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一、教材依據

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學設計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語文上冊。

 二、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戰地通訊,安排在以戰爭題材爲主的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學生把握了新聞、小說的文體特點,並瞭解到解放戰爭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在此基礎上,希望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通訊這種新聞形式,並擴大視野,瞭解世界人民建立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礎上的血肉凝結成的情誼。進而讓學生懂得: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應該懂得珍惜。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常用詞語,,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理清記敘的要素。

3.品味感人的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蠟燭的特殊含義。

方法與途徑:

1.自主學習解決字詞障礙,並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引領探究把握文章的敘事要素。

3、合作探究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並把握蠟燭的特殊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文學習結合以前的學習體驗,更加深刻的瞭解戰爭的殘酷,懂得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應該珍惜。

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用動作、細節、外貌、神態等描寫手段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挖掘事件感人的要素。

  五、教學難點

1.對蠟燭象徵意義的理解。

2.對國際主義情懷的理解。

 六、教學準備

1、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障礙,查找作者資料和相關寫作背景,並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部分。

2、教師瞭解二戰以及蘇德戰爭,並蒐集相關圖片、文字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蠟燭在我們的印象中有哪些作用?(學生髮言:照明,生日祝福,烘托氣氛,哀悼等)

然而,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背景下,它卻被賦予了某種特殊的意義(板書課題,學生寫出作者)。

 (二)自主學習

字詞積累

1、檢查學生對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字詞的注音及解釋:

2、補充課文中一些重要的詞語:(學生補充,並說明理由)

如:拂曉 瓦礫 地窖 腋窩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實 永垂不朽 燒灼

瞭解作者

1、學生介紹

2、老師補充:曾任軍事記者,一直從事戰爭題材作品的'創作。1949年10月曾訪問中國,歸國後創作《戰鬥的中國》。

瞭解故事背景

1、學生介紹:

2、老師補充:(投影顯示)貝爾格萊德戰役是 1944年9月28日—10月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保加利亞祖國陣線軍隊爲粉碎德軍駐南斯拉夫集團和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而實施的進攻戰役。

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1944年9月19—9月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薩伐河前的方場上

人物:南斯拉夫老媽媽:瑪麗·育乞西

事件:南斯拉夫老媽媽掩埋蘇聯紅軍的遺體並將自己珍藏多年的結婚紅燭插在烈士的墳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自讀課文,勾畫讓你感動的句子,並說說你感動的原因。

2、討論: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點?(分小組討論)

歸納:對侵略者無比憎恨,對紅軍滿懷敬意,渴望和平,渴望解放,對英雄戰士有着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討論: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那對結婚花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分組討論)

歸納:燭光是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四)訓練檢測

本文是一篇戰地通訊,通訊也是一種新聞體裁,比較本文和第一課《新聞兩則》,試着概括通訊的特點。(學生比較,討論,展示)

共同點:都具有真實性、時效性

不同點:通訊比消息的時效性稍弱,但比消息的故事性或者說文學性稍強。

(五)總結昇華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學生總結)

老師歸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通訊這種新聞體裁的特點,寫作上我們明白了要想使寫人敘事的文章感人必須挖掘事件的感人因素並反覆渲染,情感上,我們瞭解到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多少先烈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珍惜並且努力發展應當成爲當今世界的主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