掉“終於”,因爲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期待夜的到來。

師:爲什麼會期待夜的到來?

生:三峽的夜晚更美。

師:夜晚的三峽哪裏給你印象最深,拿出筆畫出來,並且反覆的讀一讀。

生:(多個學生讀,並且說出爲什麼要這樣讀)師:(板書)寧靜,神祕……

四、昇華情感。

師:同學們,作者心中的三峽是如此的絢麗多彩,那此時此刻你心中的三峽是怎樣的?用一兩句話寫出來吧。

生: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

師: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聽。

生:彙報讀。

五、落實知識點。

師:這一天,過得真快。手指板書——早晨的……

生:接着說。

師: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的2—5自然段,作者在進行描寫不同時間段的三峽的時候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每個自然段的開頭都有一個時間詞,寫作的順序和清晰。

生:不同的是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是“動”的描寫,第四自然段是“靜”的描寫,而第五自然段既有動又有靜。

師:由動到靜,動靜結合。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2、3、4段是略寫,第五自然段是詳寫。

師:詳略結合了。

生:第三和第五自然段中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

生:我們要牢記這些寫作的要點,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習作中。

師:你真會學習啊,相信你們都能做到。

六、總結。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同時更是美麗的,你願意爲祖國做些什麼嗎?(生說)是的,我相信你們會爲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更相信你們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讓祖國更加美麗!板書設計:

《三峽》教學實錄 3

教師:上課!

班長:起立

教師:同學們好!

學生:老師好!

教師:同學們,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有許多美不勝收的景色,其中,三峽像一顆瑰麗的明珠熠熠地閃爍着光芒。三峽美景,無限風光。三峽,以她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沉澱,成爲長江文明的華彩樂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神奇的世界,共同領略這無與倫比的自然美景。

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瞭解了作家,掃清了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思考一下,我們還應重點掌握哪些知識呢?

學生1: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文,有許多優美的語句,所以我認爲應該能夠流利的誦讀這篇文章。

(教師出示目標1)

學生2:能夠通過一些優美的語句感受出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比如說對三峽美麗的自然風光的熱愛、讚美之情。

(教師出示目標2)

學生3:學習文言文首先應該先明白寫了什麼,所以我認爲第一要做的是能夠準確流利地翻譯全文。

(教師出示目標3)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掌握的內容。

(教師用幻燈片的方式出示本文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領悟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美。

教師:有了目標,老師就要引領同學們進入這個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從課文中領略三峽的美。

首先老師來朗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小聲地和老師一起來讀,注意劃出拿不準的字詞,我們一起來訂正。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跟讀。)

教師:這篇文章文質兼美,通過朗讀可以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請同學們看一看有沒有仍然感到困惑的字音,(稍作停頓,環視全場),如果沒有,就請同學們和着音樂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

(學生配樂自由朗讀。)

教師: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大聲朗讀這篇課文。

(學生配樂齊讀)

教師:通過朗讀,老師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對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相信在我們疏通了文意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後,朗讀會更加精彩。

教師:下面請一位同學爲我們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朗讀請請同學們想想在朗讀這兩段文字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1:要讀準字音,該停頓的地方要做適當停頓

學生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散文,在朗讀時要用一種舒緩的語氣,要讀出文言文的意思來

學生3:我認爲不能只用語氣,就是剛纔那位同學說的舒緩的語氣,因爲第二段寫的是水流的很快的意思,在讀的時候要用一種急促激昂的語氣。

教師:同學們講的很好,在朗讀文言文的時候注意了讀準字音,恰當停頓,而且還能夠根據文意將自己的感情滲透在其中,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我相信同學們注意了這些問題後朗讀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的。下面哪一位同學願意爲我們朗讀一下第一、二自然段,展示一下他的朗讀的風采。

(學生舉手,和着音樂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師:讀得的確不錯,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兩段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寫了三峽的山和水。

教師:能否再確切地說出是什麼時候的水?

學生:夏季的江水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參照書下的註釋看一看這兩段具體寫了什麼內容?

(教師結合書下注釋逐句翻譯這兩段內容,爲學生做示範)

教師:剛纔我們將第一、二自然段進行了翻譯,同學們思考一下,在這兩段中還有哪些詞語的解釋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答。

學生:“嶂”解釋爲“屏障”還是“峭壁”?

教師:在古漢語中,“嶂”意爲“直立像屏障的山峯,高險的山”,所以可以解釋爲“峭壁”。

教師:如果沒有其他問題,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兩段中我們應該強調一下這幾個詞的意義。

(教師板書“闕”“曦”“奔”)

教師:“闕”,這是一個通假字,學習通假字,我們的原則是通哪一個字就發哪一個字的音,解釋這個字的意義。“曦”,這個字原意是“日光”,在這裏解釋爲“太陽”,它的詞義發生了變化,所以應着重指出。“奔”,“奔”原來的“奔跑”的意思,在這裏解釋爲飛奔的馬,詞性由原來的動詞變成了名詞,這種詞類活用的現象在文言文中比較普遍,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教師:疏通了這兩段文字,想同學們想一想朗讀這兩段文字應帶有怎樣的感情?(稍作停頓)我們再一起來大聲朗讀這兩段文字。

(學生和着音樂朗讀第一、二兩段。)

教師:疏通了文意,同學們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翻譯課文的第三、四兩段。翻譯文言文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教師出示自學文言文要求:)

教師出示自學文言文要求:

讀一讀

想一想

看一看

議一議

說一說

評一評

教師:翻譯文言文時,我們要做到“讀一讀這篇課文,想一想其中的意思,看一看書下的註釋,議一議你認爲的難點,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評一評他人的翻譯”,好,按照要求,同學們試着翻譯一下三、四兩段,有問題,可以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學生按照要求自學第三、四段內容。教師巡視,對學生自學時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每個推選出一位同學,依次完成第三、四段的翻譯。)

教師::剛纔我們將第三、四自然段進行了翻譯,同學們思考一下,在這兩段中你認爲哪些詞語應我們應作爲一個重要的詞語來理解?

學生1:在這兩段中出現了兩個“清”字,根據書下的註釋,它們的解釋也不相同,“迴清倒影”中的“清”是”清波”的意思,是名詞;“清榮峻茂”中的“清”是“水清”的意思,是個動詞,它們的區別很明顯。

教師:這個同學說得很好,這也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其中“迴清倒影”中的“清”原來是形容詞,在這裏用做名詞,這是古漢語中常見的詞類的活用的現象,

學生2:我認爲“絕”這個字也很重要,全文共出現了3次,“沿溯阻絕”的“絕”,“絕 多生怪柏”的“絕”,“哀轉久絕”的“絕”,這三個“絕”的含義是不同的,理解這三個“絕”字的含義,這三個句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老師:你能不能辨析一下這三個“絕”字的含義?

學生2:可以。第一個“絕”是“斷絕”的意思;第二個“絕”是“極”的意思;第三個“絕”是“消失”的`意思。

教師:很好,正如這個同學所說的,理解了這三個“絕”的含義,與它們相關的三個句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學生3:“屬引”二字也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屬”在文章中是“連接”的意思,讓我想起《核舟記》裏的“神情與蘇黃不屬”的“屬”,它的解釋爲“相似、類似”的意思,“引”解釋爲“延長”,在《陳太丘與友期》中,有一句“下車引之”,這句中的“引”是“拉”的意思,我們應該能準確地辨析這些詞的含義。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學習文言文,我們要注意積累文言詞語,注意各種語言現象,這樣就能提高我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文言文。

教師點評: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理解不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朗讀一下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學生隨着音樂,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三峽美景已經深深印入了我們心中,現在讓我們一起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2、這些景觀具有怎樣的特點?找出能夠表現出這種特點的語句。

學生1:這篇文章抓住山和水來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學生2:山寫出了高峻、連綿;水突出了湍急

學生3:對水的描寫是分季節來寫的,夏天的水是湍急的,春冬季節的水是清澈的.

教師:同學總結得很好,這說明大家對文章理解得很好,請同學們談談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學生4:”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可以看出山的連綿

學生5:”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寫出了山的高大險峻

學生6:”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通過一個事例,寫出了夏水的湍急.

學生7:”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清榮峻茂”這些詞語強調了春天和冬天的水的清澈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出示一組圖片,有關三峽山水風光,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覺.)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酈道元先寫了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後抓住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冬天,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峯,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地淋漓盡致,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悽婉美。

古往今來,描寫三峽壯美景色的詩篇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背一首描寫三峽景物的詩《早發白帝城》,思考一下,這首詩中哪些語句和《三峽》中的描寫是一致的?

學生:“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與課文中的“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相對應;“兩岸猿聲啼不住”與課文中“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哀轉久絕”相對應。

教師:理解得很好,其實描寫三峽的作品還有許多,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教師出示投影,)

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

——杜甫《白帝》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徊。

——杜甫《登高》

(學生齊讀這兩句詩,體會其中的感情)

同學們,在這堂課上,我們感受了美、領略了美,我們還應學會謳歌美、讚頌美,課後,我們做一個開心小練筆:根據你對這篇文章的感受和你搜集到的有關三峽的資料,寫一篇《我心中的三峽》,或者根據你學到的酈道元描寫三峽美景的手法,寫一篇《青島秋色》。教師:

板書: 三峽

酈道元

闕 奔 山 連綿、高峻

湍 清 三峽

絕 屬 水 湍急、清澈

《三峽》教學實錄 4

師:上課!同學們好,請坐。這節課我們先來欣賞一些優美的圖片。(播放三峽風景的幻燈片)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生:三峽。

師:對了,這裏就是三峽,能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對三峽有哪些瞭解嗎?生一:長江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2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爲三峽的景點。

生二: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裏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着奇光異彩;這裏,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裏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裏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生三: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到大溪鎮。這是峽谷入口處,兩面隔江對峙的絕壁,組成了一道天造地設的大門,這就是夔門。夔門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雄”的美稱。瞿塘峽雖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兩岸的風景名勝卻非常的多。西陵峽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76公里,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西陵峽呢,有三個之最。首先她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其次,她是自然風光最爲優美的一個峽。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峯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巫峽峽長谷深,奇峯嵯峨連綿,煙雲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美不勝收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

師: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關於三峽的詩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學習作家方紀的《三峽之秋》。(板書課題)師:齊讀課題。三峽之秋,再讀。“之”是什麼意思?生:我認爲是“的”的意思。

師:對了,三峽之秋就是三峽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呢?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去感受一下作者筆下的三峽之秋。(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願意說說,作者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生:我覺得是美麗的。

師:(板書“美”)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美?生:一種成熟的美。

師:你從哪兒找到成熟這個詞的?生: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師:是的,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三峽秋天總的特點:成熟美,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通過哪些景物體現出來的呢?我們一齊來讀讀第一段。

(生齊讀課文第一段)

師:重點描寫了哪種景物,都寫了它們的什麼?生:重點寫了橘柚樹,寫了橘柚樹的葉子和果實。

師:那綠得發黑的葉子,那由青變黃的果實都散發出秋天的成熟的氣息。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體現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再來瀏覽全文,並畫出相關詞語。

生: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時間詞有早晨、中午、黃昏和夜晚。師:三峽秋天的早晨有什麼特點?自由讀一讀並畫出相關語句。

生:我覺得三峽的秋天是明麗的。我從“透明的露水露水閃耀着“這句話感受到了一種明亮和美麗。

生:我從“橘柚樹上閃爍着陽光,綠葉金實“感受到了。閃爍着陽光,特別明亮,而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當中感受到特別美麗。

師:橘柚樹上透明的露水,閃爍的陽光,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正好構成了一幅明亮的三峽晨景,能通過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早晨的三峽是明麗的,其它時段的三峽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現在請你默讀課文的3~5自然段,並畫出相關語句。(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生:中午的三峽是熱烈的。我從“羣峯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着,呼嘯着,奔騰流去”感受到長江的熱烈。這時的長江很有氣勢,波滔翻滾。

師:在其它兩個時段也有對長江的描寫,你能找到嗎?生: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小溪。生:長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師:自由讀讀這三句話,看看你有什麼發現?生:前兩句運用了比喻,後一句是擬人。師:表現的景物的特點一樣嗎?

生:不一樣,第一句表現了長江中午的熱烈,第二句表現了長江黃昏的平靜,第三句表現了夜晚長江的寧靜。

師:同樣是寫長江,由於作者巧用修辭手法就表現出景物不同的特點。那麼長江的這些特點,中午的熱烈、黃昏的平靜、夜晚的寧靜能通過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先自己練讀。師:誰能讀出長江中午的熱烈?(生讀第一句)

師:他在讀的時候注意了語速和重音,聽起來就特別有感情了,還有誰想讀讀?

(生讀這三句話)

師: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長江中午的熱烈!齊讀第一句話。把你們的這種感情送入到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中,讓我們來感受一個三峽中午的熱烈。師:在其它兩個時段中還描寫了哪些景物?生:還描寫了霧。

師:霧給你一種什麼感覺?生:朦朦朧朧的感覺。師:還有哪些景物?

生: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還有過路的駁船。

師:駁船的汽笛響起,豈不是打破了夜的寧靜?作者爲什麼要這麼寫?生:更突出了夜的寧靜。

師:這種寫法叫做以靜襯動。你瞧,那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多像長江朦朧的睡眼呀!能讀出這種靜謐的感覺嗎?(生齊讀第5段)

師:這一夜正是中秋之夜,這樣的夜晚有一樣景色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現在請你聽老師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在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輪皎潔的月亮正從天邊升起。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座霧濛濛的山上掛了一輪圓圓的月亮。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輪明亮的月亮,月亮裏的嫦娥仙子正在翩翩起舞。師:同學們可真有想像力,這麼美的月色你想用一個什麼樣的詞來形容呢?生:皎潔、美麗、神奇、神祕、陶醉-------師:把你們的感受融入到你們的讀書聲中,齊讀“這時--------------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

師:課文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詩一般的畫面,營造了詩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畫,畫中有文呀!都說三峽是“百里峽江詩萬首”,老師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齊讀:

三峽的秋天是迷人的,綠葉金實,碩果累累,散發着成熟的氣息。師:你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請你也動筆來寫一寫,要抓住某一時段三峽的特點,選擇具體的景物展開來寫,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三峽》教學實錄 5

師:我想和大家談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最近去了一趟三峽。

生:啊!(驚訝)

師:不相信啊!好像天天和你們在一起,也沒有去成。但事實上到一個地方不一定非要親身去的。我是從網上去的,你們也應該去了,是不是啊?

生:是!(恍然大悟)

師:要大家回家找一些關於三峽的資料,大家都拿出來交流交流。

(學生舉手踊躍,似都有備而來,課堂氣氛活躍。)

生:我找到一份關於課文、作者及《水經注》的資料。

生:介紹三峽中的三個峽的資料。

師:請你順着從上游到下游的順序說說看是哪三峽。

生:依次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生:我找到的是正在建造中的三峽大壩的資料

生:我找到的是一些自古到今寫三峽的詩。

師: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下。

(學生大聲背誦詩歌)

師:很好,大家都查到了關於三峽的各種資料,我們來評價一下誰找的資料更好一些呢?(學生們各抒己見談了自己的看法:或認爲新穎的,或認爲豐富的,或進行補充的……)

師:剛纔大家找的資料真是豐富啊。其實,我們說的書本、電視、電腦,還有大家手上拿的這些材料以及大家的發言都是獲得信息的各種渠道,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要了解它的相關情況,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先查查資料,這個就是多媒體的運用,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

剛纔大家通過交流初步瞭解了三峽,下面我們來進一步領略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風采。

(學生自由朗讀,相互交流,自己正音。)

師:我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大家看看他的字音讀得準不準。

(一生朗讀,交流評價,明確讀音,全班齊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準字音。)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注意朗讀的節奏——讀順課文,哪位同學來試試?

(按照課文的自然分段,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老師直接在power

point上用“/”劃出文章的節奏,交流評價,明確重點、難點。全班再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順節奏。)

師:大家剛纔讀得又準又順,現在老師對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請同學們參照註釋,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選那麼幾處自己處理一下,試着讀出感情,讀出文章的意韻來。

(學生們的聲音由小變大,慢慢就放開來讀了,不少同學躍躍欲試,有選一句讀的,有選整段讀的。)

生:“夏水”應讀得快一些,聲音大一些,讀得要有氣勢。

生:“春冬之時”應處理得非常輕鬆、平緩。

生:“林寒澗肅”的部分應讀得慢一些,聲音低一些,讀得哀傷一些。

(學生們反覆朗讀,讀語段,讀全文,個人讀,全班齊讀,合作探究,交流評價,仔細品味,體會文中的情境,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的要求。)

師:大家讀得非常好,如果胸懷更放開些,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下面,我們來進一步品味品味課文的內容,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

生:山水。

(此時學生們對課文已經相當熟悉了,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

師:對極了,滿篇都是山和水。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三峽的山到底是怎樣的山,三峽的水到底是怎樣的水。請同學們把課文原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加在山、水前面做修飾語,我們來分一下工,男孩子應該像山一般偉岸,就準備山的部分;女孩子應該像水一般靈動,就準備水的部分。

(學生們覺得很有趣,踊躍參與。輕鬆地交流之後,大家進一步熟悉了課文,進一步掌握了本文複雜的文言語彙。)

師: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何特點?

(經過之前的鋪墊,這個問題地解決可謂是水到渠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補充很快便形成了共識: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盪的、淒寒的。富於變化,姿態萬千。)

師: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那麼由山和水構成的“山水三峽”的總體特點是什麼呢?我們用一個什麼字來概括呢?

生:美。(大家異口同聲地答道。)

師:講得好!山水三峽的確很美,這其中又有哪幾種不同的美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來談談你眼中的三峽是怎樣一種美。

(同學們有說奇美的,有說壯美的,有說秀美、靜美的,居然有一位同學談到了悽美,很了不起。大家的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眼色,都似有所悟的樣子。)

師:老師想把你們剛纔說的編成一句語,帶點古詩文的味道,大家看看老師編得如何。(板書)山水三峽美兮,奇壯秀靜悽絕。

(也許大家覺得這句話還不錯,都忙着記下來,不少孩子還點頭點腦,口中唸唸有詞,似在咀嚼揣摩。)

師:山水三峽美兮,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在正在進行一項規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那就是——

生:三峽大壩工程。(學生們爭先恐後地答道。)

師:大家有查到關於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們對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查找的資料非常豐富。)

師:大家講得很好,下面請大家根據所提供的資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到了2009年,三峽大壩建成之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山水風光會有哪些變化?文中的哪些景觀還在?哪些景觀將不復存在?還會增加哪些新的景觀?四人小組討論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討論氣氛非常活躍。)

生:大壩建成以後,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生:大壩建成以後,“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航運都不受影響。

生:大壩建成以後,“迴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爲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生:我不同意剛纔那位同學的說法,大壩蓄水可以增加三峽對下游清污、排污的能力,使三峽的水更加清澈,美景依舊。

生:大壩建成之後,遊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生:大壩建成之後,水被攔起來,就不能打漁了,“漁者歌曰”的景象就看不到了。

生:我不同意剛纔同學的看法。大壩控制水的流量,流域之內風平浪靜,水量豐盈,有利於漁業的發展,打漁的人應該更多,打到的魚也應該更多。

師:那漁者就要改唱“巴東三峽巫峽長,打漁歸來喜洋洋”了。

生:我認爲三峽的漁民即使不用打漁了,三峽也應該保留打漁的景觀,這樣即可以保留三峽的原貌,還可以吸引更多的遊客。

師:講得非常好,對歷史遺蹟的保留確實是人類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三峽大壩的建造是人類對自然的偉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是最偉大、最令人感動的一處景觀。

師:三峽即將發生許多變化,那麼,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學生們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歡新三峽的,有喜歡舊三峽的,有兩者都喜歡的。)

師: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恆的讚美。

(同學們的情緒受到感染,全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師:剛纔我們一直在文字當中神遊三峽,現在我們來看一段三峽的風光片,我請同學們看兩遍,第一遍注意觀察,看哪些寫的是原文中的景物,試着背一背,第二遍,你們可以叫我停,我們把相應的文字大聲背出來。

(風光片是經過剪輯的,再加配上音樂,很貼合課文的內容和情境,給學生很形象、很直觀的印象,片子第一遍還沒有放完,學生們已經一條聲地喊“停停停”,一句句,一段段地開始大聲背書了。)

師:風光片和課文描述的都是三峽,通過剛纔的學習和比較,同學們更喜歡哪種形式呢?

生:我喜歡圖片形式,因爲圖片比較生動,好看,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生:我更喜歡文字,因爲文字更富有想像力。

師:講得非常好,老師和你的看法一樣,文字給人更廣闊的想象的空間,想象到一些畫面上看不到的內容。下面我和同學們把這篇課文完整地背一遍,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書,我們一起來再次品味文字之美,三峽之美。

(絕大多數同學背得相當流暢,我跟在其中斷斷續續地揹着,背得不如他們好,但我心裏很高興,因爲這樣的課文當堂背下來是有相當難度的,爲此我想了許多辦法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現在看來,目標達到了。)

師:背得非常好。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在神遊三峽,有機會我們真應該去遊一遊真正的三峽,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師:那我們就三峽。下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