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何爲吟誦

本文已影響 1.76W人 

吟誦,是漢文化圈中的文人們誦讀漢詩文的傳統方式,從先秦開始,通過私塾、官學等教育系統,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流傳至今。一百年以前,幾乎沒有一箇中國人會朗誦,朗誦是後來從西方和日本傳入的。從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國讀書人,都是吟誦的。吟誦經典文獻,吟誦詩詞文賦,吟誦一切漢文作品。吟誦着創作,吟誦着欣賞,吟誦着學習和記憶。吟誦就是漢詩文的活態和原貌。

何爲吟誦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自己的私塾老師壽鏡吾先生有這樣一段回憶:

“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爲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這裏所謂的“朗讀”,爲什麼要加曲線符號呢?因爲那就是吟誦。吟誦的很多性質,在這一段描寫中都得到了說明:

第一,吟誦是傳統的誦讀方式,是通過教育體系(私塾和官學)代代相傳的。

第二,吟誦是教學方法、學習方式,也是自娛的方式,修身養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誦中的吟詠是有曲調的。

第四,吟誦的時候,吟誦者是搖頭擺身,陶然自得的。

魯迅自己有這樣一首詩: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首詩的後兩句,描寫了自己創作詩歌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吟”。詩是“吟”成的,而後纔要找紙筆錄出來。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詩作賦北窗裏”,杜甫“新詩改罷自長吟”,韓愈“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白居易“終日歌吟如狂叟”。總而言之,吟誦是古代文人創作詩詞文賦的方式。也就是說,當李白們寫詩的時候,他們心中流淌的是吟誦的聲音。一直到魯迅們,也仍然是如此。而如樂府、詞、曲這類歌詩,在其音樂失傳之後,也是可以吟誦的。可以說,吟誦就是古代漢詩文主要的創作方式、誦讀方式、傳承方式。

吟誦是吟詠和誦讀的合稱。吟詠和誦讀都是按照漢語的特點和漢文作品的創作規律來進行的。兩者的區別在於,吟詠有曲調,誦讀沒有曲調。朗誦和吟誦相比,帶有更多的西方文化因素,而且和漢語、漢文的特點不完全契合。吟誦纔是漢語文的原生態形式。

吟誦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文化之不同於西方,基礎在於生產方式不同,社會結構不同,表現在於價值觀不同、人生觀不同。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宗族社會,更重視集體利益,更重視推己及人,重視人生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中國傳統的各種活動,從治國、濟世、做官到隱居、讀書、寫詩、琴、棋、書、畫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爲核心的。比如西方人寫poetry,是爲了抒情,爲了發泄,而中國人寫詩,是爲了修身,爲了觀照。目的不同,因此形態大異。所以中國古代文化是禮樂文化。有禮以立規矩,有樂以和人心。只有在樂中,才能把社會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化成個人的自覺和快樂。樂者,樂也。中國的樂不是西方的music,西方的樂是人心的思索和發泄,中國的樂是人心的快樂與和諧。自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開創私學,“絃歌”《詩經》,吟誦就在中國的教育系統中,在中國的文人階層中,作爲禮樂精神的繼承者,實際上承擔起了“樂”的作用。而雅樂、詞曲、民歌、曲藝等,並不是以教化爲主要目的的`。因此,吟誦從規則到形式,從外觀到內涵,從吟誦內容到吟誦神態,都滲透着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

中華民族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吟誦漢詩文,比如滿族、回族、朝鮮族、壯族、布依族、白族、納西族等等,這些民族的漢詩文吟誦,有的是直接使用漢語的,有的是使用漢語轉讀音的,有的是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漢詩文也是通過吟誦的方式進入了這些民族的文化之中。在我國的臺灣地區,吟誦的教育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同時,在東亞東南亞漢文化圈裏,日本、朝鮮、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都有吟誦漢詩文的傳統,而且這個傳統一直在傳承。在日本,現今各種吟詩社的會員達500萬人以上,也就是說每20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吟詩社會員!實際上,會吟詩的人又超過這個數字,而他們吟誦的主要是漢詩文。吟誦在日本也早就進入了卡拉OK,一直是民衆生活的一個部分。他們每年都有多個代表團訪華。而歐美國家,很早就知道中國詩歌是吟誦的,並把這視爲中國文化的魅力之一。因而,我們可以說,吟誦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國文化對世界發生影響的一個重要途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