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何爲中歷、西曆?如何換算中西曆?

本文已影響 3.75W人 

 中歷、西曆

何爲中歷、西曆?如何換算中西曆?

中歷一般又叫陰曆,亦稱夏曆或農曆;西曆一般稱之爲陽曆,即現在通行公曆。中歷稱陰而與陽曆相對則不甚確切,世界上的歷法雖格式不同,但大致可共分3種,即陰曆、陽曆、陰陽曆。陽曆全稱太陽曆,是以地球圍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爲一年而定的歷法,現在國際通用的公曆,就是陽曆。陰曆全稱太陰曆,是據月球繞地球運行的週期而定的歷法,阿拉伯史書所用的赫吉拉歷即所謂的回曆,就是陰曆。陰陽曆的特點是既照顧到了月亮盈虧的變化,又照顧到了寒署節氣,年、月的長度都依據天象而定,我國現在一般稱的陰曆,其實是一種陰陽合曆。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運用的陽曆,是自羅馬的大政治家儒略·愷撒開始的。這是在埃及曆學的基礎上改訂的,因其開始於儒略·愷撒之時,故又名儒略曆。這一年是公元前46年,其歷原定每隔3年爲1閏,閏年366天,逢單月大,逢雙月小,但雙月裏的2月平年29天,閏年30天,實際周天(即迴歸年,地球繞太陽一週)長365.2422日即365日5小時48分45.6秒,平年365天,隔3年1閏,即第4年爲閏年。到了愷撒死後,奧古斯都繼位,改1、3、5、7、8、10、12各31天,2月平月28天,閏月29天。其餘的爲30天,每4年1閏,後人一般稱之爲“舊曆”。此後一年平均長度爲365.25日,比迴歸年長11分14秒。這樣從這一曆法實行起,到16世紀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3月11日。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時,因曆法不合,又命人重修。乃於1582年10月4日命令以次日即10月5日改爲10月15日。置閏的`法則,則改爲以公元紀年爲標準,每4年1閏,即公元紀年被4除盡的年爲閏年,如1600年、2000年。不能被4除盡的,如1700年等不置閏。閏年仍爲2月份增加一天。這就是格里高利曆,又稱“新曆”。此後,世界各國的歷法才逐漸統一起來。但這種曆法的推算仍未盡善,每隔3323年仍相差一日。

這個曆法雖稱爲公元,但公元的開始卻是在公元572年,這一年是羅馬教士推定耶穌的生年,就把傳說中的耶穌誕生這年作爲公曆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元年,相當於我國漢平帝元始元年。在此之前爲公元前,其後爲公元后,這一標準已爲世界各國所公認。

我國在辛亥革命之後社會上已漸漸使用公元紀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正式採用公元紀年,並於1954年9月列入憲法,規定公元紀年爲我國的紀年方法。

  關於中西曆的換算問題

我國曆史上,從有了年號以後,都採用年號紀年。但若只看年號,若一年出現兩個年號的,很容易產生誤會。爲解決這一問題,現已有不少的工具書可供查對。如陳垣先生的《二十四史朔閏表》、文物出版社編的《中國歷史年代簡表》等,知年號可查出公曆,知公曆可查出我國曆史上哪朝哪個年號多少年。但還應該注意,以中歷的某年與西曆(即公曆)的某年相對,實際上只能是大體相同,可以換算,不可能每年都齊頭齊尾。往往中歷的年末已是西曆下一年的年初,即公曆的歲首在中歷的前一年的歲末,少者差10餘日,多者50餘日。如今年(中歷已巳年)春年是西曆的2月6日,相差36天。所以,在進行中、西曆換算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