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俗世奇人》講課稿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

本文已影響 9.48K人 
《俗世奇人》講課稿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
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內容,梳理故事情節;
2、分析人物形象,認識他們“奇”在哪裏;
3、揣摩、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
4、指導自學。
教學重點:
1、瞭解故事情節;
2、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梳理故事情節;
2、品味語言。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生活中或電影電視中,看到過什麼奇人奇事嗎?
2、和大家一樣,我也曾經從媒體中見識了不少奇人高手,有用耳朵汽車的,有空手掰鐵鍋的……他們都來自民間,都有着自己拿手的絕活。今天,讓我們跟着當代作家馮驥才去認識一位天津的奇人。
(出示有關天津“泥人張”彩塑的圖片,學生觀賞。)
教師引導:大家看到的是天津“泥人張”彩塑,“泥人張”彩塑作爲民族藝術的奇葩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你想知道它的創始人嗎?今天,讓我們走近奇人泥人張,去一睹他的風采。
二、瞭解故事情節
出示如下問題,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10個字以內)(泥人張智鬥海張五。)
2、梳理故事情節。
三、感知人物形象
思考:具體說說海張五和泥人張各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
海張五:有錢有勢 猖狂蠻橫
泥人張:
1、泥塑手藝高超,獨一無二; (手藝奇)
2、個性內斂,沉穩而機智 ,不畏權貴。 (個性奇)
3、面對羞辱出招奇特,善於後發制人,一招制敵。(行事奇)
四、揣摩、品味語言
1、分析自己喜歡的句子。
2、依次出示如下語句,學生揣摩品味:
(1)、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着十萬八千里。(作者這樣說是不是太誇張了?你怎樣理解這種誇張的作用?)
(2)、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裏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你怎麼理解句中這個“找”字?試着將它換用“捏”字,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3)、“聽賽沒聽”,“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架式挺牛”,“一個泥團兒砍過去”,“臺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這些語言有什麼特色?)
(明確:
1、巧用誇張修辭,極富表現力。
2、用詞傳神凝練。
3、“津味”十足。)
五、課堂小結
這篇小說通過一個簡單而又曲折的故事,塑造了“泥人張”的奇人形象,反映了我國民間藝人神乎其神的傳統技藝,表達了作者的讚歎之情。
六、指導自學《好嘴楊巴》。
1、總結學習《泥人張》的學習方法。
2、用學習《泥人張》的方法,以小組合作學習《好嘴楊巴》。
3、檢查學習效果。
出示檢查習題:
楊七上訴:楊七不服上訴,二人對簿公堂。由於楊七自覺說得不行,就用寫的(訴狀),而楊巴則根據楊七的訴狀一一作答。
(1)原告:楊七(由老師扮演)
被告:楊巴(代理人——學生)
(2)、答辯要求:答辯須有理有據,尤以課文中的論據爲佳;因旁聽者多爲天津衛人士,若代理人能以課本語言風格答辯爲佳。
訴狀第一條:“手藝人靠的就是手,手上必得有絕活(《刷子李》),我有兩手絕活,你有啥?!”
訴狀第二條:“想當初衆官員舉薦楊家茶湯是因爲茶湯黏軟香甜,好吃無險。可不是因爲你的這張好嘴。”
訴狀第三條:“你也叫好嘴?不就說了一句話!好嗎?我和許多人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到底好在哪?”
訴狀第四條:“當官的怕得罪中堂大人,手藝人,靠手吃飯,怕誰?怵誰?——《泥人張》”
七、練習。
1、思考:
作者意在突出泥人張和楊巴的“奇”,那他二人的“奇” 有何不同?
2、拓展延伸——試試你的“好嘴”:
(1)、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太小,你看不清時,應該怎麼對他說?
(2)、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四川民歌《川江號子》,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麼把《川江號子》聽成‘搖籃曲’了?學生面帶愧色,卻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
問題1:老師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問題2:如果你是那位學生,你解嘲的話是什麼?
八、小結:
本文以三位手藝人的高超手藝爲話題。作者均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情節雖然簡單,但安排得曲折有致,敘事一波三折。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
九、佈置作業:
片斷練習:寫你身邊的一個奇人。
十、板書設計

技藝奇 敢說--- 勇氣
泥人張 個性奇 好嘴楊巴 巧說--- 好嘴
行事奇 快說 --機敏過人

黃克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