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人教八年級上冊語文觀摩課《蠟燭》的教案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目標定向:

人教八年級上冊語文觀摩課《蠟燭》的教案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重點與難點: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這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爲他堆的,她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這種血肉凝結的情誼是如此深厚:老婦人置生死於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紅軍烈士的;老婦人年老體弱,她是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用雙手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用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的;老婦人擺正了烈士遺體,還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老婦人爲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的喜燭,點在墳上。

教學方法:自學、點撥、研討、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二、自學生疑

1.給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舀水 腋窩 揣在

2.學生介紹蒐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三、學習釋疑

1.速讀課文,然後說說課文是以何場戰爭爲背景來加以描寫的?請找出文章中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1944年,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反攻,分別從南北兩側驅逐法西斯德軍。西蒙諾夫作爲隨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則故事選自散文特寫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加以詮釋。

2.根據課文內容,猜測作者是何種身份的人?說出相應的理由。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作者: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了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長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了蘇紅軍在保衛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蹟。戰爭後期,曾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戰後曾到過美國,寫有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該劇本揭露了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有詩集《友與敵》。《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得斯大林獎金。

西蒙諾夫曾於1949年10月訪問我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了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7年至1971年發表《生者與死者》三部曲獲1974年列寧獎金。

四、點難撥疑:

1.速讀課文,複述課文,然後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內容,然後交流並討論。

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後,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2.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一位飽受法西斯侵略戰爭之苦的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3.梳理文章思路: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講紅軍戰士偷襲犧牲。

第二部分(8-31)講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層(8-13)炮火餘生,發現烈士。

第二層(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層(27-31)點燃蠟燭,守護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婦人的英雄行爲感動了紅軍戰士。

第四部分(43-44)再現並讚美蠟燭的火焰。

五、反思學習:

瞭解文體:戰地通訊。(可與第一課比較閱讀)

(一)通訊的特點

通訊與消息比,不僅需要六個新聞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齊全,還要報道新聞事實的情節、細節。通訊分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通訊的表達方式,不僅用敘述,還要較多地採用描寫。議論、抒情等。

(二)通訊與消息的區別

同:用事實說話。

異:1.內容上,消息簡略單純,通訊詳盡、具體、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強,通訊創造性強。

從結構上看,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組成,通訊跟一般記敘文相似,沒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形式。

在表達方面,消息主要用敘述。通訊表達方式豐富多樣

在語言上,消息簡潔樸素。通訊具體詳細。

3. 時效上,通訊不如消息迅速及時。

六、遷移創新。

七、佈置課外作業:基礎訓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