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帝王故事

雍正提倡婚喪節儉的故事大綱

本文已影響 1.86W人 

經康熙半個多世紀的勵精圖治,清朝開創了一代盛世的嶄新局面。社會從大亂變爲大治,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國家統一、國勢日隆。然而,由於天下承平日久、生活寬鬆,到康熙晚年,從官僚地主到普通百姓,追求享樂、崇尚奢華之風漸盛。雍正繼位後,針對時弊,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大力提倡婚喪節儉。

雍正提倡婚喪節儉的故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胤禛就要求喪葬“務從簡樸,毋得僭妄”,命九卿分別爲滿漢職官和兵民制定婚喪禮儀。次年五月規定官民婚嫁彩禮、鼓樂數目,漢人納彩成婚,四品以上官員之家,綢緞、首飾以8件爲限,食物限10樣,五品以下官員分別遞減,平民之家送綢絹、果盒限4種。舉行婚禮這一天,品官用本官執事,限用6個燈、12個吹鼓手,庶民限4燈、8名吹鼓手。兵民喪葬,前後斂衣5襲、鞍馬1具,棺罩用春布,若是秀才、監生則用春絹。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他頒諭:“國家欲安黎庶,莫先於厚風俗;厚風俗,莫要於崇節儉。《周禮》一書,上下有等,財用有度,所以防僭越,禁奢侈也。”這裏提出安民、易風俗、崇節儉、防僭越幾者間的關係,他認爲崇尚節儉,才能使官民各守本分,尊重名器,無有僭越,因而社會安定,黎民樂業,而要做到崇樸素去奢華,在於採取必要的措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雍正二年(1724年),他又對出殯作補充規定。他看到有的地方軍民在送葬前一天,聚集親友,設筵和出殯時都演戲,便嚴令禁止。雍正五年(1727年),他說用金銀殉葬,對死者毫無益處,是極其愚昧的行爲,應當曉諭勸阻。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在以上這些活動中,雍正大講移風易俗,崇尚節儉,要求官民遵循定製,安分守己,奉公守法,所以維護清朝統治是雍正更定婚喪禮樂制度的目的所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