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少兒百科

貓頭鷹爲什麼在夜晚活動範例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大家知道貓頭鷹嗎?它們長着着圓圓的臉盤、大大的眼睛,以及圓鼓鼓、胖乎乎的身體。是不是很可愛,其實最引人的是貓頭鷹的夜行特性,大家知道爲什麼貓頭鷹都是在夜間活動嗎?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瞭解,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貓頭鷹爲什麼在夜晚活動

貓頭鷹在民間,尤其是在西方,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更是影視、藝術和文學作品中的常客。它們外形奇特,有着圓圓的臉盤、大大的眼睛,以及圓鼓鼓、胖乎乎的身體。更吸引人的是貓頭鷹的夜行特性,因此,貓頭鷹幾乎成爲了神祕的象徵。貓頭鷹爲什麼在夜晚活動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給出了多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貓頭鷹因爲覺得自己長得醜,所以只敢在夜晚活動;在另一個版本中,貓頭鷹因爲自私,得罪了所有的鳥類,所以不敢在白天出來。那麼,科學給出的答案是什麼呢?

貓頭鷹是人們對鴞形目鴟鴞科和草鴞科鳥類的俗稱。絕大多數的貓頭鷹是夜行性的,有些種類只在夜晚活動,而且能夠在近乎全黑的環境中捕食,如倉和鬼等。也有一些在晨昏活動,當然也有少數種類是日行性的。貓頭鷹是肉食性的鳥類,它們之所以在夜晚活動,主要原因是它們的獵物在夜間出來活動。也就是說,是獵物的活動規律決定了貓頭鷹的活動規律。夜行性貓頭鷹的捕獵對象爲鼠類和兔子等夜行性動物,而少數日行性貓頭鷹捕獵的對象則多是魚類等白天活動的動物。

爲了適應黑暗中的生活,貓頭鷹的身體構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特化。我們知道,視網膜上有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負責對外界物體進行感光,前者對光的敏感度高,但不能辨別顏色,對細節的分辨也差;後者對光的敏感度低,但能辨別顏色,也能分辨細節。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主要是視錐細胞在活動;到了晚上光線暗淡的時候,就要靠視杆細胞來辨別。貓頭鷹爲了夜間活動,其感光細胞幾乎全變成了視杆細胞,這樣一來,它們在夜間飛行自如,到了白天反而看不清了。另外,它們眼後的一對大耳孔也是祕密武器,配上那個特殊的面盤,更有利於收集聲波。貓頭鷹飛羽的外側還有着特殊的結構,飛行時不會發出聲音,可以悄無聲息地靠近獵物,這一特點也讓其夜間捕食的成功機率大大增加。出色的視覺、聽覺和無聲的飛行,讓貓頭鷹成爲了夜晚工作的優秀獵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