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竹林七賢人物介紹

本文已影響 2.63W人 

導語: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出現了七個著名人物,有着非常明顯的魏晉風格特徵。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竹林七賢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竹林七賢人物介紹

“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風采出衆的一個文學羣體,即嵇康、阮籍、劉伶、向秀、山濤、王戎和阮咸七人。他們這些文人墨客,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遙山林、終身不仕,更有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世說新語》曾有這樣一段記錄:“陳留阮籍樵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更有竹林笑傲的典故,指“竹林七賢”獨立於世俗之外的放浪不羈以及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在古代歷史上,“竹林七賢”是隱士的代表他們以遠離官場,淡薄名利而被後人傳誦。

“竹林七賢”的產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着緊密的聯繫,在三國末期魏晉交替的這個時代,政治黑暗且戰爭不斷,著名的“曹馬之爭”直接促使竹林七賢走到了一起。大約1700年前,曹睿駕崩後的正始年間,朝廷危機重重,司馬氏集團和曹氏集團爲爭奪皇位的爭鬥已暗中涌動。據說,7位名士爲了躲避這一場遲早都會到來的腥風血雨,先後來到了雲臺山的一片幽靜的竹林中聚會。他們在竹林中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過着瀟灑飄逸的生活。隨着時光推移,他們被視爲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一個象徵,爲後人紛紛效仿和津津樂道。“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賢”雖繼承建安文學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卻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竹林七賢”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略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僞爲主。

“竹林七賢”作爲魏晉時期最爲之關注的文學羣體,其影響是巨大的。“竹林七賢”大都精文學通音律,倡自由,崇自然,並在哲學領域有深入的研究。“竹林七賢”不僅僅是文學家,音樂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哲學思想家。雖然“竹林七賢”中的七人性格思想都有不同之處,但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共有的美好品德,他們隱居質樸的情懷對之後的文學家也有很深的影響,如陶淵明、蘇軾等。他們的思想與文學藝術成就對於我們每一個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後人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1.山濤

“竹林七賢”中最爲年長的山濤出生於庶族,早孤居貧,但卻十分有才華,《晉書·山濤傳》曾記載:“少有器量,介然不羣。”山濤與司馬懿不僅是老鄉,還是親戚關係,其表姑嫁給了司馬懿。他曾兩次入仕,其間隱居山中二十多年,安貧樂道,在我看來,山濤在竹林七賢之中是頗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山濤性好《莊》、《老》,每每低調做人,注重修砥德行,與嵇康、呂安非常友善,後來遇到阮籍,便爲竹林之交。四十歲出山做官,官至吏部尚書,司徒。《晉書》有云:“濤甄拔人物,各爲題目而奏之,時稱《山公啓事》”,也就是說在武帝時山濤任尚書之職,凡甄拔人物,各有題目,稱“山公啓事”。這對後世選拔人才影響頗大。山濤生前有諸多作品,可惜大部分都已丟失,現存著作有《謝久不攝職表》、《復讓司徒表》、《啓事》、《評嵇康》等。我們可以從現今僅存的少量啓事、奏議殘句看,山濤爲文平實質樸,不尚虛化,符合其爲人的一貫風格。

說起山濤,就不得不說與他契若金蘭的嵇康和那篇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與山濤同爲“竹林七賢”,嵇康在聽說山濤由選曹郎調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舉薦自己代其原職的消息後,寫給山濤的一封個人信件。山濤與嵇康因政治立場不同,嵇康堅決拒絕山濤提供給他投靠司馬氏集團的機會。但是縱觀山濤三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他爲官不貪,舉薦無私;貞慎簡約,允正盡職;既能爲國家的長遠利益着想,建議保持州郡武備;又能不阿附權勢之爭,敢於與賈充、楊駿等貴幸抗衡;他居高思退,仍不失青年時代的清正本色。

  2.王戎

與“竹林七賢”的其他六人相比,王戎的家庭門第最高,年齡最小,崇尚《老》、《莊》、傾心隱逸的熱望最談。在其幾年的竹林交流,歡飲暢談,對王戎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很大,爲其以後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戎性本“簡約”、“簡脫”,二十二歲就入仕了,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但總的看來王戎的政績平平,並且還有頗多儉吝之譏。其在朝中聲望一直不衰,晚年跟隨晉惠帝出入危難之中,保持了清正重臣的節操。

但王戎擅長言談而不擅長詩文,故無作品流傳。

  3.向秀

出生於官宦士人之家,與其他竹林名士相比,向秀頗具學者風采。他“雅號讀書”,註疏《易》、《莊子》,調和儒道學說,在當時很有影響。向秀以這樣的思想基礎隨同嵇康鍛鐵灌園,與諸名士酣飲娛歡,別有一番情趣在胸。向秀諸多著作也已丟失,僅存《思舊賦》和《難稽叔夜養生論》兩篇。文章平實簡達,灑脫流暢,亦顯竹林名士的特有文風。

  4.劉伶

在“竹林七賢”中算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劉伶爲人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情性高逸而不善言談。二是縱酒忘形。竹林名士均能豪飲,而以劉伶爲最。其他六人是以醒求醉,醉中尚醒;劉伶卻是以醉求醉,似醒非醒,完全進入超脫世俗的意境。因此,後代文人墨客視劉伶爲酒仙。

劉伶縱酒狂放,卻也是個吟詩作文的高手。其《酒德頌》表現了作者高潔的心性和傲俗的節操。被視爲劉伶縱酒遺形,放情肆志的自白書。

  5.嵇康

嵇康早孤,父親嵇昭,他不僅爲竹林名士提供聚會的場所,還是竹林七賢精神領袖之一,同時,更以敢於明確反對司馬氏的淫威而引人矚目。嵇康一直反對爲司馬氏效力,並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嵇康的剛毅個性,在他的.詩文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正是這一鮮明的個性,爲其詩文創作,尤其是散文創作,提供了犀利、明快的原動力,使得他的散文有氣勢、有鋒芒,讀來暢快動人而餘味濃重。嵇康詩文俱佳,主要傾訴他對現實生活的諸般感受,和對理想人生的熱切追求,氣韻高邁,理正情濃,從多種角度,展示了嵇康剛正高潔的精神。

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嵇康在音樂上的造詣。嵇康精通音律,創作有《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其留下的“廣陵絕響”的典故被後世傳爲佳話,《廣陵散》更是成爲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嵇康的琴聲伴隨了他一生,直到死的那一刻,還要彈完《廣陵散》。在我看來,音樂和文學永遠是分不開的,這樣一個如此熱愛音樂的人,纔會擁有這樣弘博清逸的情懷,實在是讓我敬佩不已。

  6.阮籍

“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三歲喪父,其父正是當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他早期鑽研儒學,立志建功立業。他既是名門之後,同時還名滿天下,《晉書·阮籍傳》中有一段對他的描寫:“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阮籍的文學造詣極高,詩歌成就在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開創了一種新的詩歌類型,且頗具哲學風度,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里程碑的傑作。他同時也非常擅長寫文論,散文也寫得非常好,還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擅長彈琴,還寫過相關音樂的論文。不僅如此,阮籍還是一個對老莊哲學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在中國的思想史上,他也佔據一定的地位。

由於時局的發展轉變,阮籍的政治熱情降溫,轉而寄情自然、崇尚老莊,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與其他竹林名士相比,阮籍似乎多了一份壓抑,他常常將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苦悶、彷徨與抗爭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而他的詩文,僅僅是着心中巨大能量的有限宣發,讀來總有一種沉重感。

阮籍的《詠懷詩》或隱晦寓意,或直抒心跡,表現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滿濃郁的哀傷情調和生命意識,無不給人以“陶性靈,發幽思”的人生啓悟。阮籍的詩形象得展現了魏晉之際一代知識分子痛苦、抗爭、苦悶、絕望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對五言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創造了抒情組詩的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情調出現在中國詩壇上,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

  7.阮咸

祖父阮瑀,爲建安七子之一,阮咸自幼家貧,青少年時代長期跟隨叔父阮籍,特別是經過竹林名士間的數年交往,阮咸逐漸養成了任達不拘、宏闊豪放的性格。阮咸一生中被人稱道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高潔的心志與放達的舉止相結合的人生追求。二是妙解音律。

受狂放行爲的影響,阮咸不善作文,因此,他在文學上沒有什麼作爲。現今僅存的只有《律議》及《與姑書》一句。文中思路清晰流暢,足見阮咸一生縱酒狂放,其神智還是很清醒的。同時,阮咸通曉音律,後人視阮咸爲西晉的音樂家,並將其改制的琵琶稱爲“阮咸”。

“竹林七賢”,是魏晉年間廣爲人們評說的七位士人。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竹林七賢”的言行或褒或貶雖有不同,但都承認“竹林七賢”曾經對我國的文學、哲學以及封建士人的行爲準則產生過重大影響。他們的詩文集中表現着兩個主題:一則是對魏晉時期政治黑暗的強雷不滿,二則是對清新自由的社會人生的渴望與追求。他們七人都有各自的風格特點,在各自的領域都頗有成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